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四合院:我随身携带物流园

四合院:我随身携带物流园 第555节

  现在相处了这么久,把一些刺头踢掉后,剩下专家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江澈全都看在眼里,而且在这么久时间的相处下,江澈也对他们的思想动态都有了相应的了解。

  这些科学家对于祖国的认同还是比较高的,稍微‘学习’一下全成了同志。

  既然现在都是自己人而且还是给自己创造巨大财富,江澈当然不会像之前那般苛刻,自己吃肉怎么也要让他们喝口肉汤不是。

  于是江澈结合后世一些网络上的点子,修改实验室的薪酬问题。

  首先便是将原本死工资+补贴的薪酬方式另外再加上一条,参与到研发任务,任务完成50%会有多少奖金,任务完成100%又会拿到多少奖励。(奖金的多寡视实验难度有所调整。)

  不过在此之外,江澈又做了一套积分系统。

  想要获取积分,最简单的方法便是需要给‘育才基地’的雏鹰们上课获得,或是个人在个人时间里有重大发明创造且愿意将其专利挂在公司名下将视发明创造的难易程度,或是重要性给予大量积分。

  当然专利并不是无偿贡献给公司,而是当公司使用这份专利生产的产品,其个人将获得5-10%利润分成。

  当然,若是为公司培养出优秀的科研人才也会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

  其次,江澈还会根据公司需求制定了研发任务,同时还会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标上一定星级。

  报酬和利润分成也会因为任务的难易程度有所区别。

  比如江澈提供一定技术资料以及样品,只需要科研人员逆向研发将其生产工艺研发出来或是将这个时代暂时没有的技术替代为已存在的技术。

  当然这种有技术支持且还有后世样品的研发任务,需要研究人员的忠诚度达到一定级别才可以提出申请。

  另外一点便是这种研发任务完成后,获得的利润分成也是最低的,只有1%-5%。

  那些利润分成较高的研发任务都是江澈无法提供技术支持,且这个时代暂时还未出现的技术。

  正因为没有技术上的支持,其获利是最高的,基本都是5%起步,最高还有20%的利润分成。

  而想要接这些研发任务,积分的作用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

  并不是你的技术高超,或是忠诚度高就可以随意接任务,没有积分一切都白费。

  其实江澈也不想弄积分这个玩意,实在是这些科学家们宁愿天天呆在实验室搞实验也不想去给那些通过‘最强大脑’筛选出来的雏鹰们上课,之前江澈想了好多办法,比如上一节课给开出十倍于外面的价格,这些专家们也不为心动。

  这次正好借着这次薪资改革的机会,江澈一并把这些让他又爱又恨的专家们都给‘解决’了。

  公告张贴出来的那一天,研究基地的科研人员们激动的面色潮红奔走相告。

  之前江澈给那几个小组发5%利润分成时,大伙不是没有想过老板也会给他们同样的待遇,可没想到老板居然这么慷慨,动作这么大。

  按照江澈这般改革,先不说完成任务额外获得的利润分成,单就现有的工资综合算下来都直接翻翻,更何况还有实验进度奖励。

  这点薪资的增长对那些组长和大拿们没有太大的诱惑,但是对于那些处在底层的研究员们可是极大的利好。

  而且随着公告一并发出来的还有福利改革,这份福利改革更是倾向于研究员。

  比如第一条:经公司研究决定基地内所有工作人员若是在‘未来城’购买房屋,公司将无息提供所需房款(仅限商品房,别墅、洋房等房产不在此列),可分期三十年,每月从其工资中扣除;若员工离职将一次性收回剩余未还钱款。

  第三条:经公司研究决定基地内所有工作人员若购买AMC旗下任何一款产品,公司将补贴20%车款,具体车型不限。(因公司与AMC具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职员现有车辆可以折价进行置换,置换价格参考市场价格上浮10%。)

  别的不说,单这两条,研究员们的工作热情就被极大的激发。

  而那些组长和各独立的大拿们关注的则是研究任务的领取流程,当他们看到接任务还需要积分的时候顿时像是吃了苍蝇一般。

  之前不管是江澈还是宁成俊三番五次的劝说让他们去上课,他们都是被烦的不行了才去给上一节两节。

  可现在看来,以后给那些孩子们上课都要争的打架喽。

  事实也证明江澈如此做很是英明,当这些大拿们争先恐后的给孩子们上课后,这短短的几年内‘育才基地’培养出来的学生其技能素质远超之前,现如今许多学生已经成了江澈旗下实验的中坚力量。

