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港岛家族的诞生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582节

  仅次一项,长实集团将获得40亿美金的回笼,利润高达三十多亿美金;而另外一个合伙人——维港投资,则获利五十多亿美金。

  与此同时。

  日经指数也高达32000点,等到34000点时,林志超投资的股票也该出售了。预计,可以获利60亿美金。

  除了地产、股票之外,八达通金融集团还一直在投资‘日经期指’,几年下来已经获利七八亿美金;晚点做空日经一把,便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别看林志超在日本赚的钱很多,但对于一个股市总市值四五万亿美金,仅东京物业就可以买下美国的庞大市场来说,区区150亿美金至200亿美金,根本算不上多大的比例。

  .......

  华人行大厦,八达通金融集团总部。

  林志超在办公室接待了‘恒丰银行’的总裁林本丰、副总裁桑德斯,听取了他们的工作汇报。

  恒丰银行,是恒隆银行、海外信托银行合并而成。海外信托银行在今年四月份被私有化,随后和恒隆银行在10月份进行合并成‘恒丰银行’。

  而如今,恒丰银行的重资产已经高达200多亿港币,存款也达到1000亿以上(其中林志超及其公司的存款达到一半),成为香港的大型华资银行。

  “目前,恒丰银行的信用情况如何?”

  桑德斯这个副总裁,主要负责商业银行部分,他认真的说道:“今年的结构调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整体来说,在华资银行当中,是仅次于恒生、东亚银行的银行......”

  第一不是上市银行,财务无需公开;第二是家族银行的性质太重,让人有些顾虑。

  抛开林志超存进去的60亿美金,以及几家林氏企业存入的部分现金流,恒丰银行也就500多亿的存款。

  可以理解!

  毕竟林志超也没有想过‘恒丰银行’发展很庞大,更多的是扩展其投资银行的规模。

  “嗯,商业银行部分,通过优质的服务、设备系统的更新......长期健康的发展,就已经足以。”林志超说道。

  “好的,我明白!最近我们打算引进日本的自助式户口查账系统,加强自动柜机的服务功能性......提高银行的服务。”

  自动柜机,视为这个时代银行的一个先进发展模式。

  林志超笑道:“你说的这个查账系统,我突然想到广告创意,就叫做“万能叔叔”,客户透过银行卡,可以查看户口结余嘛!”

  桑德斯眼前一亮,说道:“老板这个广告创意真的很不错,简单突出的效果!”

  林志超点点,随后谈起投资银行的事情。

  目前,恒丰银行的投资部门,主要是在香港、新加坡、伦敦、纽约的四个投资部门;自己投资的项目,就是投资恒指、日经指数期指、美元/日元外汇,这三个品种。

  林志超将有杠杆的金融投资,全部让恒丰银行来做。维港投资、家族办公室则只投资股票和地产等较稳定的产品。

  这样一来,林志超手中相当于有三个‘金融机构’,都是属于他个人的‘私人财产’。

第540章 【楼利滚滚来】

  又是新的一年(1989)。

  元旦过后,长实集团召开了高层会议。

  会议室,大家进行了工作汇报。

  与此同时,去年形势格外的好,长实集团的盈利高达31.56亿港币。除了住宅销售雄踞香港第一名以外,还有就是租金的大幅上涨。

  大家汇报完工作,林志超询问道:“今年的销售目标是多少个单元?”

  李明慧马上回答道:“预计销售4000~4300个住宅单元,约230万平方尺的楼面,较去年有所下降。”

  长实集团的住宅利润是所有地产公司最高的,不是用料差,相反质量非常好;真正的原因是,长实集团的地价是很便宜的。

  林志超思考了一下,说道:“尽量安排在上半年销售!”

  他没有说原因,但不少高层都在心里‘格登’一下,因为老板可是擅长捕捉‘周期’。如今地产从1984~1989年,已经上涨了五年时间,莫非老板觉得地产会下跌?

