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始于1990

重生始于1990 第237节

“宗老板这样说,我还真有些怕了,要不把这个机会让给你?”

宗庆厚不知此话的真假,就像苏伟脸色一样,波澜不惊,总是一副微笑的模样,无不让人去猜测他在想什么?

不过这个“让”字用的太瞧不起人了,即便娃哈哈还想继续做“纯净水”这个项目,也会是去“挣!”,而不是接受宏伟公司的怜悯。

宗庆厚抽着烟,眼睛平视前方,陷入了沉默。

一会儿,宗复莉拿着作业跑到苏伟身边,“大哥哥,这道题,我不会!”

“让我看看!”苏伟耐心的讲了起来。

宗庆厚今天唯一能够保持平静心态的是,在女儿面前,苏伟确实体现出了一个大哥哥的温暖,而没有把女儿拉进两人敌对的场景中去。

“谢谢大哥哥,我知道了!”宗复莉拿着作业本又溜进了书房。

苏伟道:“莉莉是个很可爱的女孩,宗老板,你有时间多陪陪她!”

显然,宗庆厚的整体计划里,没有抽出较多时间来陪女儿的意思,娃哈哈的发展才是他的心病。

“感谢苏老板对莉莉的照顾,我看出来了,她很喜欢你,平时在家和我都没有说过那么多话,希望你不要提生意上的事情!”宗庆厚说。

“我当然不希望成为莉莉心里那个坏人,但终究她会知道!”苏伟实事求是的说。

“你放心吧,我明年准备送她出国去学习,当她再回国时,说不定你会真正成为她的敌人!”

苏伟笑道:“和你们父女两斗,岂不是更有趣?”

“苏老板,我知道你能力强,作为过来人,我得提醒你一句,谦虚使人进步!”宗庆厚提醒道。

苏伟道:“小学课过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宗老板,要不我给你一个面子谦虚一回?”

宗庆厚摇摇头,觉得刚刚那句话太多余了。

其实他发现苏伟的狂不是那种无端无故的在你面前耀武扬威,而是一种强大的自信。

宗庆厚在和苏伟的交谈中,能够感受到这种自信的压迫感。

苏伟道:“宗老板,看在莉莉的面子上告诉你,宏伟公司并没有和达能集团联系,也不会生产纯净水!”

在苏伟的规划中,宏伟公司近期的两个项目是“老干娘”和“红牛”,想成功拿下两个项目必定会花费大量的资金。

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再拿出来高额引进设备生产纯净水,何况达能集团和娃哈哈之后的矛盾纠纷,苏伟见识过,要不是宗庆厚脑子活,恐怕以后市场上就没有娃哈哈这个国产饮料品牌了,宗家更不会蝉联几次中国首富。

但这一世,娃哈哈想做首富,几乎不可能了,因为有宏伟公司这座泰山压着。

纯净水项目确实让人心动,苏伟考虑到全局利益以及和达能集团合作带来的巨大麻烦,他只能忍痛割爱了。

苏伟放弃“纯净水”项目是宗庆厚万万想不到的,他甚至在怀疑苏伟想用把戏来迷糊他,然后打他一个出其不意!

“苏老板,你能忍心丢掉一块肥肉?”宗庆厚的语气里充满了怀疑。

“老干娘”的产值暂且不说,光是红牛进入中国市场的销售额都不止一个“纯净水”项目带来的价值。

去小保大才是最正确的战略。

何况市场上还有一个“大自然的搬运工”没出现!

苏伟笑道:“宗老板,你不能拿娃哈哈和宏伟公司相比,毕竟娃哈哈目前所处的地位还不足以跨入饮料行业第一阵容,或许在你眼中千载难逢的机会,在我眼里可能一文不值!”

宗庆厚感受到气焰了,宏伟公司注定会成为娃哈哈发展的拦路虎,他知道苏伟放狠话不过是在刺激他,实则他猜测苏伟的心里肯定也有波动,对娃哈哈产生了畏惧。

这一点确实是他想多了。

宗庆厚道:“苏老板,我这个人不喜欢耍嘴上功夫,市场上真刀真枪干,谁有本事谁吃肉!”

苏伟笑道:“真是不好意思,宗老板,没想到今天你会邀请我到家里来吃了你亲自顿的鸡肉,我很喜欢!”

宗庆厚很难接话了。

苏伟冲着里面喊了一声,“莉莉,哥哥回学校了哦!”

宗复莉跑了出来,“哥哥,我送你!”

送到门外,她关心的问:“爹爹还喜欢你吧?”

