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四合院:我随身携带物流园

四合院:我随身携带物流园 第539节

  “为什么你们有校服,我们却没有呢?”

  刚才问话年轻人身后的女生羡慕+嫉妒的念叨了一句。

  而她身后的同伴则冷哼了一声说道:“这有什么好羡慕的,一个才成立的大学有什么好的,哪像咱们考的可是‘五道口’。”

  “等到咱们开学了,肯定发下来的校服比他们好看。”

  别看现在还没上一天学,就学校为他们这些学子想的这么周全,不仅所有费用全部减免还把路费都考虑到了,就连所有人平时的生活必需品学校都有发。

  学校如此照顾他们这些学子,学生当然会把学校当成自己的母亲一样维护。

  现在听到有人这么阴阳怪气的贬低自己的学校,陈石磊一行人都怒目而视,不过因为对方是女生几个大男生也不好跟她较真。

  不过队伍中唯一的女生刘大梅却没想过就这么轻易的放过她,樱桃小口挂着微笑说道:“是哦,我们学校今年才成立,跟你们建校七十多年的老牌大学没得比。”

  “我们学校不行啊,才每人发了两套短袖校服,一身秋季校服,两双校长专门设计的平板鞋,每人一块‘未来科技’制造的电子手表。”

  “被子、床单都不让我们带,说是学校都给准备了,免费的,一人一套。”

  “来的时候啊,我妈还给我准备了牙刷、牙膏、肥皂和暖瓶这些,说是学校总不能连这些个人日用品都给准备吧?”

  “可是不巧,我们校长生怕我们这些学子累到了,早就在信中告诉我们,只要穿着学校的校服开开心心的来上学就好了,其余的所有东西都不要带,学校都给准备好了。”

  “大梅,可别瞎说,明明我们都拿着各自的入学资料,怎么能叫只要人来就好了。”

  “说话要严谨,可不能在高等学府的同学面前丢人啊。”最开始揽着陈石磊的男生出声补充道。

  “哎呦呦,瞧我这脑子,怎么把这件事给漏了呢。”

  刘大梅现在‘绿茶味’十足十的,还轻轻的给了自己一个巴掌表示自己说错了话。

  “也怪学校给咱们发的背包太好了,背在背上两个肩膀都没什么感觉,我自己都给忘记了。”

  “石磊你说咱们学校怎么就这么贴心呢,不仅给咱们邮来了路费,更是担心咱们路上渴了贴心的每个人发了一个保温杯。”

  “哎!~也不知道咱们校长怎么想的,这大热天的给我们准备什么保温杯啊。”

  “我早晨离开家时装的一杯水,刚才口渴想喝一口,可还是烫的,弄得我到现在还口渴的很。”

  刘大梅明损暗捧的模样,让自家同学感觉到可算是解气了。

  有位同学觉得到这里就差不多了,于是开口说道:“那是你笨,还怪校长傻。”

  “保温杯不仅能保温,也能保冷,你早晨要是装的冷水,现在不就不这么口渴了。”

  不过才到这种程度可不成,‘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非得把这个嘴上没个把门的小丫头片子给弄个颜面无存,方才能解心头之恨。

  “是啊,俺笨所以才没考进‘五道口’,只能上一所寂寂无名的新大学。”

  “不如两位妹妹那般聪明,可以进入咱们国家的最高学府上学。”

  听到刘大梅如此吹捧自己,两个小丫头有些洋洋得意。

  刘大梅却继续输出道:“那也不对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好像我们学校的分数线比‘五道口’高十多分吧?”

  “哎呦呦,瞧我这张嘴就没个把门的怎么就把这件事情说出来了呢。”

  “妹子,对不起啊,是我不会说话,你们多担待点啊。”

  刘大梅就一句话,把刚才还有些得意的小姐妹给气的脸色铁青。

  虽然她们认为自己学校就是比‘山河’还,可分数线这种东西却不是骗人的。

  尽管他们被气的咬牙切齿想要反驳,却说不出半个不字。

  她们以为就这么结束了,却没想到刘大梅又给了最后的暴击:“石磊,你说咱们这么差的学校,不仅不收一分钱,还给咱们准备了这么多好东西。”

  “人家‘五道口’那么顶级的大学,还不得给他们的学生准备专车接送啊?”

  就在这对小姐妹快要忍受不了,要发疯的时候,检票开始了。

  “你们几个怎么这么没眼色,没看到两个妹妹大包小包的,都不知道伸把手,一点都不懂得怜香惜玉。”

  两个女生正在卖力的倒腾着行李,本来还没什么感觉,可听到刘大梅这番话,在看‘山河’的几个牲口,空着手大摇大摆的进了战,气的跺脚。

  偏偏老天爷就跟没开眼似得,原以为进站了,终于可以分开了,却没成想他们几人还是在一个车厢里。

  不过好在两帮人的座位是分开的,一伙在前门,一伙在后门。

  可是好景不长,到了下一站又上来了几个身穿‘山河’校服的学生。

  每到一个站点就上来几个,就这样,还没到半天的功夫,整个车厢除了她们俩,基本上都被山河的学生占满了。

  他们天南地北的聊着天,唱着歌,讲述着自己上高中时的趣闻。

  不过这对小姐妹决定了,为了自己小命着想,打死都不再和这帮‘山河’的牲口们说一句话。

  可树欲静风不止,到了午餐时间,小姐妹拿出从家里带的干粮正准备就着开水吃饭时,就听到列车员说道:“同学们,午餐时间到了。”

  小姑娘嚼着冰凉的馒头吃着咸菜,却看到山河学子一个个都吃着新鲜的小炒,小姑娘终于爆发了:“凭什么!”