第546章 第三次科技革命

  自从6年前江澈在阿美的‘My store’旗舰店发布了发布‘My phone’等开创性产品后,这几年除了对这几种主要商品小范围的升级外,除此之外‘未来制造’这几年几乎乏善可陈。

  倒不是江澈不想圈钱,实在是这几样电子产品在市场上根本没有竞争对手。

  因为‘My phone’的出现,上一世被大众热捧的摩托罗拉第一款商用蜂窝移动电话——DynaTAC 8000X,上市即巅峰。

  除了上市之初有些消费者尝鲜购买了一批,鲜有人购买。

  而且那批购买了的消费者中不少人堵在摩托罗拉的销售站台要求退货。

  原因很简单,通话资费贵(双向收费)、通话质量差(不大声吼对面都听不清),而且那么大一个家伙不止是重了,说句难听的遇到劫匪都能当武器用。

  虽说‘My phone’在没有信号塔的郊外也没有信号,但是在市区通话质量直接可以和固定电话相匹配,而且通讯费用不仅和座机相同还是单向收费,180g的重量无论拿在手里还是装在口袋里对日常生活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再加上后面陆续上市的索尼‘Walkman’和任天堂‘Game Boy’与‘My Music’和‘My Game’两项一对比,不论从款式还是配置上都是碾压一般的存在,更加凸显‘未来制造’的不凡。

  原本销量稍有些下滑的‘My store’,因为同行的托陈,在那几年中简直像是装上了喷射机一般,销量又重回之前天天断货。

  虽然‘My store’这些年一直没有出新品,或者大幅度的迭代更新,但是依旧那么能打,消费者也一直追捧。

  可就在今年年初,苹果公司推出了首台个人消费型计算机Macintosh(麦塔金)电脑。

  一经上市便遭受市场追捧,虽然苹果并不是第一家使用图形用户界面(GUI)的电脑,但是因为其更为人性化的设计,消费者们对其赞誉有加。

  当然销量并不友好,毕竟这会儿可没有后世那么多电脑游戏和办公软件。

  但这并不耽误那些信仰白人至上的‘白皮猪’们狂欢,认为这是白人又一次证明,白色人种就是比有色人种强。

  毕竟现在不管是麦金塔还是LISA都是他们白人搞出来的,‘未来科技’这个被誉为亚洲人之光的科技企业在哪里?

  他们除了造一些娱乐产品,对于电子科技还有什么推动性产品?!

  之前‘未来制造’被冠上的‘电子新贵’、‘电子新势力’、‘电子掌舵者’等等荣誉称呼,纷纷又被媒体们加到了苹果公司的头上。

  更是有些媒体,不知道是苹果公司的麦塔金电脑真的有那么大魅力,还是商业竞争必须要踩一个捧一个,这些年毫无建树的‘未来制造’便成了那个绝佳的磨刀石。

  只要某个节目上出现麦塔金电脑或是苹果公司的话题,‘未来制造’必然会被人拿出来揶揄一番。

  对于这些新闻,不用宁俊成转述,江澈在国内便都知晓。

  生气嘛?

  江澈当然生气。

  ‘未来制造’可是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立起来的牌子,虽说当初成立‘未来制造’就是为了满足资金的使用需求,但是经过这么些年的沉淀,‘未来制造’早就成了华人的一张名片。

  他们如此戏谑玩弄‘未来制造’,归根结柢还是这些‘白皮猪’的骨子里就充满了对其他有色人种的歧视。

  江澈不喜欢被人当垫脚石,更对于麦金塔电脑这种老古董的配置瞧不上眼。

  可以说只要把相关技术丢到实验基地里,相关的专家们集中突击一段时间就能整出来。

  只是那种破烂,江澈不愿意搞。

  毁人不倦,痛击‘白皮猪’民族自信的事情,江澈当仁不让。

  不过江澈也一直秉承着要么不搞,要玩就玩把大的,将其死死的压在地上,来回摩擦。

  不光要撕下他们的面皮,连里子都不给留。

  因此,面对‘白皮猪’们的犬吠,江澈早早的就发布了‘My Computer’研发任务。

  为了能够减少研发时间,狠狠地给这帮‘白皮猪’们好好上一课。

  电脑,江澈只知道鼠标键盘,显卡内存这些东西,对于其内在需要哪些技术,他是丝毫不懂,但是金手指在手,手下还有一帮专家教授,他们肯定懂啊。

  因此,江澈早在年初的时候还专门来过一次,留下了一些涉及到9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的书刊,以及一台90年代初期的‘老古董’。

  瞧见相关的专家这么多,而且其中不乏有正在研究硬件、系统、软件等相关业务的。

  而且这些人全都挂着笑脸,江澈心下大喜,暗暗猜测真的成功了?

