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港岛家族的诞生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35节

  湾仔一幢古老的3层木结构唐楼,就居住了90人之多,其中多名居民睡的是6层“碌架床”。这个都算是情况好的了,大批被迫迁的香港居民(房东加租赶人,好索取天价顶手费)、和新难民被迫在唐楼天台上、在大街旁、在城区周围搭建起大量的棚屋、木屋,甚至“纸皮屋”,形成了许多人口密集的木屋区。

  这些木屋建造时一间紧接一间,从街头搭建到街尾,形成蔚为奇观的“天台木屋街”。由于搭建木屋在当时亦需要好几十元购买木材及铁皮,一些贫民索性到街头收集纸皮盒,搭建“纸皮屋”。这些纸皮屋多用几根条木做屋架,以“沥青纸”盖屋顶,四周钉上纸皮,形成木屋区的另一朵奇葩——纸皮屋。

  由于人员复杂和此时的历史背景,这些木屋区、天台木屋区、纸皮屋往往成为恶势力犯罪、藏污纳垢的地区,社会问题丛生。

  所以说,社会黑暗往往是在贫民区,上层人士眼不见心不烦。

  本来在这一时期,香港地产物业发展商都是小本经营,他们通常盖建2幢至4幢屋出售,而行内则通称这种方式为“炒四热荤”。

  在这帮人中有不成文的规定,盖建的屋子不能超过5层,否则便要港督会同行政局批准。

  而林志超提前开发出‘分层销售’、‘分期销售’,对住宅地产市场,起到了很大的贡献;当然,并不是说一举改变香港住房不足的局面,而是相对缓解了一些。

  毕竟,就算再过十年,估计香港拥有私房的比例,也不会超过35%。

  要想更多的人买得起房子,首先就必须香港的工业化,达到一定的繁荣程度,因而产生大量的购买力。否则,就算资本进入地产,房子不好卖也是白搭。

  唐彩芸建议道:“志超哥,我们要不要采购一些东西,去发给这些难民?”

  林志超马上摇摇头,说道:“不太安全!到时候东西发完了,有人没有领到,反而平白得罪人。彩芸,不是我吝啬那点钱,而是我觉得这不是个好主意。你要知道,我的工厂有100多号工人,我更愿意将物资发给他们,惠及他们的家人。正好,下午长江实业要给工人发油米,我带你一起去体验一下。”

  唐彩芸一听,丝毫没有矫情,便开心的说道:“嗯呢,我觉得志超哥说得很有道理。你现在养活着那么多工人,而这些工人背后又有很多家人,给他们发物资,真的比给街头难民发东西,有意义多了。”

  林志超意外的看着唐彩芸,没想到这个女人一点也不矫情。

  唐彩芸吐吐舌头,可爱的说道:“志超哥,你不会以为我很矫情吧?”她聪明的发觉,林志超的眼神传递的信息。

  事实上,她只是想和林志超做一些事情,而就算林志超没有理由的拒绝,她也不会真的生气。如今,她发现林志超对工人很好,就更明白‘慈善’真正的意义了。

  而林志超当然不是觉得慈善有多余的,而是他目前实力有限,只能先把自己的工人照顾好。若是以后有更大的实力,他自然也愿意掏出更多的资金,更广的做慈善。

  .......

  下午,林志超带着唐彩芸来到长江实业的工厂。

  一众工人见林志超领着个漂亮的女孩子来,纷纷喊道:“老板,林夫人”

  惹得唐彩芸既高兴,又害羞,林志超也没有纠正工人们,只是将唐彩芸介绍给几位管理层,让大家称‘唐小姐’即可。

  “春节的生产安排得怎么样?大家有没有意见?”林志超询问道。

  王良马上说道:“已经和大家讲好了,大家都没有意见,毕竟老板又是给大家发双粮,又是给大家发年货,大家也是知道工厂的生产任务重,表示服从安排。”

  除夕和春节这两天,长江实业依旧不会停工,但一半工人会在除夕五点下班,而另外一半则在初一的五点下班。相当于,每个工人有一顿和家人晚餐的时间,而整个长江实业依旧是开工18小时(工人一般上14~16小时)。

  香港的工厂都这样,工人几乎都要上16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毕竟外面太多人没有工作,很多工厂甚至只给新手工人30港币或25港币的薪资(视文化程度和技能程度),这些老板算准这些工人初到香港,能找到一份领工资的工作,已经是很不容易,所以就会使劲的压榨。

  长江实业还好,新手的工资也有40港币每月,而且只要上手,几乎都是60~100港币,视工作熟练度情况而定。更不要说,今年年底,林志超给大家都发了双粮,还发年货。

  接下来,林志超为每位工人发了米油物资,勉励大家再接再厉,在新的一年努力工作(让老板早日住上豪宅,开上豪车)。

  一众工人纷纷喜笑颜开,嘴里连忙表示感谢。

  “老板,你真是好老板啊,香港的老板就你最好。”

  “老板给我们发了双粮,又发米油,我都还没有干满半年呢,老板好人啊!”

