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第236节

  许大茂知道后,心里不是滋味。

  早知道这女孩是找杨小涛的,怎么也得插上两句话啊,好在杨小涛没成,要是成了那不更得飞上天?

  贾家里,知道这件事后,贾张氏更加气盛,嘴里庆灾乐祸着,咒骂杨小涛一辈子绝户。

  秦淮茹在一旁听着,脸上附合着,心里却是松了一口气。

  莫名的庆幸杨小涛没找到对象。

  至于为什么,她自己也说不清楚。

  那感觉,既有种幸灾乐祸,又有些期待。

  说不清,道不明。

  总之,杨小涛找不到媳妇,她就开心。

  回到家里,杨小涛准备午饭。

  而在杨家庄里,村民却是没有心思吃饭。

  自从昨天下午开始装袋子,整个杨家庄的人都处于一种亢奋当中。

  原本有上次的玉米丰收,这次心里会有所准备。

  但当真的看到比上次还高还大的玉米小山时,众人才意识到先前的想法有多可笑。

  这已经不能用丰收来形容了,拿上次的神奇来用都觉得语言匮乏。

  整个杨家庄的人找不出一个词来形容这次的收获。

  若真要形容,那就只能是一种心情。

  不可置信中带着崇拜,敬畏还有骨头都在颤抖的喜悦。

  此刻,随着一袋袋玉米上称,最后袋子用完了,不得不去各家各户找来破袋子,用玉米皮从里面挡住,这才堪堪足够。

  而在一旁记录的杨太爷,早就把笔扔给了别人,整个人站在比上次还高的玉米堆前,眼泪缓缓流下。

  同样的,一些村里的老人也被感染,眼中湿润。

  这次杨家庄种了四百亩杂交玉米,整整四百亩,收获可想而知。

  “出来了,出来了!”

  杨大壮激动的挥舞着手上的本子,虽然只是核实了一遍,虽然里面会有些错误,但数量级不会错的。

  众人都激动的看过来。

  杨太爷更是凑上去,杨大壮没多宣布,而是将本子交到杨太爷手里。

  在这里,他不仅是辈分最高,最有威信的长着,更重要的是,他代表着杨小涛。

  这份成果,杨小涛占八成。

  杨太爷没有犹豫,拿过本子,看着上面的一串数字。

  手摸过眼睛,将眼泪擦去。

  随后面向众人,大声喊道。

  “这次,咱们村一共收了。二十六万八千两百四十五斤!”

  沉寂,落针可闻的沉寂。

  仿佛泄洪前的水面,波澜不惊。

  而在下一刻,洪水降临,盛势撼天。

  啊~~~~

  “多少万?”

  外面的人不可置信。

  “二十六万!”

  一人小声呢喃。

  “多少万?”

  接着,又有人在耳边爆吼起来。

  “二十六万啊!”

  “二十六万!”

  “二十六万!”

  一道道怒吼声重复着从未有过的数字,仿佛天地间都被这声音充斥。

  拥抱,跳跃,朴实的汉子用最简单的肢体语言来抒发着内心的激动。

  姑娘们还矜持着,小媳妇却是和爱人抱在一起,有了粮食,再不愁养不起娃了。

  他们能可劲生了。

  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骚乱。

  呼喊刘奶奶的声音传来,正在高兴的杨大壮几个赶紧过来。

  却是村里上年纪的刘奶奶昏了过去。

  周围人立马过来,一番急救之后,老人终于醒过来,斑驳的脸上,老泪纵横,激动的说不出话。

  却是激动之下晕厥过去。

  而这只是开始,短短几分钟,大院周围好几个人都被抬回家,具是大喜之下,兴奋过头,身体承受不住。

  也让杨大壮冷静下来。

  “都别叫唤了,别嚎了!赶紧收拾!”

  杨太爷更是拎着棍子,对着兴奋的家伙一阵噼里啪啦,人群这才冷静下来。

  民兵队再次上岗,杨家庄全面戒严。

  村里主事的人再次聚在一起,接下来,他们需要算出上交的公余粮,剩下的口粮,然后能留下多少。

  不过,怎么算,他们都是富裕。

  “今年,咱们村可以过个好年了!”

  一人感慨,屋子里顿时一片笑声。

  良久,众人将目光看向杨太爷。

  现在,拿主意的还是村里的主心骨。

  杨太爷却是脸上激动笑容不断,“都开心了吧。”

  “哈哈哈”

  “小狗子家里的,快生了吧,不愁了?”

  杨太爷对着一个老头说着,老头就是小狗子的大爷,听到后,立马昂起头,“就是生俩崽子也够。”

  “哈哈哈哈”

  屋子里又是一阵笑容,杨大壮更是想到,以后村子里的孩子越来越多,长大后壮劳力也就越来越多。

  “对啊,咱们的好日子要来了。”

  “以后,每次都收这么多玉米,你说还能饿死个人?”

  杨太爷说完,众人笑声更加热烈。

  然而,下一秒杨太爷却是恢复平常,众人也跟着安静下来。

  杨太爷拿出烟袋锅子,拍打两下,又掏出众人羡慕的打火机,吧嗒一下点燃烟锅。

  “大壮。”

  “爷!”

  “你去趟粮站,把丁胖子叫过来。”

  杨大壮有些不明白,众人也是怀疑。

  这年头不都是往粮站送粮吗?

  “他丁胖子不是不信吗?那就让他来瞧瞧。”

  “这眼见为实,可做不了假。”

  杨太爷说着,心里也有些气。

  上次去粮站说了情况,竟然没有人信。

  可气的是,杨小涛那传回来消息,这项研究没被人忽视了,到现在都没个说法。

  他替杨小涛感到不值。

  既然上头没声音,那他就用最直接的方式,替杨小涛讨个公道。

  更让他心里不舒服的是,明明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早一天重视,就早一天摆脱贫困。

  就这样关乎民生的大事,竟然没有人来关注,真是,岂有此理。

  杨太爷说完,众人心里都清楚,太爷根本就没想着一个村捞好处。

  在他心里,国事为先,他们又怎会不明白?

  杨大壮点头应下。

  他心里打定主意,这次就是拉,也要把丁胖子弄过来。

  会议结束,大队部里当当当的钟声响起,恰是到了开饭时间。

  杨太爷几人一起往院里走去,一口口锅里煮着手指长的宽面条,都是用杂粮赶出来的,锅上面还飘着油花,闻着就肚子痒痒。

  众人也不多说,今年是个丰收年,吃上一顿庆祝,不是事。

  第二天,杨大壮带着杨石头赶着驴车往镇上去。

  而就在杨大壮出发后,村口外也来了俩人。

  守卫的民兵队伍见了,三两步过去,却是认出来人。

首节 上一节 236/18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让你普法,你给法官判十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