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四合院:我随身携带物流园

四合院:我随身携带物流园 第458节

  “最疯狂的一次,听说公司有人刮到了一张五百的,她一千块钱收上来说要留作纪念。”

  “生意人家,做赔本买卖。”

  “这件事也就和你们说说,这要是说出去我老郑的脸面都丢尽了。”说起这件事,郑裕彤苦笑着摇了摇头。

  “哈哈……”

  “以前我家老太婆不是在赛马场就是在家算六合彩,现在多好,没事就去逛逛超市。”

  “既能锻炼身体,还不会沉迷赌博,这不是挺好的么。”

  “哈哈……官泰说的对。”

  听着诸位前辈的吹捧,江澈也不能只听着不回敬几句啊,花花轿子人人抬嘛:“各位前辈抬爱了,我也是赶上了好时候。”

  “若是和诸位前辈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估计我到现在还得为子孙的房子发愁呢。”

  “一边要努力维持着自己的生意,一边还得防备着战火,您各位创业那会才是真的艰难。”

  “哎呦,那都是老黄历了,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英雄不提当年勇,我们那会只要够胆稍微聪明一些就能出头,现在不一样喽。”

  “现在是高科技的时代,不光要胆子大,还得懂食脑。”

  “我们啊,老喽,跟不上时代了。”

  听到江澈的吹捧,几人尽管十分受用,可嘴巴上还是要谦虚一下的。

  “高科技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高科技虽然代表了高回报,可它的高投入、高风险却是任何传统行业都没有的。”

  “而且高科技还具有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信息密集、产业密集这些也是传统行业不需要的。”

  “可即便是满足了所需的条件,研发一个新的产品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便是产品出来了,能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也是两说。”

  “你们羡慕我们年轻人做高科技产品,我还羡慕各位前辈做的传统产业呢。”

  面对霍英东等人的吹捧,江澈大倒苦水,说得好像他在高科技产品里赔过多少钱似的。

  “江生说的这话不假,我一朋友的侄儿大学毕业,他爸安排他到自家的公司上班,这小子不同意,还说我们都是一群不知道创新只知道墨守成规做着传统行业的老古董,非要自己创业搞高科技。”

  “死磨硬泡了几个月从他老子手里拿走了一百多万刀了,没到半年,东西没搞出什么名堂,钱却花了精光,又回来找他老子,让他爸再投钱,说是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这次算他爸天使轮。”

  “我这侄儿是他们家族最小的男丁,从小就受宠,被磨得没办法,他爸又给了一百万,这次更快才一个月不到钱都花没了,产品也是一塌糊涂。”

  “所以说还是传统行业好啊,风险没那么大,利润也够咱们养家糊口。”听到江澈的诉苦,郑裕彤点头赞同道。

  “确实,高科技这玩意看着赚得多,可是赔的也多啊。”

  “咱们这些老家伙玩不来年轻人的东西,还是老老实实做着咱们的老本行吧,别哪天一不小心把棺材本都赔没喽。”

  “哈哈……”

  包玉刚一番话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至于赔光棺材本,这也就是句笑话。

  坐在江澈面前的这些人可都是人精,就算是到老年痴呆那一天也比好些普通人聪明,什么样的投资能让他们倾家荡产的投入。

  “说到传统行业,我这边有个项目,不知道诸位前辈感不感兴趣?”江澈没等众人的情绪消散,紧忙插话说道。

  “哦?”

  “江生也有传统行业的项目?这我倒是要看看。”

  “走,同去同去。”

  邵逸夫等人听到江澈居然也要做传统产业,众人还有些惊讶。

  虽然他们没有接触过科技产业,但是接触过做科技产业的商人。

  那一副眼高于顶瞧不上任何人的嘴脸他们可是记得真真切切,可是没办法谁让他们这些做传统产业的毛利率基本都是在二三十个点,而人家做科技产业的,哪一个不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

  就拿小日子造的电视来说,小日子每生产一台彩色电视机的成本在550-600港纸,可销售的价格却在3600多,除去其必要的费用,一台最少要赚取1500-2000港纸。

  这是什么利润率,传统产业拍马都赶不上。

  当众人跟着江澈来到另一个房间,只见房间的中间摆放着一个用红色绸子遮盖的桌子,待江澈把红绸拉开,顿时是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瞪大了双眼。

  “这...这是?”

  尽管众人在湘江算是最顶尖的那一波人,可这种场面他们也是第一次见。

  自己拼命的在告诉自己,这是江澈弄着玩的,可心中有个声音在拼命的说:“这是真的,这是真的!~”

  “各位前辈,这是我正在筹备投资的项目——‘未来城’。”

  “大家感觉怎么样?”

  看到众人的反应,江澈这才心满意足的说起了项目的名称。

  “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此话诚不欺我,江生大手笔啊!”

