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穿越清朝当皇帝

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839节

目送三架战机快速的远去并最终消失在层山叠影背后,安德鲁轻轻的嘘了一口气,他在感觉稍稍放心的同时,也感觉自己这几天来的担心似乎是多余的。是啊,在几年前的一番变故之后,原来那数十万的希腊人民解放军早已经不复存在了,而今仍旧在希腊境内坚持战斗的,也不过才只有区区的几万人而已。即便是兵力上如此不堪的一支反政府军队,还缺乏必要的武力配备。像什么坦克、飞机之类地武器装备,他们根本就没有。面对这样一群乌合之众。自己还有什么好担心的?难道怕他们扑上来用牙齿咬自己吗?

微微把头一摇,安德鲁上尉地脸上浮现出一丝自嘲般的微笑。他拍拍前面副驾驶的座位,对自己的通讯兵说道:“霍普森,把我的雪茄烟递过来。恩,还有,到前面你就下车,去通讯连等候消息,看看我们的空军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

“好的。上尉。”通讯兵翻开他地行军包,从里面取出一根包裹在钢筒里的雪茄,一边递给自己的长官,一边说道。

在新西兰第三步兵团正前方不到两公里处,是一个如同爪子形状的四叉路口,两座横亘其间的山梁。将通往大山深处的道路一分为三。两座山梁地山势并不陡峭,坡度很缓但是却密林丛生,光秃秃的橡树漫山遍野的。很是幽静。在四条道路交叉地路口中央,竖立着一杆路标,四个路牌明确的标识出了每条道路所通往的地方。

在路口正前方的一片林地里,龙军先遣部队何健上校同刘湘上校蹲在一个临时构筑起来、顶部有着灰白色帐布掩护的小型指挥所里,聚精会神的看着铺开的一份地图,两人之间还时不时的窃窃私语着什么。

当三架英国人的战斗机,带着隆隆的轰鸣声从树林上空飞过的时候,何健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指挥所的顶棚,而后撇撇嘴说道:“你知道吗?我真的很喜欢这些英国人,因为他们总能把复杂的事情想的特别简单。难道他们真的认为单单依靠这种类似的空中侦查,就能够把地上的情况看个一目了然了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当初德国人没有能够打进伦敦,的确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呵呵,”刘湘笑了笑,心不在焉的说了一句,“其实这也不能完全归咎于英国佬的疏忽,主要是他们想不到我们的行动会这么迅速,而且悄无声息的赶到这里,给他们布下了一个硕大的口袋。否则的话,我敢肯定这些英国佬早就打点行装跑到海上去了。”

“嗯,”何健点点头,脸上闪现出一丝兴奋的神色,他舔舔稍稍有些干裂的嘴唇,低声说道,“你觉得这次咱们跟英国佬是要硬碰硬的死战一场呢,还是简简单单的给他们一个教训就算了?军区司令部的意向也不明确,方面军指挥部那里也是没有任何消息透露出来,就是叫咱们放开手脚来打。唉,你倒是说说,咱们这个放开手脚来打,是不是要从希腊的中间开花,一直打到海边上去啊?”

“这可谁也说不好,不过我估计这一仗的规模小不了,怎么着也得把巴尔干方向上的英国佬都赶出去,”何健拱着个腰,扭了扭有些发麻的大腿,同时说道,“你没看见军区司令都来了嘛,他出现的地方,从来都是风起浪卷的,这次估计动静也小不了,而且前段时间我听说英国佬还在土耳其暗中折腾,这次说不定咱们还要……”

“报告!”

刘湘的话刚说到这里,指挥所门口的布帘外就传来一个大喊报告的声音。两个年纪不过三十出头的上尉,立马住了嘴,刘湘首先站起身来,板起面孔说道:“进来!”