  “老板恭喜发财,祝你和夫人早生贵子!”

  工人们朴实的话语,很快充斥着长江实业的厂区,让林志超比较感动。他心里有个目标,那就是只做高附加值的制造业,摆脱血汗工厂,旗下工人的福利要属于整个制造业优等生。

  他的拉链产业,当然是附加值较高的产业,至少比香港的纺织、成衣的附加值高。

  结束颁发福利后,林志超交代管理层一番,便主动拉着唐彩芸的小手,准备回家。

  唐彩芸的内心狂跳,并没有挣脱林志超的手。

  回到车里,林志超笑着说道:“工人们的话,都是朴实的,你莫要觉得粗陋不堪呢!”

  想起早生贵子之类的话,唐彩芸顿时低着头娇声说道:“志超哥!”语气当中,撒娇味十足。

  林志超还摸着别人的小手,爱不释手,说道:“你想哪里去了!”

  知道林志超是在打趣她,唐彩芸更加娇羞了,并说道:“我才没有乱想呢!是你在乱想!”

  林志超笑了起来,惹得唐彩芸粉拳伺候,两人第一次如此亲近。

  他即将满20周岁,唐彩芸也已经满19周岁,不过林志超倒还不想结婚太早,估计得明年(1949年)才会考虑。

  好在两人的关系已经得到双方父母的认可,算是板上钉钉,林志超就算占点便宜也没有什么。

  主要还是林志超的事业很重要,再加上他现在新房都拿不出来,显然是不行的。

  .......

  这个春节,林志超和唐彩芸两人的家庭,一起吃了一顿饭,再次确定了林志超和唐彩芸的关系,只待时机成熟,两人就完婚。

  林志超也拜访了两位对他有提携之恩的长辈——简东浦和何东,两人也是非常高兴林志超上门拜访,毕竟林志超的成就已经是不凡。提携这样的晚辈,就相当于给自己的后人一份善缘。

  之后,林志超迅速投入到工作当中。

第51章 【开工大吉】

  2月12日,大年初三,宜动土。

  九龙油麻地,渡船街的‘煤气旧厂’地皮上,迎来了开工典礼。

  这幅地皮占地面积达3.3万平方尺,共修建20幢五层唐楼(原计划22层,每层较小),每一层楼面面积1000~1080平方尺;整个项目被命名为‘德福花园’,又是一个私人屋邨,虽然只有100层楼。

  林志超知道,这个时期购买楼的客户,只有殷商巨富;毕竟一层楼3万多港币,可不是一般人买得起的。

  所以,长江置业就要充分考虑客户群的需求——安全、私密,再加上公共花园、凉亭、康乐设施等,可谓十足的拿准了客户的心理。

  “林生,恭喜恭喜,又是一个私人屋邨项目!”

  前来捧场的朋友,纷纷向林志超发起祝贺,他们很多都是香港顺德商会、顺德联谊会的同乡,因为林志超很早被吸纳为会员,也捐过善款,所以认识不少顺德籍贯的商人。

  这些商人后世可能不太出名,但此时也是香港的有头有脸的人物,比如何享绵,是祯昌染厂的老板。林志超还认识一些顺德大佬,比如简东浦、何添等,并没有发起邀请,毕竟已经邀请过一两次。

  “感谢大家的光临和祝贺,深感荣幸。”

  随即,林志超和大家闲聊起来。

  何享绵感叹道:“现在林生可是我们顺德的‘标青’商人,我看你做什么生意,都是突飞猛进。听说你开了一家拉链厂,生意好到爆,东南亚、RB、香港的拉链,都是购买你的。”

  众人纷纷打听长江实业的详细情况来。

  林志超连忙说道:“何老哥你过奖了啊,我的拉链厂只是占了RB很小一部分市场。赚钱是真的,不过现在长江实业足足欠东亚银行90万港币,我每天起床都是被债务吓醒的。”

