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第131节

  “香竹,昨天侬睡得晚,侬就别动了,还是唔起来倒夜香吧。”这是大姐岳香梅在说话。

  “唔每天早起都习惯了,一到了这辰光就醒,想睡都睡不着。

  大阿姐侬睡侬的,还是唔来倒吧。”这是三姐在说话。

  单开间的石库门,多数都没有卫生间,岳文轩家住的这栋石库门就没有。

  整栋楼都没有,三层阁就更没有了,没有卫生间,晚上就要准备起夜的马桶。

  三姐是家里最勤快的一个,早上起来倒夜香,一般都是她的事,十回有八回都是她倒的。

  剩下的那两回,偶尔是大姐倒,也偶尔是二姐倒。

第160章 老虎灶和大饼摊

  三层阁下到二楼的木楼梯非常窄,并且很陡,就算白天上下也要小心翼翼。

  早起倒马桶,外面的天还黑着,只有一个老虎窗的三层阁,更是漆黑一片。

  三姐下楼的时候,右手拎着马桶,左手还要拿着一个手电照亮,为了不把家里人都吵醒,走得很慢,下脚很轻。

  但就算如此,单薄的木楼梯还是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在这寂静的清晨,非常的刺耳。

  三姐的动作快,每天早上几乎都是第一个下楼。紧接着,其他四户人家,家里的女主人也都麻利的起床,各自拎着家里的马桶下楼倒夜香。

  时间不长,竹豁筅搅动毛蚶壳的“贝壳舞”混响声,就汇聚成了一首魔都清晨独有的刷马桶交响乐。

  早起倒夜香的每一个家庭主妇都是奏乐的高手,马桶刷的又快又干净。

  交响乐之后是打击乐。

  弄堂口垃圾车铁铲与水门汀撞击出清脆的“打击乐”,声音时有时无,但穿透力十足,把人们从睡梦中强迫叫醒。

  岳文轩早已经没有一丝睡意,干脆穿衣服起床。

  此时正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魔都的最低气温虽然远没有北方那么冷,但空气潮湿,阴冷阴冷的,冬天的日子一样不好过。

  穿上厚厚的衣服,岳文轩弯着腰来到老虎窗前。

  老虎窗开在三层阁的南面,是整个三层阁惟一的一扇窗户。

  站在窗前看街景,本来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但老虎窗位于屋顶的南侧,太低矮了,站在窗前,只能弯着腰向外看,根本就站不直。

  晨曦微明,早起的家庭主妇们已经升好了煤球炉子,在薄雾中,缕缕炊烟直冲天空。

  在上一世,岳文轩曾经多次来过魔都,魔都留给他的印象,一直都是大都市的繁华与喧嚣。

  而此时映入眼帘的却是魔都的烟火气,有烟火气的魔都,似乎更加的真实,更加的接地气。

  提上铜吊(烧水壶),刚刚下了三楼,就碰到了刷好马桶回家的三姐。

  三姐站住脚,说道:“阿弟,今天怎么起得这么早?是不是唔今天动作大,吵醒侬了?

  伐用侬起来打水,一会儿还是唔去吧。”

  岳文轩道:“三阿姐,唔昨晚睡得早,自然就起得早,顺便出去转一遭,把水打回来,今天就不用侬去了。”

  “那侬小心点儿,提稳了,别烫了脚。”三姐不放心的叮嘱道。

  “放心吧,唔都十六岁的大小伙子了,提一壶水,哪能烫了脚。”

  说完话,岳文轩就脚步迅速的下楼了。

  岳文轩家的弄堂口比较热闹,不但有老虎灶,弄堂口旁边还有大饼摊和烟纸店。

  不但打开水方便,买个早点,买点水果、糖果、烟酒、糕饼、蜜饯,以及日用品都方便。

  老虎灶是供应开水的地方,虽然很普遍,但也不是每个弄堂口都有,一般都是三五个弄堂口,才会有一个老虎灶。

  如果离得远,家里又人口多,就会很不方便。

  比如岳文轩家,冬天里,每天晚上都要打两铜吊外加两暖壶水,才够用。

  因为晚上要烫脚,还要灌汤婆子,用的热水自然就多。

  魔都人都是拎暖壶的高手,一个成年人能拎四暖壶热水。

  但岳文轩家里没有四个暖壶,只有两个暖壶。

  每天晚上都要动用两个暖壶外加两个铜吊打水,这就得出动两个人,才能把热水一次拎回来。

  岳家人特别节俭,早上洗脸刷牙都习惯用凉水,只需要打回来一铜吊热水就够用了。

  家里人口多,早上吃开水泡饭,热水用量大,两个暖壶又不是很保暖,必须打回来一铜吊热水才够用。

  每天都要打这么多热水,离得近就方便多了,要是离得远,那就会很麻烦。

  打水一般都是半大孩子干的活,离得远,如果再加上路滑,就很容易摔倒,然后被烫伤。

  每家每户的孩子基本上都有去老虎灶打开水的经历,免不了也会有被烫伤的经历。

  出来之后,岳文轩没急着去老虎灶打水,而是先去了弄堂口旁边的大饼摊,准备买点儿早点带回家。

  魔都的大饼摊就是早点摊,并不是只卖大饼,而是各种早点都有。

  魔都的早点,毛估估得有个六七十种,其中比较有名的有:

