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大国制造

大国制造 第392节

不过,在自己没钱没地位没有话语权的时候提这个,那肯定是连水花都冒不起一个的,但随着白峰贸易公司发展壮大,白峰集团即将成立的时候设置华清大学白峰奖学金,已经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了。

“那……小余今年打算拿出多少公益资金来做这个奖学金?”见钟白低头沉思不语,袁建国试探性的问道:“5000元?”

这个5000元也不是他随口一说,而是有根据的猜测。

因为从81年开始,除了华清大学传统的奖励体系之外,也有一些热心的海外华人企业家以个人名义设置了奖学金,比如马来西亚华人设置的某个人名义奖学金全年总额为6000元,结合当年的物价水平(这差不多相当于2020年60万),这已经是相当高的了。

国内确实没有先例,一来是因为当年国内企业和个人基本还树立资助奖学金意识,二来华清大学毕竟也是一流学府,不是说随随便便来个阿猫阿狗说要给钱设立奖学金就能设立的。

但钟白的回答让袁建国再度吃惊了,只见他很淡定的回答道:“5000元肯定不够,初步想法是82年先拿出1万元,毕竟今年只有半年不到的时间了,明年追加为2万元,后续提升的幅度要视企业发展的情况而定,但基调是只会上升不会下降,争取把白峰奖学金做成一个有名气的奖学金品牌。”

听到这儿袁建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鬼鬼!什么叫做“今年只有半年不到的时间所以初步先拿出1万元”?

“小余他的公司……能负担起这么大一笔开支么?而且这还是没有任何回报的开支!”袁建国开始觉得是不是年轻企业家有点好大喜功了:“不要为了嘘头搞奖学金啊!要是只想弄个新闻,大可不必这样!”

“呃,老师您误会了,这不是搞什么嘘头,是实打实的资助。”钟白觉得有必要给袁建国透露一下白峰贸易公司目前的实际情况:“目前小余的公司已经初步实现上半年纯利润超过200万元,他拿出不到1%的利润来做这种长线项目,我觉得应该能负担得起。”

“超过200万元了?那还行。”袁建国听到这个数字心里才安定了不少:“对了,我刚才听你说,这个奖学金要以集团名义来做,集团名义又是什么意思?”

钟白这才想起自己还没有给老师介绍成立白峰集团的事儿,于是便粗略的解释了一通:“……正式成立后的白峰集团未来要跨行业多方位发展,以生产实业为主,跳出只做代理贸易的舒适圈,把眼光放长远,不在意当前得失。毕竟,我们华国是一个贸易大国,更是一个生产大国嘛。”

这个解释对于2020年的华国工业投资人来说,只能算是一个基本概念,因为人人皆知。

但对于82年的袁建国来说,这个理念无异于一个全新的发展思路,让他们这代只知道闷头搞科学的工业科研者们看到了一条不一样的华国本土民营企业发展的新路子!

“贸易多赚钱,现在成立集团,转头来做生产企业,怎么看都有些傻啊……”袁建国正想吐槽,不过想想无论是眼前的钟白,还是之前见过的余东峰,他们说话做事的态度中总有一种自己看不懂的坚持,便收回了之后的话,想了想说道:“不过既然已经决定了,那么就要好好的做下去!我已经明白你和小余的想法了,明天你先带你妹妹去报道,这两天有空的话,我陪你一块去见毕英华副主任。”

钟白马上对袁建国表示感谢,毕竟只打一个电话和带着人亲自上门拜见这两者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虽说搞奖学金这事儿他事前也想过不被批准的可能性,但随着袁建国提出一块去华清大学的建议之后,这个可能性基本也就不存在了。

第五百零七章 遇到故人了

1982年的华清校园,虽然基建肯定赶不上2020年,但它那自带光环股传承气质是始终未变过的。

来到这令人熟悉的华清园,钟白内心唏嘘万千。

这一世,虽然未能成为华清学子,但好歹它始终也是自己的母校,而且现在妹妹钟婷来这里上学,钟白内心那股许久没有迸发过的爱校之情现在又有所律动了。

“哥,华清大学好漂亮,比我上次去参加比赛的华国科学院大学大多了!”刚踏进校门,钟婷就忍不住感叹道。

钟婷上次参加全国中学生科技竞赛的时候已经来过京城一趟了,不过那一次因为决赛的地点被安排在了京城另外一所颇有名气的华国科学院大学内,所以她踏进华清大学校园也是第一次。

因为上次的全国中学生科技竞赛是科技部主办的,所以也就把决赛放在了由科技部主管的华国科学院大学内。

说到华国科学院大学,虽然名气肯定比不上华国的TOP2华清大学与京城大学,但这座于1978年成立的大学前身是华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也曾经培养出不少工业界大牛。

