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四合院:我随身携带物流园

四合院:我随身携带物流园 第526节

  “最近移民国外的人数越来越多,市场上急着出手的房子也越来越多,大家没有什么想法么?”江澈喝了口茶水说道。

  “咦!~”

  之前房子少人多,每天多多少少都会听到同事或者其他人念叨,家里急需房子孩子或者自己要结婚用。

  特别是张军这位部门主任,几乎天天有人在他身边磨叽让他想想办法帮他说说话,让房管处分一间房子。

  因为他们自己不缺房子,所以对这方面的敏感性不是那么强。

  现在听了江澈的话,这才发现最近好像念叨房子的事少了许多。

  “栓子,你的意思?”

  在座的几人中,基本都有自己的小院儿,不缺房子。

  江澈如此郑重其事的说房子的事情,张军几人有些摸不清江澈是什么意思。

  “买房,囤着!~”

  江澈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囤房?”

  从他们记事起,就生活在计划经济制度下,对于物质这些外物的东西够用就好,毕竟有钱也没地方多买。

  若是说囤积必须日用品他们还能理解,房子这个东西还能囤?

  再说了,囤来干嘛?

  看着面前一双双‘清澈却又泛着愚蠢的目光’,江澈继续说道:“若是我说以后京城的房子会涨到天价,四合院更是有市无价,你们信么?”

  担心他们的承受能力,江澈并没说出后世房价的具体价格,只是用了两个比较模糊的成语。

  可即便是这样张军几人还是不太相信。

  江澈现在的四合院,当初买的时候花了五千五,整座四合院才六百多平方,划下来每平方都要九块钱了。

  一个月工资三十多块的职工,如果只是靠着工资,要十多年才能买的起。

  当然,江澈的这个四合院儿大,一般人也不会有这种想法。

  可就算是两间房,只有几十平方的,也要大几百块,小夫妻俩要攒上两年多才能买的起。

  就这样,还是有好多人都买不起房。

  江澈现在说以后房子的价格还会涨,这让那些小年轻们还怎么活。

  “怎么不信?”江澈看他们一个个都不相信,于是开始举例子。

  “当初我买这座四合院只要五千五,现在同样大小的四合院的价格涨了接近两千块钱。”

  “当初凯旋买的那两间三十多平方的房子,花了六百八,现在涨到了一千一。”

  “这才多少年?四合院儿的涨幅达到了三十六,单间房更是涨了四成以上。”

  说这里,江澈点了支烟起身走到墙边,指着墙上挂着的全国地图继续说道:“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已经很明确的提出了改开政策。”

  “京城是咱们国家的首都,随着以后改开力度的深入,京城的人口只会越来越多。”

  “而且还有一点你们没有关注到,那就是再过两年第一批大学生就要参加工作了。”

  “虽说会有一部分大学生会到其他地区工作,但是更多的则是会充实到京城的各个部门。”

  “等这批大学生上班之后,本就稀缺的房产资源只会变的更加稀少。”

  “京城地方就这么大,房子就这么多。”

  “可人口却持续的输入,可以预见的是京城的房子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紧缺品。”

  “栓子哥你这么说不对啊。”江澈的话还没说完,钱胜利插话道。

  “怎么说?”江澈问道。

  “京城这几年的人口虽然越来越多,可许多单位也新建了不少员工宿舍。”

  “再说了,国家也不会让大家没地方住吧。”

  “职工宿舍?”

  “没结婚之前,住住职工宿舍还没什么。”

  “可是年轻人总要结婚吧?难道他们结了婚还住在小小的职工宿舍?”

  “职工宿舍你们又不是没去过,做饭烧菜都是在走廊里,每天一开门全都是油烟。”

  “等他们工作了几年之后,能不会想着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么?”

  “而且职工宿舍楼一年才建多少?”

  “凯旋,你来说说你们厂今年建了多少间宿舍,又有多少人排队等着分配?”

  凭借能说会道再加上用了些盘外招,黄凯旋这几年混的也不错,在他们厂也是个中层管理,厂里大小事务就没有他不知道的。

  “我们厂今年准备兴建两栋住宅楼,一共六十套。”

  “现在报名排队等着分房的人数则是两百一十人。”

  这些数据根本就不需要思考,黄凯旋脱口而出。

  “200多人竞争60套房子,那么剩下的一百多人怎么办?”

  “要么死等,要么到市场上购买。”

  “可是现在哪一家孩子少,有几家能够等的起?”