“和叔叔聊天很快乐!”苏伟道。

“再见!”宗复莉高兴的挥着手送别苏伟。

0351 省台记者

尽管苏伟很少露面,但他在浙大的名气丝毫不减,很快在航州也传开了。

传开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马大云这个大忽悠,他走到那里都要提一嘴浙大的创业基地,毕竟他是常驻讲师嘛,头上有光,相比之下他现在创立的公司在名气上还不如浙大的创业基地。

前不久找到市里的时候,满嘴不离浙大勤创会和会长苏伟。

浙大五四十大优秀青年的选举活动刊登在了浙大校报上,校报属于省级刊物,普及广泛,加上勤创会的几次公益活动受到了市里居民的一致好评。

很快浙省电视台瞄准了这一支优秀的青年队伍。

记者赶到浙大寻求院团委的帮助。

张书记感觉此事有些为难,一是因为苏伟明确表示不喜欢抛头露面,五四的时候,上台讲话是给学校面子,至于他给不给省电视台的面子,她不敢下定论。

其次,苏伟一旦上电视,他真正的身份就曝光了,对他以后在浙大的学习生活会带来麻烦。

张书记不肯定的说:“我只能帮你联系一下,他答不答应要看他的意思了!”

记者愕然,这么大的面子吗?团委领导都请不动,她对苏伟产了厌恶感,好多人想上电视上不了,苏伟倒好,亲自上门来了,还一副爱理不理的态度。

即便心里一万个不舒服,也得体会被人晾在办公室的滋味,等待苏伟的回复。

张书记很快联系上了苏伟。

苏伟道:“书记,上次我可是给你学校面子啊,这次不会又是学校组织的吧?”

张书记道:“那倒不是,我考虑到你的隐私问题,没有立刻答应他们,想寻求一下你的意见,谁叫你太有名了?”

苏伟道:“我也不想出名啊,做点实事而已!”

“可是实力放在那里,不出名都难!”张书记笑道。

“好吧,你回复他们,我不会接受采访!”

站在旁边的李辉插话道,“别啊,苏总,这么好的机会,省台啊!好多人拿钱买着上,免费的机会为什么不去?”

“要不你去?”苏伟转头道。

“其实我去也不是不可以,”李辉有些难为情的说,“只是总要有个身份吧!”

“勤创会外联部的部长,这个身份还不够吗?”苏伟道。

“够够够,那我就去了?”李辉一脸兴奋的说。

他只想着出名,也不想想爬高了掉下来的后果。

苏伟拉着他到旁边嘱咐了一句,李辉连连点头,“行,我一定照你的说,你放心,苏总,上次史学长的课堂上,我都没怕过!”

苏伟嫌弃的看着他,心说,不知道是谁害怕被处分把他给出卖了!

“张书记,我跟你去!”李辉说。

张书记心想,李辉在勤创会好歹也是一个干部,去了总比没人去要强。

团委办公室。

李辉跟着张书记进门,记者起身露出了笑容,以为苏伟来了。

张书记介绍道:“这位是勤创会外联部部长李辉,过来接受你们的采访!”

记者面色沉了下来,自己不来就算了,居然随便找了一个人来糊弄人。

记者不问也知道结果,苏伟不愿意露面,想开点,来了一个也好,好给上面领导交差。

眼前的李辉也是“勤创会”的,这次采访的重点对象是勤创会,而不是他苏伟。

“你好,李同学!”

“你好,老师!”

记者与李辉握手道。

“需要腾一片空间给你们吗?”张书记问。

“不用,张书记,我们就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采访!”

李辉昂首挺胸的站着,“老师,有什么你就问吧!”

记者:“请问李辉同学,是什么契机让你们想到创立勤创会这个社团的?”

李辉道:“我们都是农村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考虑到共性问题,我们寝室四个人经过了多天的讨论和商议决定创立勤创会,如果要问什么契机,可能是因为‘穷’吧,从小穷怕了,想通过自己的双手给家里减少一些负担!”

记者边记录边问,“你觉得读书能够改变命运吗?”

李辉道:“当然,不然我们也不会拼命的读书考大学,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还存在一些读书无用论的观点,这是错误的观念,读书能够培养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更好的融入社会环境,

勤创会创立的初衷也是为了避免让大学生成为一名职业机器,为了今后毕业分配工作而来,勤创会把更新的思维模式带进来,让在校大学生能够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记者点头,觉得李辉说的很有水平。

“我们聊聊会长苏伟的事情,”记者说,“李辉同学,你怎么评价勤创会的会长苏伟?”

李辉道:“麒麟才子!”

他用四个字总结,苏伟给了他机会上电视,怎么得回报一下苏伟。

记者盯了李辉一会儿,“没了?”

李辉摊手道:“难道还不够准确吗?”

记者胡想联翩,意识到聊苏伟可能聊不聊去了,只好又把话题转回来。

“勤创会在市内做了一些公益活动,获得了市民的一致好评,请问你们的出发点是什么?”

果真被苏伟猜中了,记者会问这么傻的问题。

李辉照搬苏伟的原话,一脸疑惑地说,“做公益还需要理由吗?作为一个大学生,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难道不应该把它当义务吗?”

苏伟猜测记者会问这样的问题,是便于宣传“勤创会”做公益活动的正面意义。

李辉的回答让记者哑口了,但是这几句话非常棒!

记者问:“请问你们的长远发展目标是什么?”

李辉道:“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首节 上一节 237/5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下一篇:重生之殿堂乐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