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霸世唐朝

霸世唐朝 第78节

孙艺的话不但让文臣们点头称是,武将那边,懂些粗浅军略的中低级将领也纷纷点头附和,声势上,还要胜去王欢的一番言论引起的附和之声。

再有御史余猛,更是直言大唐军力今日之强盛,万骑,禁军,以及镇东南西北四路新军欠东西十大厂的军费已经达到了一个十分恐怖的数字,陛下应该直接派多路精兵杀一儆百,震慑群蛮,然后大军一路建城修路,将整个南疆的蛮夷彻底铲除,最多十年,整个南疆便会成为一个新的江南,为汉人提供丰富的粮米桑蚕等物资。显然,他是替朝堂上某些好战份子在叫战,虽然自大了一些,却是引起了许多好战武将的大声称赞。

墙角下还有一人,他是工部右侍郎王守仁,短短两年从一个贫瘠的饭都吃不上的小村的村长混迹到可以在朝堂上议政,他可以说是除阳林之外的千古第一人,其实他现在也不够资格在朝堂上议政,今天是大朝会,他的品级刚好到了五品,需要上朝应卯,是以跟着工部正印官过来应应景。阳林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无疑是神,既然神有这样的提议,那么肯定是有神一般的道理的,王守仁在身旁几个低级文官意外的眼神中,抱着勿板出列了。(未完待续。。)

pa_4();

pa_();

pa_();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王守仁的出列让所有人都感觉意外,但李二却不意外,一上朝他就说过这是阳林的奏报,那么王家村出身的王守仁就绝对不会容许别人说它的不好,李二正好缺一个帮大臣们解读阳林那篇‘南疆平苗论’的引子。

“陛下,微臣以为,驸马爷的奏报应该准许。”王守仁从阳林在王家村扬名开始就见过了许多次大场面,倒也不会因为是在朝堂之上众目睽睽之下就怯场。

李二饶有兴趣的回问道:“为什么准许呢?”

王守仁高举勿板欠身道:“驸马在王家村的时候时常跟我们说,任何政治和观念最重要的是与时俱进,不能事事都以古人为戒,朝代之所以会变,是因为人在变,人在变,那么管理人的政策就要变,政策跟不上现实的需求变化,那么朝代就会出现各种问题,直到最后灭亡,现在已经不是殷商周时期,也不是大汉朝了,现在是大唐,前朝的时候打仗用刀剑,现在我们可以用火药,一年以前人们用柳枝剔牙,现在人们用牙刷牙膏来刷牙,一年以前咱们吃着粗糙的盐巴,现在却吃着细细美味的精盐,大唐所有的事物都在飞快的变,所以政策也要变,咱们无需要考虑那些前朝的亡国败政,只需要考虑怎么做对现在的朝廷有利,怎么管,对今后的治理有利就行,南疆各部落的各族百姓何止百万,如果贸然对他们展开屠杀清洗,带来的后果是永远的种族对立,无尽征战,包容他们,吸纳他们,应用他们,给大唐带来的利益将远远大于将他们剿杀干净,所以。陛下应该先走出包容,吸纳,应用他们的第一步。”

王守仁所说的这段话其实就是阳林南疆平苗论的一小段,以他跟阳林密切的关系,李二当然能确定他们之间有联系,甚至以阳林的脑子,早就想到了朝堂上的大臣们会不同意,接着王守仁的话,李二又拿阳林所汇报的实例接着将话说了下去。

“没错,我大唐想要传延万世。就不能事事沿袭和遗补前朝的政策,因为他们的政策最终都失败了,灭亡了,借鉴其中好的部分,灵活变通是我大唐今后施政的方针,就比如前段时间天授驸马上奏朝廷,应该设立六部以外的第七部‘商务部’,当时所有的大臣都反对,认为这与礼制不合。朕也暂且将其搁置了,如今想来,却是朕大错特错了,贞观二年以来。全国商税已经高达四百万贯,是田税的两倍,小小的司税司早已不敷使用,连跑堂的衙役有时候都要充当税务官各地监督收款。可想而知遗漏之处肯定大大的存在,所有的遗漏都是朝廷的损失,商务部不设。没有明确的商税法,便是我大唐政治治理上的巨大遗漏,不可不察,从这点上可以看到不断变革律法的重要性。

再说说南疆,天授驸马年纪虽幼,却敢只身前往苗人部落阵营谈判,暗侍卫的奏报上说,他引着两百亲兵护卫前往湘西,半日时间不过行了十几里地,他的亲卫是什么样的战力水平,相信淮南之战的奏报中大家都清楚看到了,以这样的小股精锐人马,半日才行十几里地,可想而知南疆道路之崎岖,朝廷或有亲历过南疆之地的大臣,不妨可以给大臣们说说南疆的情况。”

李二的眼光环伺大殿,果然就有几个湘湖岭南系的官员走了出来,七嘴舌的讲解起了南疆的情况,总体的意思是:南方与北方不同,山间湿热,毒虫林立,且地势多险要,断谷,天坑常有,没有十足的防护措施和熟路的向导,一个正常的汉人走进去,不用别人来攻打你,你自己也会很快的殒命,吸血的蚂蝗和无处不在的毒蛇猛兽自是不谈,光是咬上一口就能让人昏迷的小红蚂蚁,蜇上一下就能让人致命的毒蜂就让人防不胜防,在那里,打仗是次要的,险要的环境才是最难克服的。