  江澈不想这帮跟了自己十多年的老兄弟,错过这一波旱涝保收的发财大计,所以才掰开了揉碎了跟他们说,要是别人,他都懒得费这么多口舌。

  “栓子哥你就说咱们该怎么做吧?~”

  在座的都不是傻子,江澈又摆事实又讲道理,他们要是还不明白那就真是棒槌了。

  “发动所有力量,打听房源信息。”

  “只要是没有纠纷,没有租户租住的能买下来的都买。”

  “不分地段,不分大小。”

  “如果你们钱不够的,可从我这边先拿着用。”

  商量好章程后,张军等人马上开始发动自己在外面的关系。

  房子涨价的事情既然江澈能想到,别人也肯定能够想到,虽说江澈的钱不少,可也不能小看天下人,谁知道平静无波的水面下会藏着多少‘大鳄’。

  不趁着现在反应过来的人少先挑选,等别人都想到了就只能捡别人剩下的喽。

第520章 一碗水端平

  这一波红利,对江澈来说无所谓,之所以想到要囤房主要目的还是用来以后自己使用。

  江佳星长大了要不要结婚的地方?

  江佳怡姐妹俩出嫁要不要给置办嫁妆?

  江家耀和江家辉哥俩虽说是湘江户口,但是以后来京城是不是也要规制一个落脚点?

  于启林虽说没有跟自己的姓,但是同样是自己的骨血,要不要给他预备着?

  自己都给江波安置房子了,住房有些紧张的小舅子白玉石那边要不要准备?

  相对于住进高楼林立的商品房,江澈更倾向于小四合院儿,虽说老胡同的房子对以后的出行不是那么友好,停车也是麻烦事儿,可有一点是商品房永远无法满足的,那便是街里街坊的人情味。

  商品房,基本都是关上门过自己的小日子,大多数人住了十多年都不知道自己门对门的邻居姓什么都不知道,甚至有些都不知道自己对门住的是男是女。

  住进楼房之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没有了,更别提‘远亲不如近邻’。

  当然,如果孩子们想要住进更现代化的楼房江澈也不会反对,毕竟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

  只是那些都是后话,如果现在自己要是不趁着房源多价格还低多囤一些,等以后孩子们都长大了,四合院的价格如何先不说,到时候好地段,跨院儿多的房子只能说可遇不可求。

  总之有备无患不是错嘛。

  再一个明年就是第一次价格闯关,到时候什么都会迎风涨,自己手里那么多现金总不能都拿出来跟风去囤物资吧,那得买多少东西。

  江澈可以不在意这些房产的收益,不过小伙伴们都要通知到位。

  毕竟这个时候的房子连白菜价都不算,错过这一波以后再买可就没有这个价喽。

  对于江澈告知的消息,有些人犹豫不决,有些人则是选择无条件信任。

  一直崇拜江澈的何雨柱和在政府工作的柳西文,这俩人得到消息后想都没想便选择相信江澈。

  何雨柱就不用说了,要不是当初听了江澈的规劝,别说房子车子票子,更不要说老婆孩子热炕头,估计到现在还是个光棍的命。

  因此,对江澈的话,他历来都是坚定不移的相信。

  而柳西文则简单的多,本身就在政府工作的他当然知道各项数据,之所以之前没有买,也是和张军他们的想法一样,自己有政府分配的房子,再另外多买有什么用处。

  不过得到江澈的消息说要买房后,他立马改变了想法。

  买!

  马上就买!

  江澈这些年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人家住着一座两进的四合院儿还想着再买房子,自己住着政府分配的小两室还不买,那孩子以后长大了怎么办,总不能也和自己挤在一起吧。

  因此,和柳西文一样选择相信江澈的小伙伴,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是回家拿上存单去买房。

  何雨柱他们的行动力快,张军等人的执行力也不慢,第二天便送来了几套房本。

  “小波,这里的房子离你们上班的距离都挺近的,你选一套吧。”

  休息日的晚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时,江澈把事先筛选过适合江波他们位置的房本拿了出来,放在桌上。

  “大哥,你这是干什么啊?!~”

  不知道是江澈的语气没用好,还是江波想多了。

  见到放在桌上那摞房本,江波阴沉着面孔,双眉紧皱。

  “大哥,您这是...”

  韩红艳也被江澈这么突然一下搞得有些懵了,搞不懂自己这位大伯哥此举为何。

  难道是嫌弃自己一家子住在这里了?

  可是不管大嫂还是大伯哥对她们两口子的态度没有丁点儿的改变,孩子们在一起也是兄恭弟亲,没听说发生矛盾,怎么就...

首节 上一节 526/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顶流从杨老板拉错群开始!

下一篇:道观:开局求雨被拍成了纪录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