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霸世唐朝

霸世唐朝 第122节

~子不记得自己是如何借着酒劲将蒙娜多揽入怀里的,他只记得自己说了很多话,天空泛起鱼肚白的时候,蒙娜多从蝎子的怀里爬了起来,看来蝎子还坏的不够彻底,这种良辰美景大好时机,居然没有跨出最后一步。

蒙娜多逃也似的避开了蝎子微睁的目光,边整着衣衫边从泻里飞速的走了出去,这一夜她听到了太多新奇的玩意,或者说这都是她想要的情报,而院中正闻着自己手中蒙娜多残留的香味的蝎子,眼睛虽然是微睁着,内里却是一片清明,要是阳林见此情景,一定会打着忧伤的腔调唱上一曲后世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冲动的惩罚》,只可惜蝎子没有冲动,所以没有惩罚。

林的营帐里终于不再有了恶臭,转变成了好闻的花香味,花香最容易引来蝴蝶,或者是蜜蜂,所以白玫瑰来的更勤快了。

这些日子大军就没怎么像样的行过军,在近千象兵的来回折腾下,从交趾到南诏已经被踩出了一条很像样的山道,除了少数险峻的地方,这条路已经可以与江南州县之间的官道差不多了。有了这么多大象在这条山道上来回的折腾,连野兽现在也不太敢靠近道路两侧的山林了,今天白玫瑰就是为了这路的事情来的。

“团长啊!山路十八弯我都唱了几百遍了,咱得换换歌了,那些开路的军士有歌谣做号子。修路的进程可就快的多了,您就抽空再给我写几首嘛!”白玫瑰椅着阳林的胳膊求告道。一般当他用上‘啊’,或者‘您’这样的字眼的时候。阳林是很难拒绝她的请求的。

林知道她心里憋着劲,想要与汐凉争第一歌唱大家的名头,借着跟在自己左右的便利,想多从自己这里掏几首歌,她这要强的性子,可能是家族遭遇大变之后在醉仙楼那样的地方养成的,外加阳林一直给她们灌输的思想就是‘有本事的人。走到那都能很牛叉的活着’,所以她对强大自己有着近乎狂热的追求。所以,种下这样的恶果之后,阳林只有自己买单了。

咦咦啊啊的唱了两斜,阳林的存货又少了一曲。在交趾和南诏大面积的推广官话汉语是阳林的计划之一,这方面他无法续,倒是得了一曲的白玫瑰意犹未尽,还想从他这里再掏点货,依旧是遗他的胳膊缠着他,谁叫他每次作歌,都是信手拈来显得无比轻松的样子。

“好了好了,再摇也没有了,我都快被你掏空了。”阳林有些不耐烦的道。谁料此话一出口。却是囧的白玫瑰脸颊一红。

≮这个时代,风气相对开放,白玫瑰在醉仙楼待了好几个月。出来后又整天与那些大头兵打交道,自然是听过不少荤话,很条件反射的将这句‘掏空了’想到了男女之事上面去,越想才越发觉得自己抱着一个男子的胳膊撒娇是不是显得太亲昵了些,毕竟阳林已经到了发育的年纪,个子也长的快。现在已经比她高出了半个头,身材又魁梧结实。已然有了几分男子气色,并不是孝子了,越囧越臊就越脸红,最后羞红着脸头也不回的往门口跑了出去,只余被她的举动弄的摸头不知脑的阳林愣在当场,好半天阳林才回过味来,暗叹了声:“这女娃儿啥时候思想这么邪恶了?”

′实阳林的心理年龄已经四十岁左右了,比李二还大十多岁,由此可见,如果阳林生在这个时代的话,未必就比李二聪明,起码看过十几岁就开始争权夺利的几位皇子之后,阳林知道自己来自于后世的优越感总有一天是要用完的,不过一两代人之内还是没问题,想起大唐十四年就是一代人的现状,阳林甚至都有些为自己的中晚年生活发愁。…

欢快的歌曲在军营中响起,这是军士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回营休息的时候必要节目,负责炊事的士兵已经准备好了大锅饭,自从唐军将碾子和风车带到了交趾之后,交趾人就再也不吃带壳的粮食了,所以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营地里到处都飘着白米饭的香味,谁叫交趾别的不多,就是粮食多呢!

