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洪荒棋圣 第758节
“共藏多少意,不语两相和。”唐诗人子兰《观棋》一诗中的最后两句,几乎道尽了围棋对局时的那种现场境地与境界。而这种几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趣,却被支道林的一个“手谈”二字,一句道尽。随后的王坦之,更是锦上添花犹如神助,以“坐隐”一词,令人叹为观止地点化出了围棋几乎所有的意境和美意。可以说,“手谈”“坐隐”的出世,不仅让所有对围棋的比喻和代称都黯然失色,而且几乎不可替代地将围棋从最早的竞技与游戏的单一层面,直接升华到了本应有的哲学与思想的高度。
“手谈”“坐隐”的惊艳之作,仿佛推开了对于围棋所有想象力的窗扉,人们开始展开丰富联想,竞相语不惊人死不休地以各种好玩、好听、有趣的名字来称呼围棋。大浪淘沙中,也还是迸发出不少值得一书的围棋爱称和代指。
“烂柯”,最早见于南北朝任昉所著《述异记》中,说的是一个叫王质的少年樵夫的故事,入山砍柴见一对童子围棋而忘记了时间,最后被两童子笑而望语“汝斧烂柯矣”而得名。
“黑白”一词,则相对直观,因棋子黑白分明,所以就被喻为鹊乌,鸿雁。
“乌鹭”最早更多的见于我国的古诗词中,如“黑白斑斑乌间鹭,明窗净几谁知处”这样的诗句。不过围棋传入日本后,这个词更多的还是为日本社会使用的更为广泛,其中的文化理解和传播程度相对更多一些。
至于更晚一些的“方圆”“木野狐”甚至带有贬义的“鬼阵”等用词,其影响和知名度却是相对要弱不少。但有一点却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围棋从诞生之初便被命名为围棋,后世无论如何演绎和诗化,都还是要以“围棋”为围棋正名,这是中华文明传统文化中不多见的一种有趣现象。
第697章 棋待诏:最卑微的政客]
围棋及其棋手社会地位的一个明显里程碑和划时代变迁的标志,便是棋待诏的出现。要弄清什么是棋待诏,首先要弄清最核心的“待诏”一词的本质是什么。其实说白了,所谓待诏,就是为了皇帝一人的兴趣爱好或者说一己之私,而让很多有才华、又绝技之人集中在一个地方,以便皇帝在闲暇之余或者兴致突来之时,随时随地,随叫随到地陪着皇帝逗乐和游戏。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待招”虽然不是人人可以想进就进的,但反过来也同样是,即使你成了“待招”,却也未必能如你所愿,想见皇帝就能见到皇帝的。
待招,待招,顾名思义,开宗明义,说的就已经很清楚,等待传召,只有在皇帝闲暇时,心情好时,或者无聊时,或者他忽然想起还有你这样一个人时,你才是“待招”。
而传召你唯一因素,就是要借用你身上的绝技、本事,供皇帝一乐。
据张铣注:“待诏,待天子命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堪称专供一人之乐的制度,传说最初兴起于秦末汉初。随着大汉王朝政权一统,四海逐渐得以修生养息,朝野上下也有了一定的闲暇时光,饱暖之下,娱乐的需求也就自然而然地应运而生。
对此,《汉书·公孙弘传》记载的较为全面和客观:“时对者百余人……拜为博士,待诏者有词学、经术、合炼、僧道、卜祝、术艺、收弈,各别院以禀之,日晚而退。其所重者词学。”
由此可见,汉代以才技征召士人,让这些特殊人才随时听候皇帝的诏令,其名“待诏”。围棋,能够进入这个“待诏”序列,也从令人信服的正史角度佐证了围棋在当时的发展和兴盛程度。而这个制度的积极意义,更多的还在于“以私见公”——
即,以皇帝一人之私,无形中将天下各种有才之士一网打尽,不也正好因应了最早兴起时的那种“唯才是举”、“举贤若渴”的盛世之境吗?
