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大国制造

大国制造 第176节

眼前这个坚定而又自信的年轻人,还真的是当初自己课堂上那个资质平庸的普通学生么?

若是,为什么人会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改变如此巨大?

这改变的程度除了专业知识外,甚至连人的性格都已经改变了?

若不是,那又怎么解释钟白现在所推进的工作?

不要说自己这个省技校老师闻所未闻,就连课题组的组长童四方副教授也在实质上接受钟白的指挥,这也是姜信鹏慢慢融入团队之后所得出来的结论!

自己曾经的学生钟白,正在做一件不可能的完成的任务!

而只要半个小时的时间,大家就能知道钟白这件任务,到底是不可能完成的,还是……

一个别人不可能完成,而他就能确定完成的任务!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产出样品外观符合标准!”

“产出样品气味符合标准!”

“氮元素比例符合标准!”

“含钾量符合标准!”

“废品率低于预期值!”

“……”

一连串的数据结果从几名熟练工人的口中不断喊出。

看着眼前那堆从生产线末端还在源源不断沿着传送皮带往外涌出的成品,所有人脸上都是一股掩饰不住的激动表情!

成功了,钟厂长他成功了!

一张小小的8吋软盘,一个根本看不见摸不着的数控程序,就这样在钟厂长一个人的努力下编写完成并且成功的用在了车间的实际生产中。

更令人感到欣喜的是,废品率从最初的人工极限1%降到了0.36%!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钟白不但实现了之前他所提出来的要求,甚至还更令人满意!

不知道是哪位老工人率先鼓起了掌。

尽管在设备的轰鸣声中,这掌声听上去并不大,但很快,剩下在场的所有人,除了钟白之外,都纷纷情不自禁的用力拍动自己的两只手掌!

“钟厂长,你真的厉害!”单建平这下算是彻底服了:“一个上午才刚刚提出来的理论,到了下午的生产实践就得到了证实可以用于后续的批量生产,这……这简直是化肥生产工作的一个奇迹啊!”

“这不是奇迹。”钟白淡定的摇摇头道:“这只是科学。”

只有钟白内心清楚,能做到这看上去奇迹般的一切,不仅仅因为钟白是个天才,更因为他的大脑中保留着前世的各种“工业奇迹”,此刻只不过是将浩如沧海的奇迹群中的一项单独拿了出来而已。

“大家激动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不过高兴完了就好,下面我们需要马上提高50%的产能……”下一秒,副厂长钟白已经淡定的开始给所有人下达新的特种化肥生产任务了。

……

回到办公室后,钟白已经第一时间联络了远在巴雅市的罗胜,用确定无疑的口气告诉他,可以答应新平村二组村民的要求,但不允许他们在之后再提出更多额外加码的条件。

罗胜自然是喜出望外的把这个好消息立刻分享给了在场的关林建和蒲新,有了厂里主抓生产的副厂长的承诺,大家自然是第一时间赶往新平村二组,当面给牛连生和一干村民们保证:你们的诉求我们已经答应了,5吨KCO特种含氮肥将会在12月29日从天河省山平县运出,并在运抵三十五师的时候,第一时间分配给新平村二组!

见罗胜爽快的答应,牛连生也愣住了:“你……你们这5吨特种化肥……什么价?”

牛连生就是再傻也听明白了,对方这完完全全就是单独为他们生产的5吨产品,而且是从千里之外的天河省专门运输过来给他们啊!

那……这得多少钱一吨?

可罗胜的回答再次让牛连生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我们钟厂长说了,这5吨全部按照普通尿素的价格卖给你们,运输费用也不需要你们承担一分钱!就相当于农资公司送尿素上门!”

“啊!有……有这么好的事儿?”牛连生彻底给吓住了。

“怎么?这你们还不满意?我们钟厂长说了,如果这个条件你们还不满意,那你们什么也别想了,即使251哨所的程控电话不安了,也一定要报告三十五师和当地,严厉惩处你们这些破坏电信设施的人!”软的说完了,罗胜在讲硬话的时候也毫不含糊,总算有了点办公室副主任的模样:“以上就是所有条件,你们答应吗?”

一旁的关林建则恰到好处的一言不发,手却有意无意的摸向了腰间,那里正是他平时放手枪的地方。

这个节奏如果再看不懂,那牛连生怕不是智商只有负数了哦。

“答应!答应!我们都答应!”

牛连生喘着粗气吼道,一副生怕对方反悔的模样。

第二百一十二章 这人,就是个天才嘛!

1981年12月31日,这是本年阳历年的最后一天,也是一个值得251号哨所所有官兵铭记的日子。

因为就在今天一大早,营地里通程控电话了!

除了这时候轮值巡逻的人之外,留在营地里的所有人都过了一把瘾!

大家都获得了一次宝贵的单独使用它和家人通话的机会,当然,他们的家人们早就已经在部队的通知下来到了当地的邮电局等候——毕竟251哨所有程控电话了,但他们家里是没有的,还得去邮电局才行。

众所周知边境哨所是永不休假的,不管是12月31号也好,乃至除夕也罢,祖国边防的任务时时刻刻需要他们,一刻也不能缺席。

所以这些没有办法回家过年的士兵们在电话里清晰的听到对面的声音,不管是父亲、母亲,或是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都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令人感到激动。

以至于每名同志一分钟的通话时间都都让人觉得那么短暂!

来自军报、新华社巴雅市分社、南云日报、天河日报的多家记者们,纷纷抓住机会,按下了手中的相机快门键用来记录这个历史的一刻。

首节 上一节 176/5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逆流1977

下一篇:重生之我为书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