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霸世唐朝

霸世唐朝 第168节

正想着换完衣服躲到小白楼地下密室去猫几天呢!王二牛又跑到他房间来了,今天见了这丫的两次,两次都没好事情,果然,第三次他还是没带来好消息,王二牛带来的口信是皇帝今晚将摆驾驸马府,并在此用膳,隐隐的,甚至提到了留宿的问题,宫里的内侍传了个话就回去了,一应准备,叫驸马府看着办。得,这两口子都要住进驸马府了,阳林想避还避不了了。

第273章 夜宴

人的脸上有三个部位其中之一不好看,整张脸就不会漂亮到哪里去,眼睛,鼻子,嘴巴,因为人在看另一个人的时候通常会将视线集中到这三个部位,当你的嘴巴挂了彩的时候,别人就算想看你的眼睛鼻子,也是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因为嘴巴就在那里,它如此的吸引人的目光。

李丽质只是心疼了阳林几秒钟就不再将注意力放在他身上了,得知这嘴唇上是被女人咬的,她就立即就从心疼转换成了吃醋,然后就是没心没肺的取笑,刺激的阳林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岳父到女婿家串门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可这岳父要是皇帝的话,就想低调也低调不起来了,再说了,李二就从来不是个低调的主,到女婿家串门,不仅带着自己的几个儿子,连最近比较得宠的四小大人也一个不漏都带了来,这顿本就属于家宴性质的晚宴,也正因为如此变的有些政治味道了。

对于迎候皇帝,驸马府当然也是不能马虎的,事实上,驸马府的饭桌上从来就不允许不好吃的食物出现,这跟驸马爷极度挑食的习惯有关,不管厨子们费尽多少心思做出来的美食,阳林从来都是一副欠佳的表情,这可就急死厨子了,当然,也就造成了驸马府的厨师做饭的手艺一日千里的增长,连天上人间大酒店的总厨长也时不时跑到府上来请教。

从造车厂开始批量投产人力车开始,长安城的牛马车间逐渐开始被替代了,更为安全舒适的人力车在几年的时间内全面替代了牛马车,那些原先的马夫也全部替换成了踩车的力士,李二的车架是个由五名力士蹬踩的大型人力车,车厢足有数平米大小,挤着坐可以坐十几人没问题,李二虽然高调,但在长安城这地面上出行,还是不需要摆出全幅仪仗。几十个护卫前后几架车护着就够了,黄昏时分,车队浩浩荡荡的直奔芙蓉园天授驸马府,阳林一干人等自然是早早的就在门前迎候。

其实阳林压根没有在门前等人的习惯。无奈长孙皇后自动的充任了府里的主事,阳林也不得不听她的,所以他就不得不带着那片肿起的嘴唇站到了大门外,可恨,跑出来了才想起应该整个面纱戴戴。像这样子直挺挺的站在大门口,是要给人笑死的节奏。

人力车停稳,李二一马当先,龙行虎步的下了车,随后,便是腿脚不方便的李承乾,在李泰的搀扶下下了车,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再之后的,就是生面孔了。四个穿着文士长袍的大高个一字排开,在以长孙皇后为首的驸马府众人向皇帝行过礼之后,他们便一一开始向长孙皇后和天生天授两位主人拱手行礼,一报大名,我地个乖乖,阳林吓了一跳,这四人无疑不是在唐史中浓墨重史记载的人物,个个都是封侯拜相,位极人臣之辈,尤其马周和张谏之。一个是太宗朝后期最为倚重的人,一个硬是活到八十几岁,在武周朝当过一段时间宰相。

至于另外两个,名头也不小。在大唐属于最善争斗的宰相第二梯队,在高宗时期大放异彩,不过现在历史早已改变,本该在一个穷乡僻壤当县令的张谏之以少年之龄进了中书省当个七品行走,另外三个也都官职不大,却处于喉舌要职的位置。没等大伙问自己嘴唇上是怎么回事,阳林就准备引着大队人马往宴客厅里走,却是李二一挥手,将众人拦了下来。

