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第1391节

  杨佑宁几人对视一眼,并没有说话,然后就听黄老开口,“我跟老夏觉得,红星这两个字可以保留,今后就叫红星机械制造厂。”

  “你们觉得怎么样?”

  几人对视一眼,纷纷点头。

  “这名字好,这名字好。”

  杨佑宁说着,“机械厂,这样我们做的东西,就是名正言顺了,哈哈。”

  于是,名字被命名,等过段时间正式成立后,轧钢厂就会重新挂牌。

  “第二项,说一下机械厂的改建。”

  说到这里,众人面容一肃。

  杨小涛看着计划书后面,在机械厂下挂名的几个厂子。

  “按照上级要求,为提高效率,提升综合能力。”

  “今后机械厂将会涉及汽车制造、机床制造、冶炼、化工等行业的综合性工厂,为此经上级批准,原轧钢厂下辖三分厂,合并为一分厂。”

  “原第六机械修理厂,并入机械厂,成为红星机修厂。”

  “原第三化工厂,并入机械厂,成为红星化工厂。”

  “原第八钢铁加工厂,并入机械厂,成为红星钢铁厂。”

  夏老每说一项,众人心理都是咯噔一下。

  这大手笔啊,真好整合起来,这加吧加吧好几万人啊。

  轧钢厂,不,应该说是机械厂,在这四九城,绝对是庞然大物啊。

  “第三化工厂?陈叔,那不是,徐叔的?”

  杨小涛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凑到陈宫身边询问。

  陈宫也是一愣,随后压低声音笑着,“这一次,出去的人,都会来了,哈哈。”

  说着看了眼刘怀民,两人都笑起来。

  这命运啊,又把几人牵扯到一起了。

  哈哈

  对面杨佑宁也笑起来,这次几人在一起,一定可以创出一番名堂。

第980章 组织架构

  “这些是我们初步的设想,你们要是有什么补充的,可以再提。”

  夏老将本子合上,看着身边几个激动的人,随口说着。

  “首长,这些工厂的人事任命,上级怎么安排的?”

  杨佑宁询问着,他可不想最后闹出什么内部矛盾。

  黄老听了点头,“这只是初步设想,并没有通知其他单位。”

  “所以主要人员会有上级安排,你们也可以提建议,我们会考虑。”

  “当然,若是有觉得不合适,给出合理的理由,我们可以考虑调换。”

  “至于下面人员的安排,由你们自己决定,我们一般情况下,不参与。”

  黄老说完,这话已经给了机械厂很高的选择权,这让刘怀民几人倍感压力。

  上级这么支持,若是拿不出成绩,那可就不止是丢脸的事了。

  见众人没有其他异议,夏老便轻咳一声,继续宣读。

  “进行第三项,关于,机械厂的生产方向,生产任务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明确界定。”

  “这样,方便管理的同时,也能加明确目标。”

  说到这里,夏老看着刘怀民,“怀民同志,伱来说下现在轧钢厂的项目。”

  “好的。”

  刘怀民从文件中取出一份资料,“迄今为止,原轧钢厂除了要完成上级下发任务后,还有一些自主研发项目。”

  “这其中包括如下:红星暖气炉,惠民压水井,蒸汽发动机,打井机,红星拖拉机以及各项农业生产配套设施,安全带,友谊高压锅,飞鹰电高压锅,启明星机床,红冲一号冲床,红铣一号铣床,以及现在的单缸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和新红星拖拉机等。”

  刘怀民细细数着,一旁的杨佑宁等人满是自豪。

  这十多项,可都是他们轧钢厂的骄傲啊。

  听闻这么多项目,黄老又看了眼杨小涛,他清楚,这每一项里面,都有这小子的影子。

  怪不得老夏说什么也不让农业部的那群人挖墙脚呢,就这小子做的事,那绝对是个宝啊。

  刘怀民说完,夏老继续开口,“我们打算,将一些不重要项目,进行分包,让机械厂集中力量,做重要的事。”

  “大家讨论下,哪些需要分包,哪些要重点开发。”

  夏老说完,杨佑宁便开口,“首先,现在我们一二三分厂,每个都承担一定任务,像暖气炉,压水井,安全带等,已经交予他们,现如今这些也可以。”

  刘怀民点头,将杨佑宁说的记下。

  “我觉得打造农用设施,像什么铁犁子,铁耙犁,后面与柴油发动机配套的设施,像抽水机,播种机,收割机等等,这些东西做起来相对简单,但也容易出成绩。”

