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奋斗1981

奋斗1981 第449节

“预定?你们这还能预定。”李路笑着问。

迎宾笑着露出白牙齿,说,“有的,我们海富酒楼是陆港最好的酒楼,引进了香港酒楼的管理服务经验,可以通过电话或者前台预定的。”

“没有预定呢?”李路问。

迎宾笑着说,“没有预定也没有关系,不过剩下能挑选的位置是不多的了,逢周末如果没预定,一般都没位置。两位先生,这边请。”

一楼大堂好几十张桌子,这会儿已经坐了有小一半的客人,显然生意是好的不得了的。

李路指了指二楼,说,“我们去雅座。”

“好的,二楼这边请。”迎宾做了个请的手势,目送李路和张卫伟踏上半弧形的楼梯上楼去。还好她是经过了严格的训练的。没有出现以貌取人这种情况。对员工的培训,海富大酒店确实做得不错。请了香港的一个酒店管理公司过来提供全套的培训课程,也不枉是陆港地区最高档的酒店。

一边往上走,李路问张卫伟,“海富的老板是什么人?”

“好几个,最大的老板是个香港人,八零年那会市政府和他签投资协议的时候,新闻还播了好几次。叫什么名字我没记住。还有几个当地的老板,具体情况不太情况。”

李路微微点头。

国光建筑材料厂给海富大酒店大量供货,但是对海富大酒楼,李路了解甚少。张卫伟有个叔叔是市建公司的主任,市建公司承建海富大酒店,因此张卫伟比较了解情况。国光建筑材料厂的订单,还是张卫伟通过他叔叔联系的。

到了二楼,这里的布置又是完全的不一样,位置的距离远了不少,那边半落地玻璃窗一排都是卡座,一格一格的。其他地方就是错落有致布置着的大大小小的方桌,和一楼的圆桌是完全的不一样。

显然,这里的消费等级又高了一些。

二楼只有零零散散的七八桌客人,还不到小一半。

李路和张卫伟径直往靠墙窗户的卡座走过去,那里能够眺望港湾,风景独好。

第428章 八二年的茅台

陆港的酒楼,特色只有一个——大海鲜。

然而,李路发现,菜单里,海鲜被放在了背面,正面全都是以肉为主的菜式。猪羊牛,各种做法。说明这个年代里,人们最缺乏的还是肉类的补充。这年头,人们对饮食的要求尚且停留在补充营养阶段。

未来稀缺的海产品种,在现在那是人们根本不好拿上桌的东西——等生活水平上去了,一些鱼类吃得差不多了,那才会成为稀缺食材。现在的大海鲜价格,自然的是不太贵的。

李路甚至知道海边的人们有一种做法——用蟹整个碾碎制作成汁,就靠这个来下饭。家里吃这玩意儿的通常是穷人家庭,因为买不起肉。未来人很难想象的——居然用金贵的海蟹做成汁!

这是土豪的食用方式啊!

然而在这个年代,那是穷人的标配,比盐巴有营养一些。

李路对肉类是没什么兴趣的了,一些野牛肉,他倒是想吃几口。他不吃,别人也会吃,早晚从陆港吃到江西,吃了个踪迹难寻。

点了一个野牛肉一个鸡汤加一个青菜,其他的就都让上的海鲜,张卫伟跑过去柜台那边挑了一瓶82年的茅台,这就齐活了。

张卫伟一边开酒一边说,“年前茅台酒厂发了一车皮的酒来,小黄说是你让买的,我让人给搬到红星厂的地窖里去了。”

正喝茶的李路差点喷出来,“一车皮?”

“是啊,你不是说想喝点82年的茅台。”张卫伟说,“一月份生产的第一批,就都给咱们发过来了。不过小黄打听到,新出产的酒都不怎么样,其中一部分换成了六五年和六六年的。”

李路无奈摇头笑道,“我就那么随口一说,黄光辉那小子忒实诚。”

“要不拉奋远那边卖了?”张卫伟请示道。

“那不能,82年的茅台,那可是好东西。”李路道,又补上一句,“藏个三十年,那都是好东西。”

张卫伟笑道,“那肯定的,三十年啊。”

陆陆续续的就上菜了,速度还挺快。两人都是工人习性,先吃了碗米饭垫吧垫吧肚子,然后才拉开架势喝起来。随着他们推杯换盏,二楼的客人也逐渐多了起来。李路扫眼望去,不是官就是商,寻常老百姓是几乎没有的,工人更是见不着。

刚才他看了眼菜单,随便吃一顿,那都要花掉一般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这个酒楼说是当代销金窟,那是一点不为过的。但是这样的物价对香港人来说,那简直太便宜了。他们能够用一百元港币在这里享受到在香港需要付出一千港币才能享受到的生活水准,也许需要付出更多。

“头儿,陆港机场新开了直飞香港的航班,每周有三趟。”张卫伟说。

李路道,“那不错,向平他们往来两地更方便了。”

张卫伟拿起一只螃蟹熟练地剥开,一边说道,“香港那边,三蓝社的内部矛盾尘埃落定了。吴雄服软,陈天浩成了三蓝社新的话事人。”

“我以为向平会直接把三蓝社给抹掉。”李路微微点头。

张卫伟说道,“向平考虑到咱们这边不好出面,当地的情况也比较复杂,所以短期内就先采取这个方案。他说以后看情况再说。哦对了,龚大柱和李大牛这些人,怎么安排?”

“就让他们留在那吧。葵涌的码头很重要,要确保万无一失。”李路说,吐掉嘴里的螃蟹壳,喝了口酒。

“明白。”张卫伟又请示,“之前交的保护费是一千八百万,按照那边的存款利息,一共是一千八百五十四万港币。向平请示这笔钱往哪里打。”

李路想了想,说,“留给他吧,用作他那边的经费。和刘建川讲清楚,奋远香港分公司和向平这边不能有财务上的关联,向平这边的队伍,就用这笔钱。”

“好的。”张卫伟记下来,说道,“霞姐那边没有情况反馈回来。”

李路说,“这个不用管,她有更重要的事情做,以后她那边需要什么支持,直接提供,也交代一下香港那边。大姐头办的是大事。”

“明白。”张卫伟吃个饭都离不开工作,把小笔记本又翻了一页,道,“郭总请示,红星香港分公司的负责人,是这边派过去还是当地招聘。”

这个问题摆在了眼前。

之前的红星香港分公司规模不大,除了几位员工,实际上是在省城的郭翰威兼着管着的。现在扩大了规模,业务也骤然的忙碌起来,郭翰威根本分身乏术。还有一个原因,之前的红星香港分公司和奋远香港分公司许多业务是混在一起的,有刘建川等人帮着跑,规模小的时候问题还不大,现在规模上来了,业务量骤增,那就不合适了。

因此,红星香港分公司那边,必须要有一位得力的负责人。

李路搜肠刮肚也能能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他手里能用的就那么几个人。万山向平这一类的,打打杀杀可以,负责一个公司的运转,是欠些能力的。他忽然的想到一个家伙,应该是有这方面的天赋的。

他问,“王朝阳情况怎么样?”

“在省城分公司。”张卫伟说。

首节 上一节 449/5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皇帝李治

下一篇:美利坚财富人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