当然在这些待诏者中,也还是会分出三六九等,比如特别优异者可以直接待诏金马门,以备顾问。与皇帝越近,自然也就分出了亲疏高下。而《汉书》也毫不讳言在结尾道,“其所重者词学”,可见四书五经始终都是朝廷的正统禁区和道德高地。
汉代以后,待诏成为统治者的一种固定模式得以延续,即使在纷乱的魏晋南北朝,众多皇帝也没有忘记在金戈铁马和后宫嬉戏之间,不时来一番附庸风雅的诗词歌会,闻鸡起舞,纹枰对坐。而与此同时,更有许多历史上身负抱负和惊人绝技的大名士、大文豪,在无法出人头地时,都曾跻身于这个颇具中华文明独特光环的“待诏制”,得以独辟蹊径地获得了发现和重任。这里面,仅隋唐时期,就有温大雅、魏徵、李百药、岑文本、许敬宗、褚遂良等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据《唐书》记,“永徽后,有许敬宗、上官仪、皆召入禁中驱使,未有名目……玄宗即位,张说、陆坚、张九龄、徐安贞、张垍等,召入禁中,谓之翰林待诏。”
待诏制得益于唐朝众多皇帝的大力推动而更加成熟和完善,并最终定格在翰林院这一更为系统的体制中。后世诸朝史书对此都有记载,“凡文辞经学之士及医卜等有专长者,均待诏值日于翰林院,给以粮米,使待诏命,有画待诏、医待诏等。宋、元时期尊称手艺工人为待诏,即由于此。唐玄宗时遂以名官,称翰林待诏,掌批答四方表疏,文章应制等事。宋有翰林待诏,堂写书诏。辽有翰林画待诏。明清时,翰林院中仍置有待诏,掌校对章疏文史,但地位低微,秩从九品。”
但是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待诏制在唐朝开始,曾有一次分野。欧阳修在《新唐书·百官志》详尽记述道:
“宫教博士二人,从九品下,掌教习宫人书、算、众艺(初,内交学馆隶中书省,以儒学者一人为学士,掌教宫人。武后如意元年,改曰习艺馆,又改曰万林内教坊,寻复旧。有内教博士十八人,经学五人,史、子集缀文三人,楷书二人,庄、老、太乙、篆书、)律会、吟咏、飞白书、算、棋各一人。开元末,馆废,以内教博士以下隶内侍省,中官为之。)”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称谓上的变化,其实是包括围棋在内的中华传统技艺的一次集体升格。从“待诏”的直呼到“博士”的尊称,显然隐藏着的,不仅有皇帝以下整个统治阶层文化层面和格局的自我苏醒,也有某种自上而下的俯视般的对下层的自觉抬举。
具体到围棋上,正所谓名正言顺,棋博士这种尊称,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称谓变化可以说明围棋以及棋手的地位飙升。也正因为如此,一个棋博士从被发现到被推举,整个过程也是有着极其严格的甄别和选拔程序的,非真才实学,非国手层级,在当时是万万不可能被带到皇帝面前的。
可以说,棋待诏的出现和推广,不仅保证了每一个时代最顶尖棋手的脱颖而出,优越的社会地会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得其技艺水平始终保持在一个巅峰状态。而且这些被选拔上来的顶尖棋手,在随侍和陪伴皇帝下棋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因为这样的一种特殊身份和背景,成为一种推动围棋向群体化、普及化方向发展的主要力量。更值得瞩目的是,这些国手自觉或不自觉地还从三个方面完成了围棋社会角色的定位和转换:
其一,个人的棋艺总结,著书立说,开馆收徒,从理论上保证了围棋生生不息的良性发展。
其二,公开和不公开的棋艺比拼、赌约、邀战,真刀实弹的实战碰撞与强强对垒,也保证了围棋在实践上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其三,奉诏在与皇帝对弈的同时,自然也以皇帝手中的一张王牌,参与到国家外交层面,无形中推动了围棋向中华文明之外的国度和文明的扩张和交流。
第698章 贾玄的“假棋”]
贾玄何许人也?
