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大国制造

大国制造 第142节

会前思想教育做了,玩笑也开过了,吕旭东马上进入了正题,开始搜集意见,毕竟这是民主集中制的一大法宝:“这样,大家先说说今天这一天行程下来,有什么想法?苗处长,你先来。”

苗立荣开会发言还是比较正式的,并不是那种满嘴跑火车的领导,想了想才说道:“我今天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倒是觉得小钟昨天晚上的提醒很有用。那位奥尔登副局长口口声声说什么要守信用,结果他们自己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还想赖在我们身上,这就可以看出对方既在技术上想要拿下我们的专利注册权,但是在态度上又对我们蔑视,恐怕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和这些瑞士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要多一个心眼才行。今天在设备这块的专业话题上说得不多,可我比较赞同小钟提出的那个观点,碳酸氢铵生产线的确不适合在我省目前大规模推开,尽管刚刚举行的第二届全省工业创新展销会上几个地市的化肥厂有比较强烈的引入念头,但我目前迟保留态度。”

她这番发言中规中矩,倒没什么特别的,吕旭东点点头道:“前面的可以记录,后面咱们省碳酸氢铵生产线推开的问题,这个不是本次我们来瑞士的主要目的,回国之后再深入研究,就不用记了啊。”

“好。”吴小平立刻将最后一段划掉。

“傅处长这边呢?”吕旭东把头一转望向傅冲山,问道。

傅冲山是属于有啥说啥而且特别简练的类型,马上回答道:“我这就一个问题,他们专利局非要我们去实地考察那个伯尔尼的伊瓦尔化肥科技有限公司,又提到那家公司注册了两项化肥专利、购买一项专利,我想搞明白这三项专利到底具体是什么内容?有没有适合我们天河省的?”

“嗯,这个的确是。咱们也要了解瑞士专利局在这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吕旭东思考片刻补充道:“我个人很赞同小钟的观点,那就是在未来肯定有越来越多的华国企业会自行注册、购买专利,早一点搞清楚这些发达国家企业本身注册购买专利的模式,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可以借鉴参考嘛。”

吕旭东头一转又望向叶星,微笑道:“叶处长给咱们指示一下?”

叶星知道吕旭东的尊敬来源于自己在工业部的身份,他赶紧摆手道:“指示谈不上,我也是考察团一员,理应汇报工作,我从宏观角度谈谈今天的认识吧。看得出瑞士这边不愧是成立专利局很早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对专利的重视程度也远远超过我们想象,并且感受到了全球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利局互相之间的竞争压力,虽然我们华国在这块发展不如别人,但就如同小钟所说,这是个大趋势,能早一点接触到他们对待专利的态度,以后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工业专利走出国门,也会少吃一点亏,至于更多的我觉得还需要在接下来的几天接触里再观察总结。”

叶星这个发言高度自然是站在工业部,钟白听了之后也不禁暗自点头。

对方肯定不是重生者,但在对于国际专利的认识上已经相当接近前世成熟的概念,说明这位三十多岁的年轻副处长在概念和理论方面的确有他的过人之处。

尤其是对方提到了全球不同国家专利局互相之间的竞争压力,这其实也是前世钟白总结历史得出来的一个结论,西方国家看似当时对华国都有很强的技术封锁,但除了极个别由MD主导的核心专利采用“瓦纳森协议”模式完全对华建立技术壁垒之外,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大家都要恰饭嘛,资本的本质是逐利,这一点不是以哪个人或者哪个国家的意志为转移的,华国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在合适的时机在这些专利局的竞争中最大限度的为自己谋取利益。

吕旭东作为一个高级干部自然也听得出来叶星的意思,点头道:“叶处长说得很对,大家都要在脑中建立这个概念。钟白今天利用不同专利局的存在给奥尔登副局长施压的案例,我看就很成功嘛!对方一下就退缩了、态度就好起来了,这种有效的手段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还可以接着用。”

第一百六十四章 去日内瓦转转

鬼鬼,搞了半天这位副厅长才是真腹黑啊,钟白想道。

但吕旭东并不给小伙子休息的机会,转头笑眯眯的望着他:“小钟,刚才大家都谈了今天的感想,我发现好像每个人都提到了你,看来你对大家的启发都很大啊,你是不是也该谈一下你的想法了?”

