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迷失在一六二九

迷失在一六二九 第213节

“‘起点计划’已经初步取得了进展,据多条线索证实:广州府的茶馆里面已经有不少说书先生在讲述《海上梁山传》的段子了,并且正在向附近几个州府传播。”

在和临高总部那边通电话时,作为该项宣传计划的发起人,赵立德对于他亲自制定的这项“起点计划”相当满意。老解他们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成绩固然骄人,但要把这些事迹转化为有利的舆论导向,宣传战线上的工作必不可少。

对于他组织起来的写作班子,阿德在电话里大加褒奖:

“……跟郭逸,陈涛他们打个招呼:他们干得很好,我要向委员会为他们请功!”

——那几个人以前据说混过起点的,不过都属于扑街作者一类。阿德以前在闲聊时听说过他们这项“特长”,当时只是笑笑便罢,没想到还真有用得上的时候。

表扬之外,阿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字风格要更开放一点,实在不行把章鱼也拉入创作组,他不是自吹说以前混恶魔岛的吗?……不,我不觉得他在吹牛,随便咱们讨论什么话题,这个贱人一加入风格肯定变得淫荡……对对,把他吸收进来!另外告诉陈涛,别再搞什么文青式的虐主桥段啦,他以前就是这么扑的,要多写爽文,意淫文!把明朝读者都当小白看最好,这样才能吸引他们!”

“……当然最重要还是更新,更新才是王道!告诉他们别太在意明朝人的阅读习惯,把故事情节编出来就行。关于细节方面,那些评书艺人自然会根据当地传统习惯加以润色的,你们再细细得过本地人吗?……总之要求创作人员加快更新进度,每天三千字不够啦,至少五千!”

——“谎言重复一千遍即是真理”,更何况短毛所宣传的内容,都有真实的事迹在后面支撑着,加上故事本身也有足够的吸引力和传播力。这一切加在一起,使得这个大明崇祯四年的夏季,两广和福建地区都变得热热闹闹,充满了某种奇异的活力。

而这一切传言的中心:海南岛琼州府,在世人眼中自然愈发充满了吸引力。

在船工悠长的号子声中,又一艘商船缓缓停靠在了白沙港的码头栈桥边。

比起当初只有一条直走道的单面栈桥,如今这里已经扩建出四五条岔道来,可以同时停靠超过十艘以上的大福船——白沙码头的客运和货运流量增长都极快,以前是一个月才能有十来条船在这里靠岸,而现在每天都差不多有这个数。

一名商人打扮的旅客走出船舱,目光首先被码头上两面高高飘扬的“替天行道”“除暴安良”杏黄大旗所吸引。上次来的时候还不见这玩意儿,看来这伙短毛还当真以梁山好汉自居了……他们是想借此告诉朝廷什么?在等着被招安吗?

单身旅者的眼中射出一丝复杂光彩,这些短毛的所作所为非同寻常啊。最近在两广一带流传甚广,极受民间欢迎的那部评书,怎么看都不象是大明本土文人所能编纂出来。其间的很多遣词用句,倒是和这些短毛的语言习惯颇为类似。一般人或许感觉不出,但自己跟他们软磨硬泡,前后接触了两个多月,早就习惯了那种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方式,一听就能听出来。

——如果要仔细追查下去,相信肯定能找到短毛在幕后推手的证据。但这根本没用,就算官府揭破说这些评书都是短毛编出来的,也挡不住老百姓喜闻乐见啊。连自己的家人每天都等着要去茶馆听《海上梁山传》的最新片断,官府已经不可能禁止了——和他们所作的其它许多事情一样:充分利用大势。一切都是正大光明的阳谋,纵使看破,亦不可解。

……头脑中思虑万千,这位旅者不觉顺着人流走到码头出口地方。这里的盘查比起上次似乎又严格了许多,面对好像有点看出了自己职业,面露怀疑之色走过来的几名短毛“城管”,旅者微笑着站定在原地,主动对那几人自报身份道:

“请代为通报庞军师或是赵军师,广州故人,锦衣卫周晟求见。”

第二百一十四章 弄巧成拙

老李教授正好不在,临高主基地出了点事,他连夜赶回去了,家里只有一帮年轻小伙子在。当听到那个锦衣卫官员再度来访的消息时,参谋组众人都很吃惊。

“他是一个人前来的吗?”