自唐玄宗设立棋待诏以后,无论是以围棋国手,还是以棋待诏闻名天下的人成百上千,如果单从其北宋围棋国手,棋待诏这样的身份来看,这个贾玄是肯定入不得史书的。然而,当他将一手“假棋”下得左右逢源、出神入化之时,其在围棋史上便算留下了惊鸿一瞥。
一个围棋国手一旦成名于江湖,并且少有对手后,大多都是要被皇帝收去做棋待诏的。什么是棋待诏呢,简单说就是一群在吃喝玩乐方面颇有心得且技艺高超的人,每天坐在离皇帝不远的地方,挨个排着队,等着皇帝某一个心血来潮的时刻。皇帝心血来潮,当然指的是皇帝批完了奏章,或是与文武百官商讨了国事之后的某个时刻。这个时刻就要看皇帝当时的心情,所处的季节和环境,甚至还有可能是随意飞过的一声鸟叫,都会影响到贵为天子的这个人,这一时刻他要做什么,会做什么。当然了,这里面还是有一个大大的区别的。皇帝一来心血来潮,若是急急地奔了內宫而去,那就叫临幸。唯一不好判断的,就是不知道哪位花枝招展的幸运儿成为那一时刻的被宠幸者。倘若皇帝只是负手而立,四面环顾,那就是要唱曲听歌,斗鸡走马,纹枰对坐了。这一刻虽然不是临幸,但却比临幸还会令人坐立不安。因为谁都不知道,在皇帝张嘴之前,他到底想玩什么。
作为棋待诏,贾玄坐在一张长长的冷板凳上,感受着来自于酒待诏肉待诏、画待诏琴待诏以及各种待诏,挤来挤去的既有相互倾轧又有互相取暖的暗斗和内讧,内心还是充满了高度革命觉悟的:假若今天万岁爷点了名,那自己手里的这黑白棋,要怎样才能下得既好看又不着痕迹呢?答案显而易见,假棋,只有跟皇帝下假棋才能完美达到目的。
做好了一切思想准备和技术储备的贾玄,也不知坐了多少时间的冷板凳,这一天终于等来了皇帝的棋瘾大发,如愿以偿地磕了头,正式坐在了皇帝面前。
这位皇帝是谁呢?翻了翻发黄的史册,一查竟然是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亲弟弟赵光义。据说其母是清楚地梦到一个金甲神仙怀抱着一轮旭日才怀上的他,出生时更是天降祥瑞,夜空红光似火,异香漫天。
但对于这样一位具有神性意象的皇帝,那个悲催的小周后对其的感观怕是就没有这么美好的想象了。而且不知道身为一代开国皇帝的赵匡胤,是否也曾有这样的神奇天授之象。但是有一个日子却很清晰,公元976年农历十月十九日深夜,酒兴大发的皇帝哥哥赵匡胤,忽然夜召晋王弟弟赵光义入宫把酒言欢。次日清晨,宫内传出惊天动地的皇帝驾崩消息。又次日,赵光义即位,史称宋太宗。前后不过三天,却已改天换地,堪称神速。
坐到这样一位皇帝面前,贾玄心里的那个哆嗦可想而知也。不仅如此,他在进宫前便已耳闻有好几个棋待诏,一个二个地都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据说前一个棋待诏留给后一个棋待诏的话,十分相互矛盾。前任告诉后任,不能赢棋,否则非死即伤。后任接着又留言后任,说一定要赢棋,否则非死即伤。一直流传到贾玄这里,赢棋非死即伤,输棋非死即伤,贾玄已经完全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了。
下到一半,偷眼观瞧着皇帝的贾玄忽然福自心至,开始绞尽脑汁布局,殚尽竭力诱导,终于在下完最后一颗棋子后,双方棋子和地盘不多不少,正好平分秋色——和棋!
