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第1625节

  小年这天,杨小涛从家里出来,看着清冷的天空,无奈往机械厂走去。

  门口一个个裹着严实的工人往外走,路过前院的时候,看到阎阜贵在家里收拾东西,不时跟人打着招呼。

  他已经从街道办那里得到消息,这次优秀大院的名额有四合院,所以今年终于拿到那份福利了。

  这可是他当上院里唯一大爷后的第一次。

  以前是三个大爷平分这份福利,现在呢,全是他的。

  如何能不开心。

  “小涛,早啊。”

  “早啊,阎大爷。”

  杨小涛带着手套走向一旁停靠的及扑出。“要不说,还是当老师好啊。”

  “到了暑假放暑假,到了寒假就寒假,每个月的工资不少,还有不干活拿钱的好事,啧啧.”

  杨小涛是真有些羡慕了,要是自己有这么多假,该有多好啊。

  “得嘞,您可别寒碜我了。”

  阎阜贵笑着,“我啊,就是一人民教师,跟您这种万人大厂的领导可没法比。”

  “也就这点本事了,哪像您啊,将来前程无量啊。”

  “再说了,你家冉老师不也一样嘛。”

  杨小涛笑着点头,“那倒也是,不过还是你们当老师的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啊。走了。”

  杨小涛没有继续磨牙,上车离开。

  阎阜贵看着杨小涛离去,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这辈子,最满意的就是老师这份职业了,不仅体面,还用这不多的收入养起了这个家。

  “爸,我去,找于莉了。”

  身后突然传来阎解成的声音,打断阎阜贵的思路。

  回头看了眼无精打采的阎解成,手上拎着两瓶酒,心里很是失望。

  “去吧去吧!”

  挥挥手,让阎解成赶紧去。

  “对了,中午吃饭前回来!”

  阎解成点点头,慢腾腾的走着。

  “不行,得给老大找份工作,再这么下去,人都废了!”

  阎阜贵想着,身后又传来声音。

  “三大爷,有发呆啊!”

  不用想,这会儿还叫他三大爷的就只有傻柱了。

  “柱子,今天起的可不早了!”

  傻柱不在意的笑笑。

  “今天厂里领导要招待客人,我晚点,耽误不了中午饭就行。”

  “走了!”

  傻柱晃荡着,身后的两个饭盒摔得哐当响。

  “这,当厨子的,果然不愁吃啊!”

  想到下午傻柱回来肯定又是两饭盒的油水,不由得羡慕起来。

  “实在不行,就让解成学做饭?”

  ……

  杨小涛来到机械厂脱下外套开始工作。

  没一会儿娄晓娥走进来,在办公桌前收拾完文件,将几份需要处理的交给杨小涛。

  “杨总,这份开支您看下签字。”

  “什么东西?”

  “是研发科那里转来的,听说是合金研究项目的资金结算。”

  娄晓娥脸色古怪的说着,杨小涛一看就知道其中有问题。

  “这么多?他们干嘛了?”

  只看了一眼,杨小涛就发现了问题。

  整个研发科的资金总体来说是充裕的,需要研究用的材料,基本上机械厂都能找到。

  所以从来都没超过四位数。

  而眼前的这份结算,竟然达到了五位数,还不是一开头的,直接将研发科攒下的家底掏空了。

  “您看下后面就知道了。”

  杨小涛放开后面的明细。

  只见罗列了一长串的化学试剂名称,其中用的最多的就是各种酸和各种碱。

  当然,这些东西加起来也没啥,毕竟有化工厂在,用的都是成本价。

  但最后一行直接让杨小涛脑袋瓜子疼。

  钨精矿,就是经过筛选后简单加工的矿石。

  单单这一项的开支,就占了九成九。

  想到钨合金在国内的稀有程度,即便是钨精矿也不便宜。

  “这才多久,就用了这么多?”

  杨小涛感觉有点上火,这老道才回来到小年,满打满算两个月,这消耗的也太快了吧。

  怪不得这几天老道起早贪黑的,也不坐车上下班了。

  原以为是全心投入工作中,现在看来,估计是躲着他吧。

  “这个老道。”

  杨小涛深吸气,还是在后面签了字。

  没办法,东西已经用了,不签也不行。

  再说了,这时候要是叫停,那这些投入不是打了水漂?

  现在杨小涛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化工一厂研发出肥皂的新工艺后,会选择秘而不发,吃独食呢。

  实在是科研这快,太耗钱了。

  不回血,以后怎么继续研究?

  单单一个实验,就将研发科的经费花的不剩,要不是机械厂先前给研发科的经费足够,加上他的帮忙,少走了许多弯路,也算是避免了损失,否怎真供应不起啊。

  即便如此,这样的消耗,再持续一段时间,估计就得找老杨申请了。

  “听说最近一直没停下,就在安排的试验区里,不断试验。”

  “后勤的同志说,他们那里不让人进去,说是太危险了,而且用完的东西也要他们自己处理,不让人碰”

  娄晓娥说着,杨小涛已经起身,准备去看看。

  若是还没有紧张,说不得要,节省点了。

  在厂区里穿行,很快来到东南角上,这里是划分给合金研究小组的试验区。

  刚走近,就看到外面有保卫科的科员负责守卫,杨小涛点头走进去。

  试验区是一片空旷的厂房,以前是盛放钢材的,现在经过改造后,周围加了暖气片,也不算冷。

  走进来,就看到中间位置上,一群人围着‘炼丹炉’转着,神情严肃。

  在他们周围,还有几个被保护起来的桶,周围还有人专门负责看管。

  杨小涛走进来到的时候,老道正在一旁指挥者,身旁徐宁几人穿着把大褂,带着口罩,手上也是橡皮手套,专心的在炉子前操作。

  杨小涛悄悄来到跟前,“这是干嘛?”

  老道没注意杨小涛过来,听到声音吓了一跳,不过看杨小涛瞅着里面,捋了下胡子,“这里面是强酸。”

  “上次用的碱,不过实验不理想。”

  老道说着,见杨小涛没有上来就兴师问罪,便开始讲解起实验来。

  徐宁几人也发现了杨小涛,脸上都闪过一抹尴尬,跟杨小涛打个招呼后,就继续盯着炉子。

  “我说怎么用了这么多材料呢。”

  杨小涛听他们说一点一点的实验过来,哪还不清楚材料耗费在哪里?

  这还没搞钨合金呢,花费就这么大了,真要搞起来,估计

  怪不得七机部的王首长跑出几个学生就不管这事了。

  肯定是知道研发困难,消耗太大啊。

  也就他们机械厂,这次成了冤大头。

  杨小涛的话没人接,主要是几人都不知道怎么说。

  老道继续捋着胡子,反正钱已经花了,他最看的开。

  杨小涛将目光放在实验上,还看着一旁的温度计。

  杨小涛看了眼,七十多度了。

  “这是加热反应?”

  “对,他们从书上看的,正在验证。”

  杨小涛点头,在一旁看着,不过却是离炉子远一些。

  前世上学的时候,老师可是千叮咛万嘱咐的,对待强酸强碱,必须小心谨慎。

首节 上一节 1625/18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让你普法,你给法官判十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