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霸世唐朝

霸世唐朝 第213节

“得,朕跟你说的国家大事还比上这三个小屁孩的一个午觉,你呀,真是叫朕失望透了。”李世民放低了声音说话的时候还是比较和蔼的,略带失望的摇头叹了一句,还宠溺的看了看三个熟睡的小家伙。

“恐怕您得继续失望下去了,儿臣现在对国家是一点兴趣也没有,只想找个环境优美的地方给自己放个大假,享受享受生活,思考思考人生。”阳林往榻上小案上倒了两杯茶水,悠悠的品着自己面前的一碗道。

“你的意思,打下了高丽咱们大唐就可以马放南山了?”李世民喝茶的样子永远没有阳林那么优雅,而且他也并不喜欢喝阳林泡的这种苦苦的冲泡茶,一口将茶碗中的茶水饮尽道。

“那倒不是,治天下永远比打天下难,不过这些困难是陛下和朝堂里的大臣们的困难,咱们这些人在打天下上尽了力的人,在治天下上,就不应该操太多心,事情要都让我们干了,那些每日在朝堂上兢兢业业的大臣们干什么去?”阳林这么随意的说着,李世民却是越听眼睛越亮,要是每个统兵大将都是阳林这样的心思,这朝廷就好管理的多了。

第345章 封禅

<

阳林不知道自己随意的一句闲话,就把侯君集的实权兵部尚书变成兵部尚书衔,随着李世民的皇帝做的越舒服,他对这些能够带兵打仗的大将们的忌惮就越深了,狡兔死走狗烹嘛!每一个开国皇帝都惯会走上的心路历程,没办法,外敌尽灭了,能够对帝权造成威胁的就只有这些自己人了。

“你信上说打算去什么西方,南美,北美走一走,说的也不甚详尽,能给朕仔细说说那些地方吗?”

大唐在很久以前就习惯了承认阳林对所有未知之地的命名,也从没怀疑那些地方的存在,尤其是大唐的铁甲舰真的从一个方向出发,从另一个方向回来之后。任何人对未知世界都是好奇的,李世民也一样,如同南征和西征之后一样,大唐需要进入很长一段时间的政治平稳期,消化新地盘通常需要至少五到十年的时间,倒正适合阳林偷个懒休个假。

”一些还未被开发的地方,具体什么环境我也说不清楚,去走走看看,说不定能发现一些新鲜物种什么,或许对大唐有益,这次我打算多带一些人过去搞物种科研,先告诉您一声,也算是给大唐打个前站先。“

阳林脸上并没有去远方的忐忑,仿佛要去个老地方走走看看的感觉,李世民盯着他的脸看了很久,最后还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去可以,带上小治,把你的本事尽可能都教给他,我总感觉,你即将要离我大唐而去了。“说到这里,李世民的语气就沉重了,这是他内心的感觉。

”就算您亲自跟我去也无所谓,只要您舍得皇帝的位置就没问题,不过小治必须留下,我有些东西要交给他,不论您将来传不传位给他,他都是我选定出来守护大唐的人。“阳林的语气说的不容置疑,在小小的房间里,连李世民的气势好像都被他压制住了一样。

”守护?你一直用这样的心态在对待大唐么?“李世民顿了很久才吐出几个字道。

”或许吧!用这个词我感觉比较贴切,您就把我当成一个大唐的守护者吧!“

”很庆幸咱们的意见这次是一致的,不过除此之外,你还是朕的女婿,玩腻了记得回来。“李世民不想再喝阳林这里哪种苦的让他舌头都失去知觉的冲泡茶,他更喜欢酸酸甜甜的葡萄酒,百果酿,起身道。

”当然,我的府邸可在长安。“得到了李世民正式的首肯,阳林的心情一下子也舒服了不少,起身帮李世民开了房门,此时,才对他表现出一丝恭敬之色。

”对了,你会路过西方么?“才走到门口,李世民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转头问道。

”应该会吧!您有什么要交待的么?“阳林有些意外道。

”听内卫情报部门传来的消息,青雀似乎在那边坐大了,如果顺手,你就帮我断了他回来的心思吧!“

李世民说的很轻松,阳林却是很郁闷,断掉李泰回大唐的心思?除非杀了他才有可能吧!那到底杀还是不杀呢?