解席首先关心这个,虽然这是在他们的地盘上,武力上也占有绝对优势,“锦衣卫”这三个字依然让人感到紧张。

在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大家决定见见他。周晟上次在这里不大不小吃了个闷亏,已经已经知道短毛的精明。就算他再有城府,也不会平白无故地跑来找不自在。如此上门,肯定有事。

周晟先前给他们的印象不错,为人精明而又不失灵活。小处甚是随和,但在大节问题上却分毫不让,可以说是个非常称职的外交使者,比那个姓方的文人要强多了。

当见到这位锦衣卫千户官只穿着一身普通商人衣裳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大家都愣了一下。上次谈判时,哪怕在大狱里蹲了两个多月,周晟也依然尽量保持了衣冠整洁,一身明朝官衣虽有褶皱,却不见污痕,可见他是个非常注重仪表的人。这时候居然化装前来,事情可有点不寻常。

“怎么,老周,莫非在广州混不下去了,打算跳槽到我们这边来吗?可那欢迎啊。”

阿德跟他打交道最多,两个人明里暗里交锋过好几次,彼此都颇佩服对方的机敏,关系还算不错的。不过还是老样子——见了面就忍不住要较较劲儿。

周晟果然微微一笑:

“周某孤身一人前来,既无家眷又无取信之物,就算我说是来投奔的,诸位先生敢于收留吗?”

解席立即上前一步,哈哈一笑:

“有什么不敢的,大明朝在职的文官武将我们都用了一堆呢——你应该看到过王璞的述职报告吧?另外在码头上那些人也都是明王朝的正规军呢。”

“他们么……”

周晟的眼中显出复杂神色,轻轻叹了一口气:

“若不是看过了介山先生的文书,周某也不会行险来此啊。”

听他话里有话,众人更是诧异,难道当真是来投靠的?

于是北纬走上前去,淡淡说道:

“周大人的家眷……好像只有一妻一女而已,连仆人都算上才不过七八个,是住在广州城东片的锦绣街上吧?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去帮忙接出来也不是什么麻烦事。”

周晟脸色顿时大变,连连摇手:

“不不不,周某仍然效忠于大明朝廷,诸位先生莫要误会!”

见他前后态度不一,众人都有些糊涂,这时候庞雨就站出来打圆场了:

“好啦好啦,玩笑话回头再说,周大人此来想必是有什么要紧事情,进去谈吧。”

一行人走进接待室,周晟知道短毛的习俗——他们不习惯用下人的。果然是解席亲自倒了一杯水给他,后者连忙起身接过,郑重道谢之后,方才正容说道:

“周某此来,虽然不是为了投效诸位,却也是担了天大干系——周某并非奉上官令谕而来,乃是私自出海。若是走漏了风声,不但自家难免一刀之厄,怕是还要祸延家人。故此周某今日之言,万望诸位先生都能保守机密才好。”

众人自是一口应诺,但周晟随后却又发了半天愣,才终于下定决心似地说道:

“废话就不多说了,周某此来,就是为了告知诸位:王督已经做出决断:定是要进剿琼州,还望诸位先生早做打算为妙。”

“……”

接待室里顿时一片沉默,面对大明王朝咄咄逼人的攻势,穿越众在去年年末时候制定了“以拖待变”的方针策略,迄今为止,已经施行了半年多。这半年来,大家可谓竭尽全力,软的硬的,文攻武卫……各种各样手段统统施展出来。想来多多少少总应该取得一些效果吧?然而一切的希望却被周晟这句话轻轻打破。

“为什么?”

解席低声问道,心中却满是愤懑之气。迄今为止针对明王朝的每一条策略都非常成功,没理由不见效果的。就算王尊德年老固执决意要打,严酷的现实难道还不能逼他低头?

周晟脸上却显出一丝苦笑:

“这半年来,我两广境内处处闻警,海匪,倭寇,还有红毛人到处生事……军营仓储,迭遭破坏,王督为此焦头烂额,本来是顾不上你们的。可偏偏……你们送到北京城里的那件东西出了岔子。”

首节 上一节 213/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清朝当皇帝

下一篇:一揽众美在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