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四合院:我随身携带物流园

四合院:我随身携带物流园 第558节

  现在嘛,江澈当然不能用“饥饿营销”、“虚荣心营销”等等方式。

  江澈对此有新应对的办法,那就是——‘众筹’!

  何为‘众筹’,其实就是预售的一种变相叫法,当然也不仅仅是称呼上的改变,还有价格的改变。

  比如江澈给‘M.C’定价8999刀了,然后又设置一条小门槛,‘众筹’每满一万价格减少1%,然后再给设置大一点的门槛,比如每满十万‘众筹’在现有的基础上额外再让利一个点。

  虽说消费者得了实惠,可作为生产商,江澈不仅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最主要的还赢得了大部分订单。

  而且,降低成本销量也不是唯一的途径。

  ‘洋师傅’不是还教会了我们许多种办法么——减配和版本区划嘛。

  简配很好理解,将高价格且对电脑性能没有太大影响的配件改成价格低廉的嘛。

  比如散热扇,都知道用铜做的散热器,它散热性能肯定比铝材料制作的散热性能高,但是其中的价格相差六成左右。

  一台电脑看似东西不多,但是可替换的东西也不少。

  当然江澈不会和‘洋师傅’那样简单粗暴,这么做对口碑影响太大。

  咱可以结合版本不同配置不同来解决嘛。

  一个破手机能够搞出来普通版本,‘S’版本;‘S’还不够,还弄个‘pro’;‘pro’不过瘾,又整了个‘max’。

  一样的功能,一样的外观,只是因为几个配件上配置的不同,价格从高到低能够相差出一部普通版本的价格,多么的离谱。

  当然,如果‘M.C’因为配置的不同,价格悬殊很大,江澈也准备这么玩,师夷长技以制夷嘛。

  所以,当量产小组听到江澈询问‘2M’、‘4M’、‘6M’的生产成本时,一个个都没明白老板是什么意思,还在心里疯狂吐槽江澈:‘有了8M的为什么要生产2M这种落后的产品?’

  他们哪里知道江澈的想法,江澈这就是按照后世总结的经验‘使用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现有的实验室版本江澈没打算投放到国外市场,最多生产一批供给自己和国家某些特殊部门使用,向外销售的产品必须要阉割!

  不光存储上,江澈要削减,在其他配置上也同样要削减。

  比如‘M.C OS’的版本,现在买电脑办公最多就是打打字、做做表格,哪里像后世剪片需要它,画图需要它,制作图纸需要它,要这么高版本的系统干嘛,又不能100%发挥它的性能。

  比如‘WPS’这些办公软件,只要把日常能够用到的放上去就好了,那些高级的功能他们又不会用,删减掉。

  既能节省电脑储存空间,还减少生产时间,‘双赢’的事情为什么不做。

  老板问了他们当然要回答,再说了这可是事关大家‘钱途’的大事情。

  于是量产组当场拿出纸笔伏在桌子上验算各个版本型号的生产价格,没多久便交到了江澈的手里。

  不算不知道,按照江澈刚才说的入门级版本也就是最低配置,生产成本居然连一千刀了都用不了。

  而除去‘8M’的实验室版本,‘6M’的高端进阶版本,成本也没有到一千五百刀了。

第549章 鲶鱼效应

  至于刚才专家们说的配件工厂,江澈更是连连否定了他们的提议,想都不想的选择和国内的厂商合作,虽然这么做不符合正常的商业行为,毕竟国外厂家在电脑上的门类比较齐全技术也先进许多,但是差距并没有拉开太大。

  如果连江澈都选择和国外厂商合作,用‘M.C’的产能为他们的产业升级,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这不是妥妥的资敌卖国行为么。

  对此,江澈是坚决反对的。

  虽然这么做会增加生产成本和时间成本,但是对于江澈来说都无所谓,那么多资金躺在银行吃利息还不如拿出来投资祖国,加速科技树的成长。

  虽说最后发现国内就有一家企业生产航母专用的阻拦索,可那也是阿美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在国内寻找的代工工厂。

  江澈虽然不是万能的,做不到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但是在自己经营的领域里他还是想着拉国内企业一起向前冲。

  “嘿嘿...”

  “曾老,您老这么晚还没休息啊?~”

  “工作再忙您老也要注意休息,我们可是盼望着您能继续带领我们奋斗二三十年呢。”

  江澈想的虽好,不过现在国内能够生产电脑上所需配件的企业都是国企,为此江澈也得先和曾老打个招呼。

  “呵...”

  “你小子就嘴巴会说,你要是真心疼我老人家你就不应该这么晚了还给我这个老头子打电话。”

  “说吧,又有什么事?”

  听到江澈的关心,曾老心里暖洋洋的,不过江澈这家伙可是属猴的会顺杆爬,轻易不能给他太多好脾气,要不然絮絮叨叨的能烦死人。

  “嘿嘿...”

  “我这不是遇到难处了,找您老帮着解决解决困难。”

  “我就知道,你小子只要一出去就铁定搞点事情出来。”

  “说吧,什么事。”

  “事情是这样的,我之前不是在湘江创办了一个实验基地么。”

  “里面有不少专家教授看到阿美的那个苹果公司搞出来‘麦金塔’电脑挺好玩,他们就想着自己个搞一台玩玩。”

  “现在电脑搞出来了,不过因为工艺的问题,现有的配件找不到。”

  “我就想着,与其把技术便宜了外国人,还不如带着资金和技术在咱们国内搞呢。”

  “这不,就想着找您问问,这事儿能行不?”

