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迷失在一六二九

迷失在一六二九 第92节

老黄的疑问让李靖诚很不爽,虽然他业余爱好捣鼓炸药,但毕竟本职工作是在炼油厂么,对石油化工还是比较熟悉的。

他们没搞什么模型,而是直接把全套加工设备给搬来了——也就几个大肚陶瓷坛子,一堆用马口铁卷出来的导管,再加上一些支架之类,当场在院子里把架势搭开,现场做给大家看。

——把粉碎成细小颗粒的油页岩放进陶瓷坛子里,坛口用带有导气管的塞子塞上,并用湿泥密封,然后一边加热陶罐,一边不停转动罐体,就好像做爆米花那种操作。

于是很快就有气体从导气管中排出,在不同温度的收集罐中逐次冷却以后就变成了不怎么清澈的油质物。

李靖诚介绍说本来应该分馏出四种液体,但因为材料工具实在太简陋,他们现在只能得到两种混合油。一种是燃点比较高的重柴油,可以给轮船当燃料用;另一种则介乎于轻柴油和汽油之间,应该可以驱动摩托车或者摩托艇,实在不行,拿来做燃烧弹肯定没问题。

最后剩在罐子里的残渣类似沥青,沥青麻丝用来修补屋顶或者造船补漏是极好的材料,如果量大,还可以用来铺筑道路,用途也很广泛。

这种土法炼油的最大缺点是严重污染环境——李靖诚吴昆他们仅仅作个示范,就已经把半个工业区基地搞得异味冲天,不停有人冲上门来抗议。

在此情况下化学组向委员会介绍了另一种环保替代品——那根小树枝是油楠的枝条。

从油楠树木质内会分泌出一种淡棕色油质液体,气味清香,颜色跟煤油差不多,吴昆用棉花蘸了一些点着给大家看:刚放到火苗边上,就“轰”的一下爆燃开来,其燃烧性能跟柴油差不多。

当地老百姓经常收集油楠的木油拿来点灯,他们直接管这种树叫“灯油树”。油楠在海南岛上生长挺多的,据说在临高县附近就一片树林,里面大量生长着野生油楠。

关于提取油料,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树干上钻孔,大约五厘米左右,插入空心竹筒,下面放桶承接,一棵大树采集一次就能流出七八斤油来,不过采集一次之后要很长时间才能收下一次,否则树木会枯萎,一株大油楠树一年可以采集五十到一百公斤油料。

另一种就是直接把树伐倒,从树心处会渗出油液来,一次可以采集二三十斤。当然这种方式不能可持续发展,不建议使用。

使用这种天然柴油倒很环保,但也有其缺点——量太少啦。一棵成材大树一年只能提供一百公斤不到,临高城周围野生油楠再多,充其量不过几百棵,一年才十几二十来吨,够琼海号航行几次?

也有人想到可否搞人工种植,不过据吴南海回忆说这种油楠树成材至少要四五年,就算现在立即种上也要四年以后才能成林,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第九十二章 战略规划

当然了,有总比没有强。化学组提出的这两条路子虽然都不是太完美,但总算解决了燃料的有无问题,只要能让琼海号重新动起来就是最大成功。至于什么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考虑,眼下还顾不上这么多。

经过商议之后大家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由工程组,机械组等成员,配合化学组在远离居住区的地方搞一套土法炼油设备以提炼油页岩;另一方面,则让农业组负责照料临高城附近所有找到的油楠树,同时也研究人工种植和移栽的可能性。

个把月之后,在文澜江下游某条支流处,出现了一座样式简陋的大水轮。其实就是本地很常见的水力臼房:利用水力带动几个大捣椎,一下一下敲打到石臼中。只不过那里面不是稻谷,而是需要粉碎的油页岩矿料。

在旁边则是一大堆大小高矮各不相同的坛坛罐罐,其材料五花八门:有陶瓷缸,耐火砖窑,金属反应釜……等等不一而足,相互之间都用管道连接,看起来活像传说中练金术士的实验室,挺神秘的。

被粉碎后的油页岩矿料分数次被投入反应釜加热,蒸汽经过不同温度的冷却塔,分馏出各种液体,最后以甲烷为主难以收集的尾气则被点燃烧掉,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大气污染。

这套设施在当地人眼中显然极为古怪,特别是黄建成大师傅一时兴起,把最后的金属制尾气排放口给铸造成了龙头形状……当整套设备开始工作时,从龙嘴里喷出的熊熊火焰吓跑了所有来看热闹的土著,少数没跑的几个则无不跪倒在地磕头不止。

黄师傅这个小小恶搞给炼油厂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此后没什么当地人再敢来窥探。工程组原先最担心的:清末老百姓以保护龙脉为名疯狂拔电线杆子的运动在这里并没有发生。

不过也有副作用:被分配到化学组的本地工人们也同样坚决不肯去炼油厂工作,说是怕被给火龙吞了。

所以暂时,炼油厂这边还用不上本地劳工,只能完全依靠现代人支撑。好在暂时他们对燃料的需求也不太大,琼海号最近并没有出海任务。

农业组则花了将近半个月时间,把临高县四周零碎生长的百来棵大油楠树统统登记编号,计划以后每隔一两个月去采一次油。同时在养殖场和农田周围辟出地块,种植了一批小油楠树苗,和计划中的橡胶林毗邻,统一作为经济树种考虑。