带兵打仗的最怕的就是这种环境,士兵没有死在敌人的手上,却死在了险恶的环境下,所以当这些人讲完了南疆的环境之后,武将这边就偃旗息鼓,再没有人嗷嗷叫战了。

等那几人描述过后,李二又接着道:“这恐怕也是阳林那小子看到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后,才根据现实状况拟定的战略方针,一个生活着百万苗民的南疆比完全没有人的南疆对朝廷更有利,至少有他们在,我们可以更好的开发当地,先前孙御史还说到要挑动苗人小部落之间的内部战争来消耗他们,你的眼界还不够宽阔啊!挑动所有的苗人与南诏,交趾的大部落交战才是大戏。

南疆平苗论在朕看来是可行的,也是目前情况下最恰当的,但依然有一些是需要补充的,比如着眼今后的治理和加强控制的难易度,就不应该将整个湘西封给一个蓝氏,湘西不是还有许多其它的苗族部落么,给所有达到万人以上的苗族部落都封一个土司,让他们都能**的跟朝廷打交道,这样就能方便日后朝廷分而控之,逐步撤除土司,建立州府。

除此之外,可能还有其它一些能够有利于朝廷的地方,诸位爱卿可以细细商量,拟出一些方案来,咱们现在不谈封不封,只谈怎么封。”

李二直接给接下来的议政方向定了调子,几位吃了橘子的大佬们就好像被橘子封了嘴一样,从头到尾一句话也没说,下面品级低些的官员看大佬不出声,武将又不愿意动弹,只得集体称是,于是整个朝堂上开始三三两两的议论起来。

日落时分,宫里出来了一匹快马,李二知道阳林现在很赶时间,所以派出的是百里加急的驿马,比走长江绕运河的水轮船还快了一倍不止,只消十多天就能从长安赶到岳州,驿卒的怀里除了揣着一些空白的圣旨,还有一封李二询问阳林组建商务部需要设立的职司以及具体管理措施的信件。

两月的修养让蓝英的身体彻底好利索了,腊月是湘西苗人最喜欢的季节,这是狩猎的季节,湘西很少下雪,岳州倒是每年都下一两次,但一般都是在腊月末正月初的时候,他隐晦的向阳林表明现在是汉人进山的最佳时期,不仅因为天气寒冷,沿途的山路上几乎没有毒虫,清晨的寒霜也能将山间的瘴气压下去,不至于毒害行人。

“蓝少族长,你可知道我现在的身份是钦差,代表的是朝廷,你们部落以什么样的身份邀请我去你们的深山老林里走一趟呢?”阳林手上抓着一只信鸽,是从芙蓉园放过来的,传来的信息基本与他所料不差,朝廷同意了分封土司允许苗人自治,但是湘西之地可不止封蓝氏一个土司,凡是达到万人以上的部落族长都封一个土司,按照人口的多少,土司的品级也有所不同,分封之后还要划清明确的疆界,由土司全权掌握各自疆界内的大小事务,无事不得乱起争端。

这个分封的空档自然是阳林故意留给李二补充的,至于朝臣们商议的什么纳贡标准,其实把李二的赏赐清单一看,那完全是赔本生意,阳林认为不用也罢。

“身份?这弯弯道道咱们苗人不懂,你就说,你们怎么才肯去就行,只要你们肯去,我蓝英敢保证,不让一只豺狼虎豹伤害了你们的性命,也不会让你们任何一个人掉进天坑。”蓝英不属于智者型的,他只继承了苗人的勇武,事实上在苗族除了蛊师以外,一般人的智慧都不高,一个常年生活在深山里的民族,你能指望他们有多高的智慧。

“是这样的,我们的皇帝刚刚同意了我的意见,决定封你的父亲为湘西苗族的大土司,官同三品,仪同侯爵,就是跟我的官职一样,比岳州刺史还大,这个大土司的封爵是世袭罔替的,也就是说,等你父亲老死之后,你就是大土司,你老死了之后,你儿子就是大土司,大土司绝对掌管他疆域内子民的生死,不仅不需要向朝廷纳贡,发生了什么叛乱,还可以要求朝廷出兵帮你们镇压,另外,土司的家属还能免费享用大唐所有驿馆的招待,去到了京城长安都有人专门管你们的吃住,就像你现在在岳州城一样,而你们呢,也跟我们一样,我们这边有叛乱的时候,你们也要出兵帮助,开放我们的商人与你们互通商贸,组织生产,如果朝廷的官员去到你们的地方,你们也要招待我们吃住,友好相待,你看这样成吗?”阳林用比较通俗易懂的道理解说道。

“嗨,就是朝廷要与我们部落拜把子,交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呗,这都不需要我阿爹同意,我说了就能算,朝廷啥时候跟我们拜,是不是拜了兄弟你就去。”蓝英豪爽的笑道。

“呃,是这么个意思吧!再等两天吧,我这里还得给朝廷的新兄弟们备些见面礼物不是,到时候就劳烦你带路了。”阳林有些朦朦的道。

“礼物,哇哈哈哈,不用太多,那些好酒给我来几百坛就成,还有牛肉干,牛奶糖,小凤凰最喜欢吃了,只要几百斤就够了,精盐你得给我多准备些,这东西煮出来的食物比我们部落里带着沙子的盐巴煮出来的好吃多了,还有那个酸酸的叫醋的东西.....”

