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好莱坞的香瓜人

好莱坞的香瓜人 第22节

  “谢谢您的夸奖,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的。”小吉伯特谦虚道。

  “这是弗朗西斯·科波拉导演,”史匹柏领著小吉伯特走到弗朗西斯·科波拉面前。

  “科波拉导演你好,您的《教父》系列,一直是我最喜欢的电影。”小吉伯特继续礼貌问好。

  其实他不太喜欢这样的社交场合,但没办法,在好莱坞的圈子里混,有时候不是想躲就能躲得掉的。

  弗朗西斯·科波拉和颜悦色道:“我女儿索菲亚非常喜欢你的那部《鲨滩》,有时间你们年轻人多交流一下。”

  “一定一定……”

  “这是马丁·斯科塞斯导演,他和你父亲还有点关系呢!”史匹柏又介绍道。

  “小吉伯特啊,你父亲还好吗?”马丁·斯科塞斯问道。

  小吉伯特点点头,回答道:“劳您挂念,他非常好,现在去欧洲度假了。”

  “嘿,这老吉伯特,都一把年纪了,还是过得那么花!”马丁·斯科塞斯吐槽一句,拍拍小吉伯特肩膀道:“你可不要学他,事业是基础。”

  “谢谢您的教诲,我一定铭记于心。”小吉伯特脸看起来非常严肃认真。

  认了一圈人之后,史匹柏才放过他,小吉伯特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这些大人物哪个都是需要他仰望的对象,态度不端正可不行。

  别人想有这个机会,都没有呢,小吉伯特也不能不知道好歹。

  这些大人物对他和颜悦色,一部分是史匹柏的原因,另外一部分,应该是老头子的缘故。

  看来年轻时候的老头子,不说叱咤风云,起码也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以至于在多年后的今天,小吉伯特还在享受著老头子人脉带来的福利。

  当然,这福利也不是那么好拿的。小吉伯特要是一滩烂泥扶不上墙,人家大人物也不会多看一眼。

  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作品,就有了基础,值得大人物们稍微提点两句了。

  说白了,得益于家庭和所处的圈子,只要小吉伯特有能力有本事,他天然就是好莱坞这个圈子里的人,和那些外来户可不一样。

  史匹柏领著小吉伯特四处认识人的过程,自然也被参加首映礼的各路导演明星看在眼里。

  一时间大家纷纷猜测,小吉伯特和史匹柏到底是什么关系。

  一些媒体记者也后悔,刚才为什么没有问小吉伯特一两个问题,看起来很有爆点啊!

  唯有《洛杉矶商报》的记者莎拉暗自窃喜,因为她是唯一一个问小吉伯特问题的记者,这是独家新闻啊!

  首映礼很快开始,无非就是老一套,讲创作理念,讲感动,再卖弄一下情怀,然后观影,媒体采访,参加首映礼的嘉宾谈谈观影感受等等。

  小吉伯特也被点到,这是史匹柏刻意安排的。

  对《铁钩船长》这部电影,小吉伯特没什么印象,但刚才的观影效果从这个年代来说,算不错的。

  所以小吉伯特也是随大溜,说一番很感动的话,就算结束。

  之后首映礼结束,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洛杉矶商报》的记者找到小吉伯特,发出专访邀请:“请问,小吉伯特导演,可以约个访谈时间吗?”

  能有记者专访,小吉伯特正好也借此向公众阐述自己创作电影的理念,于是就答应了:“就下周吧,我们约个时间。”

  莎拉惊喜道:“好的,那我们下周见。”

  “下周见……”

  参加完首映礼,小吉伯特暂时就没什么事情做了。

  环球影业的二十万奖金很快打到小吉伯特的帐户上,想著老是打车也不行,所以小吉伯特买了一辆丰田作为代步工具。

  北美汽车价格比较便宜,几万美元就能买一辆不错的皮卡。

  现在日系车占领全美市场,省油,价格也便宜,所以小吉伯特就买了一辆。

  同时,小吉伯特让希娜·布恩帮忙,在特拉华州注册了一家工作室,并且在伯班克租了一间办公室。

  加州税太高,特拉华州税反而低一些。

  工作室名字,原本小吉伯特想叫黄色的心,简称黄心,以纪念自己过去的身份。

  但是取这个名字,怕有心人容易联想,于是干脆改名香瓜工作室。

  小吉伯特无意和好莱坞巨头们争锋,最起码现在没有。

  创建工作室的目的,主要是更方便服务于自己,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团队。

  同时,看著电影公司凭藉他的电影发财,而自己只能拿片酬,小吉伯特也很眼馋。

  所以未来香瓜工作室也会参与投资制作自己的电影,为自己带来更多的收益。

  与此同时,经纪人希娜·布恩开始拿著《死神来了》的剧本,和环球影业进行接触。

  这部影片需要更高的投资,而小吉伯特的片酬肯定也要上涨的,这就看希娜·布恩谈的结果如何了。

  上试水了,庆祝一下,多发两章。

  以后更新时间改在中午十二点,这样方便一些,也不用熬夜了。

  

