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港岛家族的诞生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102节

  一圈奉承话说完,斯科特心情那个高兴啊!

  他就是南非人,最喜欢听的就是白人才能治理好这个国家。

  可以想象,那么多人对非洲缺乏好感,如今南非有他们来治理,简直就是非洲的一颗明珠。

  两人愉快的回到酒店,拿走随身东西,然后回到半岛酒店。

  斯科特很满意这种待遇。

  .........

  而待在酒店的于宝珠,虽然时不时去敲门,但却错过了斯科特一行,直到前台告知她,斯科特和一位华人一起离开了酒店,于宝珠才欲哭无泪。

  她明白,斯科特被人抢走了,而且对手非常聪明,直接给斯科特换了酒店。

  无奈,她只能垂头丧气的通知林白欣。

  其实,林白欣不是第一对南非的订单感兴趣的人,他是在于宝珠的说服下,才觉得这个订单很重要。

  所以如今虽然错失订单,林白欣还是立马安慰自己的二姨太。

  “宝珠,不要气馁,以后还会遇到的,这个非洲又不可能只有一家批发商。只要我们记住就行,争取下一次接到订单。”

  “嗯,老板!”

  此次虽然没有接到订单,林白欣却看到了于宝珠身上的闪光点,如果娶回家,以后替自己照看厂里的生意,便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看宝珠的样子,好像没有接到订单,你们说,她这个姨太太会会黄了?”

  “不会吧,这么大的事情,老板肯定是亲自处理的,如果没有接到订单,难道能怪一个小姑娘嘛?”

  “这可不一定,老板说不定是喜欢有能力的人,而于宝珠这次没有办好事,说不定老板一生气,也就玩玩了。”

  一时间,大家纷纷议论纷纷。

  甚至,有人并不避讳于宝珠,说着一些闲话。

  于宝珠虽然听见工人的话,却按兵不动,现在还不到她发威的时候。

  欣哥说下半年就纳她过门,到时候她便是林夫人,又可以在工厂协助欣哥管理,届时便给今天讲自己坏话的人好看。

  在她看来,就这样的工人,马路一抓一大把,香港最不缺的就是人,哪怕是会缝纫的人。

第118章 【要做实业】

  林志超来到九龙仓的码头,这边是香港的深水港,环球航运的大船只能在深水港卸货、装货,也只能租用九龙仓的货仓。

  因为很多货物都是提前备案要运输的,所以这些货物就会放进码头的仓库,那么航运公司就需要向货仓拥有者交纳租金,按天算的。

  怡和洋行凭借九龙仓大量的码头、货仓,每年赚取了大量的钞票。

  有这样一句话:“谁拥有了九龙仓,谁就掌握了香港绝大部分的货物装卸、储运和过海轮渡。”

  此言不虚,九龙仓是此时香港最大的码头,产业涵盖了九龙尖沙咀、新界、港岛上的大部分码头、仓库、有轨电车、轮渡等优质产业。

  仅九龙仓码头就拥有一个大型轮渡码头,五个货船码头,以及岸上大量的货仓。

  林志超问道:“我们的货船有没有被九龙仓故意针对卸货时间?”

  负责业务的是高启强,思考一番后,说道:“这倒没有!货仓价格有些稍贵,但行情都差不多,大家都在私下讲,怡和洋行收费太贵。”

  这是怡和洋行的传统,那就是吸血香港,再拿到海外投资。以后怡和洋行只会越来越过分(收费贵),直到九龙仓把香港船东全部得罪,就连港府都看不惯的程度。

  而林志超之所以询问刚才那个问题,他也是担心被会德丰洋行故意针对,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也不得不警惕。一旦卸货时间被码头方拖延,以及货仓租金价格特别昂贵,那么显然也是很麻烦的事情。

  当然,目前并没有发生。而这种事发生的几率也不大,第一是马登左右不了怡和,会德丰现在还只是个中等洋行;第二是怡和并不会小题大做,这毕竟是做生意,要钱才是目的。

  待金安号靠岸后,林志超也登上了货船。

  “老板”

  海员们纷纷招呼。

  林志超笑着问道:“这个船上生活怎么样?”

  有海员马上回答道:“金安号的船上环境,比香港的岸上都好多了,应有尽有,这美国佬造的船就是有钱。”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

  林志超却说道:“你们别高兴太早,以后每艘船的海员不是固定的,是需要轮换的。有条件好的船,自然也有条件差的船。”

  “我们不怕,出来跑船,就做好这个准备了,老板尽管放心!”

