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港岛家族的诞生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80节

  胡成栋立马讲道:“日本的YR(长江英文缩写)拉链市场价普遍为0.8~0.9港币左右,质量上等,所以深受日本市场欢迎。我们在当地的对手YKK拉链,只能以同样的价格应对;与此同时,我们的机器生产出来的拉链,质量更优。所以,我们占据着日本市场四成的份额,而YKK拉链估计只有两成多的份额......”

  他经常跑国外的市场,所以非常了解,信口拈来。

  林志超满意的说道:“不错!我视RB拉链产业为最大竞争对手,因为他们的工业水平很高,很容易仿制出更好的拉链机器,再加上人工较欧美便宜很多。不过我们采取的低价策略,会让他们的拉链产业遭受延缓发展,这是我们一直该保持的压力。所以,你要督促各大代理商,薄利多销。”

  一米铝合金拉链,成本是2港币不到,长江实业给日本各大代理商每米2.5~2.6港币批发价(每条0.5~0.52港币);而日本代理商只需付出关税、运费等,零售价0.8~0.9港币依旧利润不错。

  而YKK拉链的成本高出50%,主要是机器效率、材料采购等原因;

  所以,长江实业的低价策略,给了YKK拉链很大的麻烦。

  简单来说,先让长江实业大赚个两三年再说,之后大家再进行竞争!当然,随着时代的前进,拉链市场每年都在大幅增长。

  ........

  与此同时。

  吉田忠雄终于再次邀请到日立机械的松岛,这一次他实力稳固了一些,对拉链机器的感悟也多了一些。

  虽然近半年,YKK拉链发展不算突飞猛进,但至少也凭借自动排米机赚了不少钱,业务也算稳定下来。

  “松岛社长,这是我对拉链排米机改良、拉头自动冲压机的一些意见。只要日立机械厂愿意合作,我们未来至少要在你们工厂订购80台排米机、30台拉头自动冲压机械。”

  松岛接过资料,随意的看了几眼,便说道:“合作本来不是问题,但我了解过,香港有家长江实业,他们已经率先采用改良的排米机,速度每小时4000转,是来自德国机械厂的合作。我有信心研发出一样,甚至更好的机器;但是,我对YKK拉链的实力依旧不看好。”

  吉田忠雄大惊,连忙说道:“松岛社长,我们YKK可是日本最大的拉链工厂呀,而我三十年代就开始投入到这一行。”

  松岛心里笑了一下,随即说道:“我说的是长江实业拥有各种优势,担心以后他们击败YKK,而你们又不能带给我们大量的机械订单。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面对德国机械厂的竞争。所以风险很大,除非....”

  “除非什么?”吉田忠雄马上问道。

  松岛随即说道:“除非YKK拉链能接受我们的入股,只需四成股份,我们便全力支持你的计划,马上投入研发。”

  此一时彼一时,前世吉田忠雄找上日立机械厂的时候,他已经拥有数台自动拉链机械,且垄断着日本市场,亚洲压根没有竞争对手。

  而如今,松岛认为是一种冒险,万一香港长江实业凭借领先一步的实力,对YKK拉链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么日立机械可能就拿不到自己想要的那么多订单。

  风险,让松岛决定谋求更大的利益。

  吉田忠雄此时已经是箭在弦上,几乎没有太多的犹豫,便答应松岛的请求。

  在他的心里,可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比损失四成的股份更优先。

  “好,我们马上安排加强合作,我保证一年时间,拿出最新型机械,比德国的更好。”

  “对,我们要做世界最强大的工业帝国。”

第102章 【扬帆起航】

  西环的码头。

  林志超、李高福、黄廷贵等人正在码头上,翘首以望,今天上午‘Eastern Traders(东方交易者)’号货船即将到港,大家纷纷带着职员、家人、朋友在码头等待。

  而林志超并没有叫上自己的家人、朋友,他不会承认Eastern Traders号货船是自己的一艘船,因为他只占50%的股权;与此同时,虽然他会全权参与这艘船的运营,但他不会高调的宣布自己是Eastern Traders的老板。

  原因有很多,所以低调处理最适合。

  当Eastern Traders轮船驶近码头时,岸上众人齐齐发出欢呼声,他们发现,轮船看起来很漂亮,一点都不像已经历了31年的风吹浪打。

  “好像新船呀!我的妈呀,这艘船真大!”表嫂陈淑芳心情踊跃的惊叹道。

  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男人能有今天的成就,虽然这艘船他们家只是股东之一。想到这些,忍不住看向表弟林志超,随后再看向丈夫李高福。

  因为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李高福能有今天,只是因为碰到了林志超。而在当年,她差点拒绝了林志超,要真是那样发展,她想想就感到恐惧。

  幸好,这一切都是真的!

