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霸世唐朝

霸世唐朝 第184节

<

那是一张有四个科目的成绩单,数学,语文,物理,化学。每一个科目的后面都用新式数字写着一个大大的一百的字样,最后的成绩单评语是:李治同学四科全满,为本校魁首,可提前学习初二年级课目。

阳林给大唐设计的教育体系是学分制,只要完全掌握了本年级的知识,就能学习下一阶段知识,学不成的留级。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人对于神奇的新科技知识的渴望是无比强烈的,学霸也有很多,李治就是其中一个,身为皇子,他有一些李氏族学的必修科目,致使他不能像长安书院的普通学生一样每堂课必到,但他的领悟力是惊人的,小学要学习的科目他大多只需要看教材书本就能完全掌握,偶尔的听一两堂课也只是为了印证自己所学是否正确,而长安书院初中部所教的知识就太偏离原本大唐所教授的知识了,基本属于阳林自创的全新知识,在这一块他却也能保持和在小学时期同样的学习成绩,这只能说他的天资太惊人了,要知道,长安书院初中部的一本普通教材,都是原各大书院族学的高级教师们苦心专研而不得甚解的天书。

“治儿竟然如此聪慧?”看了一眼盖有长安书院权威印章的成绩单,李世民有些发懵的向催二凡问道。

“启禀陛下,暗侍卫处此前给老奴传过消息,说晋王敏儿好学,尤其是对天授驸马所教授的科技知识,几乎是一触即通,是皇家不可多得的人才,只可惜诸事缠身,老奴还没有时间细细查验禀报,请陛下赎罪。”催二凡虽然是在告罪,却也没有真心认罚的打算,这种小事李世民又怎么可能罚他,不过李治的消息,却无疑是长孙离世这个大坏消息中,唯一的一个好消息。

“既然如此,便不叫这些太医医治他了,朕带他去天授驸马府,找姬药长老。”

看着一脸焦急的在为李治拿脉问切的太医,李世民就一阵心烦,要不是这些人无能,长孙皇后又如何会如此年轻就病逝,不过他去天授驸马府可不只是为了给李治看病,他知道天授驸马府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就是几位姬姓长老和几个王家村的嫡系,他想将李治送去拜他们为师。

长孙皇后离世,天下举丧,驸马府更是挂满了白幡办的极其隆重,姬药长老治疗李治的方法无非就是一碗迎面而泼的清水,这要是放在太医院,那些太医是绝对不敢这么治的,待得李治幽幽醒来,发现自己居然已经到了天授驸马府,看着挂满府中的白色招魂幡,李治的精气神依然不高,也不去参拜李世民,只是沉默的擦着自己的眼泪。

“小治,你是皇子,要振作精神。”李丽质虽然也悲痛,但谨记了姬药的叮嘱,怀孕即将生产期间,切忌大喜大悲,是以,她在努力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看到小弟如此,也不免上前劝慰一番。

“治自记事以来,颇得母后管教,一心向学,望学有所成之时,博母后一笑,可如今,治儿的学业还未大成,母后就已经离世,治儿学了这些还有何用?早知如此,治还不如去学医,至少也能保得母后平安康健。”李治本想将自己手中的成绩单摔到地上,却不想此时他手中已经空空如也,发愣的寻找着的时候,李世民的大手一把抓住了他略显稚嫩的胳膊。

“治儿,你母后已经离世,你要振作起来。”

“我为何要振作?我振作又有什么用,母后会活过来吗?是你,是你们,是你们对母后见死不救才导致她如此早亡的,你们这些眼中只有权力没有亲情的家伙······”

“小治,你不可在父皇面前放肆,母后病逝,大家都不想的,难道你以为姐姐的心里就好受了吗?”李丽质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泪水,一下子喷涌了出来,她这一哭,倒是叫李治清醒了许多。

“治儿说的没错,你们母后的死父皇有很大的责任,朕此刻早已悔不当初,可咱们毕竟是皇家,有些事情,是不得已的,希望你能体谅父皇。”

“不得已?如今的天下还有能让皇帝不得已的事情吗?是你的自私,短视,害了母后,她本不应该如此早逝的,呜呜呜······”