布帘掀起,一个军装整洁的通讯兵快步走了进来。

“长官,刚刚从三十二团、三十三团、独立五团传来消息,敌人已经完全进入了我们的伏击圈,少校请示是否可以正式发起进攻。”通讯员大声说道。

“噢?!走。我们出去看看!”两位上校异口同声的说了一句,然后大跨步地朝门外走去。

在指挥所外的山丘上,何健抢先爬上一块六七米见方的火山岩岩石,然后拿起胸前的望远镜,朝西南方向上的山路望去。

两位上校选择的位置相当好,站在这块岩石上,可以将西南方向那条处在丛林环山间的公路看个一清二楚,而此时,就在那条山路上,一支上千人的英军部队。正在向开阔的路口缓缓推进。也许是这一路行来没有遭遇游击队袭扰的缘故,走在最前面地步兵队列显得有些松散。从望远镜远远看过去,那的确像是一群乌合之众。

“亏得情报上还说这些英国佬不容小觑,是什么打过硬仗地部队,依我看,纯粹就是一群虾蟹。”放下手里的望远镜,何健不屑一顾地说道,“那指挥官估计也是一块废料,这品都斯山脉原本就是希腊人民军游击队活动频繁的地区,他们上百公里走过来。没有遭遇半次袭击,难道他们也察觉不到异常?!”

“管他是什么料,反正我们的任务就是吃掉他们。”刘湘仍旧用望远镜看着前方,满不在乎的笑道,“不过我看时机也差不多了,应该轮到我们收获的时候了。”

“嗯。”何健点点头,然后转过身对通讯员说道,“立刻通知你们的头儿,让他的两个山地炮营,对敌人后腰位置上的坦克部队进行横向炮击,务必在第一时间截断他们装甲部队后撤的道路。告诉他,他的炮击可是我们发起这第一场战役的号角,让他给我打漂亮点,不然我就调他去后勤坐冷板凳!”

谁主沉浮:第三次世界大战(收关卷)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希腊法西斯?

“是,长官!”通讯兵猛地一挺身,应道。

安德鲁绝对没有想到,他所带领的部队竟然会在这种情况下,遭遇到敌人如此猛烈的进攻,当刺耳的呼啸声以及那迅速升起在半空地烟雾出现在他的耳中、眼前的时候,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察觉到了一点,那就是这场突如其来的伏击,绝不是什么希腊人民军游击队所能够发动的。那一道道密集出现在空中的白色烟线,无比生动的说明了敌人在使用什么样的武器发起第一波攻击。

中国秋风火箭炮,足以令任何一支处在它覆盖下的军队为之颤抖的火炮,而今,这种威力强大的火炮被用在了这支倒霉的英国军队身上。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几乎在一瞬间就响彻了整个山脉,一团团火光在血肉横飞、泥土四射的爆响中升起,原本宁静祥和的山间公路,顷刻间化为人间地狱。

“处在后腰上的皇家坦克第十二团完了!”看着那滚滚的冒起的浓烟,安德鲁心中哀叹一声。他亲眼看见爱德华上尉所乘坐的那辆坦克,被一枚火箭弹击中炮塔,如流的火焰一眨眼的功夫,就将整辆坦克包裹起来。随后还没有等到那火焰彻底升腾起来,又是一枚火箭弹在坦克的左侧装甲上爆炸,巨大的爆炸力将火光中的坦克,冲的凌空侧倾起来,颤颤巍巍的,险些当场翻倒。而当它最终再次跌落尘埃的时候,原本一座由钢铁堆砌而成的移动堡垒,已经彻底化作了一堆废铜烂铁。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处在坦克中的人,都不会有存活下来的可能。

“快!远离公路,撤退到树林里去!通讯兵,通讯兵,马上同航空队取得联系,我们需要空中支援,我们需要空中支援!”安德鲁明白,在这个时候,仍旧滞留在目标过于暴露的公路上是非常不明智的,因此,他当机立断,向自己的部队下达了命令。

可是骤然遭受打击的部队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四处寻找藏身地点的士兵乱哄哄一片,有的人冲进了林子,而有的人则趴伏在了路边的凹地里,更有部分人仍旧呆在公路上,企图救助那些因受伤而无法移动的战友。

但是无论是企图朝那里躲藏,都是徒劳的,因为就在炮击开始后不到十分钟,这些被打蒙了的新西兰士兵就惊恐的发现,在他们正前方以及两侧的山丘丛林上,有无数身穿灰色制式军装、手持中国制冲锋枪、步枪的士兵,高声呐喊着什么,朝他们一窝蜂的冲了过来。

