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 第1236节
白崇禧一愣,本来他想说然后我们就可以实践三民主义,可望着冯诡的目光,他猛然想起李宗仁曾经说过的,战后是个大问题,当时他没有在意,以为李宗仁说的是共产党,国民党经过抗战,军事实力上升到空前的高度,社会改革成功缓解了社会矛盾,共产党虽然大有发展,可无论怎样计算,与国民党的实力差距也在百倍以上。
战后如果共产党要继续与国民党为敌,即以雷霆扫穴之势,将其消灭。百万日军都能被国军消灭,何况共产党?
可现在冯诡显然指的不是共产党,白崇禧心念电转,没等他想清楚,冯诡又慢悠悠的开口道:“健公,委员长提出抗战建国,发表中国之命运;延安提出联合政府,包括现在重庆的纷扰,其实都是落脚战后,不知道,德公和健公是否考虑过,战后何去何从?”
白崇禧的目光顿时沉下来,毫无疑问,国民党实力暴涨,也就是蒋介石实力暴涨,桂系现在守住了广西外,李品仙还主掌安徽,可蒋介石在安徽的力量也不弱。六年抗战,桂系的军事力量也增长不少,主力二十一集团军装备完全比得上中央军,可与蒋介石比起来,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
“先生的意思是?”白崇禧不敢轻易开口,试探的望着冯诡。
冯诡目光漠然,洒然一笑:“外界公推健公为小诸葛,殊不知,诸葛最厉害的不是军事,而是政治,执掌蜀国政权数十年,即便出征在外,国内政权依旧掌控在手中,为什么他能做到这个呢?其实说穿了,走一步,看三步。”
白崇禧不仅又迷惑了,这冯诡说的是什么呢?看三步,什么意思?冯诡拿出烟,趁着点烟的功夫,偷眼看了白崇禧一眼,心中忍不住摇头。
这白崇禧在军事上是把好手,可政治嗅觉比起来就差得太远,远不如李宗仁。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三节 战鼓(八)
白崇禧还是不明白,他淡淡一笑掩饰自己内心的迷惑,望着对岸的荒野:“那是国人谬赞,白某不过一军人,恰逢乱世,侥幸获得几次展露抱负的机会。先生所言,白某不明,还请先生指点。”
白崇禧本是心高气傲之人,现在的态度却很低,能让他放这么低的,放眼当今中国,没有几人。就在这番话中,白崇禧心里开始怀疑,这冯诡是不是庄继华派来的,话里便有了试探之意。
冯诡是多老奸的人,他立刻察觉白崇禧的意思,不过,今天的试探不是庄继华的意思,而是他自己的意思。他不知道,庄继华已经通过第三党去做李宗仁的工作去了,他担心的是庄继华现在如日中天,蒋介石在抗战后对他下手,希望拉桂系作盟友。
“健公久掌广西,岂有不知之理,只是军务繁忙,至有疏忽,”冯诡淡淡一笑:“广西与委员长久有隔阂,德公健公可思过将来何去何从?”
