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始于1990

重生始于1990 第279节

“行了,没其他事了,你去吧!”苏伟说。

宏伟集团收购天府可乐这件事情引起的话题度极高。

就连央视新闻都报道了,这件事情给国内的饮料生产商们带来了恐慌,如果简单的叠加,宏伟集团收购天府的事情相当于国内第一饮料生产商和第一可乐生产商合并在了起来。

虽然现在的天府和辉煌时期的没法比,但在消费者心中,它的地位任然很高。

《工商报》爆出宏伟集团在收购天府可乐之后,饮料行业产值估值200亿人民币!

在国内可以说已经没有竞争对手了,前提是吞下天府之后能够正常的运转。

对于收购这件事情,全程无声无息,像暴风骤雨一般突然就来了,让人震惊不已。

宗庆厚,李经纬等同行人士看到此事,如同身边突然掉落了一颗炸弹,把他们给炸晕了。

接下来,宏伟集团将不会再是娃哈哈、健力宝等饮料企业的敌人,而是他们之间相互打架了,宏伟集团站在山顶上,看它们在半山腰你推我我推你,等着胜利者要爬山上的时候,苏伟再轻轻一脚将他们踢下来。

那种感觉,甚是绝望!

但是业内预计,宏伟集团高调收购天府可乐,一定会引来两大可乐的围攻,特别是百事可乐,砸了那么多钱,眼看着天府可乐就快闭气一命呜呼了,宏伟集团突然杀出来搅了它的局。

有点故意挑衅的意思了。

百事可乐能够放过它吗?

已经有人坐着等看好戏了。

谁也不会想到在苏伟决定收购天府可乐的时候已经想到了将会面临的问题。

所以他才会在大会上动员全体员工向百事可乐宣战。

这些内部消息只是外界人士不知道而已。

等到他们真正知道的时候,或许已经是百事溃败的时候,一切都在瞬息之间。

宏伟集团的大动作同样惊动了国外媒体,亚洲很多媒体已经将宏伟集团推上了亚洲第一饮料生产商的位置,当然,其中具有很大的夸张成分。

宏伟公司和天府可乐都是日笨风间株社的合作伙伴,现在两家合二为一了,风间株社借着“亚洲第一”这个称号买通日笨本地一些媒体造势,同时在南美洲和大洋洲散布消息。

“宏伟集团”的名号在美帝引起了一阵短暂风波,《时代周刊》以其敏锐的嗅觉开始调查收集这家公司的资料。

最后的归类总结把《时代周刊》的总编辑理查德·斯坦格尔吓傻了。

按照亚洲媒体报道的价值200亿的饮料集团竟然是一个大学生用四年的时间创造出来的。

用他的话说,这叫“amazing!”,“unbelievable!”,“oh my god!”

他立马开会布置十月份的期刊人物。

“今年的《时代周刊》评选加一个中国人,就是这个苏伟,联系亚洲那边的同事,抽时间联系苏伟,展开专访活动,一定要详细,十月份之前把材料发回办公室,我亲自来写他的稿子!”斯坦格尔说!

0415 不可思议的玩笑

在苏伟被《时代周刊》关注之前,亚洲版十月份期刊的封面人物已经确定了,她是首位蹬上《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华人歌手王非。

苏伟突然冒出来,斯坦格尔准备在企业板块追加一个中国人,并且决定把王非那期推后,先刊发苏伟这期。

他认为苏伟所引起的话题具有全球性,会不会出现第三个能够与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相提并论的饮料公司了?

讨论度一定会很高!

港城《时代周刊》亚洲版的记者收到总部的任务后,立马飞往渝都,来到宏伟集团的总部。

与她对接的是宣传部的经理杨慧。

杨慧知道《时代周刊》的影响了,号称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杂志,当然,只要是美帝的东西,他们都习惯性加一个全球,霸权主义强烈。

但是不可否认《时代周刊》在全世界的认可度,绝非一般娱乐性杂志所比的。

杨慧对记者说:“麻烦你等一会儿,我先告知董事长,听听他的意见!”

记者道:“麻烦杨经理了!”

来之前,记者从媒体渠道了解道,苏伟这个人很古怪,一般媒体和记者很难采访到他,但是他对央视仿佛有种特殊的情感,只要央视发话,他在百忙之中也会抽出时间来。

因为此事,浙省电视台闹了尴尬,不过当时电视台的记者也不知道苏伟是宏伟集团的董事长。

《时代周刊》的记者猜想,苏伟应该不会拒绝这种全球性杂志的邀请,现在宏伟集团的名气在亚洲具有了相当高的名气。

“董事长,来了一个记者想要对你进行专访?”杨慧说。

“谁?”苏伟放下手上的书,问道。

“港城来的,自称是《时代周刊》亚洲版出版公司的记者!”

有点意思,苏伟没想到他这么快就会被《时代周刊》关注到。

“请她到我的办公室来吧!”苏伟发话说。

杨慧出去将记者带了进来,介绍道:“这位就是宏伟集团的董事长苏伟!”