“我的上帝!是中国人!中国人来了!”看着那些从四面八方扑过来的敌人,安德鲁毫无形象的跪倒在地。

在跪倒的那一瞬间,安德鲁脑子里想的事情就只有一件,那就是自己从国内带出来的这些士兵,究竟还有几个人能够活着回去。

首相说得好,通过希腊的战事,可以试探出中国人在欧洲地缘政治上的忍耐底线,如今一切都试探出来了,可是大英联邦却将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中国数万部队,秘密挺进希腊,其巴尔干第一方面军的第七十九步兵师、第四十五机械化步兵师,独立第四机械化步兵师,在品都斯山脉南麓的伊萨斯山谷,围歼英军第二十九独立机械化步兵师。”这样一个惊人的消息,以更加惊人的速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疯狂传播,一时间,举世震惊,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为了什么,被标榜为和平盛会的华盛顿会议刚刚结束不久,大西洋宪章的一系列问题还没有敲定,这新的一场战争却再次爆发了。这意味着什么?这其中隐藏着什么内幕?今后的世界是将走向和平,还是将要走向一场新的更大规模的战争?这些问题都是人们想要知道的。一万两千多人的一支军队,在顷刻间遭遇灭顶之灾,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恐怕都不是一件小事,英国人即便不发起报复,恐怕也必定要从中国人那里讨个说法。

当消息传到英国国内,整个英伦三岛全都炸开锅了,就在此前一天,英国的各个报纸上还都在登载着通过华盛顿会议英联邦成为了最后胜利者的消息,而转过天来,他们铺天盖的报道的,就成了英军在希腊遭遇惨败的新闻。几乎每一个英国人都在唾骂,唾骂中国人的背信弃义,唾骂中国人的穷凶极恶,而在唾骂之中,有些声音显得更加响亮,那就是政府应该立刻对中国人宣战,用更加猛烈的进攻,来回击中国人这种卑劣的做法。

面对中国人突如其来地攻击。以丘吉尔为首的英国政府也是迅速做出了反应,就在品都斯山脉南部战役结束的第二天,丘吉尔便同法国总统戴高乐取得了联系。长期以来,这位英国的铁血首相,就是一个纯粹到骨头缝里的反华、反共主义者,他对任何形式的专制和社会主义趋向,都抱有深刻的成见。正是在他的游说以及坚持下,英国才不惜投入大笔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干涉包括希腊在内的欧洲众多国家的国内革命。在丘吉尔看来,专制和共产主义就是一根可以飞速生长并迅速扩散的毒苗。只要你给它哪怕一丁点生存的空间,它就会迅速的蔓延到全世界。因此,自从二战结束之后,丘吉尔就一直在宣扬对中国和苏联的围堵。时至今日,他的这种思想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显得是愈演愈烈。

在同戴高乐的通话中,丘吉尔一方面寻求了自己大洋彼岸的盟友在这件事情上的看法,同时也希望法国能够首先在舆论上,对英国提供支持,并通过外交手段对中国施压。迫使他们先无条件释放被俘的英军官兵。在另一方面,丘吉尔也希望美国能够正式介入这件事情,将原本在非洲修整的军队调往希腊,以支援英军在那里开展的战争。

毕竟是长期以来的盟友,戴高乐毫不犹豫的同意了丘吉尔的第一个要求,他声称,自己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同中国领导人取得联系,用最严厉、最具有威胁性的言辞向对方施加压力。但是对于直接出兵希腊这个问题,戴高乐并没有给于任何承诺。毕竟战争不是一件小事,同目前军事力量正处在鼎盛阶段的中国开战,显然并非是什么明智的决定。更何况,戴高乐虽然是法国的总统,拥有对外宣布进行战争的权力,可话说回来,这战争是需要用钱来支撑的,而在美国的政治结构中,国家的财政划拨大权把握在国会的手里,所以呢,法国总统要想对外发动战争,首先就要经过国会的同意。

而今,随着二战和中美战争的落幕,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势力终于被连根拔除,美国几乎被中国打回到石器时代,国际和平的曙光刚出现,按照当初法国国会政治中的媾和条件,代表着大军火商利益的势力就应该到了退让的时候了,法国在这个时候需要和平,需要将国家订货的主要方向,转移到战后建设方面来了。所以,戴高乐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他在国会中再次提出新的战争计划,能够获得通过的机率也绝对是相当低的,一个搞不好,他这个总统都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慎重啊,这一切都要慎重啊!