“小婷,咱不能以外观来评判每一所大学,进入优秀大学只是一个起点,远远不是终点,还需要个人的努力学习才行。”钟白微微一笑,话题一转又道:“不过有句讲句,的确华清大学的校园环境在整个京城里数一数二的,这点你倒是没说错。”

见平日里不苟言笑的哥哥,在进入华清大学后似乎变了一个人一样,钟婷也没有开始那么拘谨了,而是试探性的问道:“哥,离开天都的时候我们班主任还和我说,到了华清大学之后就得有些变化了,不能整天读死书。”

“老师说的话没错,到了华清大学,除了它本身是一座非常有底蕴和实力的大学之外,你在这里能接触的知识和人,是远远在天都不能相比的。”钟白点头道:“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哥一直坚持让你离开天都,到京城来求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个年代,眼界决定未来的高度上限,小婷你自身是很优秀的,这一点不需要怀疑,但如果来到一个具有更高眼界的大学,对你的成长只会大有裨益。华清大学的机械专业就是一个新的开始。”

“嗯,我记下了,哥。”对于哥哥钟白讲的大道理,以前刚刚离开齐县的小姑娘还懵懵懂懂搞不明白,但随着上一次到京城参加全国中学生竞赛和这次高考之后,钟婷的理解明显多了几分。

就在兄妹俩聊完准备继续往前走的时候,突然身后一个年轻的声音叫住了两人。

“这位同学,等等!你也是机械专业的新生吗?”

钟白转头望去,只见一个唇上留着些许绒毛胡须,一脸稚嫩穿着一件白色衬衣的男青年朝自己和钟婷兴冲冲的打招呼。

这个面孔显然自己从未见过,但却莫名有一种眼熟的感觉,于是钟白下意识问道:“请问你是……?”

稚嫩小青年马上挺直身体,自我介绍道:“学长好!我也是机械82班的新生,名叫何凌武,很高兴认识你们!”

小青年虽然身体是朝着钟白的,但一双眼睛却时不时的偷瞄着旁边的钟婷,显然他的注意力在小姑娘身上。

钟婷毕竟不是那么外向,突然被一个同班的小青年喊住,又感受到了对方偷瞄的眼光,不禁有些害羞的低下了头,声音和蚊子叫一样的回答道:“你……你好,我叫钟婷。”

本来按照常规剧本,身为大哥的钟白这时候应该站出来马上挡在两人中间的,但当他听到对方的名字之后却显然愣住了,过了差不多二十多秒才突然眼睛一亮,反问道:“何凌武?机械82班的新生?”

“是!不知道学长是哪个班的?”很显然,刚才听到钟白和钟婷两人用方言聊天,再加上钟白又一副对华清大学知之甚多的模样,何凌武明显把他当做了高年级的学长,猜想他和钟婷应该是老乡的关系,所以才有此一问。

“我不是华清大学的学生。”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钟白感觉到了何凌武脸上那一扫而过的诧异,但他并没有在意,而是反问道:“你是京城人吧?”

“是!我家就住在西交民巷后边儿,地地道道的京城人!”虽然不知道钟白为何突然问起自己的籍贯,但何凌武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了对方的问题。

但此时,钟白眼中的惊讶之色再也掩饰不住了!

何凌武,家住京城西交民巷后面,这……

这不就是前世自己在国家工业研究院的同事吗?

前世,何凌武,男,45岁,国家工业研究院机械动力方向学者,京城技术人才,比自己早五年进入单位,虽然取得的成就没有钟白那么耀眼,但单就在机械动力方向来说,他也算是当时国内机械方面顶尖团队的那批后补人员之一。

而且最重要的是,何凌武的身世比起平民出身的钟白是完全不同的情况。

因为他的大伯,是大名鼎鼎的何光进同志!

何光进是何许人也?

至少80到90年代华国体制内的工业机械人不会感到陌生。

这位之前的国家农业机械部副部长,在工业部下一次改革成为工业机械部之后,担任了改革筹备小组的成员,成为副部长。

后来,他又分别在原1986年工业机械部改革为机械委之后任副主任,直到1988年,GWY决定再次进行机构改革,在这次机构改革中,机械委与电子工业部合并,成立机械电子工业部,何光进时任机械电子部部长!

这位部长后面经历了80年代到90年代初多次部委改革的历程,但始终作为一把手掌管着华国工业,直至1996年2月,何光进才卸任机械工业部部长,退休二线。

首节 上一节 392/5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逆流1977

下一篇:重生之我为书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