“慢着,车里还有一人,他为了大唐,几昼夜都没有休息过了,刚才正好跟朕汇报一些事情,朕就将他也带来了,不过此刻他已在车中熟睡,还需你亲自将他请下来。”李二有些得意的冲阳林笑道。

他这么一说,阳林就知道在车中睡觉的该是那许久没见的名义上的老师古月刀文了,也只有这货,敢在皇帝当面的时候呼噜噜的睡大觉,甚至叫皇帝都不忍心说话打搅他的美梦,至于李二为什么要阳林亲自去请他,阳林心里门清,几天几夜不眠不休,不用说,肯定连洗澡刷牙也从没有过了,就他身上的一身嗖味,现在估计蚊子都不敢靠近他,李二他们几人在车里忍了那么久,自然也想戏耍戏耍阳林,叫他也尝尝那奇葩的臭味。

不过阳林对古月刀文太了解了,连续奋战几天几夜之后,他一旦睡死,谁也叫他不醒,唯独只有这美食,能勾起他肚子里的馋虫,唤醒他的肌饿感,从而唤醒他的大脑,当下也不推托,直接唤王二牛进屋里,端了一盘铁板田鸡来,掀开车架的门帘,用手在那冒着热气的铁板田鸡前扇了扇,顿时,车内传来一阵抽鼻子,吸口水的声音,下一刻,一个蓬头垢面,浑身散发着臭气的怪人便从车里跳了出来,也不跟别人打招呼,化掌为抓,直接向阳林手中的盘子攻去。

一招,仅一招,阳林手中的盘子便稳稳的落到了古月刀文手上,郁闷的阳林还没有释放过进阶一流武林高手的兴奋,就被硬生生的打击了,属于一流高手巅峰的古月刀文在超肌饿状态下的超常发挥,就连宗师武者也未必好接,又那是阳林这个初入一流高手的人接的下的。

看着阳林沮丧的脸,李承乾两兄弟满是得瑟的笑意,总算没白白被熏半个时辰。

“您老人家有日子没见,功夫见涨啊!不知是否已经跨入了宗师境?”阳林难受的捂着鼻子,顺便遮住自己肿起的嘴唇,瓮声瓮气道。

“武功?那都是小道,到宗师境界我还差最后的一丝明悟而已,不过有了我昨天造出来的那东西,十个宗师武者也未必是我的对手。”古月刀文一边快速的啃着一只田鸡腿,一边口齿不清的道,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形象,丝毫不顾忌在场的几位大唐地位最高的人。

“得,是铁甲轮船组装完成了吧!那是可以让您老得瑟得瑟了,不过您还是先去后宅洗浴一番吧!府内吃食多的是,不把自己的牙口洗干净了,可就品不出美食的味道了。”阳林一边与这货拉开距离,一边道,而李二早就在这当口被长孙皇后和李丽质搀进府内了,落在后面等候阳林的,只有李承乾,李泰兄弟。

“小林子,有日子没见了,先告诉你个好消息,害我断腿的那个叫池野樱的贱女人已经被暗示卫抓回长安了,在倭国本土抓住的,我准备用磨盘一点一点的将她碾碎,你有没有兴趣来看看。”李承乾有些兴奋的道,想起这茬,他还要感谢当初阳林提醒他,如今大仇就要得报,他心里总算舒坦了些。

用磨盘碾死活人的游戏,那可是变态佬玩的,阳林只是想了想就浑身打了个颤,下意识的晃着脑袋拒绝,又道:“池野樱只是倭国试图挑起我大唐争端的一个执行者而已,说实话,暗侍卫能将他活着带回长安,我有些意外,不过策划这件事的,终究是倭国的当权者,他们才是主谋。”

在很早的时候李承乾就知道阳林骨子里对倭国人心怀恨意,他分析,可能是倭国人当初向他的船队下手,杀了他属下几个人,扫了他的面子,而经过断腿事件后,李承乾对倭国人算是恨到了骨子里,这一点上,他们两个的看法是一致的,可他不知道的是,阳林对倭国人的恨,是从后世带过来的,与大唐发生那点事情关系不大。