  杨小涛沉思片刻开口建议。

  杨佑宁诧异看着杨小涛,这些东西可都是热门啊,尤其是农业生产,用的可不少。

  ‘看来,这一分厂的厂长人选,要慎重了。’

  杨佑宁心理琢磨着,刘怀民已经将杨小涛的建议记下。

  “这个可以,此外原轧钢厂承担的任务,将会交予一分厂,这样也方便腾出人手。”

  夏老开口同意,刘怀民记下。

  说完,众人又看向杨小涛。

  见此杨小涛便将心理的打算说出来,“机修厂本身就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我觉得可以将汽修中心转移到机修厂,这其中涉及到的汽车维修、改装、拖拉机的维修、换装等工作。”

  “嗯,可以,将现在的汽修厂与机修厂合并,能够增加汽修规模,尤其是拖拉机更换柴油发动机,正好合适。”

  杨佑宁点头认同。

  “至于蒸汽机,我个人认为,可以交给机修厂,这东西并不是说没用,但用处有限,此外电风扇这一类的,将来柴油发动机成熟了,也可以让机修厂试着生产推广。”

  “同意。”

  “至于化工厂和钢厂,了解的不多,但他们做好本职工作就行。”

  “所以,最后剩下的,可以分成三类。”

  杨小涛说着,喝了一口水,众人都听着,因为这最后的三类可是代表着最前的三个方向。

  “剩下的,我认为,机床的生产归为一类。”

  说完,众人看向夏老,毕竟这一阵机床的事情闹得挺大,而且国内机床厂不少,这有种抢蛋糕的意思。

  “关于机床,我们赞同。”

  夏老只是轻轻赞同,并没有其他意见。

  见此,杨小涛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这样就能名正言顺的研制机床了。

  “机床现在可以生产启明星和冲床、铣床,未来我们会加快研发速度,争取将磨床车床等做出来,让机床生产成为机械厂的一大项目。”

  杨小涛肯定的说着,黄老听了频频点头。

  “第二类,是发动机的生产。”

  “柴油发动机只是开始,但市场需求大,我们需要更多的精力来保证生产。”

  “此外,我们可以在单缸柴油发动机的技术上不断发展,进而发展出双缸发动机、四缸发动机甚至是八缸发动机。”

  “甚至,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还可以试着研发汽油发动机.”

  杨小涛不断规划着将来发动机的研发方向,并没有发现周围人看他的目光充满了震惊。

  震惊杨小涛已经想了这么多,规划了这么多。

  刘怀民更是在本子上清晰而快速的记录下杨小涛说着,这也将是机械厂未来五年乃至于十年的规划啊。

  “看看,咱们这选的总设计师,没选错啊。”

  “这心理啊,早就有了注意,哈哈。”

  黄老听杨小涛说完,立马笑起来。

  “套用一句老话,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啊。”

  “敢想才敢做,好。今个听你说这些,我们啊,心理更放心了。”

  黄老对着杨小涛好一阵夸。

  杨佑宁更是宝贝似的看着杨小涛,这些东西若是实现的话,那机械厂绝对是超一流的存在啊。

  杨佑宁跟陈宫对视一眼,都看出目光中的火热,燃起的雄心壮志。

  至于王国栋,那更不用说,本身杨小涛就是他手下出来的兵,杨小涛做什么事,他都无条件支持。

  而且他也想看看,这些都做到后,那时候,机械厂是个什么光景。

  在这轧钢厂干了这么多年,感情更是难以割舍。

  杨小涛在众人笑完,继续说道,“最后一项,我认为是汽车生产。”

  “现在,我们主要生产拖拉机,柴油拖拉机。可随着柴油发动机的进步,我们可以尝试生产其他车型。”

  “嗯,这拖拉机的生产,农业部很重视,尤其是蒸汽拖拉机故障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国内急需解决这个问题。”

  黄老想起农业部交上来的一组数据,随着时间年限的延长,不少拖拉机用不了多久就出现各种事故,尤其是动力问题,蒸汽机的保养工作不到位,直接影响动力传动。

  好在现在有了柴油发动机,只要发展起来,可以顶替这部分。

  “首长,只要机械厂完成改建,我们就能腾出来人手,大力生产柴油发动机和拖拉机,保证完成任务。”

  杨佑宁豪情万丈的说着。

  而实际上,陈宫杨小涛几人也都是如此想的。

首节 上一节 1391/18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让你普法,你给法官判十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