夏日里碰到了好几次雷雨天气,前往泰山的旅程直飞了五天才抵达,好在没有耽误预订的吉时,这几天阳林又是给三个小儿子洗澡喂饭,又是端屎端尿的,总算树立起了父亲的威严,好吧,没有任何威严可言,这个老爹只是成了几个小家伙服务最贴心的佣人而已。

对于在夏日炎炎的天气里爬泰山这样的户外活动,不管是阳林,还是朝廷一干文武大佬,还是李世民本人,都是没什么兴趣的,现在一出了天神号的大厅,身体肥胖的李世民就会变的汗津津的,根本有什么形象可言,所以天神号便直接降落在泰山之巅。

半年多的时间里,朝廷对泰山封禅事宜做了十分充足的准备,无论是封禅台,还是一干祭祀器皿,石刻石碑等,都造的十分大气庄严,长孙无忌作为组织者,受到了李世民大大的夸奖,一干顶级文武从天神号鱼贯下来之后,封禅仪式算是正式开始,视线扫了扫满山颠的人头,阳林大致估算了一下,大唐五品以上的官员怕是已经有近万人了,以大唐现在的人口来算,平均五千人多人里就有一个,也不算多,不过这还不算因为职务原因不能到场的地方官,大唐的官僚体系居然已经如此庞大。

按照封禅的流程,以礼部尚书长孙无忌为首的文臣起先宣读了祝词,然后就是李世民的一通长篇大论,内容自然是他对自己过往功绩的自吹自擂了,由于他自吹自擂的功夫十分了得,很费时间,阳天凌和阳天藏两位小朋友不得不当着数万大臣的面解决了一下排泄问题,谁叫他们的身份地位高,排在最前头呢!

长孙无忌不得不承认自己组织的这次活动有点失算了,根本就不应该让小孩子也参与进来,尤其是阳家的两个小家伙,等到李世民的自吹自擂结束的时候,洁白的汉白玉石板上,两位小朋友的便便的已经招来了不知道多少苍蝇,夏天,这些昆虫闻着味就来了,在怒目而视的内侍眼里,苍蝇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在官员的队伍中飞来飞去,爪上的便便还不知道会留在那位大臣的衣服上,一通仪式下来,许多大臣们没有记住李世民到底说了些什么,却反而记住了两个敢在封禅仪式上随地大小便的小孩子。

”乖儿子们嘞,你们太会抢镜头了。“阳林一左一右的抱着两个鼻涕佬,屁股后面跟着阳天养,在李世民宣布仪式完成的第一时间就往天神号走了回去,满朝文武看来无比重要的封禅大典,在阳林父子看来,不过是一场可看可不看的热闹而已。

”这次你就过份了。“李世民黑着脸从登舱口走了进来,冲着还走在他前面的阳林吼道。

阳林没还嘴,倒是等在门口的王汐月白了李世民一眼道:”小孩子本来就忍不住那事嘛,要说过份,是让他们来参加封禅的组织者过份,早该想到这一点的。“

好吧,李世民见谅王汐月的娇嗔脸色,严肃的表情就再也绷不住了,一秒钟变笑脸,还跟着王汐月笑骂了长孙无忌几句,阳林算是知道李丽质一秒变脸的本事遗传自谁了,再看看不住的给自己打眼色的王汐月,咱这也叫后宫有人好办事么?阳林愣愣半响,抱着两个小家伙再度回到了自己的休息间,他没有半点观看泰山景致的心思,这太阳分分钟能把人晒化了。

阳林本以为无聊的封禅活动结束之后就能立马启程返回长安的,却被鬼头鬼脑钻到自己休息室的李治告知陛下暂时不打算回长安,因为山东爆发了大旱灾,李世民想亲自到山东各地走走,天神号上的大臣们自然是要陪他一起的,不过好在那些晕船的大臣们全部改走陆路了。

”靠,你们难道不知道我一个人带三个小孩子很幸苦的么?“阳林吐槽道。

”所以父皇派我来帮你的忙啊!整个飞船上除了皇后,怕只有我最适合来给你帮忙了。“看着进来后就不停逗弄阳天凌和阳天藏玩的李治,阳林又哪里不知道他心里想的什么,怕是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自己在长安留了些什么东西给他吧!

”早知道山东有旱灾,就赶紧带上大臣和救灾物资来灾区慰问灾民啊!把那么多人集中在山顶罚了半天的站,难道这样心里就舒服了?都不知道这些大臣脑子里都怎么想的,我说小治啊!你以后要是能够执政,可别出这样的昏招,皇帝不会因为封禅了,就会被百姓爱戴,被后世歌颂的,你父皇要是能以皇帝之尊亲自到受灾的区域哪怕只是问候那里的百姓们一句,也能让那些百姓感动一辈子,如果再亲自给他们送点急需要的生活物资,说几句鼓励煽情的话,我保证这些百姓几辈子都不会造你们李家的反,可比狗屁的封禅有用的多。“

阳林的话让张着嘴巴的李治仿佛嗓子里进了个拳头大的苍蝇一般,合不上了,封禅就是他自以为得意的提议,原来在阳林的眼里只是狗屁。李治不知道的是,历史上的李世民就是封禅未遂,但后世百姓对他的评价却极高,因为他让大唐史无前例的强盛了,可见皇帝受不受百姓爱戴,看的不是封不封禅,实实在在的政绩才是重点。

”姐夫,治受教了。“过了许久,李治才接受了阳林给他灌输的理念,其实他心里还不是太明白,由于因为对阳林盲从惯了,所以习惯性的选择了相信阳林说的话,然而,相信了阳林之后,李治就在休息间里再也坐不住了,告罪一声之后,就马上向李世民的房间跑去。