一说起礼物,蓝英就开始没完没了了,阳林一头黑线的坐在甲板上听他唠叨,这兄弟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未完待续。。)

pa_4();

pa_();

pa_();

第一百三十七章 蛊毒

阳林最搞不懂的是像蓝英这么粗野的人为什么会生出像蓝凤凰这么细皮嫩肉的闺女,除了食量上都是一样的巨大,阳林找不到这两父女有什么共同的特征。。y。幼狮书盟

蓝英的四个轿夫和他那顶担架式的轿子被阳林霸占了,只有同为主人的蓝凤凰够资格与他同乘,才走出去几十里山路,文工团的许多团员就开始哭爹喊娘了,尤其是新兵,她们许多之前是待嫁闺中的少女,根本没有在外奔波赶路的经历,还有一些是从来没有从事过体力劳动的富家子弟,二十斤的负重就快要了他们的命。

不过没办法,从他们宣誓加入文工团那天开始,阳林就告诉了他们铁一般的规定,服从命令是他们退役之前必须要做到的,他们今后将是同一类人,所有的要求也是同一标准,既然起了誓言,就不能违背。

队伍的最前头是蓝英带领的几十个苗人壮汉,他们时不时的负责清理压根就没有的道路上的障碍,只要勉强能下的去脚,在他们眼里就算是一条路,紧跟着的是阳林的护卫队,两百多人全服武装,手上长长的火枪不时的山林两侧瞄准,一旦有野兽胆敢冲出来袭击人群,他们就会立即进行点杀,同时他们的脚步也能将苗人清理出来的道路踩踏的夯实一点。只有那些在江南奔走巡演过几个月的老兵能勉强跟上护卫队的脚步,他们在长安就经受过一轮体力训练,在江南也走了几个月的山路,到了更加崎岖的湘西,巨大的体力消耗只是让他们有些吃力而已。

再后面就是商人们在岳州雇的挑夫,他们大多也有进山的经验,每人身上都挑了满担子的货物,足有五百多号人,新兵们基本上是围在最后面的阳林的轿子四周的。因为再往后面掉,她们恐怕就真的永远脱离队伍了。

“凌雨寒,拉歌,把精神头提一提。”阳林在担架上一声喊,在后面生怕自己属下团员掉队的凌雨寒就立即回到:“得令,团长。”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预备齐。”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

千余人略显疲惫的声音震的山间鸟兽齐齐奔走,连一路跟在队伍后边想捡些吃食的山猴子也被吓跑了。除了吃东西嘴巴就吧唧呱不停的蓝凤凰终于找到了另外一件有趣的事情,跟着大家的歌声瞎哼哼,有时候还只是对对嘴型。

这样艰苦又快乐的赶路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天,直到除夕的前三天,阳林才远远的用望远镜看到了一座用青石堆砌而成的小城堡,这里就是蓝氏部落的根基之地,娄蓝城了。

娄蓝城以前其实叫娄城,被蓝氏部落彻底控制之后,就改名叫做娄蓝城了。在阳林看来这就更像是一个城堡,千余人的居住规模还不如中原的一个集镇,阳林隔着老远就看到了伸着脖子一脸期盼的等着他们到来的蓝俅族长。

长龙一样队伍拥进了娄蓝城,将整个城堡最后一丝空地都沾满了。享受了苗老族长的三碗迎客酒的阳林示意蝎子带人到城外扎营,阳林已经从蓝英那里知道了娄蓝城的一些情况,这个城堡式的建筑只是蓝氏嫡系族人和日常守备护卫们的居所,真正的苗农都住在近水的山头上。这个山头几户,那个山头几家,把持着所有属于蓝氏部落的土地。能够占据多少个山头,就证明他们的势力范围有多大。

所谓迎客的宴席阳林是吃不了的,那些食物只会让人产生惊惧的心理,反倒是呱啦呱啦的苗人盯着他这个客人带过来的大包小包垂涎三尺,看着蓝英在众多苗人族老的面前眉飞色舞的讲解,阳林实在有些插不进嘴。

“驸马爷,您看这餐桌上的蛇肉,都是带着皮的,咱们的人可吃不下去,还有城外的那些苗民,烤食肉食居然直接用火将野兽身上的皮毛烧干净,真是浪费,那可是一只花皮貂弄农到长安去做成皮草大衣,起码值当一千贯。”见苗人族老们正围着蓝英聊的兴起,陆炳昌小声的阳林的耳边道。

首节 上一节 78/2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南漂时代

下一篇:妻为大都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