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见鬼!他怎么又上热搜了

见鬼!他怎么又上热搜了 第23节

  又重新把最新的视频看了一遍。

  薛艺本来都已经放弃了,结果被视频中闪过的一张现场照片吸引了注意力。

  以为是自己眼花的薛艺又看了一遍。

  窝草!

  他看到了什么?

  他居然看到叶向阳以受表彰的形式和警方领导站在一起的合照。

  这是警方的表彰大会吧?

  薛艺当即察觉到了不对劲。

  只是这个视频虽然报道了今天下午的警方表彰大会,却并没有透露太多细节,很多地方都是一概而过。

  太潦草了。

  不过今天出席警方表彰大会的应该不止江城晚报一家媒体,薛艺上网搜了下,果然有其他家媒体的相关报道出来了。

  707诈骗团伙案的举报人。

  离了个大谱!

  尽管网上的报道并没有透露叶向阳的详细信息,但看到这个介绍,薛艺有种极度荒谬的感觉。

  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热心居民,居然是当时身为现场记者的叶向阳本人?

  薛艺懵了。

  情况不对啊!

  薛艺明明记得,叶向阳还采访过那个举报诈骗团伙的热心居民,采访录音直接就在视频中出现了。

  重新找到前两天的那个报道视频,薛艺直接拉到采访这段,又听了一遍。

  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声音。

  采访者原原本本是叶向阳本人的声音,而被采访者可以说是毫不相关。

  这分明就是两个人!

  不对!

  戴上耳机开始听第二遍的薛艺皱起了眉头。

  薛艺要疯了。

  在反反复复听了不知道多少遍之后,他终于确定,视频中这段采访录音里面,被采访者的声音不是原声。

  声音被技术处理过,甚至是直接合成的。

  也就是说,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热心居民,是叶向阳为了隐藏自己身份,而故意捏造出来的。

  更有意思的是。

  相隔两天,叶向阳又以这位热心居民的身份,偷偷上了警方的表彰大会。

  如此的明目张胆……

  叶学长、叶大记者不会真以为没有人认识他吧?

第24章 服了这群老六

  叶向阳还真没想那么多。

  出席表彰大会,是配合警方宣传的需要,身为一名媒体工作者,叶向阳还是挺有这方面自觉的。

  作为报社的记者,虽然和电视台的记者略有区别,平时没什么出镜的机会,几乎等同于幕后的媒体工作人员,但叶向阳也不会太避讳这种事。

  只是当个普通热心群众接受警方嘉奖而已,并没有什么问题。

  至于之前为什么在之前的报道视频里隐藏自己就是举报人的身份。

  无非就是希望大家把关注点放在新闻本身,而不是无关紧要的地方。

  举报人本身的身份,究竟是一位老师,还是一名清洁工,又或者一个记者,这对叶向阳来说,其实都不是重点。

  新闻报道有主次,叶向阳不希望自己的记者身份,引起过多不必要的关注。

  而且又是记者,又是举报人,同一个人以两种不同的身份同时出现,多少有些哗众取宠的嫌疑,而且容易让人产生有失偏颇的不客观感。

  于情于理,这都是一名专业记者应该考虑的事情。

  只不过……

  当这两件事被联系起来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意外出现。

  叶向阳没有考虑的那么复杂,可作为未来同行的薛艺,在发现问题的那一刻,却是想了很多。

  事实上,叶向阳并没有怎么出现在公众面前。

  作为报社记者的他,通常不需要出现在镜头下,更多是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出现在记者那一栏。

  但也不是一个人都不认识他。

  薛艺便是少数之一。

  除了叶向阳是他同学校同专业的学长,还因为上星期的那次直播。

  那次直播刚开始的时候,叶向阳就不小心露脸了,当时在线观看的人数少之又少,可能他本人都不太在意。

  偏偏,薛艺就是那小猫三两只中的一只。

  薛艺在网上找了半天,在当天直播中流露出去的一些片段中,终于找到了叶向阳露脸的瞬间。

  薛艺笑了。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晚上叶向阳发的这个视频,并没有掀起什么浪花。

  不过到底是有着上百万的关注量,底下的评论区倒也不是太过冷清,大多是赞扬警方和接受警方表彰的平民英雄们的言论。

  对于这种正面和正能量的事,网友们还是非常支持的。

  【难道你们就没有人发现,这个报道有情况?】

  评论区的声音比较统一,似乎并没有人发现问题,薛艺感觉自己无法继续保持沉默了。

  不吐不快。

  【什么情况?】

  刚开始他的评论没人关注,看到有人回复,薛艺来劲了。

  一瞬间化身大侦探,把自己的发现和分析一股脑说了出来,并且在最后表明自己主页有前些天的直播视频片段,可以移步对比验证。

  这货为了证实自己的发现,还专门把那天叶向阳在直播中露脸和表明身份的片段剪到了他的最新视频里面。

  渐渐地,评论区不少网友都被他的分析所吸引,这条评论很快被顶了上去。

  越来越多的人看到。

  【我敲,这么刺激的吗?】

  【震惊了,前两天举报诈骗团伙的,居然是记者本人】

  【我记得当天叶哥的报道视频里,还放了他采访举报人的录音吧?两个人居然是一个人?】

  【自导自演?太鸡贼了】

  【我采访我自己可还行?】

  【如果不是看了评论区的分析,我都没发现这些】

  【叶大记者:想不到吧?我不仅报道新闻,还制造新闻】

  【笑死,因为找不到新闻可以报道,所以某记者直接把某诈骗团伙给举报了】

  【牛批牛批,最强新闻报道记者!!】

  一石激起千层浪。

  当网友们逐渐接近真相,发现前后两个视频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

  被欺骗的感觉倒不强烈,但突然间发现这种大新闻,就跟鲨鱼闻到了血腥味没什么区别。

  吃瓜看热闹,谁不喜欢?

  前脚刚把人家举报了,结果后脚就以记者的身份对人家进行采访,想想就滑稽。

  也不知道该说某记者太损了,还是某诈骗团伙太惨了。

  都是职责和本分,于德无亏。

  但架不住网友们喜欢八卦。

  这边网友看热闹不嫌事大,另一边回到家中的狄健却是有些心累。

  一个星期前,江城早报的短视频账号关注量有六十几万,现在还是六十几万。

  在传统媒体受到网络冲击,江城众多传统媒体纷纷将目光对准自媒体之时,江城早报也开始进入这个领域,并且是最早做出成绩的一家。

  现在这个数据,已经算不错了。

  本来没什么问题。

  可谁能想到,一个星期前,基本快要放弃短视频这个领域的江城晚报突然异军突起,接连三波热搜让人应接不暇,粉丝关注量更是一举突破百万,迅速越过了他们。

  这些年下来,江城早报和江城晚报一直都是老对手,经常会被拿来作比较。

  最近的风头一下子被老对手抢走,原本在方面还有些优越感的小老哥瞬间变成小老弟,让人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尤其是狄健这个负责运营账号的主要人员之一。

  郁闷间,狄健点开了【江城晚报-社会观察】的这个账号,看着主页上领先他们一倍的关注量,心里有种酸酸的感觉。

  点开最新的视频看了看,又翻了翻下面的评论区,原本还有些郁郁的狄健眼神忽然亮了。

  叶向阳就是707诈骗团伙案举报人本人的这个消息,早在下午表彰大会结束后,就迅速在江城的媒体圈子传开了。

  对于这件事,大家除了有些羡慕以外,也没什么太大的反应。

  毕竟都是同行,很多事情司空见惯。

首节 上一节 23/3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被催婚!我的假女友是高冷总裁

下一篇:我在1980有片原始森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