  “啊,妈妈,你掐我干什么!”李高福的大女儿李倩,本来正在兴奋的挥舞胳膊,骤然被自己妈妈掐一把,不满的抗议道。

  陈淑芳连忙说道:“你大吵大闹干什么,影响多不好!”

  林志超这时候摸摸李倩的脑袋,笑着说道:“今天就是欢喜的日子,表嫂你管得真宽!”

  他和这丫头相处几个月时间,那个时候由于林志超经常喜欢买些东西给房东一家,李倩这丫头对林志超这个表叔非常喜欢。

  九岁的李倩一见有靠山,立马反驳陈淑芳:“就是!表叔都没有说什么,爸爸都没有说什么!”

  陈淑芳顿时焉了,她是很怕林志超,有一些心虚,还有就是李高福对林志超是很尊敬;可以说,得罪了林志超,她自己都担心家庭地位不保。

  李高福这时候随即说道:“就是,我都忍不住大吼几声,这船看着可真威武啊!”

  本身三十年龄的船,在香港也算较新的船,再加上卖家给保修和刷新了一下,自然看着更新了。

  一行人纷纷畅所欲言,无不感到兴奋异常。

  船在这个时代是什么?

  是可走资产。

  战争年代,只要有一艘船,便可以摆脱战争。当年的会德丰因为有两艘万吨的船,在RB占领沪市时,老马登连忙让船返回欧洲,保住了会德丰最重要的资产。正因为如此,战后的会德丰才能跻身四大洋行之一。要知道,会德丰是最晚成立的洋行。

  而‘海派’为什么热衷于航运,那是因为他们已经是惊弓之鸟,所以就喜欢买船,随时去海外再避难。正所谓‘成也航运,败也航运’,海派少有地产大亨,便是这个道理。

  若是海派航运大亨一边发展航运,一边发展地产,未必就只有包氏家族跻身十大地产商。

  毕竟在50~70年代,一艘船便是一幢大厦。

  阳光照射在Eastern Traders的船身上,仿佛预示着这是只下金蛋的母鸡,只有林志超知道,这艘船能有多赚钱,当然这个钱是有风险的。

  Eastern Traders号在码头停下后,众人看到了全貌,长度约65米左右,宽度8米左右,船高5米以上。

  千吨级货船在未来集装箱时代,自然是小的不能再小的船;但在这个时代,1200吨的Eastern Traders号并不算小,还有300~800吨左右的海船。

  “走,我们上船参观一下!”林志超一马当先的说道。

  他算是这艘船的最大个人股东,事前也讲好了,这艘船最近一年是由林志超来主导运营。一年后,福和行拿出10万美金购买林志超手中的股份。

  “对,我们上船去参观一下。我都没有想到,80万港币可以买到如此新的船,这艘船怎么看都值100万港币。”黄廷贵脸上洋溢着兴奋的表情,他很意外。

  林志超和李高福不由得笑了一下,对于‘跳单’的做法,两人自然没有透露出去,毕竟这也不算什么光荣的事情。至于两人会不会惭愧?

  别搞笑了,资B家的馒头有不带血嘛?

  更何况,是船舶经纪戏弄两人在先,若不是两人做了很多功课,恐怕就得花100万购买一艘‘问题船只’了。

  届时,他们就成为了受害者了。

  到了Eastern Traders号的甲板上后,船长刘虎带着船员们纷纷迎接大家。

  “林老板、李老板.....Eastern Traders号一切顺利,性能很好,各方面设施保养得也很好,可以马上投入运营。”

  林志超拍拍刘虎的肩膀,说道:“刘船长,不愧是老船长,船交给你驾驶,我们很放心!”

  这个刘虎,便是当初第一趟运输威海卫贸易的船长,被李高福挖了过来。还是林志超亲自点名的,因为他觉得刘虎熟悉北方的海域,对李高福或者林志超,都会有好处。

  众人在Eastern Traders号参观一番后,接下来就是办理注册手续了,Eastern Traders号当然要在香港注册,挂米字旗啦!

  而林志超也会经常参与Eastern Traders号的运营管理,算是提前实习航运。毕竟如果林志超要正式踏入这一行,绝不会只是一只千多吨的小船,而是两艘大船。

  ........