每当吃饭的时候阳林的帅帐总是最热闹的,因为几个将领知道这位总司令嘴叼的很,不是美味一般不下筷子,所以他的食物一般是最精心烹制的,而这位年轻的总司令又随和,没有架子,到了饭点,无论是谁来了营帐,他都会客气的留下那人来吃饭,随着时间日久,大家也都相互熟悉起来了,那些将领们也就都不跟他客套了,个个都是拿了碗筷坐下来就吃,这种情况甚至有从高级将领往中级将领蔓延的趋势,到了饭点,阳林的营帐中总是最多人的时候。

“趁着大家都在,今天给大家说点事,我之前上过去的几封奏章陛下都给了我回复,尤其是交趾本地的将领,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们,你们对于朝廷的期待已经实现了,陛下不是小气的人,大战结束后,交趾人不但享有与唐人一样的权利,还能享受永久的免除农税和徭役的政策,而交趾即将成为大唐的一个经济特区,可以预见的是,这里将会是大唐最富裕的地方之一。”

阳林的话音刚落,便听到了营帐内交趾系将领粗重的呼吸声,粮食产量极大的交趾,如果有了大唐强大军力的保护,不再有战争,还永远不用交税,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两个字,‘享福。’

交趾有史以来,任何的一个草头王都没有做到过免除农税和徭役这种地步,大唐的皇帝是有怎样的雄心?难道要白白的供养交趾的这些子民?这一刻。即便是把阳林当做神灵,将大唐军队当做天军的这些交趾本地将领也有些不相信阳林说的话,他们更多的相信或者推测大唐的军队在南诏可能遭遇到了困难。需要他们以死效力,所以开出了这么优厚的政策来买好他们。

不光是交趾系的将领不信,那些汉家将领,也有些不信,费尽心思打下来的土地,分文税赋不取,那咱们还打这一仗干嘛?他们的想法大多也与交趾系的将领一样。恐怕接下来会有一场血战了,而这场血战冲在最前面的。可能就是交趾系的军队,聪明些的将领甚至在谋划着,战后请赏的时候,自己是不是该在交趾这地方谋一份产业。要知道,皇帝做出了的承诺,那可是板上钉丁的事,他们丝毫不怀疑这场大战最终的胜利者会是大唐,所以拿一块高产量的免税田,似乎是个不错的想法,虽然远了点,但是田也不需要自己亲自种,在中原之地招募一些佃户送他们来此种地即可。

“我知道你们心里现在在想些什么。不过不用担心,仗虽然是要打的,但咱们接下来的任务依旧是修路。修宽路,修平路,方便以后交趾与南诏之地的通商和通行。灭南诏的事咱们不用着急,那份功劳是属于陛下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确保那份功劳稳稳当当的落入陛下的手中就可以了。几十万军队的大围攻,送死也不会轮到你们的。”

在岭南军中。阳林的承诺有时候甚至比李二还有用,现在这种情绪早已蔓延到了整个新军之中,信佛祖,得长生,信总司令,得的可就是荣华富贵了。其实李二批复的奏章里阳林还有一半没有说完,就是大唐在免除了交趾的农业税以及徭役之后,对交趾的商业管控将会十分严格,这支新军在战后不会解散,而是会进驻到交趾的边防和海防,交趾的粮食可以向任何国家出售,但任何外国人或商队在交趾买了粮食之后,都要缴纳极高的税赋才能将粮食从边防关口运出去,这就是进出口管控了,而只有唐人本国之内不存在这样的税赋。…

阳林现在可以想象到,当各大权贵家族安插在自己军中的人将交趾会享有永久免税的政策传回去之后,会有多少人选择在粮食产出极大的交趾置业,那些人会派多少懂得精耕细作的佃户进驻交趾,可以预见的是交趾的粮食产出到时候将会大幅度提高,到时候满交趾都是粮食,就只有选择商业途径销售,不需要朝廷引导,他们自己就会组建商队,将这些粮食运往大唐境内需要粮食的地方销售,然而有了大量的粮食抵充市场,大唐的粮食价格就会下降,惠及全民,逐渐的,大唐的人们会告别糙米,食用精米,也就是后世的人吃的,完全去壳的白米饭。

