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之悠闲

重生之悠闲 第264节

王美谕和刚刚走过来的孙阿姨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如果像那伙人说的那样,岂不是说福利院要开不下去了?

“不行,我得给我哥打电话。”

王美谕二话不说拿出自己的电话,拨通了叶雷阳的号码。

叶雷阳接到王美谕的电话也被吓了一跳,连忙放下手里的事情,匆匆赶到了福利院。

如果是那种网络上流行的都市小说,或许这个时候叶雷阳会遇到很大的麻烦,开发商会变身成某些地痞恶霸,然后巴拉巴拉的说一大堆,最后叶雷阳不得不动用自己在官方的力量,请肖正军出面帮忙,折服对方。

然而那毕竟是小说,事实上叶雷阳即便赶到了福利院,也只能跟华红星一样接受现实。

“对方的态度很好,意思是知道咱们的困难,但最晚两个月之内,我们也必须要搬走。”华红星满脸无奈的对叶雷阳说。

叶雷阳也很无语,如果对方态度很差,甚至不夸张的说,像某些小说里面写的那样蛮横霸道,自己或许可以跟人家对着干,可问题是,人家上来就很有分寸,给足了搬迁的时间,而且开发手续齐全,自己如果赖着不走,反倒是成了胡搅蛮缠的小人了。

“哥,你也没有办法么?”王美谕看着叶雷阳,她原本以为叶雷阳也会有办法的。

叶雷阳苦笑了起来:“傻丫头,几十个孩子,你以为那么容易找到地方呢。”

说着话,他忽然眼前一亮,因为叶雷阳想到了一个地方。

他把所有福利院的孩子都召集了起来,看着这些年龄有大有小的孩子,叶雷阳开口问道:“孩子们,你们愿意去我家么?”

所有人都愣住了,几个年纪大一点的孩子懂事一点,没有开口,年纪小的已经叽叽喳喳的开始说话了。

“院长哥哥,去你家做什么?”

“哥哥,哥哥,你家在哪里?”

叶雷阳笑着摸了摸身边孩子的头:“哥哥的家在北海,以后咱们就搬到北海去住,好么?”

他之所以这么做是有原因的,自己大学毕业之后肯定要到京城发展,不可能一直留在滨州,这样也就造成了一个麻烦,那就是自己的事业重心在京城那些大城市,滨州只是一个落脚点,而福利院如果留在滨州的话,自己反倒是照顾不到了。

毕竟和北海相比,滨州叶雷阳的根基不深,大部分都是借助肖正军的力量。

安抚了一下孩子们,叶雷阳把华红星和几个福利院的阿姨叫了出来。

“我已经决定了,把福利院搬到北海去。”叶雷阳看着几个人,咬牙说道。

华红星倒是没说话,孙阿姨犹豫了一下说:“叶子,福利院搬家我们几个没有意见,不过这些孩子上学的问题,还有他们的户口问题,再加上孩子们住的地方……”

叶雷阳明白,她说的这些才是真正的关键问题。

毕竟是这么多孩子,户口、入学以及住处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需要动用不小的关系。

不过好在叶雷阳之前在北海已经拥有了一个关系网,起码应该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住的地方,我琢磨可以放到郊区,那里的位置还算可以,距离市区不太远,交通也方便。而且我有个学长在那做公务员,可以帮上忙。”叶雷阳笑着开口解释道。

华红星眼前一亮,已经明白了叶雷阳的意思,点点头道:“我同意叶子的想法,咱们去北海吧,起码那里比省城的物价低一点。”

就这样,红星福利院正式决定搬迁到北海。

第362章 出谋划策

福利院决定搬迁,对于叶雷阳来说,是一件很大的事情,既然这么决定了,那他就要开始着手这方面的事情了。

拨通了肖正军的电话,叶雷阳把福利院的情况说了一下,最后认真的说:“我需要一个地方,位置距离市区不能太远,你看看帮我想想办法,钱不是问题,我可以出高价。”

肖正军嘿嘿一笑:“出什么高价,这事情我来解决,不用去别的地方,就在沿江乡就可以,到时候挂上乡福利院的牌子。”

叶雷阳眉头皱了皱:“这样合适吗?”