“哼,倭国的日子不多了,古月先生用三年时间制造组装成了这十艘钢铁巨舰,现在还装上了最大动力的蒸汽机,说它是个水上巨无霸也不为过,马上,大海将不能阻挡我们的脚步,我要亲征倭国,将这个卑劣的族群斩尽杀绝。”李承乾身上冒出来的杀气和寒意简直就像是腊月的寒霜,叫人直打冷激灵,这二人的对话并没有避开站在一旁的李泰,在阳林不断的打冷颤的时候,李泰只是微笑的看着二人。

“好了大哥,小林子,我们先进去吧!父皇估计要开吃了,对了,我也有点事情跟你说,陆瑶给我生了个儿子,父皇说等他满月之后,我就要带着他去封地就藩,过几天我就要启程了。”

出京就藩,这在几年前是李泰根本不可能答应的事情,阳林可不认为李泰是个看到了自己的儿子就转了性子的人,而且瞅他微笑的表情,似乎对就藩很是乐意,直觉告诉他,有猫腻。

“就藩?太突然了吧!是去晋阳么?以后要见面可就有点难了。”阳林似有意似无意的问道。

“不是,父皇为了犒赏我在南诏一战的功劳,将我的封地改迁到了太原,还封我为太原刺史,掌军政事,为我李氏守好宗祠。”李泰依旧是淡淡的笑道。

“太原?”

阳林一愣,脑海中信息翻滚,顿时知道了李泰喜在何处,太原可是李氏的老巢,是李世民的龙兴之地,李氏的族老皆居于太原城中,仅太原一城,便有五万常备军力,李世民将太原划给李泰,那么周边的郡县便都在其掌管之下,那可是片不小的地方,稍微整编一下,拉个十万精兵出来也不是难事,这样一来,李泰就有了与李承乾争位的硬资本,若是京中有变,他随时可以兵出太原,直取洛阳,再攻长安,难怪这小子宁可舍弃长安城的根基,也要去太原,所图不小啊!

可李二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阳林一时之间揣摩不到,此刻,大家都进入了摆满酒食的宴客大厅,便不好再多说了,按照主客身份地位就坐,各色菜肴便流水一般被驸马府的仆人们端上了桌面。

第274章 养猪县令的发家史

酒还是一样的好酒,菜还是不同样的绝品佳肴,任谁到了驸马府的餐桌上,都不免先吃喝上几口才有心情说话,酒宴席上议事是中国人很古老的传统,所谓的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其实大多是给那些出家修身的方外之人用的,尤其是阳林将同桌饮宴的习惯在大唐推广开来之后,人们在酒桌席间的氛围便更热闹了几分。

女眷们以皇后娘娘为首另开了一桌,自是不提,四小大人是头一次跟皇帝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那荣耀的感觉看他们绷直的腰身就心里有数了,驸马府的宴客厅全是一水的大圆桌,坐十几人的大桌子都有不少,李二既然来了,自然是要在最豪华的房间开最大的台子,一张琉璃的圆盘被滚珠造的架子托起,摆在一张足有五平米左右的圆桌的中央,甚是新奇。

片刻之间,仆人们就将十几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摆满了那张琉璃大圆盘,而阳林用手轻轻的推了推圆盘,整桌子菜便转动了起来,正好将一盘最大的烤乳猪转到了李二面前,示意他先动筷。

“哈哈哈,好,色泽鲜美,酥脆香甜,肥而不腻,光是你这头道菜,就胜出了御膳房那些厨子好几分。”李二夹了一块烤的焦红里嫩的乳猪皮放在嘴里大嚼,对于大唐出现的这种新式的饮宴模式,他已经不陌生。

事实上,为了极力表现与大臣之间的亲厚,为各种饮宴节约食材提升气氛,李二近段时间都会去一些大臣家里与他们同桌共饮,这导致大唐家具厂和琉璃厂的货物销量暴涨,大门大户都在自家置办起大圆桌,小门小户也置办了精美的方桌板凳等,至于琉璃,则是官宦人家的最爱,一张吃饭用的琉璃圆盘,也就是玻璃转盘。在长安可以卖到十贯钱,更是被大量的外商批量订购,高价往外地销售,而其制造成本才不到五百文。其中暴利可想而知,东西十大厂每年光销售货物带来的直接收益就超过两千万贯。