  林瑞寰说道:“集团现在的现金流非常充足,正好这个月,湾仔有幅地王要拍卖(前世中环广场地块),如果价格合理,倒是可以拿下来开发商业楼宇。”

  长实集团的现金流已经高达40多亿港币,接下来日本那边又要准备出售资产,大量的现金流回笼。

  林志超说道:“那幅地皮差点意思,去参加下,价格合理才要.....长江工业集团在将军澳的冶炼工厂,有意出售,晚点进行交接一下。那幅地皮足足可以开发一个大型屋邨,价格预计得80亿港币左右,正好拿来作为长实系九十年代第五个大型屋邨。”

  楼利滚滚而来,众人也是喜笑颜开。

  至于湾仔地王,真对林志超没有什么诱惑力。

  林瑞寰回道:“好的,我尽快安排!”

  不是林志超一门心思发展地产,而是那片区域港府现在规划的就是新市镇,而冶炼厂更是和规划格格不入,实际上中天钢铁已经是逐渐迁往新界,而且规模也小了很多。

  前世那幅地皮,被钢铁大王卖给新鸿基、太古地产,两家分别修建两个大型屋邨。如今交给长实集团来开发,将又是一个10000个住宅单元以上的大型屋邨,当然还有商业部分。

  会议结束后。

  林瑞寰来到董事长办公室,询问道:“爸,日本那边已经有一幢大厦达成交易协定,若是拿到钱,是该直接兑换成美元拿回香港,还是暂时存在日本银行里的日元账户上?”

  还挺快的,不到半个月已经卖掉第一幢商业大厦。

  当然,今年(1989)是日本地产和股市最后疯狂的一年,所以不愁买家(接盘侠)。

  林志超说道:“目前美元/日元已经上了125,所以尽可能的兑换成美元,马上拿回香港。今年只要不上150,都直接兑换成美金,拿回香港。”

  “好,日本物业比预期的价值都高,预计资产净值能达120亿美金以上。”

  “嗯,不必在意太多,我们已经赚了很多了!”

  “好的.....这些资金,爸有投资的方向没有?”

  林志超说道:“你有没有方向?”

  林瑞寰思考一下,认真的说道:“暂时没有,我的意见是这次年底分红大方一点,拿出10亿港币作为股息。”

  林志超笑道:“10亿不算多,可行!”

  算多,也不算多。算多,是因为这差不多达到了年利润30%;不算多,是以为今年又有大量的现金流从日本回笼香港,提前多分点没有什么。

  按照林志超拥有的62%股权,一下子就分到了6亿多的股息。这种股息分红,林志超都不要的,直接给儿子。

  至于他们去做什么,林志超从来不问,但也有些了解,很多拿去投资海外的项目去了。

  包括没有上市的集团,一年赚多少钱,拿出多少钱进行分给自己,每年林志超都会做出决定。但总体来说,大部分现金流都是存在公司账户上的。

  毕竟,接下来还有25年最好赚钱的时代,钱还是拿去投资为好。

  .......

  林瑞寰和林瑞江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兄弟俩一起喝着咖啡。

  “老二,长江工业在将军澳的地皮都值80亿港币了,那在荃湾的那幅地皮可也是兼职不菲呢!”林瑞寰开了一个玩笑说道。

  没有老爸的点头,他怎么可能敢买长江工业的‘宝地’,也是亲兄弟,才如此开个玩笑。

  不过林瑞江却信以为真,马上把咖啡放下,说道:“大哥,你想什么呢,香港的地皮难道真要都开发成住宅、写字楼,你们这些地产商才甘心?这工厂都在往内地搬,高科技产业大家又不投资,这对香港的未来是不利的!”

  林瑞寰连忙说道:“我和你开玩笑呢!你是我们兄弟几个,做的事情最让我佩服的,我怎么可能不支持你!”

  在他的眼中,自己这个弟弟做的事情——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真心觉得很佩服。

  林瑞江说道:“对不起哥,我有些反应过度了!”

  林瑞寰说道:“我们兄弟俩,哪里需要这么客气。你压力大吧,我也没有什么好帮你的,不过我觉得父亲让你发展科技产业,并没有要你急于求成,而且科技产业也急不得。”

  林瑞江点点头,说道:“我明白!其实压力也不算大,就是事情很多。这几年,拉链、玩具、电器、电子都要去内地发展.......”