白崇禧心中一颤,禁不住沉默不语,目光复杂的望着河面。随着光复地区的增加,对军队的整顿,蒋介石将势力推进到以前达不到的地方,山东韩复榘,河北宋哲元、新疆盛世才、广东余汉谋、湖南何健,这些势力要么被消灭,要么被投向中央,山西阎锡山被严重削弱,甘青马鸿逵马步芳听命于他,可以这样说,除了共产党,国民党内再无可以挑战蒋介石的军事力量。
良久,白崇禧才长叹道:“先生所言不虚,不过,以我观之,国家统一本是大势所趋,委员长领导抗战,若在战后能切实实行总理之三民主义,我们当鼎力支持。”
冯诡目光闪烁,突然放声大笑,声音惊起两只小鸟,正在打鱼的老人扭头看了他们一眼,见他们的穿着,又赶紧回头,依旧专心打鱼,几个孩子正打闹着奔过来,看到他们的样子,不由停下了打闹,奇怪的望着他们。
笑声中,冯诡与白崇禧的目光在空中狠狠撞击了下,悄无声息的熄灭了。冯诡当然不会相信,桂系是最先和蒋介石合作的,蒋介石敢发动4.12清党,正是得力于桂系的支持;可桂系也是最先被蒋介石收拾的,北伐之后,面对四大军阀力量,蒋介石率先拿桂系开刀,李白被迫流亡香港,广西基业差点就被夺占。
“在社会改革之后,委员长现在又在重庆厉行政治改革,”白崇禧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斟酌用词,慢慢说道:“国家将走向宪政时期,一旦实现这个目标,国家将走向和平发展道路。”
白崇禧这话软弱无力,他一直在猜想冯诡的目的,可几种猜想都被他否决了,冯诡笑笑,没有反驳,却赞同的点点头:“宪政自然是好的,不过,以我对委员长的了解,事情恐怕没那么容易。党内的反对意见不少,特别是元老的反对,恐怕委员长会很为难。”
“抗战打了六年,内战打了十年。”白崇禧又站起来,向前走了两步,望着河对岸,看了几分钟,桂系在战后该如何自存,这个问题困惑着他,也困惑着李宗仁。可以想象,抗战的胜利会将蒋介石的声望推到一个巅峰。
在这种情况下,以蒋介石的性格,势必对党内外的对手采取强硬措施,桂系的生存将受到严重威胁。
但面对冯诡,白崇禧却不能谈,他在广州便认识冯诡,虽然不了解,但那时,冯诡已经是蒋介石的幕僚,现在又是庄继华的幕僚,在他看来庄继华对杂牌的手段比陈诚圆滑,却更加强硬。
“抗战建国,统一军令政令,”冯诡慢慢的说:“这是委员长对将来国家发展的规划,邓演达他们成立了农工民主党,张澜罗隆基他们成立了民盟,国内政治气氛有所缓和,如果就此进入宪政,那是最好不过,不过由于其中的中共因素,战后国家和平,还存在很大变数。”
白崇禧以为冯诡将话题岔开,也乐得不再谈这个话题,便顺着他的话说:“是这样,中共与政府作对十多年,国内存在两个政府,这是事实。可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政府只能有一个。”
冯诡也赞同的点点头,他起身拍拍身上的沙粒,上前与白崇禧并排站着:“可中共不会轻易让步,两党谈判必定艰难。”
白崇禧轻蔑一笑:“他们那点人,大军一到灰飞烟灭。”
冯诡瞟了他一眼,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然后微微摇头:“共产党的实力比起政府来说是差了很多,不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当年剿匪,委员长花了十年时间,还是没剿干净,现在他们有数十万军队,况且,经过抗战,国贫民弱,民心军心可愿再历战火?国家财政还能支持战争?”
白崇禧沉默了,眼镜片后面的目光游移不定,冯诡轻轻叹口气,不再开口,转身向来路走去,白崇禧迟疑片刻,也跟在他后面,眉头忽而凝重,忽而舒展。两道身影在冬日的阳光下,慢慢拖长。
等他们回到司令部时,庄继华也没能休息,李梅听说庄继华回来了,立刻拉着高志航求见,庄继华只好放弃休息。
李梅一见面便向庄继华详细解释了他的计划,要求批准这个计划。庄继华听完他的介绍后,沉默了一会,开口便让李梅失望了。
“不,李梅将军,天津是座有百万人口的大都市,这样的轰炸将至少导致十万市民死亡,如果这是对敌国,我还可以接受,可这是我们自己国土,我不能接受这样的轰炸。”
要换个人,李梅憋了几天的火,可能就发出来了,可面对庄继华就不能,在美军顾问团,他早就听说了庄继华名声,连史迪威都被他赶走了,还有谁不能赶走。
“您先别急,”庄继华以为李梅要张口,作了个手势:“将军,我也想早点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为此,我在六年前便下令进行研究一种凝固汽油弹,俞大维将军告诉我,这种汽油弹已经研究成功。将军,您知道吗,日本的建筑大都是木结构,只要进行一次大规模轰炸,可以将东京烧成白地。
不过,这不着急,天津我们一定能拿下来,日本人的援军也就那么多,”庄继华说着站起来,在李梅肩上拍了两下:“况且,我也不认为,您的计划会让日本人的飞机出战,这几个月里我们对日本人的交通线,部队集结地进行了大规模袭击,可日本空军依旧没有出现,为什么呢?
