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三国之大汉重生

三国之大汉重生 第265节

要真是让刘表从荆州出兵攻益州,估计一辈子也攻不进去。

但是换了刘琦就不一样了。

不说他的前生有没有了解过三峡风水,但他手中有一个人却是不能忽视的——甘宁。

甘宁原本就是益州人。

他就是驾着他那首锦帆船穿过三峡打响自己的句号的。

而且他还在蜀中做了好几年的官呢。

反正对于他来说,要穿过三峡,逆流而上并不是什么难事。

大规模的行船可能不行,但是带个三五艘大船,几十只小船过去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所以,当甘宁带着周泰、龙治和三千水陆两用型精英,突破了巫县,出现在鱼复县城下的时候,李恢有点心慌了。要知道在鱼复城中也不过三千守军而已。

而且这个时候孟达还不在城中,他虽然自己也会统兵,却只能作为统帅,而不能上阵冲锋。按他所想,如果孟达在,面对城下的三千疲劳之师,趁其立足未稳,连夜劫个营啥的,说不定就能退了来犯之敌。现在倒好,有计也不敢施。只能自己登上城楼,调动城中百姓出力共守此城,另一边赶紧向在外练兵的孟达发出求救信号。

鱼复城两面环山,一面临水,另一面不过是背后而已。

说起来也是很难攻打的。

只不过,久不得战的蜀中守军,哪里比得过在战争中成长的刘琦的大军。

甘宁手下这三千水陆两栖部队更不得了。

本就是以他的八百西川儿郎和前来投奔周泰的五佰鄱阳水匪为根基,从三万余名云梦水师中挑出来,再经过周泰的魔鬼训练才得来的。那打起仗来,不管是水中还是陆地上都是不要命的主。

一上来甘宁只向征性的劝了李恢,毕竟曾经同在一个屋檐下共过事。但甘宁是叛将,李恢是忠臣。所以也没什么好说的。直接开干。

甘宁的一句话点燃了三千儿郎的热血:“主公花费大量财力物力,支持我们组建云梦水师,现在是我们向主公展现我们的成果的时候了。主公就在后面,你们说我们是让主公在船上过夜呢?还是打下鱼复,迎主公入城休息?”

“迎主公入城!”

“迎主公入城!”

“迎主公入城!”

……

战斗的号角吹响,周泰身先士卒,领兵对鱼复城池发动攻击。

益州天险,险在山水和关隘。

而城池,并不象中原地区的城池那么高大厚实。因为只要守好了山山水水和关隘,是没有人可以打进天府之国的。

当真正有敌人兵临城下的时候,防守压力是相当大的。若是换成平地的话,这种小矮城分分钟被敌军大将踏马飞城。

正面战场的激烈,也让李恢忽略了对水路的防备。

他忘了这帮人本就由水路而来,而甘宁又对益州沿水一带的城池相当熟悉。

对不起,久等了!

第275章 水陆并进

所以,鱼复失守了。

甘宁本就有大将风范,再加上这么些年在郭嘉的影响下就更加注重战术战法。

此时的他已经不是当年在益州叛乱,被张任带着东州兵给赶出益州来的那个刚刚想弃匪从官的甘宁了。

身为一军统帅,必定胸中良谋,不然要想打胜仗,就只能靠麾下士兵们的性命去堆填了。

在周泰带着勇士们猛攻鱼复城东门的时候,龙治带着三百人从水路绕过了鱼复城的南门,直达西门。

鱼复城的西门无人看守。不是李恢不想守,而是他手中实在没有足够的人手派守四门。而西门是他认为最安全的地方,也是留给援军进城的路。

援军没等到,等到了三百云梦勇士。

在激烈的战斗中,这三百人就是压垮李恢紧绷的神经的最后一要稻草。

那不是破一门的事,那还断了他的后路和来援的希望。

西门一破,李恢为了让城中的百姓免受战火之苦,也为了不激起刘琦大军的怒火,直接放弃了抵抗,献城投降。

刘琦的大军赶到鱼复时,鱼复城已经被甘宁拿下了,正在安排李恢为刘琦备宴呢!

“降将李恢拜见骠骑将军!”

“德昂免礼!”刘琦:“德昂乃大才之士,这固陵一郡可算是大汉难得的乐土啊!”

“将军谬赞,恢只是为百姓做得一些事罢了,哪里比得上将军开疆拓土、平叛安民,为国为民贡献巨大。”李恢这马屁拍的恰到好处。

“外贼寇边,内患扰民,朝堂蒙难,我辈高祖之后,恨不能荡尽天下屑小,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只可惜季玉叔父不肯与我同心,所以琦不得已,只好刀兵相向。

天下一统不易,实不忍群雄分剧割离。德昂有治世之才,可愿与我一同为天下百姓谋福否?”李恢虽然降了甘宁,那是被打降的,心底还没认可刘琦,所以刘琦只好亲自劝说。

李恢在沉默,以刘琦今时今日的地位和实力,可以说多他不多,少他不少。他可没有那种非我莫属的自信。现在刘琦给他个台阶下,他也是聪明人,这个时候投向刘琦,至少在刘琦入川这件事上,他还能帮上忙,立下功劳。

“恢愿追随主公,为大汉一统和百姓安康出棉薄之力!”李恢拜道。

“好!德昂免礼,我得德昂,如虎添翼也!”刘琦已经久居高位了,对于人才也不象一开始一样饥渴了。但是人却学会了圆滑和套路了。

或许,在他心目中,这些人才只不过属于二三流人才,在他手下还真不缺。但是,客套地拉拢一下还是要做的。就算最后能为一郡之治也好!

……

首节 上一节 265/5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第6666次重生

下一篇:重生香江风云时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