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四合院:我随身携带物流园

四合院:我随身携带物流园 第361节

  这条路来来回回走了十多年了,才大半年没回来大变样,全然没了之前的模样。

  原本两边都是一望无际的农田和防风林,现在却是一座座工厂耸立,要不是路边的路牌清清楚楚的告诉他,这就是回村的路,他还以为自己迷路了呢。

  这些就算了,江澈之前每次回村必去一趟的小树林现在也没了,这就让江澈很受伤,总不能在人来人往的马路边进物流园找东西吧。

  事不可为,江澈只得装作看袋子里的东西还整不整齐,从物流园里拿出了一些外国的香烟和一些糖果,这才又骑上自行车‘突!~突~突~’得向着村里驶去。

  “呦,栓子回来了!~”

  “上次玉冰和铃铃回来的时候,说你去国外出差了。”

  “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进村子,就遇到住在村头的本家婶子出门,热情的和江澈打着招呼。

  “前天才回来,刚把家里的事情梳理完,就想着回来看看大爷和四叔他们。”

  “这么冷的天,您不在家歇着,这是去哪啊?”见到亲戚了,江澈赶忙从车上下来,路面太滑,江澈没敢给太大的油,就算是这样,还险些摔倒。

  刚才在进村的路上时,江澈就有些纳闷,往年这种寒冬腊月没法种地的时候,除了需要外出做家具的爷们儿出门,其他人几乎都是猫在家里过冬,因此路上的积雪都是厚厚的一层,了不得会多出几个脚印。

  可今年不知道什么情况,路面上的积雪都被压的实实的,看地上的印子,有脚印有自行车痕迹,还有马车轮子压过的样子,难道村儿里有大的活动?

  “哎呦,这路面滑你可悠着点。”

  别看婶子个不太高,可力气却不小,一把抓住后座帮着江澈站稳了。

  “婶儿,今儿大队里有什么活动吗?”

  刚才差点摔倒,激出了一脑瓜汗,江澈摘下帽子边擦汗便问道。

  “没有啊。”婶子还被江澈给问懵了。

  “那好中二路面怎么压的这么实,一路上好几次差点滑倒,往年再大的雪也没这么滑啊。”

  “嗨!~”

  “政府不是在公社里建了个家具厂嘛,咱们村儿的老少爷们儿都在里面上班。”

  “他们起的早,呲呲溜溜一趟走下来就成这样了。”

  “刚才大队长还在喇叭里喊着,等会雪小点让在家的都出来铲雪呢。”听到江澈的问题,婶子笑着解释道。

  和婶子又闲聊了几句,江澈便推着自行车离开了。

  “大爷,大娘,我回来了!~”走进院子,江澈便和以前一样,扯着嗓子喊道。

  “妈!栓子回来了!~”

  “给姐看看,出去这么长时间,有没有什么变化。”

  屋里的收音机正放着唱大鼓声音有些大,江荷花只听到有人在院子里说话却没听出来是谁,撩开门帘子见是江澈,先是惊喜的冲着屋里大喊一声,接着就是奋力跑向江澈。

  “荷花姐,我是出国又不是成仙,能有什么变化。”

  江荷花来到江澈身边,左看看右看看,那模样像是看看江澈是不是长出了三头六臂或者多了双翅膀。

  被江荷花看得心里发毛,江澈都有些无奈了,自己只是出国溜达一圈,怎么江荷花给他的感觉,自己像是飞升了一次似的。

  “哎呦,栓子回来了。”

  “前天我还和你四婶在说,你能不能回家过年呢。”

  “外面雪大,快进屋烤烤火,暖和暖和身子。”听到江荷花的叫声,大娘刘英和四婶高红梅便跟着迎了出来。

  “肯定要回来给您和大爷他们拜年的啊,工作再重要也没有您几位重要不是。”江澈回答着大娘的话,手里也没闲着从自行车上解下大兜小包的。

  “江澈,这个我来提。”

