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洪荒棋圣 第415节
牛棋听见对面之人,竟然是一代铮臣魏征,哪里还顾得上他的失礼之处,连忙不错眼地打量着他道:
“阁下竟是魏征,那个朝堂之上不怕死的魏征?”
牛棋吃惊,没想到魏征比他还要吃惊,闻言一愣,半晌,方才楞起双眼望着牛棋反问道:
“怎么,你居然也知道我?”
这句话,其实还是脱口而出之间,还是不免充满了问话人的疑虑甚至更多的还有族群歧视。
对此,牛棋却毫不在意,只是微微一晒,指着棋枰道:
“手谈,手谈,君子一言,还是到棋枰之间去分说吧……”
第381章 大唐圣天子李世民]
一局棋,常常下一天都是最为平常事。若是遇上长考,甚至封盘、打挂,七八上十天也都不在话下。
不知不觉,牛棋以一人之力,展开车轮大战,一连几个不眠不休昼夜,将白马寺包括名臣魏征在内的大唐围棋高手、名士,尽皆挑于马下。
待到打至最后一人时,这个消息,终于不胫而走,一下子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紧接着,三人成虎,这个故事,就被无数好事之徒,演绎成了当年杨靖大战葡萄山老棋猴的传奇延续,有板有眼的将牛棋传闻成为那只复活的棋猴,特意不远万里从西域杀来,以报前仇,一雪前耻。
最后,竟然传到了皇宫之中,就连日理万机的大唐圣天子李世民,也都听闻了此事,当即将棋待诏刘仲甫召到了御前问话。
“王爱卿,你是我大唐围棋第一块金字招牌,无人能及的棋圣。朕问你,白马寺那猴子下棋之事,有几分可信?”
当今天子,虽然戎马一生,但却也像前朝无数皇帝一样,都对围棋有一种别样喜爱。
只是大唐初立,百废待兴,虽然也保留了棋待诏皇家建制,可到了李世民手里,他却因为国事繁忙,几乎鲜有召唤棋待诏的时候。
如今好不容易召唤一次,却又是为了一只莫名其妙的猴子。这国手刘仲甫,心里自然也是免不了酸楚。不过大唐盛世,万国来朝,什么稀奇事都有可能发生,他倒也不敢胡乱猜想。
沉思一番后,刘仲甫郑重其事地请战道:
“陛下,微臣不曾亲眼所见,不敢妄言。还请天子准我出宫,亲自去那白马寺看一眼便知。”
唐太宗点点头,却又笑道:
“爱卿出马,既然去都去了,只看一眼岂不太过便宜了那猴子?这样吧,朕听闻我国中高手,已经有几位在那猴子手下折戟,朕心中甚是不爽。”
“爱卿此去,不要只看,而是要亲自上去好生替朕教训一下那猴子。免得他不知天高地厚,以为我大唐无人!”
刘仲甫闻言,顿时精神一振,就要领旨而去。
恰在这时,魏征风风火火地从外面走了进来,人还未赶到近前,声音便已传至殿前道:
“臣魏征,恳请天子特旨,召神猴一见!”
殿前值日御史一听,顿时脸寒,走出班列就道:
“启禀天子,魏征身为御史之首,竟出如此妖言惑众之语,实乃不忠不义不轨之举,当律殿前即刻拿下问罪!”
李世民一怔之下,当即蹙眉道:
“魏征大呼小叫有失礼仪,罚禄三月以示效尤。来呀,将他带到朕跟前问话,为何如此不成体统?”
三个月俸禄,对一个清官而言,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惩戒了。
魏征刚到御前,就听说自己被莫名罚掉了一大笔钱,顿时横眉冷对,看向一旁的值日御史,却又找不出他的痛脚来,只好猛瞪一眼,转身看向李世民道:
“恭喜万岁,这几日臣在城中巡游,偶在白马寺小停,得遇一个西域神猴,不仅能口出人言,谈笑风生,在围棋之道上更是天赋异禀,令人叹为观止。臣以为,此乃我大唐又一桩天降祥瑞之象,天子可下旨召来一见也!”
有了“天降祥瑞”这几个字,当值殿前诸臣谁还敢冒头?
李世民装模作样地扫视了一圈后,随即抚须道:
“既然殿前无人质疑。那就准了魏征所言,将那神猴礼教一番,若无出格之举,朕就亲眼瞧瞧这个来自于西域的我朝祥瑞吧!”
有了天子圣裁,牛棋入宫之事,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当天午后,他就在大雄宝殿见到了传说中的千古一帝李世民。
对于这个传奇皇帝,牛棋犹豫了半晌,终究还是郑重其事地行了一个稽首礼,而未以人臣之礼相见。
对这一点,他还是认知十分清楚的。
毕竟,他现在代表的是一种仙界象征,走的道路,又是一条求仙问道之路。
所以,即便是见到了真正的人皇,他先行以稽首礼相见,已经足够给足了人皇作为人间天子的面子。
反倒是李世民,看到牛棋果然一副神猴模样,但却言行举止完全就像一个饱读诗书的儒士,不仅彬彬有礼。不卑不亢,而且目光也没有一丝左顾右盼、抓耳挠腮之猴气,不由得第一印象就兴趣倍增,好感丛生。
至于礼数问题,在他作为一个人皇看来,那就更不是什么问题了。
就像对牛弹琴,你能对一个猴子严加指责,说他对皇帝不能如此大不敬吗?
这,就是李世民在面对牛棋时,最真实的心理。
在居高临下的所谓嘘寒问暖了一番之后,感觉作为人皇的礼数已到,李世民自然不可能跟一个猴子去搞什么坐而论道的雅事。话锋一转,便将会见马上转到了他最感兴趣的棋局上来。
“风闻神猴自西域到我大唐不几日,竟在长安城中连连摆擂设战,至今未尝败绩、如此神乎其技,实在惊人耳目。朕御前恰好有一位国手,成名以来也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神猴,可愿与朕这御前棋待诏一战乎?”
牛棋一听,脑海中,马上便浮现出两个名字来:
刘仲甫,王积薪。
放眼几百年,整个大唐,前有刘仲甫,后有王积薪,堪称是有唐以来最为顶尖的两大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