“乳猪虽好,微臣却是建议陛下少吃,一旦形成风气,则天下间权贵富豪尽皆效仿。一头幼猪尚未长膘出肉,就被宰杀食用,可是件极浪费的事情,于国于民,皆是不利,请陛下慎之。”没等李二将嘴里的乳猪肉嚼烂咽下去,四小大人其中便有一人起身作揖,表情严肃道。

其人年纪约摸十三四岁,是在场人中年纪最小的,阳林知道他叫张谏之。年方十三,初一入官场便得了个七品官身,可见李二对他有多么喜爱。

“呵呵呵,无妨,我大唐的养殖场如今规模庞大,每月出产十数万头乳猪亦不在话下,父皇吃几头乳猪还是吃的起,再说了,这可是天授驸马府,府中的下人为了伺候好我这妹夫。可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别处的乳猪或许还有缺少,这驸马府中,这类美食可还多着呢!”

李承乾打趣式的笑道。手中亦是不慢,因为他是挨着李二坐的,身份又是除了李二之外最尊贵的,所以他理所当然成为了第二个动筷子的人,他的目标正是刚才李二夹的旁边的一块乳猪皮,说完。他还夸张的张大了嘴巴,一口将整块乳猪皮放入了嘴中大嚼。

四小大人各有所长,而属这张谏之敢说话,说实话,他是南征结束之后,李二回京路过荆襄之地的时候,当地官员推荐给他认识的神童,当时他只有七八岁,与李二在十年前见到阳林的时候差不多大小,一见之下,李二心中甚是喜爱,一番拷问之后,便自以为大唐又出了一个如阳林般的人物,当即便下旨将其带回宫中,入李氏族学读书,不过他可没有阳林那般天马行空,惊才绝艳,只是在宫里规规矩矩的读书,将族学先生布置的课业扎扎实实的学习透了,几年以来的数次考校,他无一不是以绝对的优势获得第一名,如今才刚满十三,到了这个时代可以在官场混出身的年纪,李二便直接给了他一个七品官职到了御史台做行走,这个起点不可谓不高,要知道,当朝军功第一的程咬金的大儿子程处默也是十三岁入官场,亦不过是个从七品武官校尉,这可是等同当朝第一国公世子的地位了,当朝只有阳林一人,以十岁之龄直接以五品官职入朝受封。

等李承乾这段话讲完,李二已经将那乳猪肉吞入腹中,也并不恼怒张谏之在他进食的时候恬燥,示意他先坐下来进餐,又将目光看向了四小大人其中的另一位,阳林记得,这家伙叫马周,是贞观五年因帮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策论,被当时留守长安的宰相长孙无忌看中,遂呈报给李二的,李二看过那篇策论之后却不以为意,因为,相对于阳林给的那些大计划,马周的策论中所写的内容不过是起到了小小的拾遗补缺作用,锦上添花而已,不过他也没有否定马周的才能,封了个县令给他,不曾想,短短三四年时间,马周恁是将一个偏远的贫困小县治理成了一个富商满地跑的繁华大县,其实他并没有做多少事,就只是带着县里的百姓们做好了一件事,养猪,没错,就是养猪。

要知道,马周可是从贞观元年就流离在长安的人,他一步步见证了长安城的飞速发展,在无数次的震惊之中,他甚至对自己的才华产生了怀疑,然而,当他打算投身到常将军府做个门客,潦度此生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机会却是给了他一个做县令的机会,当他来到夷陵以西这个少数民族多过汉人的小县城的第一时间,就有了一个想法。

在长安的几年时间里,他见识过了东西十大厂从无到有的全过程,更是由于生计问题,在其中一个并不被大家所注意的养殖厂里混过一段日子,虽然做的是算账记录等文书的工作,但他也知道了一个大型养殖厂的大多数工作流程,更是结识了一些养殖厂的管理层,也就是王家村出来后来有做大的那些村民,在看过县城的地理生态环环境之后,他认为这里最适合养猪,漫山遍野的猪菜便是他的底气。