“有什么不合适的?”肖正军直接说道:“这么跟你说吧,现在乡里这方面的事情归我管,民政局那边的关系我来打招呼。你就安安心心的把孩子们送到这边来吧。我跟你说实话,郊区民政局下属的福利院一直是空着的,整个一栋楼都是空的。”

叶雷阳一愣神:“不会吧?”

“怎么不会?”肖正军冷笑道:“那帮人就是他娘的官僚,算了,不归我管的事情,我也不想骂人,你放心,你福利院搬过来,就在那里好了。回头我打声招呼,你出钱把那栋楼买下来,挂靠在我们沿江乡的名下。”

叶雷阳点点头,这才挂断了电话。他知道肖正军是为自己好,国家对于私人福利院实际上不允许开办的,之前院长奶奶之所以能把红星福利院开下去,实际上是因为区里的民政局某些人不愿意承担福利院的财政拨款,一看有人愿意接下这个负担,索性装作看不到。

有肖正军的关系在,起码自己这个福利院不用担心有人来找麻烦,何况退一万步,唐东方还要在北海执政两届,有他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自己也可以求他帮忙。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华夏就是一个人情社会,有时候社会关系就是这样。

离开了福利院,叶雷阳再次拨通了肖正军的电话。

上次两个人打电话的时候,肖正军说他可能要被提拔了,虽然还是副乡长,但应该不会再分管文教卫生这种口子,希望自己能帮忙出点主意。

叶雷阳自然把这件事放在心里了,仔细的想了想,如果自己没有猜错的话,既然提拔肖正军,那十有八九肯定是涉及到乡里的斗争。按照肖正军的说法,他到北海的消息很多人并不知道,都以为他是区里某个副区长的亲戚。而提拔他的人是乡里的党委书记,想让他接替另外一个副乡长的工作,那个副乡长如今分管交通规划建设,而肖正军要负责的,十有八九要分管农业事物。

叶雷阳可是很清楚,农业这时候还不是补贴农业,虽然有一点提留税,可问题是沿江乡是个穷地方,那点提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等到二零零六年取消农业税之后,估计更是一点钱都没有了。

说白了,农业所这种地方,就是个清水衙门,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肖正军这个副乡长当起来可就相当的不舒服了。

既然命运已经注定了,那就要想想别的办法了,农村和农业工作也许在如今的人看来事不可为,但在叶雷阳的眼中,这并不算一件没有办法解决的难题。即便现在大多数领导干部都觉得这个问题很麻烦,但叶雷阳觉得,说穿了这就是能不能用心的缘故。

“怎么样,考虑好了么?帮我出出主意吧。”肖正军苦笑着对叶雷阳说,福利院那件事两个人都没在意,在他们看来那都不算是难以解决的难题,真正让他发愁的,还是自己分管农业工作之后的问题。

叶雷阳一笑:“这件事其实很简单,不就是因为农业发展的增长速度太慢么?”

肖正军一愣神,随后默默的点点头,叶雷阳说的没错,归根结底,农业发展的增长速度太慢,即便十倍百倍的增长,恐怕也没办法跟工业和商业相比,说白了,政绩不明显!

而现在的领导们,眼睛里都只有政绩,盯着招商引资和房地产开发,盯着一个个大项目,要知道一旦这些动辄上亿的投资落实,那就是明晃晃的政绩,有了政绩,自然可以升官。

“可现在招商引资的话……”肖正军的话没有说完,但叶雷阳和他都明白他话里面的意思。

招商引资这种事情,在完全没有任何黑幕操作的情况下找到的商,也就不是商了。

首节 上一节 264/9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朝小侯爷

下一篇:重生之文豪巨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