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港岛家族的诞生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473节

  已经离休的桑达士,也特意从英国赶到香港,参加这场婚礼。

  今天不少宾客见是沈弼致辞,心中感叹林志超和汇丰银行的合作之亲密。事实上,大家不认为林志超是汇丰扶持起来的,而是认为林志超和汇丰是互相合作关系。仅凭汇丰银行从七十年代开始,25%左右的利润来自航运投资,便足以证明。

  沈弼再主席台上,言辞风趣,大谈小夫妻俩的趣事(有台本)。

  新郎林瑞江应嘉宾要求,也即兴致词,他拉着新娘的手,认真地说:“在这么多亲戚朋友面前,我没有什么话要说。如果我没有见过祝琳琳,我就没有这么快乐的今天;如果没有父母亲对我的爱护,就没有今天这样热闹的场面;感谢亲友对我的关心......”

  掌声雷动!

  酒宴进入高潮!

  场下也开始窃窃私语。

  “这茅台和三大洋酒放在一起,我怎么一点感觉不到差呢,原来是林生一直喜欢喝茅台,哈哈!”

  “我也知道林生喜欢喝茅台,听说他还喜欢送人茅台,我也收到一次!”

  “看来,茅台真该给林生广告费了哈,明天传媒肯定会宣传的。”

  “哈哈”

  今天晚上的酒,茅台大出风头。

  “听说新娘子家庭很普通,新娘子刚刚预科毕业。”

  “攀上了高枝啦!”

  “听说仅礼金就是2000万港币。”

  “新郎真的很优秀,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最近一年他主导了随身听、香港方块游戏的上市,畅销全球。”

  “林氏麒麟儿,个个能独挡一面,这林生不仅自己擅长赚钱,还擅长培养子女呢!”

  翌日。

  香港各报章都以大量篇幅报道‘林朱婚礼’,有些报章甚至一整版都是婚宴的新闻。

  而新郎新娘在婚礼后,第一时间搭乘林志超的私人飞机,朝着欧洲度假去了。

  祝琳琳踏上私人飞机的那一刻,她才明白,自己一直就是个‘丑小鸭’,她昨天沉浸在豪华的婚礼当中,今天早上起床都不能忘怀。而现在她登上公公的私人飞机,又仿佛进入新的一个世界。

  “江哥,这真的是公公私人飞机嘛,好像一个移动城堡。”祝琳琳幸福的说道。

  林瑞江说道:“自然是我爸爸的,你不会认为以他的身份,购买这样一架飞机,有什么问题吧!”

  祝琳琳马上说道:“好像是喔,公公可是世界船王、地产大亨、工业大亨呢!”

  林瑞江拉着祝琳琳的手,来到二层,介绍一番。

  “.....这间是主卧,也就是我爸的卧室。这两间是次卧,我们可以随意选择一间。”

  “讨厌啦,就知道介绍卧室,我想去娱乐室体验下,行不行?”

  “没问题,除了主卧不要去,其他都没有问题。”

  参观一阵后,两人坐在沙发上紧紧簇拥。

  “就像做梦一样,江哥,你是怎么看上我的?”

  “就是在学校门口一眼相中的啊!”

  两口子说着情话,很快林瑞江便控制不住,拉着妻子朝房间走去。

  “来,我们来个空中造人!”

  “讨厌啦,说的好难听!”

  林瑞江却非常兴奋,他对父亲介绍的这个妻子,还是非常钟意的。与此同时,他也得到父亲的教导——祝琳琳是普通家庭的女孩子,这种女孩子需要的是细节关怀,让他不要摆有钱人的谱,过上夫妻间的小生活,就是在维护大家族的团聚力和影响力。

  小家都维护不好,大家如何维护呢!

  事实上,林瑞江和祝琳琳有些相似,他经常性看着普通车吃一些大街小吃,独立在外居住的时候,也会自己洗衣服。

  与此同时,两人结婚后暂时居住在深水湾79号,待小孩出世后,再搬到山顶洋房暂住;而差不多五年后,将搬到石澳豪宅居住。

  ........