  兄弟俩关系很好,林瑞江也是少有的诉说着工作上的事情。

  这几年,长江拉链和长江玩具,都是大规模去内地创办工厂,将产能近一半都转移到内地;后续,还会继续转移产能。

  电器方面,目前‘美的电器’是和内地合资,主要生产电视机、显像管、录像机、收音机、随身听、电冰箱等等。

  电子方面,‘美的电子’在深圳是独资,并投资了一个占地几十亩的总部,打算依托内地的资源和市场,深耕电子产业。

  游戏软件,已经成为长江工业集团的重要资产,每年利润都在5亿以上。

  整个长江工业集团,年利润在20亿左右,但论管理的难度、发展的方向,肯定是非常复杂的。

  所以林瑞江的工作,当然也是很忙的!

  兄弟俩聊的不是生意,而是感情,但最后却达成了80亿港币的土地收购,实际上就是走走过场。

  长江工业的那幅地皮,价值80亿没有问题。

  新界的换地权益书,都已经是1100~1200港币每平方尺了。

第541章 【团结一心】

  ‘长实集团斥资80.2亿港币,拿下长江工业的将军澳钢铁厂旧址。’

  “新鸿基联合黄廷芳家族、信和地产、菱电公司,以35.2亿港币投得湾仔7.78万平方尺地王,单价超过1987年中区消防局旧址,达4.52万港币每平方尺。”

  “九龙仓集团斥资3.01亿新币(16.5亿港币),投得新加坡乌节路一幅商业地块”

  在1989年1月,香港地产商业延续1988年的热闹场景,数笔大型交易达成。而在去年,香港全年上亿的物业交易,足足达到了百多起,整体升水4成。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商人对新的一年经济形势,当然是非常乐观,投资热情高涨。

  和记大厦。

  会议室里,马世民汇报导:“本月初旬,和记黄埔正式收购英国Quadran集团的流动电话业务,正式踏入海外电讯的第一步,后续我们会继续收购当地的传呼企业......澳洲方面,我们已经和昆士兰ellpage、南澳州Answerpa达成协定,收购这两家传呼企业,并继续寻找收购目标......”

  能源、电讯,都不是短时间能看到回报的,但林志超依旧坚持投资,这是长远利益考虑。

  林志超说道:“电讯行业更新换代快,投资又巨大,故此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去年和记黄埔的利润也突破30亿港币,和母公司长实集团一点也不差。当然,长实集团经常性出现‘非经常性盈利’,这个才是深受股民欢迎的原因。日本地产套现,实际上也是归类‘非经常性盈利’。

  马世民点点头,说道:“能源、电讯,都是长期性的投资,这一点大家都明白。零售业方面,目前屈臣氏门店为260家,海外152家;百佳超市175间,超过惠康的125家,包含海外16家;万宁药房56间.....我们已经拥有441家零售门店.....”

  这还不算港灯旗下的丰泽电器。

  实际上,林志超家族是香港零售产业的绝对霸主,市民每一天都不可能离开林氏家族企业。

  从他们早上起床开始,有20%多的可能性是从长实地产开发的住宅醒来;他们购买的报纸,有30%多的几率购买的《东方日报》;他们吃的早餐,可能来自7~11便利店、百佳超市;他们上班的交通工具,可能天星小轮、香港电车,就算是开车,也得向林氏修建的红磡隧道交费;他们上班,有很大的可能是在长实集团修建的写字楼里办公;午餐可能吃的大家乐快餐、面包新语;晚上用的电有一半可能性是港灯......

  听完工作汇报后,林志超对一名洋人管理说道:“Johnson,屈臣氏要参考英国Boots(博姿),在化妆品领域拥有更大的潜力,更好的产品,所以,我希望你能组建一个大型的研发中心......一个月后,我要见到详细的方案。”

  屈臣氏本来就是化妆品领域的佼佼者,但林志超觉得还不够,毕竟‘港流文化’一旦流行起来,屈臣氏的化妆品势必要风靡亚洲,甚至去整个世界发展。

  乔森说道:“林爵士,这个研发中心的规模,具体有什么标准?”

  他实际想说,香港市场太小,投资太大有无必要的事情。

首节 上一节 582/6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钓鱼百倍返还?龙国开局放生核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