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第1724节

  陈宫得到消息,从后勤那里赶来,问清楚情况后,一些没有的材料,立马联系其他工厂,进行调度。

  等材料达到,杨小涛跟众人一起动手,替换部分部件。

  忙活到半夜,需要替换的部件重新加工好,众人没有休息,在期待中,开始组装。

  这次,刘怀民王国栋也在一旁看着,就是代青钢等人,得到消息后,也过来查看情况。

  发动机的成败,关乎着他们今后的设计方向。

  等天再次亮起来的时候,工厂外一片冷清,微凉的风从打开的大门吹进来,让聚在里面的不少人齐齐打个哆嗦。

  “杨总,组装好了。”

  侯保卫打着哈欠过来汇报情况,揉了下眼睛,目光里多了份期待。

  杨小涛同样揉着眼睛,手上端着水壶,灌了一口温水,最后走到组装好的发动机跟前。

  面前的发动机,很大,看上去就很厚重。

  虽然这不是自己设计出来的,但每一处设计,都牢牢印在他的脑海中。

  杨小涛取出眼镜,围绕着发动机转了一圈。

  没有故障提示。

  这就说明,众人是按照图纸设计制造的部件。

  组装的也没问题。

  但杨小涛心里清楚,真正的考验在后面。

  “加油,加水,试一试。”

  很快,有人找来柴油和水,加入到发动机后,一名工人上前,抡起摇杆开始发力。

  通通~通

  沉闷的声音从发动机体内传出,然后就看到在柴油进入气缸的时候,一排气缸挨个启动,然后在气缸内完成做功,带动连杆与曲轴。

  周围人看到这一幕,都激动的跟周围人拍手庆贺。

  但杨小涛却是轻轻皱眉,因为这发动机的声音,有些不正常。

  而且,曲轴运转的速度,在他的眼中,并不快。

  “逄工,让人在这看着,运行一上午,中午时候再停下。”

  杨小涛交代两句,转身往办公室走去。

  他要回去,趴一会儿。

  逄国点头,随后开始安排人。

  这段时间,不能短缺了燃料。

  杨小涛回到办公室直接趴在办公桌前闭眼休息。

  很快,就进入睡眠当中。

  上班的娄晓娥进来时候,看到这一幕也放轻了脚步。

  她在楼下时候就听说了,昨晚上不少人在这熬了一宿,这其中,就有杨小涛。

  “爸爸!”

  “爸爸,抱抱我。”

  “哥哥打我.”

  “不是,是妹妹先说我的.”

  睡梦中,杨小涛听着周围叽叽喳喳的吵闹声,本能的想要一巴掌扇过去,别的不说,先把端午揍一顿。

  打妹妹这事不能惯着。

  结果手刚要抬起来,身体下意识的动作,却是撞在桌子腿上,疼痛立马让杨小涛醒来,甩着手臂活动着。

  娄晓娥看着杨小涛出丑的模样,捂嘴笑着。

  “笑啥?”

  “刚才在梦里教训你呢,不听话,就得挨揍。”

  娄晓娥才不信呢,起身将缸子递过去,杨小涛拿起就灌了两口。

  “你们昨晚上没回家啊。”

  “废话。对了,几点了?”

  杨小涛说着,抬手看了下表,上午十点半。

  “我睡了这么久?”

  娄晓娥点头,“我去刘书记那送文件,他也在睡着。”

  杨小涛放下缸子,来到一旁脸盆前,洗了把脸,擦干净后说道,“我去车间看看,你这边照看着点,有什么事,我回来再说。”

  娄晓娥点头。

  等杨小涛来到三车间门口的时候,听到里面传出来的通通声音,眉头一皱。

  走进大门,逄国侯保卫正跟刘大明几人交流着。

  昨天刘大明几个轮班,并不清楚状况,也是今天早上来了才知道的。

  “杨总。”

  杨小涛靠前,跟刘大明几个打个招呼,然后看着还在运转的发动机,拿出眼镜戴上,仔细检查起来。

  早上检查还没有问题的发动机,现在,经过故障扫描后,在杨小涛的视野中竟然出现了三个红点。

  也就是说,才运行了不到六个小时,这台发动机,就出毛病了?

  这样的机器,别说给装甲车用了,就是让他生产,他也不敢啊。

  “停下!”

  杨小涛摘下眼镜,对着身边的人说道。

  刘大明几人对视一眼,迅速上前关掉油门,发动机渐渐停下。

  “准备拆。”

  杨小涛又说了一句,众人面面相觑。

  不过,杨小涛脸上严肃,说话更是不容置疑,众人只好听从安排。

  放水的放水,放油的放油,拆卸工具找过来,随时动手。

  十分钟后,准备妥当,杨小涛亲自动手拆卸起来。

  没多久,刘怀民等人赶过来,看着地上一堆部件,都是惊奇。

  看杨小涛忙碌的样子,众人只能屏住呼吸,等最后的结果。

  中午时候,组成发动机的所有部件都被杨小涛拆卸下来,远处一群人看着前方铺开的零部件,感慨之余,更是将目光放在杨小涛特意挑出来的部件上。

  等所有部件都拆完,杨小涛才起身,摘下手套,拿起一旁的三个部件。

  “这几处,有问题。”

  说着将部件放在前方,其中一个活塞,一个气缸套,还有一个是油箱底盖子。

  逄国刘大明几人上前,认真打量着,只是肉眼并没有看出问题。

  逄国让人找来工具,准备测量。

  既然是杨小涛找出来的,那多多少少都是有问题的。

  “这个活塞,有点变形啊。”

  刘大明检测一番,就看出来活塞跟制造时的数据有点差异。

  以当前工人的技术素养,不存在会差别这么大的地步。

  何况在组装前也会抽查测量一份。

  显然,这活塞在工作时,出了问题。

  随着刘大明的话音落下,逄国也喊道,“这个气缸套也不多。”

  “我这也是,这个盖子不对劲。”

  三人说完,然后同时看向杨小涛。

  不仅是他们,周围一群人都看着杨小涛。

  这点小问题,肉眼看不出来的小问题,需要借助工具测量才能发现的小问题。

  竟然,被杨小涛随意的找出来了。

  这,这不仅仅是本事了,更是一种超乎寻常手段的感觉。

  打手一试,就知对错。

  “对,这三个部位,材料还是不够好。”

  杨小涛找到了问题点,认真说着,“所以,这三处需要更好的材料。”

  刘怀民走到跟前,看了眼现有材料,随后摇头苦笑,现在这些材料已经是不错的了,要是

  “咱们机械厂没有,只能让上级帮忙了。”

  “嗯,我去给黄老的打个电话,问问他们有没有解决办法。”

  “好!”

  两人离开车间,往办公室跑去。

  没一会儿,杨小涛就拨通了一机部电话,很快就传来黄老的声音。

  在电话里将情况说了一下,黄老皱眉。

  机械厂的情况他清楚,那仓库里的资源材料,不客气的说,一机部仓库里有的东西,机械厂的库房里都能找到。

  “你们需要什么?”

  “首长,我们需要耐磨损,抗高压硬度够高的材料,最好是铝合金一类的。”

首节 上一节 1724/18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让你普法,你给法官判十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