当然这中间一旦流通起来,就不仅仅是粮食了,用于货运的海船,江船,航行所需的其它物资,都会被带动,而当这里的人们种多了粮食,赚到了钱,就会想着消费,那时候由东西十大厂等工业化批量制造出来的好东西也会被商家们带到这里,带动这里的全面繁荣,那些懒撒的交趾本地人如果能像汉人一样学的勤快一点,那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如果继续懒撒下去,他们就会面临自己不如别人过的好的境地,这种攀比的心思,会逼着他们变的更加勤劳。

阳林在晚饭时候的一段宣告让整个军营里的气氛更加热烈起来,白玫瑰有新歌传唱是军营里的大事,虽然只是排演,也引得不少士兵围观,听墙角,在唐军到来的这几个月里,是这些交趾兵感觉最快乐的日子。

遥远的东北黑土地上,滚滚的浓烟沙尘预示着一场战争的结束,盖苏渊文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败,与那个嚣张的唐军将领一样,开战之前他有着无比强大的自信心,以倍数于敌人的军队,居然会在一个冲锋之后溃不成军,这是他无法想象到的场景,他带领的可是他手下最精锐的全骑兵部队,这些士兵可是追随着他政征服了羯族和女真突厥诸多与高丽相临近的武装力量,唐军的骑兵不可能比这些游牧民族还强大的,他们是靠着那些可以发出巨响爆炸的事物投机取巧获得的胜利,这让盖苏渊文很是不甘,越是不甘,他越是想搞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败,唐军拥有的那些东西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样的效果。

经过了无数战争洗礼的精锐不愧是精锐,虽然被候君集一击而溃了,但真正死亡的部下不到一成,经过小半日的撤退整编,盖苏渊文又重新聚集起了他的大半军队,侯君集正是看到了高丽军队溃而不散的败退,才并没有下令追击,三千骑,虽然凭借着火药和夹丝纸甲之利,一个冲锋杀死了几乎等同自己军队数量的敌军,但想要四散追杀倍数于己方的军队,小规模的损伤肯定会出现,即便是没有追击,唐军方面也战死了百余人,甚至有几人连尸体都没找到,不过这已经足够他写一份像样的捷报了,杀敌三千,自己才死伤百余,叫谁看了都是一场大胜,当然,除了阳林。(未完待续)

第两百一十七章 小将薛仁贵

盖苏渊文的临时营地中,一截被劈砍开来的纸甲,一柄头重柄轻适合挥砍的长安造马刀摆在他面前,盖苏渊文禀气凝神的看了很久,纸甲的重量不到铁甲的一半,却是弓弩射不穿,大刀砍不进,即便在他亲军中持有较重武器的猛士,也难干净利落的一刀破开这种并不算重的甲胄,因为甲胄中夹有一层细细的钢丝,如果砍刀太锋利,可以割开纸质的甲面,却便难以割开其中的钢丝,但如果砍刀太钝,又很难破开纸质的甲面,挥砍的打击力会被整块甲胄均摊,真正落在士兵**上面的力道不会超过三成。↖↖,

盖苏渊文甚至试图用水和火攻击了这块甲胄,不过只是证实了除非长时间被水浸泡,否则,这纸质的甲胄竟然吸不了多少水,更不会轻易腐烂,而火的效果稍微好一点,却也不像布料那般,沾之即燃,已然是比布料更好的防火材料了,这种像图了一层油的牛皮纸还当真是个宝,如果放在高丽,这一套甲胄怎么也配的上宝甲之称了,而在唐军那里,一配就是三千套,而且是人马俱装。