赵光义是何等人物,不过楞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龙颜大悦指着贾玄说了一句:
“爱卿很好,有些意思。朕赢棋也好输棋也罢,都已经麻木了,反正知道你们这些棋待诏,在朕面前肯定不是要输棋就是要赢棋的,唯独这和棋,朕还没有尝到过是一个什么滋味,好好好……”
贾玄走出来,才发现无论是侍卫还是太监,看向他的所有眼神全都充满了星光。这个叫贾玄的家伙,这么多年还是第一个毫发无损地走出来的棋待诏吧?
不过贾玄的好日子没过多久,赵光义便故态复萌,开始在棋枰上故意刁难,最后强令他不准再和棋,然后给了他两个非此即彼而又布满陷阱的选择:赢棋,可以马上得到一袭绯衣的赏赐,并可在翰林院夸耀三日。输棋,马上着侍卫将他丢入一旁的烂泥池塘中。
到底是赢棋还是输棋,这是一个问题。思索良久,贾玄最终还是没有胆量去赢皇帝的棋,于是硬着头皮选择了输一个子的结局。输一个子也是输,赵光义马上毫不客气地下旨就要将他扔进池塘中去。就在自己快要变成落汤鸡之时,贾玄赶紧摊开手掌壮胆喊了一声:“启禀皇上,微臣手心里还握有一子,不算输。”
赵光义添上此子,重新数目,居然又是和棋。
到了此时,皇帝赵光义才算真正领悟到了一个围棋国手的棋艺水平,到了一种高度棋力是何样的出神入化与变化莫测。于是,终于开始认真地正视围棋这门看似游戏的艺术起来。还别说,赵光义长得虽然五大三粗,甚至野史中还有他强行当众临幸小周后的卑劣无耻行径。但对于围棋,在贾玄后来挖空心思的假借“新图妙势”之名教他提升棋艺,他的棋力还真的有了突飞猛进的跃升,甚至后来还自己独创出“天鹅独飞势”、“对面千里势”以及“海底取明珠势”三种围棋死活题,一跃成为历代皇帝中围棋水平最高的皇帝。而他独创的死活题,后来还被收入到著名的《忘忧清乐集》一书中,如同有关他“开卷有益”的典出,也算是一段难得的围棋佳话了。而其背后的始作俑者贾玄,以棋待诏之名成就了一位皇帝的围棋传奇,快乐夫复何言。
第699章 局亦有劫]
在对待工作和围棋的关系上,历史常常给一些人开这样的玩笑,再给一些人开那样的玩笑。历史似乎就像一个喜欢幽默的考官,将他的答案一个写在左边的脸上,一个写在右边的脸上,过个几百年,就要摇头晃脑地挑一些好学的人问一问:你们猜一下,是我的右脸正确,还是我的左脸正确?
陶侃主持荆州工作的时候,上任的第一把火,是亲自到各个部门的角角落落去搜查。搜查什么呢?围棋。他之所以亲力亲为,不是因为他天生就好动,而是因为他一个人都不敢相信。
作为军人出身的他,有个想法一般是很顽固的的。他对此的理解是,一个人如果一旦做了小偷,不是他说不偷就不偷了。他不偷就心痒痒,心一痒手就会跟着痒痒。这个痒痒是什么,就是瘾啊!喜欢围棋的人,也有这个瘾,这个痒。就像狗改不了吃屎,一到时候,这些人就要蠢蠢欲动。现在,我把他们的作案工具都拿跑了,看他们还怎样过瘾!
在确认已无棋可收之后,陶侃便押着满满一车围棋,当着众官的面,将它们全部倒进了荆州江中。接着,他就在这个现场会上发表了第一次就职演说。
在大蓬车顶,他用手指点着同事大声疾呼:诸位,醒醒吧,努力工作,造福黎民。围棋,那是我们的先贤尧帝为了哄他的傻儿子,才造出来让他开窍的啊!可是你们,却都是国家的栋梁,百姓的表率啊!
他的演说效果如何,似乎已无须考证。但荆州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倒是一目了然。显然,陶侃喜欢的是历史老人的左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