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望族风流

望族风流 第559节

纪宁从人群中走出来,站在所有翰林和进士之前,只是将双手拱起,行礼道:“臣纪宁,见过陛下!”

见到纪宁出来,其实在场很多人是认识的,尤其以当权派知道纪宁为多。

那些朝官和中下层的官吏、学子,多半都没听说纪宁是谁,但崇王府、惠王府、文仁公主、太子、李国舅等人,都听说过纪宁,并且都有过不同程度的笼络,可以说,纪宁现在的名不见经传只限于普通官员和读书人,反而是上层社会的人对他了解更多一些。

尤其他还是准驸马,赵元容自己选出来的夫婿。

见到纪宁出来,赵元轩心中是最激动的,她嘀咕道:“我就知道他很有才,本郡主那么聪明,岂会输给一个庸才?他出来了,出来了”

赵康政打量了一下纪宁,微微点头道:“纪卿家也算是一表人才!”

纪宁再微微躬身行礼,赵康政没有就着纪宁一表人才这个话题继续说下去,道:“纪卿家,你这首诗词,其中到底是怎的意思,不妨给朕说说,朕认为你写的诗词中,倒也精巧,只是很多内容,似乎跟今日的命题有所不搭!”

“回陛下!”纪宁语气不卑不亢,显得很冷静道,“微臣的这首诗词,乃说的是京城的宫市”

“大胆!”皇帝还没说什么,龙城已经高声叫起来,“你不过才是一个新科进士,居然敢妄自议论朝政?”

这话说出来,赵康政自己听的也不是很明白,他对于宫中货物的采办流程,根本就不清楚,自然不知道其中涉及到哪些人的利益。

纪宁打量了龙城一眼,其实关于龙城会发飙的事情,纪宁早就料到了,因为宫市背后最大的得益者,其实就是宫里的太监,很多货物的采办,甚至都是宫中那些掌权太监自己主持完成的,为了获得的高额的利润,强取豪夺基本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只是不会涉及到朝中大臣的利益,所以那些言官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当没看到。

赵康政本想直接问什么是宫市,但他又怕暴露自己的无知。

纪宁直接解释道:“陛下,臣并非是要妄自议论朝政,只因为微臣曾在京城中,见到宫中采办货物之人,面对手无寸铁的市集小商贩,直接以极少量的银钱,而将货物带走,小商贩有怨言而不敢抒发,有怨恼也不敢明言,实在是如今盛世之朝的一点遗憾!”

在场很多老臣,尤其是韩翰林等人在心中得意,幸灾乐祸地想:“这纪宁根本是不知好歹,敢直接把大永朝的弊端提出来,说的还是涉及宫廷采办的宫市,这不是自己找死?”

他们觉得,但凡是涉及到民怨和朝廷弊端的问题,皇帝一定是不爱听,并且会雷霆大怒的。

但他们其实根本还不完全了解赵康政的性格。

赵康政虽然是那种喜欢听谄媚之言的昏君,但他曾经也做过一段时间开明的皇帝,而且现在纪宁所提出的,并非是大永朝全面的问题,只是揪着一个小问题在说。

如此一来,赵康政觉得,既然是朕提出来百姓疾苦的命题,只要你们别把大永朝的百姓说的有多么苦难,朝廷多么昏庸,朕是多么的昏庸,朕还是愿意听一些“小意见”的。

你可以批评朕,但不能揭朕的痛脚,说什么灾荒、流民的,就是在打朕的脸,朕的江山怎么会有这些东西?

但如果是什么连朕都不知道怎么运作的宫市,只是下面有人在中饱私囊而破坏了朕的圣明,这才导致大永朝出现了一点小问题,那朕很愿意在这里表现自己是有风度和气魄的皇帝,主动提出更改。

如此一来,朕不但不显得昏庸,反而显得是个知错能改的圣主!

果然,赵康政听到纪宁所说的事情之后,冷冷打量着龙城,问道:“宫廷采办的事情,是由谁负责的?”

龙城这下差点双腿都要站不稳了,他紧张道:“回陛下,宫廷采办,乃是由内侍监负责,具体涉及到不同的内监衙门,并非由一人负责!”