好吧,阳林总算知道什么叫自己挖坑埋自己了,等李世民听了李治复述的一番话之后,瞬间就懂了,不断的收割民心才是现在的皇帝应该做的,不过沿途来的时候黄河上游好些地方出现了雨水天气,那么处于黄河下游的山东也旱不了几天了,李世民觉得机会不能白白的丧失,得抢在旱灾过去之前快点去灾区慰问百姓,收割民心,如此一来,正好可以给百姓一个皇帝来了,水也来的错觉,于是,阳林只能带着三个小屁孩随着李世民在山东各地奔波了。

<

第346章 基本放心了

<

果然,李世民按照阳林说的,在山东受灾较重的几个州府视察了之后,收割了山东地界大部分的民心,最神的是,皇帝才来了一天,雨水真的就来了,不仅天上下雨,连上游也有大量的水量流了过来,于是李世民是真命天子的封建邪说山东地界的百姓是深信不疑了。

感受到了百姓发自内心的感恩戴德,李世民的心情十分愉悦,专挑报灾报难严重的奏章看,一经发现,那肯定是马不停蹄,第一时间飞往现场,亲自慰问发放救灾物质,搞的跟后世领导人一样,他的目的就是收割民心,其实,就山东地界百姓的富裕程度,除非连人喝的水都没有了,不然他们三年不务农,家里的粮食也够吃。

每户至少一百多亩的永业田呐,而且还有农业部的新稻种支持,产量虽然比后世差了一半,但是一百多亩地种出来的粮食却也能叫一户,哪怕是十几口人的大家子吃上三年了,因为现在大唐的农税已经低到近乎没有了,种地赚不到钱,权贵反而不喜欢要田地了,大量的土地反而流到了农民手中,各家各户的劳动力都能发挥到最大,并且朝廷还不在民间征徭役,任何朝廷的工程,官府都只会开出比种地收入更高的工价招募民工,你想挣这笔钱,愿意去就去,这就是地广人稀朝廷富裕的好处。

不单单只是这,每当朝廷打了胜仗,版图扩大了,百姓们也能分到更多的田地,比如大唐这次派驻在高丽,辽东的近二十万官兵,数千官员,他们的家小和田地官宅也都会随着他们的任职地而变迁,而他们原有的土地,又会均摊给留下来的百姓耕种,要不说只要大唐打了胜仗,全国的百姓都会张灯结彩,大肆庆祝呢!因为到了每年分田的时候,他们的土地又会有所增加,农民,谁又会嫌地多呢!大不了多生几个娃,帮着一起种呗。

伺候了三个小家伙在休息间睡下,阳林总算有时间翻看从李世民那里转过来的奏章,阳林只是拿他们当打发时间的新闻看的,反正如今大唐的人口数量太多,李世民已经不再亲自审批死刑犯是否处决这样的奏章了,刑部有向法院转型的趋势,所以李世民现在审阅的除了是吏部和礼部的一些关于内部管理改革的奏章之外,多是户部,工部,农业部,商业部报过来的一些数据。

据贞观十六年底朝廷的统计,以关中之地的百姓平均拥有土地的数量最多,因为每次大战之后,都会有关中子弟迁到外地任职,而关中之地的工户,商户和军户数量上又是最多的,农户反而最少,这导致了关中每个农户家庭可以分到三百亩以上的土地,九成家庭都耕种不了,其它地方也有许多州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毕竟大唐现在只有五千多万人,刨除一半的士工商军阶级,剩下的农民阶级最多也只有两三千万而已,却要耕种比后世十三亿人口的华夏还大的地盘,种不过来是正常的。

户部官员的建议是将敌国战俘迁到劳力不足的地区充做农奴,这是十多年前阳林的做法,倒是能很大程度上缓解劳力不足的情况,也能增加大唐内部产出,但现在还用这样的制度肯定不行了,新占领地方的人口更加稀疏,更需要那些战俘劳动力,而且现在大唐已经没有战俘了,一旦灭掉一个国家,那么这个国家所有百姓全部会被划为大唐子民,分配田地,农畜,甚至房屋,让他们成为有一定产业的大唐合法公民,所以户部的提议说的是废话。

阳林提起笔在奏章的下面写了两行小字,不算批阅,算是建议。

‘关中之地以及中原之地劳力不足的地区,可行退耕还林之策,让被过份耕耘了数千年的土地暂且修养生息。边境地区,可实行军屯制,将农户耕种不过来的土地交给军户耕种,也能给军户家庭找点事做,增创收入。’

大唐现在有两种军人,一种是经过长年训练有军衔的职业军人,东西南北四军,加上长安禁军,各城守备军等,大约三百多万,毕竟大唐现在已经有了五百多个州,这些职业军人是需要常年当值的,平时都是拿朝廷粮饷过生活。

首节 上一节 213/2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南漂时代

下一篇:妻为大都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