  果然不出自己所料,正好曾老看资料也看累了,摘下老花镜点了支烟静静地听着江澈讲述他遇到的困难。

  江澈十次出国九次要搞点动静出来,曾老都习惯了。

  因此曾老也没太在意,可听到江澈说是电脑的事情,曾老有些不淡定了。

  虽说咱们国家第一台超级计算机已经在去年问世,可正是因为造过一次电脑,才知道其中需要的技术难度有多高,才知道所需要的每一个合格的配件制造出来有么的不容易。

  特别是近些年,阿美许多企业都在搞电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性能优异的电脑问世,层出不穷。

  虽说性能跟超级计算机相比相差十万八千里,可这些都是给民间或者科研院所使用的,足以应付日常办公需求。

  起初曾老也想搞一搞国产电脑,可和相关专家沟通过后,曾老便打消了这个想法。

  倒不是生产不出来,也不是没需求。

  相反咱们国家现在对电脑的需求量一直在迅猛增长,特别是一些科研机构更是对电脑垂涎三尺。

  若是不计成本,从国外买来相关的配件,攒几台易于反掌。

  可实现量产,就感觉没有太大的必要。

  国内相关的工厂设备陈旧,需要投入大量的外汇进行更换。

  制造工艺和相关技术也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这里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进行攻克。

  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生产出来的电脑卖给谁呢?

  毕竟咱们国内现在需求量比较大的也就是一些高校和科研所,普通人有几个会使用,又有几家公司有需求?

  而国外的电子产业为什么会蓬勃发展,是因为社会对产品有需求,不光企业,许多个人也会购买使用。

  正因为投入与产出不能成正比,这才没有对电子产业进行投入。

  另一方面还是因为国家现在的重心在经济,一切都在向经济看齐,每年为数不多的外汇都用来采购厂矿企业所需要的国外设备,也是实在没有富余的外汇用来投资电子产业。

  虽然许多开明之士都知道电子产业很有可能是未来的朝阳产业,可没办法,谁让咱们家底子薄,在让人民吃饱饭和未来会成为朝阳产业之间,他们只会选前者。

  这就像大多是底层民众为了三五千的工资天天朝五晚九,有些专家教授却在网络上大放厥辞的说让大家把闲置的房屋拿出来出租,每天利用下班时间开车出去跑跑网约车多赚点生活费。

  也有专家看到有些网友在网上讨论工资低,养自己都费劲哪里有钱养孩子。

  于是便在网络上嚷嚷着让大家把钱拿出来投资,一个月多赚个三两千块钱,生活不就不那么紧张了么?

  顿时引来一众网友劈头盖脸的痛骂。

  这些专家说错了吗?

  没错。

  可他们选择的群体却错了,生活在底层的民众远比他们想象中的穷。

  用一位网友的话说:‘都有闲置房屋了,谁还会为三五千块的工资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这简直就是当代的何不食肉糜!’

  正是因为没有富裕的资金,他们才不敢把钱拿出来做其他的事情。

  若是不愁吃喝还有一笔资金,谁想进厂朝五晚九的打螺丝?

  国家现在的处境就跟生活在底层的民众一样,资金少、开销大,每年都没有太多的结余,哪里不敢投资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盈利的行业。

  曾老也知道电脑的好,也知道一台小小的电脑会带动许多产业联合发展,可‘家穷’暂时容不下太高大的梦想。

  现在江澈说他的实验室鼓捣出电脑了,听他的意思是想和国内的工厂合作生产,曾老顿时大喜过望,连连表态除开某些敏感度比较高企业的国内所有企业随江澈挑。

  改开后这些年,许多以前轰轰烈烈的大厂要么因为产品跟不上社会的需求,要么因为销售方法不对,造成产品积压运转困难。

  许多企业,曾老很想让江澈参与到其中,一来借助江澈手里的资金改变工厂落后的产能,二来希望江澈能够把国外先进的管理、生产、经营、销售等技能带回国内,以此为中心带动更多的工厂进步、发展。

  就像‘东方广场’的出现,虽然没有让国营百货公司完全改掉那种店大欺客的坏毛病,可因为营业员服务态度不好而发生的矛盾日益减少。

  许多国内的百货公司在参观学习后,这才明白什么叫做顾客至上,什么又是服务之道。

  而最让曾老感到意外的则是高校的改变。

  在‘山岳大学’没有创办之前,越是高等学府其中散漫、向往国外自由之风越是盛行,不仅仅是那些接触过国外的大学教师,那些没有条件接触所有信息来源都是道听途说的助教或是学生更甚。

  ‘山岳大学’办学时间虽然很短,仅仅只有两年的时间,但是其师生努力奋发向上的精神激发了其他高校一些学生积极建设祖国的精神。

  它就像是一股清流冲淡了些许那些本不应该出现的思想,把部分学子们的注意力又转移到了学习之中。

  而江澈邀请过来的外教们也讲述了不少国外的生活及社会现状,经过悠悠之口的传递,一些本就只是人云亦人听了一只半耳就对国外生活产生向往的导师们也有不少在精神层面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这么多的变化,曾老便萌生出一个想法,是不是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让江澈参与到更多的行业中。

  曾老希望有江澈江澈进入的行业,乃至某一个产业能够从上到下发生质的变化。

  可是江澈这些年为国家做的事情太多了,曾老实在张不开这个口。

  现在听到江澈主动提出愿意带一带国内的电子产业,曾老自然欣然应允。

  挂断电话后,江澈便开始考虑要整合哪些企业或是研究所,搞一个电脑全产业链出来。

  曾老则是开心的给马老打去了电话:“哈哈...老马,好消息,好消息啊!~”

  “哦?~什么好事让你这么高兴?”听到电话中曾老爽朗的笑声,马老下意识的带上了笑脸。

  “哈哈...”

  “大好事!大好事啊!~”

首节 上一节 558/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顶流从杨老板拉错群开始!

下一篇:道观:开局求雨被拍成了纪录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