  长江工业集团的办公室,林志超正在翻阅财务情况。

  从七十年代开始,随着变形金刚、椰菜娃娃、小宝玛丽、街机、随身听、香港方块等爆款产品诞生,长江工业集团赚得盆满钵满。去年一年的利润,便高达5亿港币多,今年会继续增长。

  要知道,香港第二大工业企业,一年能赚一个亿,已经是形势好的一年,很难一直保持。而长江工业集团,目前能维持在5亿港币上下,甚至随着新游戏软件的开发,还能更高。

  长江工业集团目前的现金流一共是16亿港币,这是在拿出4亿港币注入家族办公室后的资产。

  “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赚钱之后再花钱,长江工业集团的底蕴没有,固定资产没有。将来如果发展科技产业,没有钱是不行的。”

  “投资曼哈顿的写字楼还来得及,目前还没有上涨多少,而且第二次石油危机,对英美日的经济影响有限。”

  “明年以长江工业集团的名义,将遮打站上盖发展权——泰富中心整幢买下。”

  林志超让长江工业集团购买物业,是不想再动用里面的现金,以及要将资金进行投资,为将来的投资做打算。

  目前,香港的理工类人才已经比前世多不少,理工学院也将在这几年升级为理工大学,这一切都有林志超的巨额捐赠在推动。

  将来,长江工业集团将引领香港的科技产业发展,当然这个产业就得依托内地了。林瑞江这个儿子还是很不错的,希望他在这个领域取得好成绩。

  对于他为自己儿子挑的妻子,林志超也是非常满意的,虽然没有港姐的加持,但毕竟那个就是个虚名。

  林志超看中的是祝琳琳身上的聪明劲,这种女人能在不快乐的婚姻隐忍二十多年,显然是非常识大体的女人,以及聪明的女人。至于文化不高,实际上香港很多女孩子都是预科毕业,足够了。

  当然,若是能给林瑞江生三个儿子,也是很大的功劳。

  林志超一共是七个儿子,他的基本要求是有14个孙子,孙女有7个就行。也就是说,第三代至少是21个成员。

  他鼓励儿子儿媳生3~4个,太多也没有意思,愿意拼的四个,不愿意拼的三个。

第434章 【收购九龙仓】

  九月。

  纵观1977年前八个月的股市,可谓淡静得很,八个月时间的交易量仅45亿港币。按照这种趋势,全年交易量也就七十亿左右,仅去年一半的样子。

  恒生指数前八个月表现很差,年初开盘即巅峰470点,随后一路下滑,期间有过小幅反弹,但都不成气候;到下半年七八月份,一直在430~460点运行,波动极窄。

  总结起来,市场没有信心,股灾后的伤害依旧停留再股民心中。也可以说,是在巩固400~500点这个底子。

  市场如此淡静,但有一支股票却表现强劲,从年初的最低17港币每股,最近已经攀升至25港币每股,而这只股票便是——九龙仓集团。

  因为种种不利事情的发生,这只股票本该下跌;但九龙仓股票并没有下跌,反而上升。

  九仓股成交额与日俱升,引起证券分析员的关注。嗅觉敏锐的职业炒家介入,九仓股便被炒高。一时间,大户小户纷纷出马。

  环球集团。

  林志超、李业广、冯永发、林如海,四人正在商议。

  李业广是中途加入的,他素有‘林志超智囊’的外号,加入进来自然非常合理。

  “消息已经泄露了,接下来九龙仓集团的股票,肯定就像温度计被火一灼,窜窜的上涨。瑞海,我们的持股已经多少了?成本多少?”

  林瑞海严肃的说道:“持股才17%,我严格按照您的吩咐,通过采取分散户头暗购的方式进行,每个月也没有过量暗购,保持着节奏.....再加上今年行情不好、九龙仓集团利空消息刺激......所以,目前我们的持股成本为20.5港币每股。”

  九龙仓集团的股本不到1亿股,环球集团如今持有不到1700万股,耗资3.4亿港币。

  不过接下来,暗购的成本就会大大提高了。

  李业广说道:“一贯被称为怡和两翼的九仓,与姐妹公司置地在控股结构上并非平等关系。怡和控置地,置地控九仓,置地拥有九龙仓不到 20%的股权。我们只需要有20%的股权,九龙仓的最大股东将不是怡和的凯瑟克家族,而是环球集团。这为接下来进而购得九龙仓,与怡和在股市公开较量,铺平了道路。所以当务之急,是从市场快速增购至20%,相信怡和置地也很快知道对手是谁了!”