  “同样是乘客,凭什么他们能有这种待遇?!”

  “你们列车组怎么可以这么欺负人!”

  “姑娘,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你这话说的就有些刻薄了。”

  “这些饭食都是他们学校提前准备好的,我们列车只是负责加工而已。”

  “如果你们学校也给你们准备了,我们也这么服务你们。”

  一番话,说的小姑娘面红耳赤,眼见这么多人都像是看猴一样盯着她,急中生智用了哭遁。

第532章 神秘的江校长

  “山河大学的同学来这里排队!~”

  “山河大学的同学来这里排队!~”

  “...”

  “呸!~”

  “真恶心,空着手来上学还要接站?!”

  “这么能惯孩子,回去带孩子好了,来教什么书,少误人子弟了?!”

  “小朱你之前说的没错,这就是垃圾学校,就是靠这些歪门邪道欺骗那些考高分的学生报他们学校。”

  “就这样惯着,能读什么书,能读好书么?!早晚给惯成什么都不会的废物!”

  如果说山河大学对它的学生一路上无微不至的照顾,只是让两个小姑娘冒酸水。

  当列车到站,她们自己拎着大包小包从汹涌的人群中艰难的前行,原以为终于可以摆脱让人心生厌恶,看一眼都感觉恶心的‘山河’牲口了。

  却没成想刚出站,就听到高音喇叭在循环喊话,顿时两个小姑娘再次破防,就连一路上都没说过一句话的那个小姑娘都忍不住嘴毒了几句。

  可当他们拖着大大的行李,挨个站台去看哪一路公交车能够到自己学校时,扭头发现‘山河’的牲口们正排着队上了一辆车身上喷着‘山河大学’字样的崭新大巴车。

  看到这一幕,两个小姑娘瞬间破了大防,脸黑的都不能看。

  人的悲欢并不相通,此刻坐在大巴上的‘山河’学子们只觉得学校真牛掰有自己的校车,自己也好幸福有老师接站,还能享受专车接送。

  同学们坐在舒适的大巴里,看着窗外的景色和同学们谈天说地,还没感觉到什么呢,就到学校大门了。

  站在大门口大家只是觉得大门简洁、大气,可当他们跨过大门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突然有个同学惊声叫道:“我知道我在哪里见到过了!~”

  说着话便从书包里找出录取通知书,双手因为激动略微有些颤动的打开后,顿时周围的人都发出了惊叫。

  不光是他们,后来的同学也是惊叫声不断。

  原以为通知书上的3D折影只是一种美好的寓意,却没成想原来是学校真实的场景,除了银杏树没有那么大,叶子也不是金黄色,可以说100%的还原了‘复兴大道’真实场景。

  对于学校如此用心,着实又让学子们感动了一把。

  只是学子们就没有曾老他们的待遇了,全都是步行向着山上行去。

  不过对于初到学校的学生们来说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全都沉浸在发现每一处美之中,没有一个人感觉累的。

  入学手续极为简单,学生们只要拿出入学通知书签名,然后拿到一把宿舍的钥匙便完成了整个入学流程。

  许多自家有哥哥姐姐上大学的同学们就懵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不对啊?

  ‘不应该是报完名,领到宿舍钥匙,告诉他们后勤处在哪里,然后他们去生活用品么?’

  ‘怎么给了宿舍钥匙和用品清单,却不告诉自己去哪里领东西啊?’

  就在一众学生不知所措之时,一名老师猜出了他们的想法,告诉他们学校已经把他们的生活用品及学习资料分发到他们宿舍的衣柜里了,回去后检查一下是否有遗漏未分发到的物品。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感谢了老师后,直奔自己宿舍而去。

  “大家好,我是苏省的陈石磊。”

  来到宿舍,陈石磊发现舍友们已经到了,就差他自己。

  “小老弟你咋才到捏。”

  “累了吧?快坐下喝杯水,歇一会。”

  听到陈石磊的招呼声,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起身走了过来热情的揽着他的肩膀说道:“会不?来一根解解乏?”

  “不...不会。”

  “谢谢大哥的好意,我不累。”

  “我先把床铺上...”

  比自己高出近一个脑袋的壮汉如此热情,陈石磊有些不太适应,说话都有些磕巴。

  “哎呀,床有什么好铺的,歇会儿再弄也不迟。”

  “大东北你行了啊,都说你了别这么热情,瞧你把同学给吓得。”

  “陈同学别害怕,这是咱们宿舍的李志兴,东北人。”

  “别看他五大三粗的,没什么坏心眼,就是太过热情了,我刚来宿舍那会儿也被他这热情似火给吓了一跳,一会儿熟悉了你就知道了。”

  “兄弟们,动起来,一起帮陈同学把床铺好。”

  就在陈石磊进退维谷之际,一个操着鲁省口音的同学站了出来。

  本来夏天就没多少东西,只要铺上凉席、挂上蚊帐即可,现在一宿舍八个男生齐上阵,没几分钟就给支棱好了。

  到底年轻人纯真,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几人便熟识了。

首节 上一节 539/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顶流从杨老板拉错群开始!

下一篇:道观:开局求雨被拍成了纪录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