≠一看看那柄造型奇特的月牙弯刀,虽然刀身并不见得有多宽厚,可拿在手上却也有些份量,这证明刀的材质非常好,尤其是刀头的弯角部分更重,他不得不说这种刀头偏重的月牙弯刀最适合挥砍,轻轻一挥,刀头的沉重力量会惯性的将敌人的伤口加深,有甲破甲,没甲能破开皮肉伤其骨,当真是骑兵的杀人利器,随着不远处营帐内传来的一声爆响,盖苏渊文似乎明白了点什么,那是唐军所用的火药弹被负责检查的人引爆了,唐军只是胜在这些装备。他们并不比我们强大,但他们有一身最适合战斗的装备,武装到了牙齿,而他,要搞到这些装备。

“来人,传令,给我召集人马咬上去,无需交战,务必与唐军保持一定距离,我要将他们都留在这。”

盖苏渊文脸上全是贪婪之色。他是百战的将军,而作为一个将军,在战场上只会用蛮力可不行,三千人,再怎么说也只有三千人,他即便败了一阵,但还有数倍于敌军的兵力可用,能想的办法还有很多。

“报,大将军。敌军的一个千人轻骑队从左翼而来,距离不到十里。”

“报,大将军,敌军的一个千人轻骑队从右翼而来。距离不到十里。”

“报,大将军,正前方发现一个敌军的千人队,距离不到十里......”

军在草原上处于行军状态的时候探马大多放出去三十里。当三十里外的探马回报消息的时候,再缩减掉其间的距离,候军集得到消息的时候。两军的距离也就是十里左右,这十里还是轻骑斥候凭借轻装快速拉开的距离,毕竟,在一望无垠的平原上,敌人是不可能设下一个长达方圆几十里的包围圈的,那得数万军队才能完成,并且还是经不起冲锋的单线包围圈,所以在草原上全骑兵作战的时候,要么就死咬着打,只要一方想逃,另一方是很难将其全歼的,十里的距离,马跑起来不到半个时辰,却都足以让一方轻松的跳出包围圈了,所以全骑兵军队的作战要么是突袭,要么就是长途奔袭,别无它法,候军集就是仗着万骑军已经有了长途奔袭的能力,才敢只领着三千人马突到几乎进入高丽本土的位置里面去的。…

“再探。”候君集下达了一个简单的军令,手上的军旗一摇,负责传令的旗语兵立即爬上了高处,重复着侯君集刚才摇旗的动作,旗语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列阵,准备迎敌。

昨日的一战侯君集已经看到了万骑军的长处,有近乎重旗兵的强横战力,却更拥有比重骑兵快的速度和更长的持续战斗力,在这种平原上,配合上火药,不管敌人是千骑还是万骑,只需要保持队形,就能摧枯拉朽般将敌军一冲而散。

李靖不愧是练兵的能人,万骑军虽然是花了大唐数百万贯重金打造,但这一万骑兵起到的效果,却比人家十万骑兵还强大,至少他昨天只用了三千骑就正面将盖苏渊文的数万军队击溃,如果万骑军全部到了辽东,可想而知,昨日的一战,直接可以毁灭掉盖苏渊文这个高丽国的最强战力。

“报,大将军,敌军的千人队在我军左右前方各五里处停了下来,摆的是攻击阵型。”万骑军校尉薛礼向候君集禀报道。

薛礼字仁贵,是参加万骑军首批军士选拔的人才,年方十四,臂力惊人,善使长戟,骑射更是百发百中,在选军考核中获得了最优的评语,所以万骑一成军他就成了什长,两年过后,已经升至校尉了,候君集见其武艺高强,年纪不大,便调到身边听用,而箭术好的人,眼睛一般都好,所以平时没事的时候,给侯君集配备的那管长筒望远镜一般都是由他掌管,五里的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在望远镜的扫视下,薛仁贵已经能隐约看到敌军的阵型旗帜了。

“千人队,围三缺一,盖苏渊文是嫌昨日败的不够惨么?他既然想给我送点肉,即便后面藏着万人队,我也是照吃不误。薛礼,带你的一营兵马,能拿下他们吗?”候君集也是打了半辈子仗的人,隐约明白了盖苏渊文的意图,他是想凭借着人多,不断袭扰,来拖死自己,毕竟自己这边只有三千人,他只要将自己的军队分成数十个千人队不断袭扰,自己这些人就别想休息,而不眠不休,只要你是个人就不能撑的了太久,候君集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一时间又没有好的破解办法,也只能先分出小股兵马将那些千人队赶跑。

