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好莱坞的香瓜人

好莱坞的香瓜人 第35节

  小吉伯特带著主创们回到洛杉矶,宣告剧组正式解散。

  罗伯特·艾格很快找上门来,和小吉伯特一起喝咖啡。

  “小吉伯特,你有计划把《死神来了》做成系列电影吗?”罗伯特·艾格和小吉伯特寒暄一阵,然后就问到关键问题。

  “系列电影?”小吉伯特想了想道:“这部影片确实很适合系列化,如果试金石影业有计划,不妨找人来接手。”

  反正他有百分之十的份额,同样有相应的版权,试金石影业要制作续集,总是绕不开他。

  到时候不论是投资,还是把手里的版权给卖掉,小吉伯特都有选择的余地。

  听小吉伯特这么说,罗伯特·艾格就知道他的意思了。

  “你放心,试金石影业会出一个合适的价钱,收购你手里的部分版权。”罗伯特·艾格保证道。

  看来《死神来了》发大财,让试金石影业坐不住了,开发续集的计划不想让其他人再分一杯羹。

  聊完《死神来了》续集的事情,小吉伯特自然关心分帐的情况。

  根据北美相关的规定,一部长期放映的影片,在上映二十八天之后,院线方将支付给发行方第一次分成。

  随后的分成将随著上映时间而变化,一般来说,大部分影片下画一周后就能拿到所有的分成。

  当然,这是北美市场的情况,海外的发行分成则要复杂很多。

  但钱到了发行方手里,并不意味著很快就能到其他投资方和制片方手里。

  发行方拖欠分帐票房,拖个一年半载的根本不是事。哪怕是信誉非常好的好莱坞八大公司,赖帐拖延也是常有的事情。

  为类事情,闹到特拉华州商业法庭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好莱坞从来没有道德底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连华尔街的吸血鬼们都比他们有良心。

  但小吉伯特可不希望自己的钱被拖个一年半载的,他受不了,毕竟还有好多计划,没钱可不行。

  为此,他准备了一大法宝,那就是新项目。

  谁都知道现在好莱坞最受瞩目的导演是小吉伯特,一旦他开展新项目,想要买单的电影公司能排满半个星光大道。

  “鲍勃,不知道试金石影业对我的下一个项目感不感兴趣?”小吉伯特开始钓鱼。

  罗伯特·艾格果然咬钩:“是什么类型?还是惊悚恐怖题材吗?”

  “不是,”小吉伯特摇摇头道:“是动作片题材,我打算制作一部惊险刺激火爆的动作片。”

  一听是动作片,罗伯特·艾格心咯噔一下:“小吉伯特,之前拍恐怖片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换题材?”

  “鲍勃,”小吉伯特喝了一口咖啡,然后才说道:“现在电影市场上充斥著多少恐怖电影,难道你看不到吗?”

  “可是,那些恐怖片我看都不如你拍得好啊!”罗伯特·艾格说道。

  “确实不如我拍得好,但市面上那么多恐怖电影,极大的消耗了观众的热情。”小吉伯特断言道:“我敢肯定,我要是继续再拍恐怖电影,我就该完了。”

  转型,是每个在一个类型上做出一定成绩的导演的选择。

  想要成为顶尖的电影导演,就要多方面涉猎,各种题材都能拍。

  史匹柏就是这样,能拍惊悚恐怖片,也能拍合家欢,还能拍文艺电影。

  小吉伯特自问不如史匹柏有水平,但他也不甘心自己被定义为一个B级恐怖片的导演。

  一听下一个项目不是恐怖片,罗伯特·艾格有些犹豫。

  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恐怖小王子能否继续创造奇迹,这是罗伯特·艾格的疑问。

  想了想,罗伯特·艾格还是说道:“把剧本提交上来吧,小吉伯特,我们需要高层讨论才能决定。”

  任何一部电影的立项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哪怕是独立电影,麻烦也很多,更不用说主流商业电影。

  小吉伯特显然也明白这一点,没觉得罗伯特·艾格的态度有什么不对,点点头就算答应了。

  要是罗伯特·艾格一口答应试金石影业会投资,小吉伯特反倒要怀疑其中是否有诈了。

  结束和罗伯特·艾格的会面,小吉伯特回到自己的工作室,经纪人希娜·布恩已经在这里等著他了。

  “希娜,帮我找个普华永道的会计师,准备和迪士尼核算票房分成。”

  “好的,我马上去找……”希娜·布恩表示收到。

  有自己的会计师是一件必要的事情,要是没有自己的会计师盯著,谁知道迪士尼在做帐的时候,会不会莫名其妙少掉几十万乃至几百万美元。

  普华永道的会计师虽然收费不菲,但业务能力和信誉值得信赖。

  “另外,”小吉伯特又吩咐道:“和其他电影公司接触,就说我手里有新项目了,看看他们有没有兴趣?”