  跟在四婶后面出来的薛大宝见江澈自行车后座上的袋子挺重的,急忙上前一把抓住口袋,也没见他怎么用力,袋子就上了薛大宝的肩膀。

  “你这孩子,都说了你多少次了,你人来就行了,每次都带着大包小包的。”

  “我们现在日子可比之前好过多了,又不缺吃喝,你带这么东西干嘛啊,乱花钱。”尽管刘英知道自己这么说,下次江澈还会带,可看到江澈每次来都大包小包的往回拿东西,她都心疼的慌。

  “大娘,我大爷他们呢?”回到屋里,喝了杯热水烤了会火,江澈这才感觉身子不再冰冷。

  没见到大爷和四叔,原以为是去大队部玩了,只是自己都待了这么长时间了,也没见一个回来。

  往常

  “他们都上班去了。”

  “你不知道,前些日子,政府在咱们公社建立的家具厂建好了。”

  “咱们村儿的老少爷们儿,但凡会点手艺的都去了。”

第377章 为了下一代

  “你和大宝聊会,我和你四婶去给你做点面食吃。”

  “老话说得好,上车的饺子、下车的面,我和你四婶给你做手擀面去。”

  刘英和高红梅与江澈聊了一会家常,问了问家里的情况和江铃铃的身体后,俩老太太便起身开始忙活起来。

  “哎!~我最喜欢吃您和四婶做的手擀面了,劲道!~”

  “我在国外的时候就想着吃您做的这一口了,整天馋的我啊,直流口水。”

  “卤子稍微多放点辣椒啊,吃着舒服!~”

  原本不想让大娘她们在这天寒地冻的天再为自己忙碌,可转念一想世上大多数人活着,不就是为了孩子们操劳一辈子么,自己虽然不是大娘她们亲生的,可从小自己兄妹仨都是她们俩一手带大的,可要是说大娘和四婶对待自己比对待为民哥他们还像亲生的。

  小时候,家里但凡有点好吃的,都是先紧着他们仨先吃,有了点布料,都是先紧着他们兄妹仨做衣服,比江澈大不了多少的江荷花没少因为这事儿冒酸水。

  自己小时候大娘和四婶这么疼自己,自己长大了当然要孝顺她们。

  可孝顺并不仅仅是给她们买好吃的、买新衣服,这些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应该是顺,顺着她们的想法。

  别看只是一碗手擀面,如果江澈拒绝不让她们做,虽然嘴上不会说什么,但大娘和四婶心里肯定不开心,觉得自己老了,孩子们都不需要了。

  要让她们有被需求的感觉,只有她们付出了,才会感觉自己的价值被体现了。

  “大宝哥,怎么没带我外甥他们过来啊。”

  江澈递了根香烟给薛大宝,还想给他点上,薛大宝双手接过香烟,惶恐的拒绝了江澈的好意表示自己点。

  自己刚和江荷花结婚那会,虽说江澈这位小舅子因为老娘那势利眼的原因对家里有些看法,但也还是个轧钢厂的一名普通职工,自己虽说有点发怵,但是还能够正常往来。

  可江澈在短短的八年时间,一步步走到了连他们公社社长都要抬头说话的地位。

  今年更了不得了,三十岁不到的年龄都能带队去阿美考察学习了,现在都都要仰视了,以后更不敢想象。

  而且听他那个不成器的表舅说,家具厂之所以安排在丈人这边的公社,跟面前的小舅子还有很大的关系呢。

  上午,大队长把村里所有会木匠手艺的男人都聚集到了大队部。

  大队长看着台下的众人,兴高采烈的说道:“告诉大家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政府在公社要建立一座家具厂。”

  “三叔,您就别瞎白活了,政府建家具厂跟咱们这些农民都有什么关系嘛。”

  “就是,咱们农忙时种好咱们的粮,农闲时弄点活计找口饭吃,这跟咱们八竿子也打不着嘛。”

  “谁说不是呢,咱又当不了城里人,跟我们说这些有什么用。”

  “...”