于是。在入职后的一年时间里,他做了大量的工作,很多少数民族部落这个时期还没有养殖家禽家畜的习惯,他们是以打猎和少量的种植为生。要改变他们的生活模式,需要他一个个去做思想工作。而大批量的养殖,在养殖厂那边有一套比较严格的流程,普通百姓更是难以理解,几头脏不拉西的猪。为何要住比人住的房间还干净的屋子,没错,那些少数民族部落和汉人平民们当时住的草房子,还真不如后世的猪舍干净,这都需要他耐心的教导。

直到第二年,有一些百姓听从他的建议,成功养出一批肥猪,并卖了好价钱之后,他的工作便越做越顺了,又是两年之后。这个小县的农户每家都至少养起了七八头猪,整个县城的生活水平算是彻底的摆脱了贫困,当大唐养殖厂的第三十个分厂正式落户这个县城之后,总共才两三万人口的县城彻底的成为了一个富裕县,猪肉食品加工,向蜀中,荆襄,岳州等地的各大超级市场供货,已经成为了这个县非常稳定的收入,年产十几万头以上成猪的养殖分厂更是大量招收了在南疆混不下去的少数民族部落的人做工。让那些小部落自愿徒迁到了县城附近建村落,入户籍,受朝廷管制,使其人口增加了近一倍。算是大功一件,也让马周得了个养猪县令的绰号。

马周也正是在这个几年前的贫困小县城被正式升为上县的时候再度受到李二的关注,将其调入中枢,给了个正六品上的官职,算是临门一脚,就有可能踏入高官阶层了。因为他所在的部门是中书省,官职打跳级很正常。

“宰杀幼猪确实是一种浪费的行为,不过却并不会出现谏之说的于国于民不利的现象,你可知咱大唐的养殖厂如今一年能出产多少头成猪么?五百万头以上,这还是除去民间自养自杀情况后,最保守的数据,再加上牛羊等其它可做肉食的畜类,以大唐现如今的人口来算,每人每年可以吃一头畜类,平均到每天,则是吃一斤肉食都足以负担,百姓餐桌上现在大多有肉食,就是这个原因了,而猪作为繁殖最快的畜类之一,养的过多则伤农,当猪的数量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喂猪的食料就会出现短缺现象,因此而涨价,而过多的猪肉囤积,又让猪肉的市场价提不起来,甚至会直线下降,对整个肉菜市场产生冲击,导致农民辛辛苦苦养了一年家畜,却赚不到钱的情况出现,这就会出现了驸马爷在经济发展纲要中提到的产能过剩的情况,而朝廷要控制产能过剩,就要限制成猪养殖的数量,宰杀幼乳猪则是必然,毕竟,美味的乳猪同样可以卖出高价,却能防止过多的成猪对肉菜市场产生冲击。”

马周得了李世民的眼神示意,自然不得不起身说话,其实在驸马府的餐桌上,要说话你就直接说,并没有起立站好这个规矩,不过着实因为身份差距太大,这两位屌丝级人物还无法适应,所以,以四小为首的严肃圈子,与以李承乾阳林等为首的轻松自然的圈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马大人说的不错,下官受教了。”马周的话才说到一半,张谏之的面色便松弛下来,同时脑海里也开启了深思模式,一个十三岁的少年,能够无视眼前一大桌的当世绝顶佳肴而思考政事,从这一点上,阳林已经认可了他的过人之处,再一个,这位可是与许敬宗一样,是个超级长寿的家伙,可想而知,未来的大唐中枢,他的份量绝对是足足的。

当然,这两位小大人开启了话题,另外两位可也不会闲着,许敬宗是秦王府的老臣,有从龙之功,虽然中途可能做了些错事被贬官,但后来的仕途还算顺畅,说他是四小大人,并不是说他的年纪小,他已经四十二岁了,在大唐自称‘老夫’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这里是说的他的官职小,因为他被贬之后再回归中枢,官职只是六品,名副其实的小官,不过他善于争斗,常以太宗心腹自称,倒也没有人敢小瞧他,至少目前的四小大人,是以他为首的。

首节 上一节 168/2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南漂时代

下一篇:妻为大都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