  林志超和李高福来到港府的船检机构,申请发证。没有这个证,连港口都进不了,而且船如果出事,保险公司也不会理赔。

  也就是说这个证拿到了,Eastern Traders号才能开始揽货,运输。

  “你们的Eastern Traders号货船,简直就是废铁一块,是拿不到航行证的。”英籍验船官趾高气扬,官气十足的说道。

  若换成其他人,止不住心底一沉,被吓得不知所措。毕竟这样一艘船价值近百万,几乎是一般船东的全部资产,如果不能运货,那几乎是灭顶之灾。

  林志超却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说道:“这艘货车是从星岛海皇轮船购买的,各方面都是刚刚检修好的,性能算是非常新的.....”说完,示意李高福一下。

  李高福立马来到威尔的办公桌前,递出一个大红包。

  果不其然,威尔明目张胆的从红包抽出英镑,数一数,顿时表情缓和。毕竟是足足500英镑,是他的年薪还多。

  “看在你们创业不易的情面上,我觉得应该给你们发证。记得,每年年尾都需要年检!至于这个钱,他替你们拿给检验员,要求他们替你们再检查一次,明天你们来开船和拿证吧!”

  “谢谢”

  肯定是给多了,林志超和李高福对视一眼,从互相的眼里看到。

  两人离开后,威尔再次清点一下钞票,确定是500英镑后,顿时高兴的说道:“这两个傻瓜!船那么新,多跑几次船检机构,总归能发证的。没想到,上来就是给我送大礼.....我抽300英镑,剩下的给其他人。”

  确实,Eastern Traders号算是保存比较好的二手船,发证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要英语没有问题的人,多来船检机构跑几趟,这些英国船检官肯定要给证,否则容易出麻烦(投诉)。

  事实上,这些人不知道,林志超是深受其害。他骨子里认为,哪怕是自己条件都合格,也要送礼,否则肯定会被刁难一番。

  而林志超这一世再也不想做孙子了,他有钱干嘛不用来砸;区区500英镑,就当是这些英国人的辛苦费,别人好歹好跑了上万公里来到香港。

  走出船检机构。

  林志超说道:“终于一切搞定,可以正式运货了!”

  李高福点点头,说道:“其实还算顺利,主要是我们英语沟通没有问题,再加上出手大方、快速。若是碰到其他华人船东,不知道要在这里受多少气,这些洋鬼子,真是贪心啊!”

  在他看来,Eastern Traders号如此保养得好,都会别刁难,可想而知其它的船了。

  “有什么办法,你以为哪里不是这样?”

  “也是!”

  接下来,Eastern Traders号就要开始扬帆起航,赚钱了,两人也很快忘却今天的事情。

  .......

  荃湾。

  东方纺织厂的第二幢工业大厦投入使用,唐仲源意气风发的邀请亲朋好友来参观,林志超作为女婿兼合伙人,自然也来祝贺。

  东方纺织目前承接着长江实业70%的纺织布供应,另外30%是因为采用进口纺织面料,毕竟欧美客户要求较高。

  香港沪市的纺织水平、技术,都还不及欧美,还需要成长一段时间;甚至一些高档面料,一直掌握在欧美人手中。

  唐炳源指着工业大厦说道:“你这一楼纺,二楼织,三楼准备作为办公?”

  自己这个堂弟真是碰到好女婿啦,据他所知,东方纺织每月可盈利5~6万港币,其中约一半是来自长江实业的订单。

  如今,他也不敢小窥堂弟了,因为长江实业的拉链已经打入欧美,未来前景是无限的;那么东方纺织跟着发展,自然也会壮大;而且,堂弟还像换个人似的,越战越勇,东方纺织的产品在海外发展很好。

  唐仲源说道:“我和贤婿合作了个制衣厂——长江制衣厂,打算以后搬进三层作为生产基地。还有那个老厂,也会开一家印染厂。”

  周围的人纷纷惊讶起来,东方纺织这是要‘纺、织、染、衣’一条龙的发展啊!

  就这份魄力,已经是所有沪籍纺织业同行的头筹了!

  一时间,大家纷纷不由得看向林志超,毕竟东方纺织不仅承接了长江实业的大量订单,唐仲源还因为有林志超这个女婿,获得了东亚银行的贷款便利。

首节 上一节 80/6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钓鱼百倍返还?龙国开局放生核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