1630年度的农业生产计划已经排满,虽然因为作战耽误了一点农时,但吴南海依然乐观估计:只要一季收获之后他们就能拥有足够全年食用的粮食。多余的粮食物资可以用来做贸易,招募更多本地劳力,以及作为战略储备。

在满足口粮需要的前提下,农业组开始计划进行更多经济作物开发。甘蔗和棉花的大规模种植计划被排上日程表。前者用来生产白糖,后者则是棉纺织业的基础。工业革命历来都是从轻纺行业开始,穿越者们既然想在十七世纪搞近代工业,当然还是尽量沿着历史道路发展最为安全快捷。

棉花田和甘蔗田都要占用大量土地的,但农业组并不打算改变原来的口粮田设置,吴南海现在已经知道给怎么充分利用新设立的领导机构了——他大笔一挥,一份新的,要求增加更多农业用地的报告出现在委员会案头……

“嘿嘿,这摊子是越铺越大了……连南海那老实人都想着要扩张……怎么样,兄弟们,差不多是拿下琼州府的时候了吧?”

在委员会日常商议事务的办公室中,解席看看那份报告,又看看墙上那张大比例海南岛地图,啧啧作声。他一向是主张要尽快攻打琼州府,控制整个海南岛的。随着工农业各方面发展,单单一个临高县确实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扩充地盘,势在必行。

只是在扩张方向上,大家意见不一。解席等人主张东进,经澄迈攻占琼州府,瓦解掉明王朝在海南岛上的统治,其它地方自然望风归降。

而以黄建成为首,另有一些人主张西征,往儋州,昌化方向一路占领过去,他们念念不忘那座著名的石碌铁矿,国内唯一含铁量可以达到百分之六十多的富铁矿。

此外叶孟言这小家伙也上蹿下跳主张南下,目标是他的家乡三亚。那里有海南最佳的天然良港,以及品位同样极高的田独铁矿,说起来也是个开基地的好地方,因此他这次没被大家笑话,还得到一些正式委员的支持。

不过争执到最后,却是以李明远教授为首的稳健派,或者说是“哪儿都不去”派说服了大家,包括庞雨在内,这批人的主张是近期内先别轻举妄动,安心搞好内政发展壮大最为要紧。

“以我们现在的力量,要把明王朝的势力从海南岛上驱逐出去,已经不算难事。正如老解所言:只要拿下琼州府,明在海南的统治自然土崩瓦解。可大家再仔细想一想,这么搞完之后,其它地方当真会老老实实归顺我们么?”

和往常一样,又是庞雨站出来充当分析师:

“不可能的,破坏掉原有的秩序,我们的力量又不足以填补那些空白,只会制造出混乱而已。说实话,只要明朝依然控制着琼州府,统治各州县,他们的行为模式至少还能保持统一,我们也可以加以预测——哪怕他们再要调兵来反攻,其部队总要在琼州府集结的。可一旦我们把他们赶走,其余各县会如何动作,简直就是物理学上的布朗无规则运动……谁都说不准啊。”

“那我们何时才可以向整个海南进军?”

解席有些不太满意的追问道,在他看来庞雨等人有点过分谨慎了,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就不能出手?这是典型的学究气,他是个商人,有风险意识,但更富于冒险精神。

“至少……要能做到两条吧:其一,我们的海上力量可以封锁琼州海峡。其次:至少要有一支能够随时机动,足够压制各处反对力量的专业化武装。”

虽然心犹未足,解席却不得不承认这两条意见都很实际——只有封锁驻琼州海峡,才能避免占领全岛后明王朝源源不断向此地投送军力消耗他们。只有建立起职业化的武装军队,才能不再像现在这样,一打仗就必须出动全部人手,直接影响到生产计划。

“可是这两条都不可能短期内实现啊……”

文德嗣很无奈的叹息道,光职业化的武装军队这一条,他们现在真正脱产,能随时调动的,也就军事组那十几号人。

至于海上武装之梦则更是遥远,琼海号就算解决了燃料问题也不可能经常去巡逻海峡,至于那条公主号……连船底都还没修补完。就算修好了,这边恐怕还要对其进行大改造,否则根本没那么多人手去开动它。

“所以,先把临高发展好吧,等彻底控制消化了这块地盘之后,再想别的。”

主席李明远教授做出了最终结论,大家只好先放弃扩张念头,安心继续发展内政。

话题转回到农业组的报告上来。不得不说,吴南海这个鸟人很会做表面功夫——他自己在雇工面前总是摆出一副亲善仁慈嘴脸,经常给他们开开小灶增加待遇什么,比方说坚持给所有小孩子每人每天的伙食定额增加一个鸡蛋,以至于那些农民都喊他吴大善人。农业组是所有本地雇工最乐意去的单位。

但实际上,这个曾经的老实人大学生,现在已经完全蜕变成了黄世仁一般的黑心地主,整天就算计着要把周围农地统统搞到手。没事儿就满世界转悠,见人哈哈笑,实际上是在偷偷相看人家的地呢……

最让人郁闷的是,他还不用亲自动手,因为当初解席等人的自告奋勇,现在这活儿完全落到了委员会头上。准确说,是落在了解席头上——老解不得不再去找李师爷等人“私下交流”,或是顶着一脑袋浮灰去翻检鱼鳞册页,看看有多少地能简单合法的搞到手,又有多少是需要动用厚黑学手段的……

第九十三章 我们的军队我们的连!

首节 上一节 92/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清朝当皇帝

下一篇:一揽众美在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