第31章 现在和未来

  时间缓缓流逝,十一月底,《鲨滩》的北美票房超过四千万美元,来到6万美元的票房。

  影片的票房潜力基本耗尽,但这个成绩足够让环球影业满意,也让导演小吉伯特备受业界关注。

  小吉伯特之后接受了《洛杉矶商报》记者莎拉的专访,分享了一些自己成长过程的趣事。

  以及和格温妮丝·帕特洛的‘恋情’,还有两人分手的内幕。

  当然,以上都是瞎扯的。

  不过小吉伯特在专访中透露了自己新作的消息,还是吸引了《鲨滩》之后就开始关注他的影迷的注意。

  这年头,通过网络交流聊天还不太成熟,大多都局限在面对面的聚会讨论。

  而这样讨论的规模又很小,难以形成舆论热潮,和后来的自媒体时代无法对比。

  况且,这个年代导演更多的是身居幕后,除非是顶级导演,否则并不受媒体和观众的关注。

  相对来说,因为有史匹柏的关照,还有格温妮丝·帕特洛的绯闻炒作,小吉伯特受到的关注算高的了。

  但这样的关注并不持久,随著《鲨滩》在北美的热度逐渐下降,小吉伯特同样也淡出了公众的视野。

  其实对业界来说,小吉伯特的新作还是值得关注的。

  已经有一部成功的影片了,难保小吉伯特不会成功第二次。

  这不是,作为《鲨滩》的投资方和发行方,环球影业就积极的和小吉伯特接触,而小吉伯特就把谈判的工作扔给了希娜·布恩。

  “我们的要求并不过分,小吉伯特导演加编剧片酬一百万美元,折算成影片的投资,同时还有百分之十的票房分成。

  小吉伯特导演还要兼任影片的制作人,最终剪辑也要以他的意见为主。”

  面对环球影业的高层,哪怕是副总裁卢·瓦瑟尔,希娜·布恩这个年轻的前CAA小经纪人依然侃侃而谈,丝毫不紧张。

  早在《鲨滩》的时候,小吉伯特就证明了自己在剪辑方面的工作做得是如何出色。

  所以这一次要求拿到主导剪辑权,也是理所应当。

  但让环球影业不能接受的是高额的片酬,以及票房分成。

  “布恩小姐,我们环球影业内部都很看好《死神来了》这个项目,同时也知道小吉伯特导演的能力。

  但是,这片酬和分成实在是有些高了,我们很难同意这一点,更不要说把片酬折算成投资。”副总裁卢·瓦瑟尔皱眉道。

  “先生们,女士们,请你们想一想,《鲨滩》北美票房已经四千多万了。

  据我所知,影片在海外的票房表现也不错,目前为止已经拿到了三千多万美元的票房。

  此外影片还陆续登陆全球各大市场,这远远不是终点。

  也就是说,这意味著《鲨滩》很有可能全球票房破亿,生涯首部导演作品破亿,这代表著什么,各位想必也很清楚。”

  希娜·布恩在环球影业会议室内唾沫横飞,宛如激情的演说家,大声疾呼,试图让环球影业认识到小吉伯特的价值。

  事实证明这招很有效,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环球影业高层也不得不郑重对待。

  倒不是说小吉伯特过往的成绩有多出色,毕竟只有一部电影大卖,谁知道是不是昙花一现。

  但之前的《鲨滩》,加上这次提交的《死神来了》的剧本,足以让环球影业重视小吉伯特的潜力。

  卢·瓦瑟尔开口说道:“布恩小姐,我们环球影业当然重视和小吉伯特导演合作。

  但涉及到上千万美元的投资,我们必须要慎重对待。”

  希娜·布恩收回咄咄逼人的状态,转瞬间变成温声细语的状态:“我当然知道环球影业的运作规则。

  只是希望大家明白,小吉伯特导演对再次和环球影业合作抱有期待,毕竟上一次合作那么愉快。”

  愉快不愉快的还得两说,不过希娜·布恩倒是表现出职业经纪人的良好素养。

  该大声说话争取利益时毫不客气,如同一只凶狠的母狮子一般。该缓和气氛争取好感的时候,又能温柔如水,就像怀中的一只小猫。

  事实上,经纪人就是演职人员和电影公司之间的一道桥梁,用来沟通谈判,同时也能不伤和气。

  毕竟,如果是小吉伯特亲自为自己争取自己该得的利益,难免如同今日一般和电影公司高层们发生争论。

  万一谈不好,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但有了经纪人作为中间人,双方之间的冲突就可以避免。

  交情归交情,生意归生意。

  当然,经纪人难免会拿一些抽成。

  小吉伯特和希娜·布恩的经纪人协议,在每一个项目上,希娜·布恩都能拿到百分之五到八的抽成。

  这个抽成已经很低了,要知道CAA,ICM等经纪公司,因为推行打包服务,抽成甚至能达到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

  谈判过程并不顺利,双方分歧太大。

  不过这只是初步接触的,谈判的要领就是要狮子大开口,提几个对方难以接受的条件,然后再一点点谈到自己心中理想的条件。

  结束之后,卢·瓦瑟尔和发行部主管莱维特·戈尔回到自己办公室。

  “莱维特,你觉得我们该答应小吉伯特的条件吗?”卢·瓦瑟尔问道。

首节 上一节 22/1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系统提前四年,可诡异还是幼崽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