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始于1990

重生始于1990 第449节

0703 你是在质疑我吗?

好消息是张毅宸从三星手中买到了一套落后的集成电路设备,坏消息是不仅仅花掉了宏伟投资手里的股份,而且倒贴了10亿人民币。

人家淘汰的东西照样以高价买给你,你却不得不买,这就是技术垄断的价值所在,等着被人宰割。

苏伟倒是不在乎多少钱的问题,只要能够安全送到深镇华为科技公司就行。

想必三星电子也有了一点警觉,宏伟集团每年都购入三星的大众股份不出手,长期持有其中一定有猫腻。

无论怎样,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对三星的股市是一定会产生影响的,一套淘汰的集成电路设备,能够收回股份而且还能赚到十亿人民币当然是好事。

三星并不担心宏伟集团拿着这套淘汰的设备去生产芯片,因为技术升级会带动整个市场的产品升级,意味着淘汰的东西生产出来的芯片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所以宏伟集团要出钱买的时候,三星电子反而嘲笑宏伟集团,想象不到这个做食品饮料的公司能够在芯片制造技术方面翻出什么大浪来。

设备安全抵达华为科技公司。

任正非打来电话感谢苏伟,电话里地语气差点催人泪下,感情太浓了,足以看出任总卧薪尝胆多年想改变局势的决心。

电话里还提到为了海思半导体公司成立的一个新闻发布会,邀请苏伟参加,新闻发布会将会在深镇举行。

苏伟觉得任正非此举意义很大,或许当外媒和外资企业听说华为科技想搞芯片研发的时候会嘲笑,但是能够警醒和鼓励国内的技术企业时刻保持危机感,发挥创造力,在高新技术产业的浪潮中拧成一股绳,度过中国企业技术落后的瓶颈期。

华为科技愿意站出来抵挡那些流言蜚语。

任正非的勇气,苏伟很佩服,因为在高新技术交流会上,苏伟的言论,让媒体和国内技术行业的企业家们把他推到了一个很高的台阶,所以这次他也有必要参加。

苏伟爽快的答应了任正非。

另外,去年参加高新技术交流会的一大部分成员,任正非都以华为科技董事长的身份邀请了。

马大云,董明珠,马化腾等等这些已经处在舆论尖刀上的人不得不参加。

……

海思半导体的新闻发布会上,来了很多国际性的媒体,先不管华为能不能够突破技术封锁,生产出能够供应市场需求的芯片?仅仅是中国企业要自己研发芯片这件事情的新闻价值就已经值得他们从各个国家跑来参加了。

新闻发布会现场,人很多,包括国内一些搞科研的专家也来到了现场,好像全国技术行业都在盯着这件事情。

任正非和苏伟两人走上舞台。

咔嚓咔嚓~

相机快门声响个不停,很多记者对今天苏伟的到来产生了好奇感,他与任正非之间在华为的新项目上又有什么联系?

工作人员调试好话筒放在了任正非和苏伟身前的会议桌上。

任正非大大小小的新闻发布会出席了很多次,但是这次他有点紧张,或许因为一句话的表达不当就会让媒体引导一个错误的方向。

他在讲话前转头看了看坐在身边的苏伟,镇定自若,给了他一定的镇定作用。

任总作开场白,“欢迎各位媒体嘉宾、同行业的朋友们一起参加今天海思半导体公司成立的新闻发布会。

我想在座的所有人都已经知道了华为科技成立海思半导体的目的是什么?

华为作为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先锋,一直致力于研发自己的技术,一直在追赶世界水平,当然我们的目标是超过世界水平。

这次华为科技把目标放在了芯片制造领域,无论是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还是中国各大工业领域的应用,都离不开芯片支撑,我们国家每年在芯片上的进口相当于东南亚一些小国家一年的GDP,更可怕的是,最大利润方还不属于我们国内的企业,钱都被别人赚走了。

现在社会上的风气很不好,拿来主义这种模式早就应该改变了,但是很多企业舍不得打破已经定型的模式和市场利润,这一点我能够理解。

就长远来说,我依然坚信有自己的东西才能使一家企业活的长久。

所以,别人担忧的事情,我选择去做,华为选择去做,我相信会有一个理想的结果!”

现场的掌声反响还是非常不错的,任总这一番话容易打动人心,让人反思。

接下来的记者提问中,记者问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华为科技和宏伟集团之间的关系。

任总看了苏伟一眼,苏伟站出来亲自作答,“我今天是以海思半导体公司的股东坐在这里参加新闻发布会的,宏伟集团每年会投资20亿人民币支援海思半导体公司的科研项目,后期也会根据公司需求以及技术升级等因数追加投资。”

记者道:“苏董,我想问宏伟集团投资海思半导体有什么技术上的需求吗?”

苏伟道:“没有,是任总的决心感染了我!”

日笨记者接着问:“苏董,技术研发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宏伟集团每年投入20亿的意义在哪里?”

苏伟道:“如果作为一个生意人,我当然希望投资的每一个项目都有利润可寻,但是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讲,我认为社会意义比现实意义要更大!”

韩国记者问:“苏董,你有担心过宏伟集团投进去的钱会颗粒无收吗?如果海思半导体公司失败,宏伟集团能否承受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苏伟笑道:“能有什么影响?一年20亿对现在的宏伟集团来说就相当于广告费支出而已,谈不上损失。

不过就你提到的收获的问题,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做了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做一定不会成功。

也许会失败很多次,但是首先我们的团队已经组建起来了,我们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科研的理论行程,只要每次能够进步一点点,总有一天会有所收获的,所以我一点也不担心,我参观了华为科技公司,和任总交流了许久,很清楚华为现在的实力,值得一拼!”

