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生1990:我有三根金手指

重生1990:我有三根金手指 第176节

  当然,以他公司目前的情况,如果实在申请不到,那他只能走温城的渠道。

  他现在就扯外商,表示几百万美元只是开胃菜而已。

  华博闻言略思索后说:“方总,关于这个自营进出口权,我在这里向你保证,我会努力帮你解决,请你放心。

  当然,一般公司申请自营进出口权是非常难的,以星海公司目前的成绩,申请就更容易一些,但我不能一定保证一定通过,希望方总能够理解。”

  “可以,非常感谢领导支持,我静候佳音。”方柏点头。

  星海集团目前没有自营进出口权,只有少数国有大型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出口主要是轻工产品,进口主要是电脑、机械、汽车、飞机等。

  如果仅仅是少量出口交易额,那只能通过进出口贸易商实现对外贸易,一般企业如果购置进口商品,一般情况下是不能换汇,需要到外管局申请,因此交易周期很长。

  方柏不可能把这个订单交给进出口商,那得剥削他们一层皮,他肯定不乐意。

  在这个年代,能够出口创汇的企业,都会受到当地ZF的重视,内陆城市甚至还有出口创汇奖励,这可不同于出口退税。

  也就是说,如果出口的是科技含量高,而且交易金额大,当地ZF都会帮企业申请自营进出口权。

  如果申城ZF不帮星海公司,那方柏就在能够帮助申请自营进出口权的城市成立一家公司,把产品订单转到这家公司身上再出口,那么外汇就不是申城的。

  伱说,申城ZF愿意不,丢失外汇。

  但其他城市的ZF就非常欢迎了,你申城不帮,我们这边帮你搞。

  这可是几百万美元,而且只是两个订单而已,说明星海集团拥有非常厉害的商品出口能力。

  去年一年,全国出口总额为719.8亿美元,平均分到一个省份,那就只有31亿美元。

  像经济落后的西部城市,一年出口额可能只有几亿美元,面对一家已经体现商品出口能力的公司,而且还是科技含量高的公司,肯定是非常受欢迎,会给各种税收优惠政策,还有出口创汇奖励。

  申城不帮他搞,不说西部城市,就温城ZF就能帮他搞。

  所以,方柏就是先斩后奏又如何,他拿着进口订单,而且在早上九点到钟时,昨天办理的支票钱已经到公司账户了,开户银行打电话过来问情况了,可以随时兑汇成国币。

  每年可能上千万甚至数千万美元的出口创汇,全国没几家公司能够做到,能做到的,大多是卖没啥科技含量的商品。

  一辆泵车卖65万美元,跟一些高精度进口机床相差不多了。

  华博在星海集团展位待了有将近半个小时,其中与方柏就聊了十几分钟,这让会展中心负责人对这家公司刮目相看,待遇太好了。

  但如果论此次收获来说,星海集团就是此次展览会的一颗新星,的确应该受到市ZF重视。

  下午时候,华博跟市里正职领导吕朝民汇报了一下星海集团的情况。

  等吕朝民听完后,同样感到惊讶,表示抽空去考察一下星海机械公司。

  对方倒是知道有这家公司,毕竟前段时间星海集团开工奠基仪式时,他听到一些消息,只是没想到这家公司创外汇这么厉害。

  方柏这边,第二天收获比第一天也不少,国内订单比昨天就多一些,拿下一台泵车和8台地泵。

  晚上,半夜三更时,方柏感觉到胳膊一阵疼,醒来才发现是秦舒雨掐他。

  此时,秦舒雨脸上梨花带雨,好像是哭过了。

  “舒雨,怎么啦?突然哭了?”方柏抚摸着她还带着泪水的脸。

  秦舒雨有些幽怨:“没事,就是做噩梦了,看到你带着小三跑了,我在后面拼命地追呀追,结果你头都不回。”

  方柏哭笑不得:“那你看清小三的模样了没?”

  “怪哦,模糊不清。”秦舒雨看到方柏笑了,鼻子皱了下,轻拍他胸膛,“哼,你还笑。”

  “好吧,这个好像不怪我吧,你想多了。”

  “嗯,我要抱抱。”秦舒雨点头,感觉有点委屈了。

  方柏笑了笑,难得看到她撒娇,揽过她身子抱住她,然后吧嗒一下她脸上的泪痕。

  也就这瞬间,秦舒雨绝美脸蛋上散发出甜甜的笑容,她满意了,然后也吧嗒回应一下,把脑袋贴在他脸庞。

  男人太优秀了,让她有些担忧。

  后半夜,她睡得很舒服,可能怕压方柏胳膊发麻,不让他抱了,只是缩成一团,像只可怜的小松鼠靠近他睡。

  第三天,方柏继续到展位工作。

  昨天,他的人脉数量增加了6个,其中华博为他增加了2个,总人脉数量增加到90。

  所以,他不想错过扩大人脉的机会,平时哪里有这么好的机会,又赚钱又增加人脉。

  早上十点钟的时候,还真有媒体记者来采访方柏,方柏为了宣传公司产品,媒体记者说也可以帮重点宣传一下公司产品,他才同意接受采访。

  主要问他创业的过程,这个比较吸引读者好奇。

  方柏只是大概回答一下创业的过程,重点讲公司产品:“我们星海机械公司致力于研发和生产高品质的科技产品。

  为了降低建筑工人的劳动强度,我们研制出地泵和泵车,也是希望国内建筑质量有所大提升。

  一个家庭,一辈子就为了一套房子,如果碰上豆腐渣工程,那将毁掉一个家庭。

  对此,我深有感触。

  身为星海集团的创始人,我们始终坚持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同时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媒体记者对此表示赞赏,并继续追问方柏关于获得进口大订单的感受。