李治终究还是个少年心性,心里有一句说一句,此刻他已经忘记了李世民皇帝的身份,一边指责,一边哭道。

“怎么,在你看来,父皇是自私,短视的人么?朕自私在哪里,又短视在哪里?你可否讲个明白。”李世民并没有生李治的气,反而觉得自己被这个年幼的儿子指责是件有趣的事,他既然已经知道了李治的聪慧,当然想听听他有什么见解。

“你为追求一女子远走西域而不顾朝堂就是自私,放纵大哥和二哥相争造成祸端就是短视,大唐现在还必需要一个会征战,懂治理的皇帝吗?不需要,只需要一个不瞎搞事的皇帝就成了,大哥两次监国,都长达数年时间,大唐可有衰败的迹象?没有,这就已经证明就算他没有什么才干,但当我大唐的皇帝已经足够了,而你,自以为是的要在他们中间选拔一个最强的,导致兄弟相争,血流成河,还致死母后病死,这些人都是无辜的,是你们这些喜欢搞事的人害的,你们,已经在成为大唐向前发展的绊脚石,毒瘤。”

“轰。”

李世民的脑袋里就好像被巨木敲了一棍,晃的他险些站不稳,怎么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了大唐的毒瘤了,他第一次的,不有自主的开始反思起来。

李治说的对,李承乾虽然贪图享乐,私德坏了一些,但从未干出过害国害民的事情,贞观朝十五年,有七八年时间是他在监国,在他手上,大唐的政治平稳向前,并没有大的疏漏,这也得到了朝堂诸公的认可,是以,在李世民不在朝廷的日子里,大臣们大多还是比较听他的话的。

至于李泰,虽然能力或个人德行上或许比李承乾强了些,但他先天不足,并非长子,又没有得到长孙家族的支持,能够蹦跶出来,完全是李世民的有意放纵,所以这次长安兵变,有李世民自己作的原因在里面,李治并没有怪错他,当然,要是没有西域的事情,长安更加不可能出现李承乾掌权的局面,也根本没有长孙皇后被软禁,最后导致病情恶化致死的结果,这些李治都没有说错,也就是说,这个恶果真的是他自己种下的。李世民想到这里,胸腹之间一阵起伏不定,像要爆炸一般。

“晋王快住嘴,您可别把陛下气出个好歹来。”

催二凡见了李世民的反应,一阵大急,忙呼喝道。李丽质也是忙指挥人将李治拉到一旁。

“哼,我就是要说,思想上跟不上这个时代的人,必将被这个时代淘汰,过去的那些争权夺利的手段,完全可以用不断完善的制度来制衡,与时俱进不是一句空话,活在当下却想坐拥万世,才是空想······”

李治咆哮着,却叫李世民的大气不再喘的那么厉害,这一刻,他的眼睛是明亮的,原来,自己真正有才能的儿子是他,年仅十四岁的晋王李治。

“催阁领,替朕拟旨,晋王李治,冲撞圣颜,令其在天授驸马府闭门就学,无事不得外出,另,长孙皇后临终前遗言,由长公主李丽质代为照看城阳,晋阳,新城公主三位年幼公主,朕准了,即日起将三位公主送入天授驸马府,一应起居饮食由长公主李丽质代为照料。”

<

第301章 吐蕃分兵

<

大唐朝廷动荡了,这是所有了解朝廷局势的人一致的想法,就在今日早朝,李世民又宣布了一项重要人士任免,礼部尚书长孙无忌贬为礼部侍郎,继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位嫡皇子被禁足之后,长孙无忌的再度贬官,无疑是皇帝要铲除后党的预兆,这让长孙皇后的死因也因为一些疯言疯语变的扑朔迷离起来,有些人甚至已经开始打起迎回吴王李恪,立为皇储的打算,此言论目前在朝中得到了包括四小大人等李世民心腹大臣的认可,已经成为主流,后宫之中,也因为这些政治方向变的热闹起来,大多数妃嫔都以为吴王生母杨妃进后位的可能最大,从而联起手来,想要将其铲除,李世民却是静静的等着她们闹起来,因为这是他布的一个局。