0704 一起抗

任正非明显感受到今天来现场的国外记者有意刁难苏伟,提出的问题尖锐,而且在引导现场的媒体记者们朝着华为科技的芯片研发工程会失败的方向走。

他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但是一个企业家的气度必须要拿出来,就像苏伟一样,无论外媒问出何种刁难的问题,他都沉着冷静的回答。

任正非也是经历过几十年大风大浪的人,他完全不敢想象身边不满三十岁的年轻人有这样的心态。

现场的记者并没有在苏伟这里讨到便宜。

反而是苏伟的回答字里行间里充满了自信,意思是海思半导体公司一定会成功研发出芯片。

接下来,记者把目光转移到了任正非的头上,期待在任正非的回答中能够找到一些制造舆论的切入点。

记者问:“任总,请问你为什么会选择和宏伟集团合作?”

宏伟集团帮助华为科技买设备的事情属于商业机密,外界是不知道的,所以记者朋友包括业内人士好奇他与苏伟合作的选择也是正常的事情。

任正非回答:“因为苏董的眼界很宽,我听过他多次在国内交流会上的讲话,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当然宏伟集团的资金雄厚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苏董本人有意投资海思半导体公司的科研项目,我当然伸手欢迎!”

外媒记者问:“任总,你认为华为成功的几率有多大?”

任正非道:“这个问题刚刚苏董已经回答了,如果是因为语言不通导致理解上的困惑,希望这位记者朋友下去之后找一个中国朋友好好体会一下!”

的的确确,刚刚苏伟已经在回到收获问题的时候,已经阐明了态度,一点点的积累起来,总会成功的。

所以成功的几率是百分之百,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外媒记者感觉自己被言语攻击了,他不再发言,当着今天中国国内的专家和企业家们也不敢提出过分的问题,他来参加新闻发布会准备的问题本身就具有攻击性,反过来任正非回答他的话算是抵平了。

又有外媒问道:“任总,如果海思半导体公司的芯片过程能够取得成功,你认为中国自己生产的芯片能够走出国门吗?”

这个问题让在场的国人心里有点不舒服了,纷纷回头望向提问的记者,记者反而是一脸微笑,丝毫没有意识到问题中带有一定的歧视或者说这就是他的本意。

任重笑道:“只要中国的大门打开,我们的东西就能走的出去!”

任正非知道外媒记者是在怀疑华为科技生产的产品质量问题,但是他没有选择用尖锐的语气怼回去,而是提高到中国国力不断增强的层次上来。

有伟大的祖国作为依靠,还惧怕什么。

总有一天在世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会出现无数个带有“中国”汉字的成果。

外媒接着问:“任总,我想听一下你对自己的评价,你自己认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任正非道:“中国人!”

这个回答相当硬气,振奋人心,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优良品质全部概括到这三个字中。

外媒记者不再提问,他没有得到自己想听到的。

他以为任正非会非常谦虚,然后他可以把这种谦虚虚化成一种自卑感,大做文章,在国际上制造舆论,没想到的是,台上的两位,没有一个在今天的记者提问环节表现出谦虚的状态。

外媒记者在想,他们好像已经笃定了芯片工程一定能够成功。

外媒记者最后还在内心了冷哼了一声。

主持人掐好了时间,也看清了当场的形势,上台说今天的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

任正非和苏伟面对镜头微笑着握了一下手。

这一刻值得记录,中国民营企业的龙头和中国民营企业技术行业的领军者强强联手,足够新闻媒体们编撰出一片大文章了。

苏伟和任正非下台之后,新闻发布会接近了尾声,有的记者瞄准了今天到场的嘉宾,进行了简单的采访。

后台,任正非手心里出汗了,他再次回想了一下刚才在台上接受记者提问时的回答,确定没有什么漏洞之后,才松了一口气。

他并不害怕舆论,但是外媒如果通过此次事情上升到全民族的层面上,那就太不好了。

“苏董,还好有你今天在我身边坐镇,让我镇定了几分!”任正非说出自己的心里感受。

苏伟道:“我已经习惯了,记者都喜欢找话题,我现在回答记者问题,言简意赅,不给他们钻空子的机会!”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还算成功,感谢苏董!”

任正非非常正式的和苏伟握了一下手,标志着两家公司正式达成合作关系。

在股份分配上,由于购买设备的时候,宏伟集团不得不多出了10亿人民币,所以在海思芯片项目上,宏伟集团旗下的宏伟投资有限公司占有35%的股份。

股份分配,两家公司没有争议。

下午的饭桌上,董明珠提道:“苏董,任总,你们今天的态度真给国人涨脸,那些外媒今天来的目的性极强,我在现场也听出来,千方百计在刁难你们!”

苏伟笑道:“记者那点雕虫小技还为难不了我!”

“哈哈哈!”

饭桌上,众人一笑。

马大云等人也提出支援海思半导体的想法,但不是现金入股,而是采用生意上订单的方式。

任正非当然高兴,海思半导体公司还没有制造出芯片已经在口头上签了一笔大单了。

众人敬了一杯苏伟和任正非。

今天这个圈子算是正式成立了,而这个圈子里最重要的人物任然是苏伟。

他能够清晰的感受到在座的企业家对他的客气程度。

苏伟道:“在座的各位都是业内的成功人士,我希望在未来中国企业的发展中,我们能够同心协力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中国企业度过难关。”

马大云端起酒杯道:“一起抗!”

“一起抗!”众人附和道。

团结并不会影响到各自的利益关系,反而因为各种圈子的扩大,共享资源也会越来越多,对公司的发展一定是有利的。

首节 上一节 449/5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下一篇:重生之殿堂乐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