  方柏微笑着回答道,“获得进口大订单是我们公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它不仅是对我们产品质量和信誉的认可,也是市场对我们的肯定。这个订单的获得,让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他继续说道,“我们将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优质的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加强与海外客户的合作,不断拓展市场,为公司的发展开拓更多的可能,同时更多地为国家创汇。”

  方柏的回答毫无营养,但这个就是官方回答,他代表着一家集团公司,不能让读者挑出一点毛病。

  如果他回答得有些个性,或者说些与这个时代不符的言论,说不定某个媒体和某些专家就针对他的话放大无数倍进行抨击,无非就是获得读者的注意力或者找存在感而已。

  方柏只是花了几分钟回答当地报纸记者,说比较忙碌,也没空多采访。

  结束采访后,下午时,当地电视台过来采访他,说带着ZF任务,希望他能够抽出一些时间接受采访。

  方柏直接站在泵车前,在意把自家产品当成背景,然后才接受记者采访。

  电视台记者同样好奇他如何创业,公司发展速度为何这么快。

  方柏的回答依然是国家政策好,当地ZF扶持,把申城领导和温城领导夸了一遍。

  显然,精明的女记者不太满意这样的回答。

  女记者好奇问道:“方总,一边上学一边创业,能不能顾得过来,交大是否知道你的创业事?”

  西装革履的方柏站在摄像头面前,从容说道:“由于特殊情况,我这边向学校领导说明过情况,学校非常支持我的创业,当然,是在不担忧学业的情况下。

  我个人觉得,创业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求知过程,而不是为了赚钱而赚钱。

  两个学期,我成绩都排在院系第一名,并没有因为创业而落下学习。

  我不赞同读书无用论,对大多贫困孩子来说,教育是改变命运的最好途径,而不是提前出来工作。

  我希望所有家长明白这个道理,尽力地供孩子上学,也希望媒体朋友在宣传报道的时候,能够客观报道,不要误导读者。

  只有不断地学习,厚积薄发才有成果,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我就无法研制出公司的产品,也就没有几百万美元出口订单这么一回事。

  可以说,学习越好,同时结合实践转化为科技成果,才会有更大收获。

  在我的办公室里,就有各种技术资料,我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我们公司的员工同样在不断地学习。

  学习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方柏回答得非常谨慎,他也不得不这么做。

  他是高考状元,还创业成功,如果说读书无用论,让学生提前出来创业,估计马上受到社会学界和教育界的抨击。

  这个年代的言论,那得非常谨慎,弄不好就把搞进去了。

  现在失学率非常高,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根本读不完初中,甚至连初中都上不起。

  人怕出名猪怕壮,方柏知道经过媒体报道后,就会有有心人深究他这么多钱了,为什么不做慈善。

  在认购证之前,他处于积累财富阶段,的确不想捐款。

  但现在财富级别已经过亿,的确开始注重慈善的事了,对提升公司形象具有很大用处。

  正好媒体记者在这,他接着说:“我也来自贫困家庭,深知读书的不容易。

  现在经济稍微好转,我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读书。

  我打算成立一家私人慈善基金会,不接受外部捐款,我打算每年从星海集团利润中拿出一定比例投入其中,从明年元旦开始,我承诺第一年捐款不低于五百万元,主要捐助贫困学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方柏不可能接受外界捐款,做得不好,人家还以为他贪污了。

  他自己想捐多少,如何用钱,那是他私人基金会的事,用不着别人评论。

  当然,他这种做法,可能会受到某些慈善机构的抨击:为什么不捐钱给我们!

  方柏对此非常鄙夷,老子的钱爱如何花那是他自己的事。

  既然想做好事,就没打算隐瞒,光明正大公布出来,免得有些人说他捐少或没捐。

  像他注定出名的人物,隐瞒捐款可不是什么好事。

  后世某位大佬向母校捐款十几亿获得巨大名声,而网友就会拿某些人进行对比抨击。

  电视台记者想不到还有惊喜,她已经想到,只要播放出来,肯定是一个轰炸新闻。

第186章 方柏上电视出名了

  7月19晚七点钟,申城电视台播出《高考状元方柏,如何实现亿万财富》。

  申城电视台在全国收视率还是挺高的,不仅仅本地申城能够收到这个频道,其他省市也能收到。

  这个标题刚刚打出立刻吸引了无数观众,屏幕背景是一个帅气、自信的西装革履年轻人站在一台泵车前面与海外客户进行介绍。

  在万元户还没有普及的年代,财富过一亿元就能称之为亿万富翁,有些文化水平低的观众还在心算着一个亿有几个零,是几位数,伸出手指反复地数。

  在这个年代,有些偏远地区,经济落后,别说万元户不常见,大部分家庭想吃顿猪肉还是比较难。

  由于交通不好,物流困难,各地物价差异也比较大,一斤五花肉,有的卖一块钱,还有地方已经卖接近两块钱,不管一元还是两元,对日收入不足五元的家庭来说,都是奢侈食品。

  在偏远的山村,适龄学童上学难,他们每天的重要任务就是为自家那一两头猪或牛寻找猪草,割下猪草,捡拾干枯的木柴,背着几十斤的木柴,喘着气爬山越岭步行几里路,他们经常踩在石砾上,脚丫布满了伤痕,夏天还好受一些,但冬天冰冷刺骨,导致手脚经常发冻疮,买不起药物,只能使用祖传的偏方药,实际上就是一些随处可见的野草,嚼烂后涂抹在伤口上,再用破布紧紧包扎。

  这些孩童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新书本,使用的教材不知道传承了多少代学生。他们的知识来源非常有限,老师文化水平又偏低。

  在这样的村庄里,稍微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家庭才能买得起黑白电视。

首节 上一节 176/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收藏系神豪

下一篇:旅行:从彩云之南开始签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