  结果也不出江澈所料,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短短八个月的时间,还真被这帮家伙搞成了。

  看着面前丑陋无比的实验室出品,时隔二十多年再次碰到电脑,江澈还是有些激动。

  由于液晶显示技术还在研发中,因此现在使用的显示器还是使用的老技术。

  不过麦塔金电脑相比,最起码这台粗糙的电脑已经和世纪后的电脑大同小异,实现了机显分离。

  同样是鼠标、键盘这些外接输入设备,不过与现在主流四四方方的鼠标相比,直接复刻了后世那种更符合人体使用的半弧形鼠标。

  当江澈按下开机键,电脑屏幕先是亮出‘My Computer’,再便是‘未来制造’的LOGO。

  第一代‘麦金塔’采用16位元的68000微处理器,虽然运算速度远超当时以8位元为主的IBM PC/XT系列,但是与采用32位微处理器,性能已经可以与Intel 486处理器相媲美的‘龙芯’相比,差距是肉眼可见的。

  两相对比,‘龙芯’的性能比68000微处理器高出十倍不止。

  开机时间,麦塔金慢吞吞的还没响应,而搭载了龙芯的‘M.C’搭配上基于Lnix开发的‘M.C OS’简直是秒进入桌面。

  单看桌面的操作流畅度,‘M.C OS’不管是响应速度还是美术优化更是全面碾压‘Mac OS’。

  在系统上两者相比较,‘M.C OS’相当于现代人拿着热武器,而‘Mac OS’则更像是还处于冷兵器时代。

  两者就不是差距,而是出现了代差。

  这还仅仅是电脑系统以及处理芯片上的差距,在应用软件和电脑硬件上,‘麦金塔’更是被‘M.C’远远的甩在身后,连尾气都吃不到一口。

  电脑是什么,后世一个小孩子张口就能说出来,娱乐+办公。

  江澈当然不会忘了这两大属性,因此仿照金山WPS系列、Word、Excel、PowerPoint、Visio等产品都被克隆出来了,不过因为受制于存储的原因,许多繁杂且不经常被用户使用到的功能都被暂时删减。

  之前搭载在‘My Game’平台上的‘华夏方块’、‘雪人兄弟’和‘贪吃蛇’等经典小游戏也被完美复刻到电脑上。

  既然都进入电脑了,那么局域网内实现联网对战也应运而生。

  不仅这些,例如华夏象棋、国际象棋等经典游戏也都纷纷上线。

  软件上‘M.C’完胜‘白猪’们引以为傲的‘麦金塔’,在硬件上,‘M.C’也是一骑绝尘。

  1.处理器:‘M.C’使用‘龙芯’处理器,时钟频率为25MHz;而‘麦金塔’采用16位元的68000微处理器。

  2.内存:‘M.C’内存容量为8MB,可以扩展到16MB;而‘麦金塔’则还在绞尽脑汁的想着如何从KB升级到MB。

  3.显示:‘M.C’使用VGA显示器,分辨率为640x480;而‘麦金塔’根本就没有分辨率可言,使用的还是一丁点大的一体机。

  现在就只等江澈一声令下,在座的专家们便可以着手‘M.C’的量产化。

  操作完‘M.C’,江澈当即表态给予重奖,待‘M.C’量产上市后所有参与到研发工作的研究人员获得的利润分成,在原有5%的基础上再增加5%,总分成达到10%!

  宣布完好消息,江澈让他们尽快将‘M.C’量产化后,便带着愉悦的心情离开了实验基地。

  回到家江澈依旧止不住的狂喜。

  并不是因为‘M.C’的完美复刻可以将苹果的‘麦金塔’碾压成渣渣,狠狠地把巴掌打在那些极端‘白猪’的脸上。

  而是他在‘M.C’的身上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那便是标准!

  比如会在1994年才被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和惠普公司共同开发的USB接口,被这些专家们完美的复刻。

  比如存储方式,在几百KB的软盘还在大行其道之时,基于那台老古董上面的光驱和江澈提供的光盘存储技术,专家们也最大限度的复制了出来。

首节 上一节 555/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顶流从杨老板拉错群开始!

下一篇:道观:开局求雨被拍成了纪录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