擦,这可不是我要你们都提到我的啊,明明是你说的。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今天这一天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肯定吧。

说实话昨天晚上在和大家说出那番心里话之后,具体能起到多少作用,钟白真不敢说。

毕竟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化肥厂副科长,而不是前世的青年黄河学者,尽管他知道自己说的那些话都是对的,可这些领导们能相信几分,还得打个不小的折扣。

现在看来,今天的奥尔登副局长和布丽奇特处长反而是配合自己的友军呢,要不是他俩的衬托,从侧面上证实了自己的判断,考察团可能后面要吃不少亏。

见吕旭东点到自己的名,该说还得说,钟白简单组织了一下思路,道:“其实专利局的表现和我想象中的差不多,就是先硬试,试试看我们考察团的成色,是个软柿子他就捏,是个硬茬子他就缩呗。好在他们自己把自己的底牌暴露得比较早,我看对方对这个降低低调水专利非常渴求,一方面是因为在化肥生产这块现在全球没有相关专利吧,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他们现在的竞争压力很大,说不定也是在为年终总结做打算,这外国人上班不也得求个过年奖压岁钱什么的么,虽然他们不过春节,但这很快就是圣诞节和新年了,奥尔登副局长这么做也有他的考虑吧。”

这番俏皮话又把大家给逗得捧腹大笑,吴小平都不知道这会议记录该怎么做了,还是钟白懂事,干脆自己记录自己的话,免得回去之后产生歧义。

吕旭东按照惯例最后一个做总结,他收起了脸上的笑容,认真道:“大家都说得很好,我也感受到了大家对于这次来瑞士之行的重视程度。第一天是有点小小的不顺利,但是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困难都被克服了,所以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我们还要全神贯注的把后面的事情做好,尤其是专利这件事本身,一定不能出差错。”

“好!”所有人异口同声的点头道。

吕旭东本准备散会,但想起下午好像和奥尔登说过变更后面行程的事儿,也就顺口提道:“对了,行程方面大家还有什么其他意见吗?如果没有,那就只把后面注册专利的那一天提前,考察那家公司的行程延后。”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把目光集中在了钟白身上。

“我没有什么其他意见,这样挺好。”钟白朗声道。

“那就这么定了。”吕旭东点点头:“吴秘书,等下就辛苦你去给专利局那边打个电话通知一声,免得他们又说我们变更了不通知。”

“好的,吕厅长。”吴小平自然是没有异议。

散会后,吴小平跑去酒店前台打电话,结果一问住宿费用中不包括电话费用,想想酒店和专利局距离不远,本着现金能节约一点是一点的原则,他决定亲自跑一趟,反正晚上吃了这么多,就当散散步也挺好。

这下钟白就只剩下自己独自一人待在房间里,他觉得有些无聊,脑子里思考着如果能想办法提前打听到那家位于伯尔尼的“伊瓦尔化肥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情报的话,对明天的谈判一定有帮助,于是想了想便穿上外衣出了门。

换成一个从来没来过瑞士的华国人,想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打听一家公司的情况,还是在晚上,这种局面一定难如登天。

但对于人年轻、会德语的钟白来说就完全不是这样了。

在日内瓦这种国际化城市里想打听点什么消息,最好的去处无疑是酒吧。

对,你没有看错!

即使在1981年,像瑞士这种西方发达国家的酒吧业也同样发达。

甚至可以这么说,在瑞士、西德、英国这些地方,他们的酒吧文化一直都没怎么变过,大不了就是装修精美一点,但除了这个之外,爱去酒吧的人群、酒吧里的畅销酒种类,乃至你到了酒吧能做什么,都是没有变化的。

没有最新版的高德地图,但钟白凭借前世来过几次日内瓦的记忆,知道这座城市的酒吧就集中在位于西欧最大的湖泊——美丽的日内瓦湖沿岸,这个格局应该是没有变化的。

但刚刚走到酒店外,一股冷风吹得钟白下意识把手伸进兜里取暖,结果在捏到那少得可怜的几张瑞士法郎纸币的时候,他才意识到现在好像自己身上的钱并不多。

本来就一共只给自己发了60瑞士法郎的伙食费现金,今天中午那难吃的通心粉又花掉了4瑞士法郎,现在一共只剩下54瑞士法郎而已。

这会儿的酒吧物价钟白不是很清楚,但按照午餐的价格同比换算的话,这54瑞士法郎估计喝不到几杯酒就完事儿了。

想想出国前和宋小丽还有楚娟承诺过,这次回国要给她们带点外国礼物,那这点钱不够看不说,今晚要是去酒吧花掉了,后面拿空手给人家买礼物啊?

本来此刻对钱没有什么追求的钟白立刻开始绞尽脑汁,想想怎么能在最短时间内挣到一些瑞士法郎。

恰好这时候钟白路过一个小广场,看到一名艺术家正在路边表演拉小提琴,这位艺术家年纪不小,也是个标准的地中海发型,但他矗立在夜风中依旧陶醉的拉着肩膀上的小提琴,表情是那么的沉醉和享受……哦不,重点是在这位艺术家面前的地面上放着一个帽子,时不时还有停下来听了一会儿他拉琴的路人会往里面投入一些硬币或者纸币……

擦,刚还在想怎么快速挣点现金,这不是就有办法了么!

虽然日内瓦这地儿不像整个欧洲最热爱音乐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那样,几乎每条街都能看到表演音乐才艺的人在路边靠手艺挣钱,但瑞士这地儿的人也很热爱各种不同种类的艺术。

比如……画画。

第一百六十五章 这办法果然有效

首节 上一节 142/5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逆流1977

下一篇:重生之我为书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