苏伟笑着上前迎接和记者握了握手。

长得好看的男人天生就会让女性产生好感,记者见到苏伟的模样,情不自禁感觉亲近了些。

两者之间年纪相仿,但是她完全不用和苏伟去比较,因为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共同的点值得拿来比较,两人从事的是不同行业。

从苏伟的语气可以听出,他对《时代周刊》的记者是比较热情的。

记者有了心里准备之后再面对苏伟,也就自然了不少。

苏伟问:“你看我这个办公室适合专访吗?如果不行,我们换个地方!”

美女记者道:“可以的,董事长!”

“那好!”苏伟为她冲上一杯茶水,没等记者开口问,他先问道,“你一个人来的吗?”

“是的,董事长,有什么问题吗?”

苏伟道:“没有,我以为你们《时代周刊》采访一个人会来一个团队的!”

记者很想笑,她觉得苏伟很幽默,“董事长,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专业的,采访工作一个人足够了,为公司节约劳动成本嘛!”

苏伟道:“你们还缺钱吗?我可以投资的!”

记者淡淡地笑了,“感谢董事长的好意,我们不缺钱,我们的记者个人业务能力完全能够胜任专访工作!”

苏伟有点尴尬,“对不住了,我没有想怀疑你的意思!”

“没关系,董事长,要是你准备好了,我们就开始吧!”记者说。

“可以!”

记者调试好带来的设备,拿出小本子和笔开始了采访。

记者问:“董事长,你是怎么认识自己的?”

不按套路出发,苏伟以为开头都会是聊聊创立宏伟集团的过程之类的。

不过这个问题,对苏伟来说也不是很难回答的问题!

苏伟笑道:“我这个人其实和普通的年轻人一样,没什么特别之处,长相平庸,才华浅薄,只是不喜欢按部就班,脑子里的想法多,想多了就去试试,结果就变成了现在总所周知的样子!”

记者从苏伟的语气中听出了一种“被迫”的成功和无奈。

“董事长真谦虚,很多人奋斗一辈子也达不到你这样的成就!”记者说。

苏伟道:“我认为有些事情不能强迫自己,或许应该回头想想到底适不适合干这一行?硬着头碰下去,到头来碰的头破血流没有意义,说不定你在其他的方面会有一番作为!”

记者问:“董事长是在劝说那些坚持的人放弃吗?”

苏伟解释道:“没有没有,我只是想提醒他们,脑子灵活点,别太死了!”

记者说:“董事长的话和那些心灵鸡汤有很大的差别啊!”

苏伟说:“我是实干家,所以更偏向实际!”

记者问:“来之前,我看了一些亚洲媒体的报道,里面讲宏伟集团产值估值200亿成为亚洲第一饮料生产商,对此你怎么看?”

苏伟说:“首先纠正一个说法,200亿是指饮料产业,并不代表整个宏伟集团,另外,亚洲第一这个头衔都是那些媒体封的,我想你应该知道媒体行业喜欢夸大事情好做文章!”

记者没有关心媒体夸大这件事,而是关心现在整个宏伟集团的实力。

“董事长,你的话,我可以理解为宏伟集团产值远不止200亿吗?”

苏伟笑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记者说:“我理解,谁会随便暴露自己的资产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呢?”

“理解万岁!”苏伟说。

记者问:“董事长,放眼全球,饮料行业异常繁荣,但目前的形势是两分天下,宏伟集团会不会成为第三家全球饮料生产商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苏伟说:“你的这个问题,我会拆开来回答,宏伟集团在国外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布局全球是迟早的事情。

至于三分天下,我没有考虑过,因为在国内我已经尝试过那种滋味了,不想再有这样的体会!”

记者开始品味苏伟后半句话,意味很深。

“董事长,你能再说的具体一些吗?”

苏伟笑道:“一家独大怎么样?”

记者怔了怔,“不好意思,董事长,我应该控制好自己的表情的,你的话让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苏伟笑道:“没关系,我就开一个玩笑而已,你没必要往心里去!”

0416 我要打美帝

苏伟说是玩笑话才安定了美女记者的心,她想不到宏伟集团压倒百事和可口的瞬间。

二十几岁能够创造200亿的饮料帝国算得上是奇迹,但是比起百年历史的两大巨头,之间的距离可以比作一个太平洋。

完全不可能!

但是记者发现苏伟开玩笑的神情非常淡定,脸不红心不跳,像个老实人在讲老实话一样。

采访继续。

接下来才聊到了苏伟的出生成长经历,这些都是给他添光的因素,也是杂志人物专栏的必要元素。

期间,美女记者几乎没有变过表情听完了苏伟的自我介绍,让人难以相信200亿的饮料帝国是一个穷山沟里的野孩子创造出来的。

记者不免会问:“董事长,你认为你能够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首节 上一节 279/5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下一篇:重生之殿堂乐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