根据我得到的情报,在前期作战中,日军损失惨重,他们新增援的飞机已经损失了八成,你不管怎么炸,我们没进攻,他们就不会出战。”
李梅双手一摊,一脸无奈像,高志航这时才开口:“司令,卑职认为,李梅将军的计划可以修改,对天津的轰炸,限定在港口;对北宁路进行大规模轰炸,同时在北平和天津散发传单,告诉城内居民,国军即将发起反攻,请居民找好藏身地点。”
庄继华闻言沉凝下来,李梅则睁大眼睛,不知道高志航为何会提出这样的建议,这不是告诉日军,我们要进攻了吗?属于严重泄密。
“这有点意思,”庄继华想了想:“天津就不要轰炸了,军统有人在天津港口监视日军,我们有绝对制空权,他们不敢在天津大规模登陆。传单的事,可以考虑,但现在阶段不用,什么时候用,我会通知你。”
李梅快疯了,他完全无法理解,在这样一场重要决战中,中国将领居然会因为担心人命损失而要通知日军?在多年以后,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东方将领的思维难以理解,如果当初我们对天津进行轰炸,这在战术上是非常必要的。在进攻天津时,可以挽救很多士兵的生命。……”
接下来两天,鲁家别院渐渐热闹起来,将星闪闪,每天都有中将上将,带着卫队奔驰而来,鲁家别院很快就住不下了,附近的村子,庙宇都住上了军人,周围的民众,见状议论纷纷,不少村干部和基层党干部,向上级询问是不是要立刻组织支前队。
在各地的记者如同闻到腥味的猫,也从各地赶到德县,鲁家别院四周每天都有记者在拼命设法进入司令部,可严密警戒的司令部警卫旅将他们阻挡在外,这也拦不住这些记者们,他们立刻散布到周边的村庄,将目标瞄准了从各地赶来的将领们。
由于参加会议的人太多,普通会议室根本容纳不下,徐祖贻将会议室布置在后院的一块空地上,在这里竖向摆上了四条长桌,最前面则横着放了一排桌子,在旁边则挂着一张地图。
会议场上将星闪烁,庄继华坐在最中间,白崇禧坐在右边,战区副司令孙连仲汤恩伯坐在左边,下面则是参谋长徐祖贻和副参谋长龚楚。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三节 战鼓(九)
“本次会议主题主要有两个,其一,在山东会战,以及更早一些的鄂北会战中,各部表现出的战斗力参差不齐,为完成委员长抗战建国之方略,经报国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委员长批准,对华北战区之所属部队进行全部调整整训。”
“其二,由司令官宣布华北作战之方略,并调整部署。”
会议一开始,徐祖贻便宣布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会场上众将端坐屏息。这时庄继华插话:“还是老规计,任何问题都可以在会上讲,会后必须严格执行。”
会场上鸦雀无声,庄继华点点头,示意徐祖贻继续。徐祖贻拿起准备好的方案,大声宣读:“根据战区长官明令,对战区部队作如下调整。
一、经过国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批准,组建五十二集团军,集团军司令潘文华将上将,下辖两个军,第四十七军,新编十四军,第三军。”
念到名字时,潘文华腾地站起来,他是个儒将,也是第二批出川的川军将领,可川军出川是按派系任命,他先是给邓锡侯担任副手,后来给唐式遵担任副手。实际上,从刘湘到庄继华,都很欣赏他,刘湘一直委以重任,庄继华也一直想将他提拔起来,这次终于找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