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为大都督 第604节
听到她自称本官,苏轼才犹然记得眼前这女人,可是正五品六扇门副总管,也是威名赫赫的洛阳虎,冒犯她的人下场通常都比较惨,于是乎也只能苦笑一番了事。
崔文卿笑叹道:“既然宁姑娘执意不肯前往内堂,那好,就请但且落座,与吾等同食同饮吧,不过待会我们要是谈及一些男人的话题,还请宁姑娘你不要见怪。”
宁贞闻言暗奇,不解问道:“什么男人的话题?”
崔文卿轻轻一笑,突然对着苏轼开口道:“对了苏兄,上次你说洛阳城温柔坊那小娘子,如何如何呢?还没说完呐。”话音落点,对着苏轼猛眨眼睛。
苏轼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即明白了崔文卿的意思,笑嘻嘻的言道:“文卿兄啊,要我给你说,那小娘子当真非常不错,不仅容颜倾国,而且胸大活好真销魂,那日我与她风流一度,真是毕生难忘啊。”
“哦?过程如何?快详细说说!”崔文卿登时就来了兴趣。
霎那间,宁贞霞飞双颊,又羞又怒的痛斥一声:“无耻之尤!”转身怒气冲冲的而去了,不用问也是前去了内堂与女眷们一道用膳。
第七六一章 构建货币体系
见她离开的背影,感觉报了一箭之仇的苏轼顿时乐不开支的大笑了起来,赞叹言道:“文卿啊,还是你有办法,闻名遐迩的洛阳虎,被你三言两语就气走了,说出去真是没人胆敢相信,来我敬你一杯。”
崔文卿悠然一笑,端起酒杯与苏轼碰了一下一饮而尽,话题自然不会说那风流韵事,而是直接说起了正事:“成大哥,这段时间我可能会一直留在府谷县,也有很多事情须得处理,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府谷将举行银票发行仪式,到时候需要出动兵丁维护大会现场治安秩序,还要麻烦成大哥帮忙才行。”
成事非目前乃折昭亲卫营副将,权力也算不小,对崔文卿的拜托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慷概允诺道:“崔兄弟的事情就是我成事非的事情,这肯定没问题,而且崔兄弟所言的银票,在下也曾见过,目前在商人们之间非常流行。”
崔文卿笑道:“商人们使用银票,乃是为了大宗支付,自然非常方便,然若银票的作用只能体现在商事上面,却是显得太过可惜了,以我之见,当在民间进行推广。”
“民间推广?这可能么?”成事非顿时惊讶了。
当初在太原河东路经略府的时候,苏轼曾有幸聆听崔文卿讲解货币体系的高论,对银票之事倒是记忆犹新,况且崔文卿曾说过银票许许多多的便利好处,故此这段时间,苏轼也曾多番揣摩思考,得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看法。
此刻他插言道:“要我说来我,文卿兄的想法非常之宏大,而目光也非常之深远,他所需要的,是以银票为支撑,重新建立一套大齐的货币体系,改变百姓们的支付习惯。”
“对!”崔文卿重重拍案,回想起前世手机移动支付的兴起,也不过短短数年就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加之纸质货币千年来不可撼动的地位,使得他非常相信纸质货币的能力,从容不迫的娓娓而论:“现在我们前往市集购物亦或是前去酒肆用餐,通常都是携带白银,以布匹和铜钱而论,白银支付的确是方便不少。然可惜的是,白银携带起来还是非常不方便,遇到较大额度的支付,一般都是将白银换成金子,再行支付。”
说到这里,崔文卿顿了顿,这才继续言道:“而银票之妙,便是省去了这些不必要的麻烦,那些铜币啊布皮啊白银啊什么的,都可以不携带了,今后购物,带上银票足矣,买卖均是方便。”
成事非不太能够接受太过新颖的观点,有些迟疑的言道:“但是崔兄弟,我还是觉得带上真金白银在身上安全一些,就那几张轻飘飘的银票,实在令我感觉到非常不安呐。”
闻言,崔文卿却是一笑。
其实在当初手机支付兴起的时候,他也非常不习惯,总觉得要在钱包里放足了纸质货币,出门办事才有安全感。
然当手机支付用习惯了,且周边之人也开始逐渐运用手机支付后,崔文卿的不安全感就消失了。
自此办事之后,他都是只携带一点零钱,然后手机支付便可。
双方在支付平台上甚至连好友都不用加,你轻轻一扫支付钱财,我轻轻一点收取钱财,一笔交易就算完成。
故而,成事非之问题非是什么难点问题,说来说去只是一个习惯的问题。
当他身边的人都开始使用银票,重视银票之后,一切均是引刃而解了。
姚徒南一直默默然的倾听崔文卿等人的讲话。
当初在国子监的时候,原本他以为崔文卿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子,没想到他却是府州折氏的赘婿。
正待他为崔文卿的显赫身份惊叹不已的时候,却没有想到崔文卿居然还有着自己巨大的产业。
那被誉为是河东金山的河东银行,没想到正是由崔文卿提议成立的。
而不可思议的是,崔文卿还是河东银行的行长。
得知这些事情,姚徒南实在叹为观止,也激动不已。
数月前他和君若柳前来府谷定居的时候,曾为了购置房产而发愁。
成事非虽然慷概仗义的借给他不少银两,然因成事非也是刚购置房产不久,并没有太多闲钱,故此也是捉襟见肘。
正待姚徒南苦恼的时候,一日曾听人言及河东银行之事,说是百姓购房可以前去河东银行借取银两,手续简单便捷,按时归还本金利息便可。
抱着侥幸的心理,姚徒南前去河东银行府谷县支行询问,没想到诚如所言,借钱的确非常方便。
他只填了一张借款单据,再找了几人签字用印之后,银行吏员就递给了他五十两白花花的银子。
当拿着沉甸甸的银子走出银行大门的时候,姚徒南还在云山雾里,竟不敢相信一切都是真的。
就凭一个时辰的功夫,他就借来了五十两银子,换作以前何能相信?
这么大一笔金额,若非关系要好的富朋贵戚,谁会慷概仗义相借?
然即便如此,姚徒南还是没有胆敢赖账之意。
因为在借钱之初,银行就以他的照身在官府备案确定,也就是说,只要他心存赖账,就会立即吃上官司,想跑都跑不掉。
况且想要赖账也非常不划算,因为他购房之地契目前也抵押在银行,只有归还了本息,银行才会还给他地契。
如此精妙之布局,实在令姚徒南大开眼界不已,暗叹此乃如管仲范蠡的政商之才,才能想出这样绝妙的点子。
直到今日,姚徒南这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崔文卿设想出来的。
而自己不仅有幸与河东银行行长崔文卿成为同学,还结为好友,两人现在更是同座而食。
想到这里,姚徒南便大是振奋。
目前他虽然靠买些字画赚取生活用度,然就实而论,生活还是过得非常窘迫的,这次若能得到崔文卿的相助,在他手下某些事情来做,可谓是乘风而上了。
第七六二章 拔擢良才
心念到此,姚徒南说不出的激动,勉力压住了心头的为难,乘着几人讲话的空档,腆着脸插言道:“崔公子,在下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你能够考虑一下。”
崔文卿非常敬佩这位既有才华,又忠于感情的年轻士子,笑着点头道:“姚兄有话但说便是,只要我崔文卿能够相助的,就一定不会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