在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愈发感觉事态不妙的戴高乐,决定召集政府的智囊们好好的研究一下这个问题,看看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够让这场风波平静的过去,最好是能让中国人稍稍低下头,同时呢,又让英国人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做过多的纠缠。

10月13日,深秋的北京下起了今年的第一场雨,雨下的不大,细细密密、碎碎蒙蒙的。

在象征着中国最高权力核心的紫禁城内,关续清正在召开最高统帅部的一次会议。他早些时候接到了来自万里之外的电话,那位貌似忧国忧民忧天下的戴高乐总统,同他在电话里交谈了将近两个小时。在这两个小时的交谈中,戴高乐唯一的目的,就是向中国施加压力,希望中国方面能够将进入希腊的龙军撤出去,把希腊的事务交给英国人去处理,从而算作对他们的补偿。

尽管这期间戴高乐所有的话都说的很婉转,尽可能不让对方感到无法接受,但是关续清仍旧在电话中表现出了他的强硬立场。按照他的话说,那就是目前的希腊已经出现了一股法西斯势力逆卷倒袭的趋势。由英国人所扶植起来的希腊所谓临时政府,正在其国内实行残暴、黑暗、专制的法西斯主义统治。就在今年五月期间,雅典爆发了震惊全世界的血腥事件,而在此之后,这个法西斯的政府仍旧没有罢手的迹象,他们在全希腊境内四处搜捕、迫害、杀戮反对其专制统治要求和平民主的中国进步人士。作为一个曾经坚持与法西斯斗争、挽救世界和平的国家,中国绝不也永不允许这个世界上再次出现一个类似的法西斯政权。

谁主沉浮:第三次世界大战(收关卷)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战争需要理由吗?

关续清正告戴高乐,要想让龙军撤出希腊,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英国人提前滚出那片土地。而要想让帝国释放被俘地英军士兵,那同样也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交出制造五月风暴的罪魁祸首,希腊临时政府首脑——斯潘诺里斯,并将这个战犯交给希腊人民去审判。

在电话交谈的最后,关续清告诉戴高乐,中国政府爱好和平,但是也惧怕战争,他能够带领当帝国成功抗击德意日法西斯势力,并最终取得胜利,那么就有信心迎接一场新的挑战,无论是英国还是别的什么国家,中国都不会畏惧,数百万的龙军如今就将严阵以待,等候着新的敌人找上门来。

就算是针对美国态度的一种回应吧,在同戴高乐有了电话上的交谈之后,关续清在帝国军方提出他要求在这个时候,全国、全军都必须同他保持思想上的绝对一致,尽可能避免同法国人发生直接冲突,但是却必须做好一切可能性的战争准备,而在希腊作战的龙军部队,则尽可能避开由英国人防守的战线,全力打击希腊政府军。

在这一次会议上,关续清同一干军事高官们分析,面对这次发生的希腊战争,法国人直接参战的可能性并不大,至少在短期内直接参战的可能性不大。要知道法国的政权结构同中国的政权结构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中国是权力的集中制,而法国则是半总统制半议会制的民主共和制。权力的集中制同半总统制半议会制的民主共和制相比,或许缺少了一些民主的氛围,但是它却绝对有效率,而这个效率,尤其体现在应对战争方面。

在中国,战争与否的决定权,完全在最高领导人的手里,毫不客气的说,在这个节骨眼上,只要关续清下达命令,要同英国人全面开战,那么这个命令是今天下达的,明天全国所有的战争机器就会开始全速运转。

而在法国呢,像发动战争这种事情,就绝不是总统一个人说了算的,在动员令下达之前,国会就要商讨,就要议定,各种持不同意见的国会议员坐在一起互相扯皮,分析这个分析那个,等到最后决定下来,估计一两周的时间就过去了。而在这一两周的时间里,天知道战场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最高统帅部的所有人都认为法国不可能在短期内直接参战。

首节 上一节 839/9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鹿鼎之神龙教主

下一篇:迷失在一六二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