高原之上,得到长孙皇后死讯的阳林在寒冷的冰峰上朝长安的方向遥遥的拜了三拜,在他脚下的三十丈处,数十万吐蕃军队正用刀斧挥砍着厚厚的冰墙,他们万万没想到,天授驸马阳林会用他们最最熟悉的冰雪来对付他们,三十丈,近百米,生生的隔绝了高原与外界的通道。

“让他们凿吧!咋们只需要在后面多浇水,他们就永远打不开这通道。”阳林看了一眼准备指挥士兵们用冰块砸向冰墙下吐蕃人的布鲁特道。

高原太冷,即便是习惯了寒冷的西域人到了这里都有些不适应,士兵们的手指大多生了冻疮,如果再让他们长时间握住或搬抬冰块,他们的手指和肩膀以后就别想正常的使用了,看着阳林怜悯的眼神,布鲁特有几分感动,朝廷的金批令箭已经传达到了西域,用不了几日,镇西军其它几镇的兵力就会过来增援,而原本在龟兹城下的一万五千汉军已经向这里开拔,他们将会带来大量的粮草和火药,火油等军用物资,到时候他的部下就不用守的那么艰难了,毕竟对方可是举国之力,八十万大军啊!

高原的冰川冻土里是没有树木的,想要将坚冰化开,必须要不断燃烧火油,吐蕃人正是因为没有火油,所以他们只能选择用蛮力破开冰雪,这导致他们的粮草和兵器的消耗特别大,松赞干布的大帐中,他已经不记得自己是第几次打翻自己桌上的酥油茶碗,八十万大军被一万五千人挡住了七天寸步不得进,这对他来说是莫大的耻辱。更可怕的是就在这短短的七天里,他的粮草和兵刃就消耗掉了三成,这可是他十年的积攒,那个叫阳林的唐国驸马简直太可恨了。

“赞普,这么下去不是个办法,我军的消耗日益增大,而唐军的援军和补给将会源源不断的到来,到时候,我军数量上的优势将不再明显,久战必败。”禄东赞建议道。七天时间了,虽然吐蕃士兵们已经凿开了一条三十米深的隧道,但以他对阳林的了解,或许在冰墙的背后,阳林已经又浇出了六十米厚的冰山,军队这么耗下去,除非是到明年夏季,否则没有攻破唐军防线的可能。

“那为今之际,我们可有应对的办法?”松赞干布亦不是多勇少智的人,然而这几年他将吐蕃建立成高度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之后,内心有些膨胀,事实上,如果不是阳林的冰墙法阻挡住了他,此刻的他已经坐拥整个富裕的西域四镇了,八十万大军,光数量就相当于西域总人口的一半了,打起仗来的威力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有两个方案,一是趁着没有多大损失,撤兵返回逻些,以图来年夏季再战,二是让少量精锐部队改变进军方向,绕远路行军,走冰川雪地,绕开唐军的防线,直抄他们的后路,不过冰川雪地不是那么好走,就算派出的全是青壮精锐,死伤恐怕也很大,这需要赞普你亲自定夺。”禄东赞给出了两个方案道。

如今大唐四面用兵,正是他们获取利益的绝好时机,对于吐蕃人来说,只要唐人无法适应高原的生活,他们就是无所畏惧的,战争给他带来利益的可能更多,所以他们联盟军里最强力主战,且用兵数量最多的,松赞干布的如意算盘打的很好,他这次出动八十万大军的目的是夺取西域全境和原吐谷浑地区作为和唐军的缓冲地带,不过可惜,他的兵力还没有走出高原,就碰到了阳林这个奇葩。

当然,他也不会因为一点点的困难就放弃攻唐,雪山在吐蕃人眼里并非无法征服的,小股准备充足的人马还是有机会走出去的,于是松赞干布果断的分出来十万最精锐的青壮部队分几路,带上足够多的牦牛和战马从另一个方向绕远路向西域进军,这就是他兵多的好处,分出十万精锐,仍然有七十万大军在此牵制住唐军主力,只要这十万人马成功的翻越冰川雪地抵达安西四镇,到时候无兵驻守的四镇之地在这十万大军的铁蹄之下,会被迅速攻陷。

