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第713节

  锦上添花那有雪中送炭的好。

  早上四点,杨小涛活动身体,慢慢站起来。

  昨晚忙到半夜,也就没回去,在办公室里凑合着睡了。

  看着旁边娄晓娥趴在桌上睡得正香,摸摸肚子,便背上包小心出门。

  路过一旁的技术研发科,里面也有不少人正趴着睡觉,不时还能听到打鼾的声音。

  好在现在五月底,天气暖和,也不怕冻着。

  来到楼下,杨小涛找到自行车,一路出了轧钢厂。

  早上四点,四九城早起的人们已经开始忙碌,早点处已经营业。

  杨小涛来到买油条的摊子,一队老夫妻正在忙碌着。

  旁边凳子上还有两人正在吃早餐,人手一根油条,还有一碗豆汁。

  豆汁这东西,杨小涛尝过便再没有买过。

  只能说自己喝不来。

  问清楚价格,三分钱一根,十根一斤,正好三毛钱。

  看着刚刚炸出来的油条,对着老夫妻直接要了十斤。

  老夫妻以为听错了,直到杨小涛拿出五斤的全国粮票和三块钱才反应过来。

  没错就是十斤油条。

  一斤面粉可以炸出两斤油条,所以粮票就是五斤。

  至于喝的,厂子里有水,豆汁不好拿,还是算了。

  没一会儿,老夫妻就把油条称好,用麻绳往中间一捆,正好十捆。

  杨小涛一捆捆的系在车把上,这还没装下。

  没办法,杨小涛单手骑车,另一手拎着三捆。

  一路回到轧钢厂,路上行人也多了。

  路过大门口,将一捆油条扔给执勤的战士,值班的赶紧上前接住,对杨小涛连道客气。

  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娄晓娥正迷糊着起来,就看到门外杨小涛拎着一堆油条走进来。

  “科长,你买这么多油条?”

  娄晓娥瞬间清醒,揉了揉眼睛没看错。

  这年头,油条可是要粮票的,比一般的面食要多,因为有油。

  也就杨小涛有全国粮票,这里面本身就有油的份额,这才五斤换十斤。

  “不多,我请大家吃早餐。”

  娄晓娥走上前去帮忙,“你这领导真大气。”

  “哈哈,新官上任请吃饭,不很正常嘛!”

  “你这为官之道学的真快。”

  娄晓娥接过油条,自己先吃了一根,嘴上都是油。

  “好吃,还热乎呢。”

  杨小涛也吃了一根,感觉不错。放好后,又从背包里拿出两包奶糖,还有两个罐头瓶子,里面装着辣条。

  “你这…”

  娄晓娥看着红红的辣椒油,里面一根根辣条满是食欲。

  早就听说杨小涛有做辣酱的本事,今个可是头一次见了。

第511章 塞人

  等研发科的人陆续起来,娄晓娥拎着几捆油条走进来。

  众人知道是杨小涛买的早餐,当即兴奋起来。

  一个个吃着油条,还有被辣条辣的吸溜不断,心里却是感激,这个领导有人情味。

  吃过早饭,杨小涛就领着人继续忙活。

  刘一锉捏着油条放在缸子里泡软了再吃,“机器没问题,今天就可以动工。”

  说着将缸子里的水喝下去,肚子里暖洋洋的。

  “不过,你今天这顿饭花了不少吧。”

  杨小涛心思都在生产上,听到问话没在意的摇摇手。

  “大家伙加班加点的,我能做的不多。”

  “今后,只要是晚上需要加班的,早饭我管了。”

  周围人听了,顿时一片欢腾。

  随后,上班的人陆续报道,而后这句话不知怎么的,就在工人中传开了。

  结果就是,今后好长一段时间,十一车间加夜班的人逐渐增多。

  而杨小涛也兑现了今天的承诺,上夜班的有早餐,一次没落下。

  虽然是自掏腰包,但车间里的凝聚力一天比一天凝实,成为杨小涛日后的重要班底。

  上午,杨小涛在车间调试机器,准备再去招收些人。

  十个车间能够做的已经做了,杨小涛不能啥都指望别人帮忙。

  再说了,四九城里还有许多人找不到工作呢,相信昨天轧钢厂组建新车间的事说出去,肯定会有人坐不住的。

  按照杨小涛的预估,整个车间运转起来最好也要三百人,等以后技术成熟,产量进入稳定期,车间人手应该达到四百人才行。

  到时候,每天可生产十台拖拉机。

  这就是杨小涛的设想。

  只不过,这两百人的缺口要一步步来,宁缺毋滥。

  上午十点,杨小涛刚指挥一组人将蒸汽机发动机的要领掌握,杨佑宁就让杨小涛去趟办公室。

  刚进门,说了两句话,杨祐宁就要了三十个名额。

  具体给谁,杨小涛没问,只是问以后的管理问题。

  杨佑宁倒是很干脆,进来的人先干三个月,三个月表现好就留下,表现不好,不用给面子,一律清出去。

  有这句话,杨小涛也不担心了,反正骨架撑起来了,来的不管是好肉还是臭肉,三个月足够见真章了。

  离开办公室还没走到车间,陈宫就找到杨小涛,要了十个名额,并且说明了都是亲戚朋友求来的。

  杨小涛自是答应。

  陈宫见杨小涛如此痛快自然高兴,同时又跟杨小涛说了,该怎么办怎么办,他只是求来一个机会,具体去留完全由杨小涛说了算。

  陈宫离开,车间孙国又来了,同样是三个名额,王国栋要的多一些,五个。

  后来保卫科的赵科长,宣传主任,后勤主任,甚至食堂主任都过来打招呼。

  杨小涛自是面面俱到,来者不拒,但道理说的清楚,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滚蛋。

  众人能够获得杨小涛的同意已经完成任务了,至于留不留的下,那就看个人表现了。

  最后零零总总加起来,轧钢厂送人情的就有六十二个,也算是解决了部分难题。

  不过,这里面唯有徐远山没有找他,杨小涛也没去问。

  需要的时候,一句话的事,多几个也无所谓。

  中午吃饭,杨小涛端着饭盒走到刘大明中间,几人在吃饭的时候还讲解着操作的注意事项,周围几个工人认真听着。

  “主任。”

  “科长!”

  “涛哥!”

  见杨小涛过来,周围人打着招呼,杨小涛点头,将手里的臭豆腐瓶子放在桌子上。

  “臭豆腐,好东西,快分分。”

  周鹏速度快,赶紧打开,一股腐臭味传来,近处几人不仅没离开反而瞪大眼睛。

  “我来…”

  李楠说着,就把筷子往里面伸。

  啪

  李伟打开李楠筷子,“都舔了还往里面伸,让大家吃你口水啊。”

  “就是就是,让开,我的干净。”

  车文伟凑上去,把自己筷子贡献出来。

  周围几人都看着,知道他们跟杨小涛是一组的,这份感情,看着都羡慕。

  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次杨小涛直接将三车间关系不错的几人一起调度到十一车间。

  除了同组的,还有刘玉华的哥哥刘国刚。

  以前合作做暖气炉的刘福林几人。

  这次三车间可是大出血,不过回报也很大。

  两项农具,还是非常普遍的工具,只要这边拖拉机产量上去了,配套的农具自然上去了。

  双方相辅相成,互相成全。

  还有周奎,这个傻大个从护厂队里调过来,把赵科长气的措牙花子。

  王浩离开后,这周奎就进了他的法眼。

首节 上一节 713/18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让你普法,你给法官判十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