万骑军三个统领各领三千骑,剩余一千是负责留守营地和训练预备役的,每个统领属下都有三个都尉,各领一千人,每个都尉属下又有三个校尉,分三营,除统领和都尉的亲兵外。每一营有三百人左右,薛仁贵率领的这一营人马自然是他在龙首原万骑军营地里一起训练出来的兄弟,整体素质在整个万骑军里都是靠前的,虽然万骑军内部很少大比武,但他一直记得万骑军成军典礼的那天,一个比他还要过的一句话,“当兵的,一定要有老子天下无敌的决心和信心,有了这个信念,你才能挺着腰杆在敌军面前耀武扬威。”

薛仁贵那时才十四岁。听进去了,当真了,所以,在他的心里,他,或者说是万骑军,就是天下无敌的,所以他敢带着三百人的小队,悍然无畏的冲向了高丽军的千人队。

“老子天下无敌。”

薛礼薛仁贵的回答就是他这一营的口号。听到了这声口号,在万骑军内被人们戏称为无敌营的三百骑兵同时也跟着大喊了一句口号后随薛仁贵冲出营阵。…

一刻钟,正前方高丽千人队被完全击溃,薛仁贵的长戟将那个千人队将领的首级削下。又是一刻种,薛仁贵的骑兵队已经靠近了左翼的千人队,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完全击溃。马不停蹄,薛仁贵领兵直奔右翼,现在的他已经比两年前的他强太多了。连战三场,他都不感觉疲惫,只是胯下的战马连续高强度奔驰了一个多时辰,脚下的步伐慢了起来,他也顾不得追杀那些溃散的高丽逃兵,听到了中军传来的号声,他不得不拔马回营,其马勃上,赫然挂着三个高丽千人队将领的头颅。

“好个小将,竟然连杀我三个千人队头领,传令下去,第二梯队跟上去,溃散的人马绕到唐军后方集结,入夜之后加紧挖掘陷阱攻势。”盖苏渊文在二十余里外的一处营帐中没好气的吼道。

候君集猜的没错,盖苏渊文在那些千人队的后面确实藏了万人队,并且将所有军队分成了十个梯队,打算全天候轮番袭扰,不给唐军休息的时间,甚至连放马,喂草料,军士吃饭的时间都不打算给唐军留,高丽千人队一但遭遇强冲击就朝四下溃散是他早就交待下去的,这样唐军能杀死的人数就很有限,别看薛仁贵杀散了他三个千人小队,高丽军真正丢下的尸体也就三四百具,如此这般,只需要三四千人的损失,就能让唐军一天一夜不得安寝,人马俱困。

让盖苏渊文有些意外的是唐军领军的小将武艺太过高强,每每能在己方军队溃散的时候杀伤几名军士,直取领军将领首级,有一位头领甚至是逃出了百步之外还在人群中被他一箭射杀,真乃猛将也。

“杀的不错,看来以后在军中没有多少人敢笑话你那句口号了。”候君集自己是猛将,所以也喜欢猛将,能得他堂堂国公兼大将军拍肩宽慰的完,脸色便又沉了下来,因为高丽人又从三面围了过来,依旧是千人队,清一色的轻骑兵,这次他们甚至都不拿兵器了,全部配备的长弓,这次他们与唐军的距离甚至拉到了一里左右,那可是随时接战的距离。

“大将军无需担忧,末将再带人杀过去便是。”少年人得了大将军的夸奖,脸上自然有些得色,可这得意之色刚露出来就见大将军阴沉着脸看向远方,原来是那些高丽棒子又来了,薛仁贵正欲上马再战,却被侯君集拦了下来。

“你不累,你的兄弟们和战马也累了,他们这是疲兵之计,你且先带人下去休息,我万骑军个个都是能战敢战之士,要相信你的同僚们不比你差。”侯君集拍了拍薛仁贵的肩膀,大臂一挥,一只写着狄字的旗帜便从军阵中彪出,三百名骑兵紧随其后,出战的是狄龙的猛虎营。(未完待续。。)u

首节 上一节 122/2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南漂时代

下一篇:妻为大都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