  “我在地产行业从事了这么多年,开发的项目无数,可从未想过做一个这么大的项目,这不比一座小镇小多少了。”

  “不得不说一声佩服啊!~”详细的看完江澈的规划图,霍英东竖着大拇指感叹道。

  在商界摸爬滚打了一辈子,建造的房子自己都数不清,每当和别人商业互捧人家都是捧着他说新建了多少万呎的建筑。

  以前还感觉这么被吹捧着说话还挺美,可现在看面前超巨大的沙盘后,几人顿时觉得自己老了,有些跟不上现在年轻人的想法了。

  一个从未接触过房地产行业的晚辈,第一个项目居然是建设一个面积高达数平方公里的社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错落有致的区域规划中包含了商场、学校、医院等等必须的复述设施,这哪里是造房子,这是在打造一个新城啊!

  众人感慨归感慨,可心中却萦绕着一个问题,很严重的问题!

第462章 小型屋宇

  一个地产项目是否能够成功,取决于项目位置,取决于周边配套设施完善性。

  配套设施不用担心,沙盘上已经能够清晰的看到学校、医院、商场等设施全都有。

  现在他们最担心的便是项目的选址问题。

  这么大的项目如果放在繁华的闹市区,拆迁问题绝对是绕不过去的难题。

  谈赔偿,有些人觉得方案可以见好就收,而有些人则想着一口气吃成个胖子,恨不得把开发商兜里所有的钱都装进自己的口袋。

  其实这些人都还好,总归有办法能解决。

  可面对那些不缺钱而又有乡土情结的人,即便是赔偿再多人家也不一定能够看进眼里去。

  对这些人来说,钱自己不缺,他们却不想失去从小到大生活的记忆。

  玩情感、玩追忆,这就要人命喽。

  而且,往往这种恋旧且不缺钱的人更不缺势,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也不能用在他们身上否则谁知道会牵出来什么牛鬼蛇神。

  一个项目若是在开工之前没有做好背调就匆匆上马,万一遇到一尊这样的大佛,即便有再多的钱也耗不起。

  这种事情谁摊上就不是头疼的问题,最佳的办法便是趁着损失还不大之际赶紧把项目转手出去。

  这还只是前期的拆迁工作,在建设阶段,各个职能部门和当地的社团都得打点到位。

  有道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即便是上面打点好了,下面还会有一些小喽啰过来打秋风。

  要的不多,但是比较恶心人。

  还有一些不开眼的家伙,还会强行向项目销售自己的沙石商品,这也是问题。

  毕竟这个大的项目,谁见了不想上去啃一口。

  想要摆脱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只有把项目落地在近郊。

  可现在即便是近郊,好的地段早就被人拿完了,别人不说,单单在坐的诸位,哪一个手里没有三五块地皮。

  剩下零零散散的地块要么太过分散,要么是禁止开发地区。

  再远就只能到乡下找,比如新界的元朗、沙角以及屯门等荒凉之地,那边有大片未开发的土地能满足项目的需求。

  土地面积满足了,但是交通却是一个大问题,解决不了交通,即便卖的再便宜也不会有人过去买。

  毕竟都是要养家糊口的,没有良好的交通怎么出来工作,鬼才要这样的房子。

  现在地价几何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做到他们这个层次的商人,有几个缺钱做项目的。

  不光国人,鬼佬也是追涨不追跌。

  现在正是湘江经济上行的时间段,房价每年都是一个台阶。

  拿400呎小型住房,来举例。

  1975年,每呎,均价2476港纸。

  到了1976年,同样大小的房子,均价涨到了2852港纸。

  到了今年更不得了,这才翻了年,均价一冲而上,涨到了3810港纸。

  只要有项目说缺钱,大把的人争着抢着给项目塞钱。

  就这,还是那种他们这些大老板瞧都不瞧一眼的项目。

  可江澈的‘未来城’项目太大胆,虽然他们相信一旦这个项目建成肯定会卖爆,但是前期的投资就能吓退90%的投资者,恐怕银行都未必敢接这单业务。

  那么就只有找偏僻一些地价低的地段开工。

  原以为江澈会选在顺天邨或者大围这种虽离市区有一段距离却又不是太远的地方,没想到江澈居然说选在新界的天水围!

  苍天啊!

  天水围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鸟不拉屎的地方,从六十年代开始因为丁屋的事情当地人和港府一直闹到72年港府出台了《小型屋宇政策》才结束。

  当地还是族长制,这都什么年代了,家庭事务居然还要看族里的眼色?!

  对他们这些久居繁华大都市的大老板来说,新界仿佛到现在还停留在封建王朝时期,根本没法沟通。

  湘江哪里不好,江澈居然要选在这里。

  若正建设着,某村的族长说这栋大楼不利于家族风水,停工!

  不用第二天,当天工地就得停!

首节 上一节 458/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顶流从杨老板拉错群开始!

下一篇:道观:开局求雨被拍成了纪录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