皇帝一听,更觉得有面子,还不是大问题,那查查是哪个职司衙门的太监在宫市上闹事,更简单了。

但赵康政还是表现的很愤怒,喝道:“混账!内监不过是宫里的奴仆,你们只是服侍皇室中人的,居然敢中饱私囊,坏了朝廷的纲纪!此事必须要彻查,若谁在其中中饱私囊,一律问罪,决不姑息!”

龙城赶紧跪下来道:“是是,陛下!”

这会他头上冷汗直冒,因为这件事最大的得益者,其实就是他自己。

到此时,赵康政才笑看着纪宁道:“纪卿家之前虽然并非朝臣,但却可以忠君为国,有体察百姓之苦,与民同乐之心,实在是所有读书人的楷模,如今更是高中状元,更是体现出,有胸怀之人才有成就的道理。尔等学子,更应以纪卿家为榜样!”

才两三句话的工夫,赵康政就已经把纪宁树立为读书人的典型,这变化之快,让在场那些自以为了解皇帝的大臣和读书人,都已经傻眼了。

第681章 不给皇帝面子

赵康政虽然算不上是喜怒无常的皇帝,但他在某些事上的态度,也的确是让人难以捉摸。

比如说他对纪宁这首诗的态度,简直是违背了他平时一贯的作风。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篇本来犯禁的诗词,最后却得到了皇帝的欣赏,甚至连诗的作者也被皇帝公开表扬,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但很显然,纪宁自己也很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论把握赵康政的心态,没有谁会比他把握的更准。

赵康政拿出一块安月国所进献的白玉,道:“这是赏赐给纪卿家的,除此之外,朕还有一件特别的赏赐,这是一枚宝印,就暂且送给你了!”

这赵康政有个习惯,喜欢把随身的印章送给人。

这些印章虽然都是皇帝的随身印信,但并非是涉及到名讳或者是国玺印章,都只是一些雕刻了文人雅士文字的印章,收藏的意义很大。

即便如此,这样一枚印章近乎可以当传家宝传下去了。

龙城上去把印章和白玉接在手上,走到纪宁面前,把东西递过来,龙城背对着皇帝,他用冷目瞪着纪宁,似乎在怪纪宁多管闲事。

“多谢陛下赏赐!”纪宁行礼道。

在场的人羡慕到不行,就算是那些朝中的老臣,也不是随便能得到这种赏赐的,皇帝过去几年,一共才赏赐给别人两枚印章,而纪宁这枚是第三枚。

赵康政笑道:“纪卿家,你不用客气,此番你高中状元,以后少不得有为朝廷效命的机会,朕还是希望你能在翰林院中多写出一些好的诗词文章来,装点盛世王朝!”

考中状元,没有谁不选择进入翰林院,因为直接就可以获得正六品的官职,比从庶吉士往上爬要方便的多,就算是个庶吉士,别人都也要称呼一声翰林。

但纪宁自己却没有进入翰林院的打算。

纪宁道:“回陛下,臣并无进入翰林院之准备。臣准备进入文庙,为文化传承,做出一番努力!”

“什么?”之前赵康政的脸色还很好,听到纪宁的话,他登时觉得没面子了。

在场的人也都被纪宁这番话说的一怔,之前有进士就在传说,说是这次鼎甲的三个人,有一个人不选择进入翰林院而要进文庙,当初很多人猜测这个人是顾玉明,都觉得是因为顾玉明被惠王府的人打,对朝廷失去信心,所以到文庙去,是为了避开朝中人。

但今日见到顾玉明的反应,别说是无心朝廷,甚至连对惠王府的态度都很暧昧,根本是记吃不记打。

现在他们才知道,原来要进文庙之人,乃是本次的状元纪宁。

之前他们还不知道纪宁的才学如何,现在纪宁获得了左相张俊铭的赏识拔擢,又得到皇帝的欣赏,可以说正是风头正劲,留在朝中必然也有很大的机会晋升,为什么要到文庙去过苦日子?

首节 上一节 559/9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全能系统

下一篇:穿越雍正之极品后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