  “哈哈,你个林志超得了便宜还卖乖。简老为什么肯贷给你,还不是看到你这个拉链厂的潜力,还债对你还不是小意思。”何享绵一副我知道你赚得很多的表情。

  众人纷纷点头,林志超无形当中,已经成为顺德籍商人的‘标青’(出色人物),影响力也开始扩大。

  现在的问题是,顺德籍商人在香港有三个会——商会、联谊会、緜远堂,又没有一个强势的人物,所以一盘散沙。

  当然,林志超也不会去冒这个头,虽然他以后可能有实力整合;不过他觉得凡是担任某个商会的会长,势必会消耗大量的精力,从而影响人偏安一隅。

  而他立志成为世界级的商人,自然不会花太多精力在这些上面。他可以加入很多商会、慈善组织,但却不会花太多精力在这些上面。

  “简老是银行家,我把全部身家都抵押给他,所以才能贷出钱来。”林志超继续谦虚道。

  可以让别人知道自己有什么产业,亦可以让别人知道自己有赚钱,但就是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大赚特赚。

  “哈哈,你借钱那么凶,干脆自己开银行好啦!”有人提议一句。

  林志超若有其事的说道:“这个提议不错!不过真开了,你们可得捧场啊!”

  众人心里责备刚才提议的人,但嘴上还是纷纷说着客气话。

  林志超不怀疑大家的‘真心’,如果他开银行,这些顺德商人肯定也会照顾一二,将资金存一些在他的银行。

  但是,这是出于同为顺德人的情面上,所以他们只会将少部分资金存在他的银行,大家更愿意相信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美利银行这些大银行。

  林志超其实可以复制廖宝珊的成功,借用同乡和中小储户的钱,去炒黄金、开发房地产;只要在合适的时候,将资金抽身即可。

  这样一来,他的发展速度将大大提速。

  不过,林志超却不想这样做,他还想拉汇丰银行作为自己的靠山,所以是不会成立银行的。至少在不能摆脱汇丰或者英资前(1980年前),他不会进入银行领域。

  和大家客气一番后。

  唐炳源也带着温金美前来捧场,而林志超的未来岳父唐仲源,亦带着未来岳母宋巧玲赶来。

  林志超又主动迎接一番!

  唐炳源感叹道:“我们都还是租房住,没想到志超已经上百幢的兴建了,让人汗颜啊!”

  其实,不是唐炳源买不起房,而是他想住的是半山区的豪宅。

  但半山区的业主是不可能卖出物业的,至少这几年是不会卖的,因为他们可以收取高额的租金和顶手费。

  林志超谦虚的说道:“我建的都是别人的房子,自己住的也是租赁。”

  “哈哈”

  聊上一阵,开工典礼正式举行。

  典礼结束后,大家也便纷纷告辞。

  林志超找来两位判头——黄顺、孙坚,说道:“黄叔、坚叔,工地交给你们了,你们可要帮我看牢了,这做地产不是几年的事情,而是几十年的事情,口碑可是相当重要。一旦砸了,想拾起来可就困难了。”

  两个判头,各负责10幢唐楼的修建;当然,他们其实现在就是分包商,而长江置业的工程部才是总承包。

  黄顺、孙坚顿时表情认真起来,他们明白,林志超的意思是,长江置业会成为香港地产界的招牌,如果他们不做好工程,以后可不仅仅是接不到长江置业的工程,甚至可能在整个建筑界名声坏了。

  长江置业的影响力,已经是无需质疑,而林志超更是冉冉升起的业界大佬,所以两人纷纷认真的点点头。

  黄顺说道:“林老板放心,我做那么多年的建筑,绝不做昧良心的事情。”

  孙坚也表示道:“林老板,我也是这行的老行尊了,肯定不会做砸招牌的事情。”

  林志超立马笑着说道:“哈哈,黄叔、坚叔,我肯定是放心你们的啦,不然也不会合作那么多次。”

  两个五十多岁的老行尊,愣是被林志超唬住了,心中也感叹林志超的行事老派。

  .......

  长江置业再开一个20幢楼的地盘,在香港地产界还是比较震撼的消息。在几乎绝大部分置业商‘炒四热荤’的时候,长江置业已经连续开工了两个‘20幢楼’以上的大工程,甚至还售出了其中一个大地盘。

  大家都在想一个问题,这种模式真的很赚钱嘛?

  如果赚钱,那为什么‘辉信置业’的张军老板到处筹钱开工。

  大家总算明白,‘售楼花’也是需要本领的,无疑林志超就是那个有本领的人,张军就是那个没有本领的人。

  但现在林志超的本领,被大家学会了,所以大家也变成有本领的人。

首节 上一节 35/6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钓鱼百倍返还?龙国开局放生核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