  大饼油条粢饭糕、酒酿汤团米饭饼、青团羌饼脆麻花、馄饨炒面豆腐浆、拌面汤面油墩子、粢饭锅贴葱油饼、年糕糖糕条头糕、老虎脚爪蟹壳黄、生煎馒头小笼包……

  在这些早点中,最具知名度的当然还是:大饼油条粢饭糕。

  弄堂口旁边的这个大饼摊,规模不算大,早点就只有大饼油条粢饭糕以及老虎脚爪。

  他出来的早,早点摊前还没有几个人,先排好队,很快就能轮到他。

  魔都大饼分三种,咸大饼、甜大饼、油酥大饼,分别卖3分、4分与5分。

  魔都很多人喜欢甜大饼夹咸油条,就跟很多天京人喜欢煎饼果子来一套一样,很多魔都人喜欢大饼油条来一套。

  大饼夹着油条吃,这可真是粗犷的吃法!

  这样吃的人就一个感觉——很过瘾!

  主要还是平常吃不太饱,这种豪气的吃法,自然特别受欢迎。

  岳文轩排在队伍里慢慢移动脚步,顺便欣赏一下老师傅怎样做大饼。

  前面的工序没什么稀奇的,也就是揉面、揪面、擀饼、抹油酥、撒芝麻。

  随后老师傅两只手沾点水,接下来的速度飞快,胳膊伸进火烫的炉膛,将饼胚一一贴在炉壁上。

  待到炉火将大饼烤到微黄,拿根很长的火钳把烤好的大饼一一钳出来。

  大饼油条是天仙配,一副大饼油条是两个大饼夹一根油条。

  在这个每天都吃不太饱的年代,能够吃上这么一套分量十足的大饼油条,必然很惬意。

  但这么吃太费粮票,也只能是偶尔为之。

  岳文轩前面的那个壮汉就是这么吃的。

  可能是饿急了,刚刚把两个大饼一根油条接到手里,就快速的组成了一套。

  两个大饼夹着一根油条,边走边吃,看上去别提多香甜了。

  “一万年太久。同志,您要点什么?”小吃摊师傅问道。

  听到老师傅的问话,岳文轩有点不习惯。在这个时代买东西,对话之前,首先要说一句语录。

  “只争朝夕。同志,咸大饼四个,老虎脚爪两个。”

  这一世的父母非常节俭,家里从来都不会到大饼摊买早点。

  早饭十年如一日,永远都是开水泡饭。

  也就岳文轩是家里的独苗苗,很多地方都会特殊对待,如果他想吃小吃摊的早点,可以给自己买一份。

  但以往也仅限一份,全家也只有他一个人能有这个特殊待遇,就连两个妹妹都没有。

  这么多年下来,前身早已经习惯了这一切,嘴馋的时候就会给自己买上一份早点。

  但岳文轩肯定不会这么做,全家人都吃开水泡饭,只有他一个人吃大饼,那他肯定吃不下去。

  所以,他今天给每人都买了一份。

  可惜他兜里的粮票太少,就只能买这么多。两个妹妹一人一个老虎脚爪,其他人都能分上半张大饼。

  他个人并不是多想吃大饼摊的咸大饼,只是想要庆祝一下,毕竟今天是他重生的第一天。

  老虎脚爪是油炸的,四分钱一个,咸大饼只要三分,他今天买的这些早点,已经很实惠、很节俭了。

  以他在家里的地位,顶多就是被唠叨几句,说不定爸妈和几个姐姐还会私下里给他塞点钱。

  刚刚做好的咸大饼,暖烘烘,喷喷香,边缘微焦,等到淡淡的葱香飘进鼻端,别提多诱人了。

  这连岳文轩都被勾动了馋虫,恨不得现在就咬上一口。

  一手拎着刚买的早点,一手拎着铜吊,岳文轩向弄堂口的老虎灶走去。

  大冬天,晚上来老虎灶打开水的人最多,排队都要好一会儿。

  早上排队的人少一些,岳文轩的前面只有六七个人,稍等一会儿就能排到。

  老虎灶是用砖头砌的长方形炉灶,上置铁锅烧水,烟囱通往屋顶,灶口形似趴着的张嘴老虎,“老虎灶”由此得名。

  可能有人会好奇,为什么魔都人不在自己家里烧水,非要出来花钱打开水。

  都是生活的无奈,也是魔都人精打细算的一个例证。

  在老虎灶打开水,一暖壶只要一分钱,一铜吊两分钱,算算成本,和自己在家里烧水也差不多。

  如果自己家烧开水,多花一点钱还能接受,但多烧的那些煤球就让人心疼了。

  这个时代运输不方便,魔都的煤球价格挺高。十斤大煤球就要两毛八分,十斤小煤球也要两毛六分,关键还限量。

  看看这个价格,五斤煤球等同于一斤米!

  这么高的价格,也不是你想买多少就能买多少,每家每户的定量非常紧张,也就刚刚够用,半点儿都不能浪费。

  要是每天烧这么多热水,那做饭就不够用了,只能想办法节省。

  生活中很不起眼的热水,却也是家庭主妇们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开支大项。

  打了一铜吊热水,岳文轩慢悠悠的拎回了家。

  踩着陡窄的木楼梯,小心翼翼的上了楼。

首节 上一节 131/5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误把女总裁拉进家人群,我人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