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大国制造

大国制造 第426节

不说别的,换在一年之前,你告诉奥尔登“你将会亲手签下一个华国人的个人专利,并且能从这里面赚取不少好处”,恐怕奥尔登会捧腹大笑吧?

但,不好意思,后面这终究成为了事实。

而且后续的公司专利,再次让瑞士专利局收获颇丰,奥尔登本人也再进一步,成为了第一副局长。

眼下,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钟白又抛出了一个新题目,自己还敢再赌一把吗?

想通了以上种种前因后果,奥尔登迷茫的眼神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终于,他将杯中的卡布奇诺一口饮尽,点头道:“我答应担保,但……具体怎么操作?让我个人签字?那恐怕无效吧?”

“很简单,这件事情不以个人对个人的模式进行,而是公对公。”钟白脑中早已想好具体方案:“我会想办法联络我们华国地质部,让它们的地质勘探专家队和你们瑞士专利局签署担保条约。”

“华国地质部……的地质勘探专家队?”奥尔登喃喃道:“这貌似和你们工业系统不是一个部门吧?”

“的确不是,但我有熟人。”钟白撂下一句话:“总之,这两天就会有眉目,具体等我这边的消息好了,你也需要和你们带队的工业部卢卡局长商量一下,另外,可能还需要和瑞士专利局提前沟通好。”

“卢卡局长那边倒是不用,他这次本来就是顺道来华国旅游的。”面对钟白,奥尔登显然不需要做任何掩饰:“只要你联系到的专家勘探队的确有你们华国地质部的授权,我随时可以签约,事后回国再给局里报告。”

纳尼?

奥尔登还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见钟白有点吃惊,奥尔登也不在意多解释两句:“在我们瑞士工业局里,每个副局长都是有一定权限的,只要这件事能成功,我事后报告,局长也不会说什么,反而乐观其成。毕竟,局里多了佣金来源,大家都能从中受益,不是吗?”

钟白不清楚他们内部的运作方式,但既然身为第一副局长的奥尔登都这么说了,那还有什么理由不快速推动它呢?

“过两天,我们找机会去天都一趟。”钟白微笑道:“这种签约,最好是换个地方,以免影响卢卡局长在华国旅游的心情,不是吗?”

……

接下来的时间里,果然如同奥尔登所说,第一天卢卡局长还老老实实在各级官员的陪同下,认真参观了华西机械厂的生产、质检和仓储环节,并且做出亲近基层的模样,问了好些专业的问题。

但从第二天开始,卢卡就坐不住了,他这个运行局局长其实对外听着名声大,实际权力却并不大,甚至可以说和瑞士专利局局长相比,还要更看对方的成绩和眼色。

于是后面就变成了三桥、乃至渝都周边的所谓“考察”行程——除了转悠一些当地官员推荐的、有可能产生专利的工业企业之外,他也花了大量时间在各个城市的景点,“领略当地的人文风景”。

这种虚实结合的“考察”,本地官员自然是乐观其成,要是你天天猫工厂里,那还真是让人苦不堪言呐!

而钟白则和奥尔登副局长、以及他的一名随从文书人员一起,在提前“告知”卢卡局长和齐修司长的情况下,在第三天乘坐飞机去了天都!

明面上给出的理由是——奥尔登局长和瑞士驻天都领事馆的哈茨领事是好朋友,需要抽两天时间去探望一下对方,毕竟华国瑞士相隔这么远嘛!

……

地质部的勘探专家崔振川风尘仆仆的下了飞机,便马上打了个出租车:“师傅,去瑞士驻天都领事馆!”

窗外的景色不断掠过,但崔振川却无心欣赏美景。

直到现在,他人都已经在天都的地面上了,都还觉得这一切有点不大真实。

没错,两天前的上午,一个电话突然打到了他的办公室,而那时候距离他去湘南省参加一个专业会议只不过还有半天的准备时间。

但听到电话里那个熟悉而又令他印象深刻的声音说明来意之后,崔振川一下就兴奋了起来!

“希望您能带领一支勘探专家队伍参与欧洲部分国家的铝土矿新矿山勘探工作。”

“我们有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多的合作企业,这是一次大好机会。”

“中间还有瑞士专利局作为担保,相信这一次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不不不,这不仅仅是一次学习,咱们的地质勘探能力并不比发达国家差,我还希望您能让欧洲的同行们感叹一把呢!”

第五百五十章 崔振川的感叹

带队前往欧洲勘探铝土矿!

这个挑战性的话题一经钟白抛出,当时把崔振川给吓了一跳,第一反应就是:打电话这个人到底是不是钟白?这事儿到底是不是胡闹?

但当钟白准确的回忆起了之前双方在和源市合作的种种细节,以及告诉崔振川,希望他能尽快到天都来,和瑞士方面负责担保的奥尔登副局长会面的消息之后,最后的这点怀疑也随之烟消云散。

深秋的天都,早早的吹起了寒风,但对于京城过来的崔振川教授来说,这温度可比北方暖和多了!

抵达瑞士驻天都领事馆,崔振川又看到了那位英气勃勃、颇有干劲的年轻人,他身旁还站着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瑞士人, 想必应该就是对方在电话里提及的那位奥尔登副局长了吧?

“崔教授您好,这位是瑞士专利局的奥尔登副局长,我们俩也是今天清晨才从渝都乘坐飞机过来的。”钟白先是用汉语给崔振川介绍了奥尔登,随即立马切换为德语频道,转头对奥尔登说道:“这位就是我们华国地质部的崔振川教授,从事地质勘探已有25年,经验十分丰富。他最近一次的成绩,便是成功在天河省和源市发现了两条连续的直线型花岗岩矿脉层,让当地凭空建立起一座大理石开采加工厂,挽救了一家濒临破产的国有大型矿山!”

话音落下,两人的双手立刻紧紧握在了一起!

不得不说,在1982年,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力度之大,绝对是新华国建立以来数一数二的。

仅仅两个多小时的沟通交流后,在奥尔登的电话指挥下,一份从未在瑞士专利局出现过的担保协议已经通过传真,跨越万里隔阂,放在了哈茨领事的办公桌上。

崔振川刚刚签完字的右手还有些颤抖,激动的他心里不断的质问自己,这就成了?

这就真的成了?

奥尔登随后的回答让他吃下了这枚定心丸:“由瑞士工业部正式发往你们华国地质部的公函将会在我返国之后立即着手办理,还烦请崔教授能够尽快组织一支不低于5人的专家队伍提前做好前往欧洲的准备,具体行程也以后面我方的通知函件为准。”

“好的,好的!”

崔振川不住的点头,内心却不停的感叹着,幸好我那天没有提前去机场,否则就没有这档子事儿了!

……

在天都仅仅待了一天,奥尔登在瑞士工业部考察团第五天上午返回了渝都,同卢卡局长一起完成了剩下的行程。

七天的考察行程结束,考察团依旧和来的时候一样,从渝都转机京城,再返回伯尔尼。

首节 上一节 426/5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逆流1977

下一篇:重生之我为书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