  这不明摆着嘛,如今的香港,包船王和李超人逊色太多,惟有林志超称霸香江商业。

  而林志超还知道,置地控制的九龙仓股票,连15%都没有。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确实要马上增持至20%,不要瞒着掖着了。而且后续置地怕是也会增持,是速战速决,还是打持久战,我还想观察一下形势。”

  凭借他的现金流,当然不需要像前世包宇刚那么辛苦,不过林志超要考虑政Z因素,以及一些场外因素、成本因素。

  收购九龙仓集团,只需收购49%的股权,便算获胜。并不需要全面收购,目前香港并没有出台严格的证券法,对于全面收购只是建议,而不具备法律性。

  现在的问题是,一旦置地入场收购股票,九龙仓集团的股票不知道要涨到多少。前世包宇刚之所以停了一年多时间,便是担心速战速决让股票价格高得吓人。

  林瑞海说道:“嗯,那我去找证券公司合作,尽快收购至20%股权。”

  林志超说道:“麻烦李律师一道,先将我们的持股增加至20%,再公开宣布出来。”

  李业广说道:“没问题,能参与这种重大意义的收购,也是我的荣幸!”

  他说的没错,70年代初,怡和系的置地,轻而易举收购了周锡年任主席的牛奶公司,风光百多年的怡和,在当时的本港商界股市仍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置牛大战”被行家誉为本港股市收购战的经典之作。

  九龙仓集团是怡和系的一家上市公司,它与置地公司并称为怡和的“两翼”。九龙货仓有限公司的产业包括九龙尖沙咀、新界及港岛上的大部分码头、仓库,以及酒店、大厦、有轨电车和天星小轮。历史悠久,资产雄厚,可以说,谁拥有九龙仓,谁就掌握了香港大部分的货物装卸、储运及过海轮渡。

  九龙仓的母公司怡和,与和记黄埔、太古集团、会德丰并称为香港四大洋行。怡和在四大洋行坐大,怡和大班同时又兼九龙仓、置地主席,可见九龙仓在怡和举足轻重。

  与港岛中区隔海相望的尖沙咀,日益成为香港的旅游商业区。火车总站东迁后,九龙仓把货运业务迁到葵涌和半岛西,腾出来的地皮用于发展商业大厦(海港城、海运大厦)。

  九龙仓的创始人保罗·遮打,以极廉的价格获得这块风水宝地,就连租期都是999年,如今水涨船高,身价百倍。

  九龙仓集团先后建有海运大厦、海港城、海洋中心大厦等著名建筑,但在经营方式上,不足称道,他们固守用自有资产兴建楼宇,只租不售,造成资金回流滞缓,使集团陷入财政危机。为解危机,大量出售债券套取现金,又使得集团债台高筑,信誉下降,股票贬值。

  事实上,林志超早有挑战怡和洋行的实力,不过一直是受环境的影响,而迟迟没有行动。

  如今。

  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

  九龙仓集团股票异常,也引来敏感的财经评论家进行分析,一位以《九龙仓集团业务开始脱变》为题,指出九龙仓集团如能充分利用其土地资源,未来十年可以出现营收年增长20%的良好势头。

  各方面的刺激下,九龙集团的股票开始一路上涨,市场也出现各种版本的谣言。

  “是谁在吸纳九龙仓集团股票?”

  “莫非是置地再增持?”

  “想什么呢!置地增持会有如此涨势嘛?”

  “也对”

  “你们觉得,会不会是华资大佬,正在暗地吸纳九龙仓集团股票?”

  “林志超先生”

  “对嘛,在香港还有谁有这个实力呢?”

  “没有,再也找不出第二人!”

首节 上一节 473/6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钓鱼百倍返还?龙国开局放生核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