  大队长刚开口,台下的小年轻们就不乐意了,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大家都想着早点忙完,早点去京城赚钱好盖房子娶媳妇呢,谁有功夫跟他在这里瞎磨牙费工夫。

  要知道这段时间因为农忙的原因,已经压了好多家的活计了,万一因为在老家耽搁久了,被同行们给翘单了,还不得哭死。

  莫说小年轻们不愿意了,有些年长的都有些不耐烦了。

  原以为大队长召集大家来是说农活的事情,没想到居然是在这跟大家聊政府建设工厂,这事儿跟他们这些大老粗有什么关系。

  “你们啊,就是心急,就不能等我把话说完?”见下面骚动,大队长也不以为意。拍了拍话筒让大家安静,又乐呵呵的继续说道。

  “谁说这个工厂的建设跟咱们就没关系了?”

  “那些城里在工厂里上班的工人有几个不是泥腿子出身?”

  听到大队长居然说出了这种话,刚才还有些骚动的小年轻们也不折腾了,心脏不争气的噗噗跳,安静的坐在下面,忐忑的等着大队长继续说下去。

  “咱们大队老爷们做家具的手艺,那是十里八村都竖着大拇哥夸耀的,所以呢,领导的意思,想让咱们大队的老爷们都进厂做工人。”

  “做了工人,咱们就是捧着国家饭碗了!就不用再像咱们的祖祖辈辈一样被人瞧不起了!”

  “你们说,这和我们有没有关系!~”越说越激动,大队长说的有些上头了,怒拍了一下桌子,大声喝问道。

  “有!”

  “我想做工人!~”

  “我想娶城里的姑娘!~”

  当大队长说出‘进厂做工人’这句话时,刚才心里有所猜测的小年轻们,顿时坐不住了,在台下高声叫嚷着。

  “四牙子,你可拉倒吧,就你那小个,别说城里的姑娘了,咱隔壁村的小莲都看不上你!”

  听到四牙子说出心中的宏愿,周围人都笑的前仰后合。

  “好了,这种无关今天会议的话就不要说了,大家回家去商议一下,有愿意去工厂上班的,回头到我这儿报名。”大队长看了一眼四牙子,心想:‘我这本家大侄子倒是真敢想,咱老江家祖祖辈辈就没你这么矮的,居然还想着娶城里姑娘。’

  “大队长,你光说进厂做工人了,你也没和咱们说说什么待遇啊?”

  “都是进厂,有的是捧着铁饭碗,有的是临时工。”

  “咱们到底是什么待遇啊?!”

  就在众人三三两两小声的讨论着刚刚听到的消息,准备回家和媳妇老娘商量商量,有几个脑袋聪明的大声问道。

  “哎呦,这事儿怪我忘了和你们说。”

  “肯定不能是临时工了,社长和我说了,只要进厂就是和城里的工人一样,属于正式工!”大队长拍了一下脑袋,懊恼的说道。

  “今天这事儿你们哥四个怎么看?”

  回到家,江大山和江大河坐在八仙桌两边,江卫民哥四个坐在下首。

  “爸,思来想去,我觉得这个厂进不进都无所谓。”

  别看哥几个都跟自己的父辈们分家了,可以往家里遇到大事小情的都是江大山他们老哥俩拿主意,因此听到自己的‘爸’、‘大伯’居然让自己发变看法了,哥四个面面相觑。

  对于是否进工厂做工人这件事情四兄弟都有话说,只是摄于以往的‘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淫威互相看了看也都不敢吱声。

  可这种涉及到家族以后的大事儿,总不能都装哑巴一言不发吧,于是江卫民这个做大哥的只得硬着头皮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首节 上一节 361/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顶流从杨老板拉错群开始!

下一篇:道观:开局求雨被拍成了纪录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