  “罗伯特·艾格那边没谈拢?”希娜·布恩问道。

  “倒也不是,”小吉伯特解释道:“给一些压力,同时也留退路。”

  希娜·布恩了然,表示明白了。

  感谢刘梦熙远的五百点打赏,感谢心静如水智如我,风吹过的街道,阳光之上阴影之下的一百点打赏。

  感谢大家的推荐票和月票,顺带求求追读……

  

第49章 分蛋糕(求追读)

  时间来到九月底,《死神来了》已经在北美砍下6万美元票房,超过了小吉伯特《鲨滩》的成绩。

  最关键的是,影片还在上映,还能继续收割票房。

  同时,迪士尼在九月上旬就安排影片的海外陆续发行,截止九月底,海外也拿下了9万美元票房,影片的全球总票房来到5万美元。

  影片票房全球过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小吉伯特再次做出相当了不起的成绩,名字又一次响彻好莱坞。

  汤姆·克鲁斯新电影全球票房过亿,都能举办一个派对庆祝一下。

  小吉伯特连续两部电影票房要过亿,自然要大张旗鼓的庆祝。

  试金石影业早就安排了,在希尔顿酒店开一场庆功宴,为影片取得的好成绩庆祝。

  不过在这之前,影片首先迎来了第一轮票房分帐。

  迪士尼和院线方签订的是最常规的分帐协议,也就是递减分帐模式。

  就拿《死神来了》为例子,迪士尼和院线方签订,首周迪士尼能拿到百分之八十的比例。

  如果对前世中国电影市场熟悉的人,看到这个分帐比例会惊呼,这怎么可能?

  在中国电影市场,制片发行方也就能拿到百分之四十左右的比例,很多时候还到不了百分之四十。

  但在九十年代的好莱坞,院线和发行方分帐确实是这样的。

  这个时候的电影院,主要是靠著爆米花,可乐等周边产品在盈利。

  第二周,迪士尼能拿到百分之七十的分帐比例。

  第三周,其他电影公司能拿到百分之四十五至百分之六十,迪士尼还能拿到百分之六十五。

  第四周以后,电影公司通常拿到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四十五的分帐比例。

  迪士尼在前四周,通常不会低于百分之四十,第五周才降到和其他电影公司一样的标准。

  为什么迪士尼会如此特殊呢?这就要归功于麦可·艾斯纳这位强势的董事长。

  由他主导,迪士尼和院线公司签订了不少霸王条款。

  因为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周边利润一直很可观,院线公司不得不捏著鼻子认了这个分帐条款。

  得益于高分帐比例,在北美院线首次分帐的时候,迪士尼就拿到3700万美元多一点。

  然而别著急,《死神来了》是成立了单独的工作室的,也就是说迪士尼还能从中拿走属于发行方的发行抽成。

  这就是好莱坞公司贱贱的地方,明明投资方和发行方都是一家的,它还非得给你左手倒右手,凭空弄出更多帐目出来。

  要是没有一个靠谱的会计师盯著,复杂的帐目能把其他投资方给绕晕过去。

  到最后,明明影片产生了盈利,但在帐目上却是亏钱的。

  这个时候,你求上帝求佛祖都不管用,属于你的那一份已经亏损了。

  然而,就算告上法庭,法庭也很难裁决。一个因为分帐而引起的官司,通常打个五六年官司不是问题。

  其中花费的金钱,时间,精力有多少,那就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了。

  当然,这种招数只能坑那些不懂行,但又想通过电影发一笔财的外人们。

  对好莱坞自己人,尤其是导演明星们,电影公司是不敢这么做的。

  因为这样等于把这些优质的导演和明星,往其他电影公司那里推。

  长此以往,口碑坏了之后,谁还愿意和伱合作……

  很幸运,小吉伯特就属于那类不能坑的类型。虽然分成的款项肯定会拖一段时间,但迪士尼绝对不会把他的钱赖掉。

  搞清楚这一切,就可以计算迪士尼和小吉伯特分别能在首次分帐上拿多少钱了。

  忽略零头不计,迪士尼首先扣掉北美发行的抽成,有百分之十五,大概是五百五十五万美元。

  拿走了发行抽成,迪士尼还要从中扣除影片宣发的费用。

  包括冲印拷贝,试映公关,仓储运输,雇佣调查公司,以及其他宣传费用。

  此外,还要结清剧组演职人员剩余三分之一的酬劳。

  这些加起来费用不菲,总计九百五十万美元。

  除了垫付的九百五十万美元宣发费用,发行抽成五百五十五万美元就是迪士尼通过发行纯赚的利润,不用和任何人分成。

  剩下的2195万美元多一点,轮到小吉伯特和迪士尼旗下的试金石影业来分帐。

  按照之前合约规定,小吉伯特导演加编剧加制作人的片酬是一百万美元,占据影片投资份额的十分之一。

  同时规定,影片北美票房超过五千万,就自动触发百分之五的票房盈利分成。

  不过票房盈利这部分还不著急,因为影片还在上映,最终票房出来后,看能到哪个档位,再进行分成。

  饶是如此,小吉伯特也从分帐票房里拿到5万美元的分成。

  当然,经纪人希娜·布恩,还有普华永道的会计师凯文还要从小吉伯特这一笔收入里分成。

  数额不高,加起来有22万美元左右,但这只是第一笔,后续还有陆陆续续到帐的收入分成。

  想要让人给你干好活,钱财方面自然不能亏待。什么谈理想谈未来是不管用的,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才能换来真心。

首节 上一节 35/1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系统提前四年,可诡异还是幼崽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