阳林没事的时候是不会离开坦克战车的,他可不想自己的脸上冻出高原红然后被媳妇笑话,李承乾和李泰争位,却莫名其妙的在自己家里打了一场,让他暴露了好大一部分实力,这让他很不爽,绕是坦克战车里挤着四个穿着臃肿的人之后没多少空间了,他还是整理出一块地方来勾画自己的图子,这次他因为早有准备躲过一劫,那么下次呢?没有绝对压制性的武器,很难保驸马府的安宁。

七十万吐蕃大军凿起冰来是日夜不停的,就像唐军日夜不停的化冰浇水一样,因为阳林已经堵死了一切他们可能翻越的道路,除非吐蕃人转战千里,而在地势相对平缓的安西四镇地域,阳林的移动速度绝对比他们快,不过可惜的是阳林堵住了吐蕃人的所有道路,也堵死了自己的所有道路,吐蕃人分兵的事情他根本不知道。

黄昏的时候长孙冲领着一万五千汉军抵达了关城,半个月不见,他盛气凌人的气势已经不见了,得知阳林仅用了一万五千胡人军队就挡住了八十万吐蕃大军的时候他彻底服气了,长孙皇后意外离世,皇帝迁怒太子,长孙家这些年的心血付之东流已成定局,他此去长安还不知道有没有可能保住自己的性命,毕竟,作为龟兹守将的他没有营救皇帝已经是犯了大忌讳,长孙皇后没死,李世民还会给长孙家族留点面子,可现在不一样了。

”怎么样,失意的时候感觉不太好吧!“阳林没有安慰长孙冲,却也没有挖苦他,按照军制接收完长孙冲手中的兵权和物资之后,还特意命人送来几匹西域好马供长孙冲代步,此去长安数千里,靠马,长孙冲还得走一段时间。

”也没什么了,一个家族就没有长盛不衰的,只是长孙家的衰败来的快了些,吐蕃这些崽子不好对付,可别我还没到长安,就先听到了你的死讯。“长孙冲有些颓废的接过阳林递过来的马缰,自嘲的道。

”长孙家可没那么容易衰败,不过暂时的被打压是肯定的,到了长安可要老实点,那里充满了阴谋诡计,长孙家要是再走一步错棋,那可是真的要衰败了。“阳林没有跟长孙冲多谈,高原上的夜晚比白天更加寒冷,回到帐篷之中的长孙冲一直在想长孙家还有什么棋可走,一夜都不得无眠。

李世民是不会轻易的动长孙家的,由于太子和长孙无忌这些年的经营,长孙家族在大唐早已经树大根深,贸然对他们动手,大唐的经济至少要倒退两成,这还不是主要原因,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愧疚是无价的,他有生之年,不可能对长孙家族举起屠刀,只是处于丧妻之痛中的李世民是狂暴的,他所做的决定多是为了发泄一下心中的悲痛。

于是长孙无忌再度被贬官了,这次直接降为礼部员外,成为了大唐众多三线官员中的一位,可惜他还没找准自己的站班位置的时候,又再度被贬官了,三天之内,长孙无忌被连降十八级,如今,只得一个长安城门官的职务,他还非得接受此职务不可。

时间来到十一月,这已经是阳林的坚冰守卫战展开一个多月后了,安西四镇的援军已经陆续抵达关城,算是稳住了主战场阵线,突厥人的分兵队伍也终于走出了茫茫雪山,进入地势相对平缓的四镇地带,这一路走来十分艰辛,人数也从十万变成了八万,也正因为这两万人的减员,使得这支军队变的更加精锐,而领军的,正是有吐蕃第一智者之称的禄东赞。

”将士们,赞普的坚持是正确的,从此,西域之地将会变成我们吐蕃人的乐园,这里的财富,草场,女人,都是属于我们的,挥动你们的战刀,尽情的砍杀吧!三天之内,所有你们抢到的东西,都将是你们的私产。“

首节 上一节 184/2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南漂时代

下一篇:妻为大都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