  “就是,再艰苦的条件,我们都可以做。”

  一时间,这些海员轻松的回应着。

  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得出来,和其它航运公司的员工,有着根本的差别。

  就好比一个是正规军,一个是杂牌军的差别。

  看来,环球海事学院的课程,还是能改变一些人的。

  随后,林志超又来到船员们生活区、会议室、图书馆等,并提出一些整改意见。

  “李船长,明天带船上管理层,到公司开会!”林志超最后讲道。

  开什么会,自然是总结的会议。

  李东来点点头,他知道环球航运规矩多,但恰恰薪水也高一点点(年底双粮、节假日有福利),船上待遇也好一点(饮食)。

  船上的海员都是环球海事学院培养出来的,大家已经习惯一些公司的规章制度。

  “好,老板!”

  在船上待了很久,林志超才恋恋不舍的离开,因为他发现站在船上,有点想站在游艇上一样。

  若是以后购买了新船,他在想自己要不要跟船一次,体验航行在大海上的感觉;

  当然仅十天之内的航程,比如日本到香港。

  .........

  日本—香港—南非的直达航班抵达香港的码头,唐仲源已经得到消息,第一时间亲自驱车来取货。

  他是这次赶工的总指挥长,三天之内务必要将700打衬衫完美的完成。

  随着人造纤维布抵达香港,唐仲源觉得已经完成了第一步。

  他相信若不是这个订单需要日本采购布料,可能有成衣厂愿意合作,到时候就没有他们什么事情了。

  布匹抵达长江制衣厂,第一个步骤是裁减。

  一般来说,很多成衣厂是没有这个环节的,他们只能在外加工裁减,随后再拿回工厂车缝。

  而长江制衣厂坐拥近两万的面积,各项设备一应俱全,工人也有200多人,已经具备晋升中型成衣厂的条件,就差订单而已。

  而香港,并没有大型成衣厂,中型成衣厂已经是目前最大级别的存在,而且还寥寥无几。

  很快,唐仲源已经开始指挥生产,工人们开始全神贯注的工作。

  事前大家便已经得知,需要赶一批货,大家需要通宵达旦的完成任务。

  至于有没有奖励,这些工人自然不会问,老板也不会给,这是业内的习惯。

  在香港是没有加班费的说法的,大家听都没有停过。

  有工厂上16小时,有工厂上12小时,你干不了走就是。

  事实就是,目前外面一份五十元每月的工作,都是市场的抢手岗位。

  工资不一定让你吃很饱,但一定不会让你饿死。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拼搏精神!

  第三天下午,林志超来到长江制衣厂。

  “志超,我们已经打包好了,提前20小时完成!”唐仲源顶着个黑眼圈,高兴的讲道。

  “岳父辛苦了!有了这次的经验,下次就无需紧张了。”林志超笑着说道。

  两人虽然是在合作长江制衣厂,但是分工很明确,林志超只做参谋,唐仲源实际参与经营。而这三天,唐仲源还得照看‘纺织染’三个工厂,自然是家都没有回。

  做实业就是如此辛苦,每一个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对,这次工人确实辛苦了,很多工人每天都只睡两三个小时。”唐仲源也感叹道。

  资本家并不都是严苛的,林志超和唐仲源都是非常重视员工福利的老板。虽然这种加班不会给加班费,但长江制衣厂本身就是工资较同业高出20%,再加上年底双粮和节日福利,已经是好老板的典范。

  所以,偶尔加班狠一点,又有什么问题,又不是经常加班。

  “辛苦啦大家,不过若是企业发展起来,他们的待遇自然也是水涨船高,我们都不是吝啬的老板。”林志超平静的说道。

  唐仲源点点头。

  随后,林志超自然要去群众当中去,毕竟他才是老板。

  走到车间里,工人们还在干其他订单,他们已经是两天没有睡好了,不过今天终于可以早点下班,回家睡个好觉。

  “林老板”有工人打招呼。

  林志超点点头,工厂里男女工人都有,男人占差不多70%以上。说实话,男人真是什么活都可以做,就说车缝纫机吧,大多数的水平都比女工做得好。

  “辛苦了,大家!等我们以后拿下南非的订单,公司就会发展得更大,你们这些老员工的待遇,也一定会水涨船高。”

  画饼是必须的!

  当然这也不是饼,最重要的是林志超发展的企业,一定会成为行业标杆,各方面都会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倘若在这个行业做得很差,挣扎两下,就得主动关闭。

  “谢谢林老板!”工人们纷纷‘天真、淳朴’的说道。

  多好的工人啊!

  看到这些工人,林志超就忍不住在线,香港还有三十年的‘廉价优质劳动力’,自己说什么也得做更多的实业,充分利用这些工人。

  否则,他会良心不安的!

  翌日。

  700打衬衣准时装进直达南非的货轮,林志超和唐仲源都松了一口气,毕竟是第一次接南非的单子,各方面都还陌生。

  如今,总算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当深水埗的成衣工厂各家老板,听说长江制衣厂承接下斯科特的订单后,顿时热议纷纷。

首节 上一节 102/6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钓鱼百倍返还?龙国开局放生核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