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第196节

  而白河庄的村民又比较淳朴,没有上面的指示,不会随便折腾他们几人。

  这就很难得了!

  不用整天提心吊胆的担心被揪走,哪怕苦一点累一点啊,同各种屈辱比起来,也就不算什么了。

  得知范清平父母的现状之后,岳文轩原本以为他们过得还可以,至少没有吃大苦、受大罪。

  但等他亲眼见到这两个人,这才知道他想的还是过于乐观了。

  两个人分配了挑粪的活儿,岳文轩特意到地头上看了他们一眼。

  两位老人都已经是接近六十岁的人,身上的衣服补丁罗补丁,都是一样的身材干瘦,两颊深陷,看上去都非常憔悴。

  岳文轩上一世专门钻研过中医,只看二人的面色就知道,这两人的体质很差,并且严重缺乏营养。

  尤其是范清平的母亲,本来心脏就不好,又断了药,要是一直干这么繁重的体力劳动,又长期吃不饱饭,恐怕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岳文轩向四周看了看,正好周围没有人,他便走了过去。

  来到近前,他小声对范爸爸说道:“范老,我是清平的朋友,受他所托,过来看望您。”

  他把手中的一封信递给范爸爸,“这是清平托我带给你的信。”

  原本他还打算多说几句,但看到不远处有人正好向这边走了过来,便匆匆说道:

  “我会在白河庄待上两三天时间,做一下安排,你先看看信,有什么事情,后面咱们见面再说。”

  说完这句话,岳文轩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向远处走去。

  范爸爸赶紧把信揣到兜里,向远处走来的村民看了一眼,便赶紧低下头继续干活。

  范妈妈走到老伴身边,一边干活,一边小声说道:

  “这个小伙子长得可真精神,但我好像没见过他,你认识吗?”

  “我也没见过,应该是清平新认识的朋友。等中午回去之后看了信,也就都知道了。”

  儿子的信就揣在兜里边,他恨不得现在就拿出来读一读,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只能耐心的等一等。

  中午回到牛棚,清闲下来之后,范爸爸赶紧把信拿出来,逐字逐句的细细读了一遍。

  来信很长,内容很多,看完之后,范爸爸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怎么了这是?看了信怎么还愁眉不展的,难道现在清平的处境更艰难了?”范妈妈忍不住问道。

  范爸爸把信递给老伴,“你看看吧,看了就知道了。”

  快速的把这封信看完,范妈妈忍不住骂道:

  “清平这个小兔崽子,这一回也太不懂事了!

  他自己是什么身份不清楚吗?他那个曾经山盟海誓的老婆都跟他离婚了,怎么竟然还想祸祸人家小姑娘!

  现在的形势这么严峻,人家一个工人出身、清清白白的小姑娘,要是跟了他,那得吃多少苦,受多少罪!

  也不知道他到底干了点什么事,让人家小姑娘对他死心塌地的。

  人家小姑娘的弟弟,还重新给他调整了工作。就他现在的身份,能把他安排成图书管理员,也不知道费了多大的劲。

  现在还专门大老远的来看望咱们两个,这份情,咱老范家可真是欠大了!”

  范爸爸说道:“对于清平的人品和操守,我还是信得过的。

  在这么艰难的时期,人家小姑娘不嫌弃咱儿子,还乐意嫁给他,也是难得的缘分。

  患难时期能走到一起,不管将来再发生什么变故,想来也不可能再拆散他们了。

  唯一顾虑的就是时机不好,小姑娘现在嫁过来,确实是受委屈了。”

  “那你的意思就是赞成他们两个在一起了?”

  “难道还能反对吗?你没看信里已经说的很明白,人家小姑娘那边的工作已经做通了,咱要是反对,不是纯属添乱嘛。”

  范妈妈说道:“说心里话,儿子能重新找到一个全心全意为他好的人,我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就是觉得对不起岳香兰那个小姑娘,这一嫁过来就得跟着咱儿子一起吃苦,说不定还要跟着咱儿子一起受侮辱,以后还不知道要遭多大的罪。

  一想到这些,我就心中有愧。”

  “事情已经这样,咱俩能做的就是接受和支持,不能添乱。

  你要是心里有愧,万一要是还有守得云开月明的那一天,你就好好对待人家小姑娘,拿她当女儿待,多少也能弥补弥补。”

  范爸爸和老伴的心情是一样的,同样心里有愧,他能想到的弥补方式只有这一种。

  范妈妈瞪了老伴一眼,“这还用你说,我本来就不是恶婆婆,向来对儿媳妇温言细语。

  难得遇到一个这么好的姑娘,愿意陪着咱儿子同甘共苦,我要是不对她好,那是会被天打雷劈的。”

  聊了一会儿未来儿媳妇的话题,范妈妈继续说道:“儿子也是个笨的,竟然没在信里放一张香兰的照片。

  我想香兰这姑娘一定很漂亮,你看他弟弟长得那么英俊,当姐姐的肯定也差不了。”

  “长相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品性。就冲着香兰姑娘,愿意陪着咱儿子吃苦受罪,品性就差不了。

  他以前的那个媳妇儿倒是长得好看,还不是大难来头各自飞,娶这样的媳妇有什么用?”

  “不提她了,扫兴。我得好好想想给香兰准备个什么礼物,幸亏我还藏了两件好东西,不然的话,可真就要丢人了。”

  白河庄的条件不好,全体干部共同出席的招待餐只能有一顿,今后这两天,岳文轩就要跟着胡支.书一家搭伙了。

  吃完中午饭,岳文轩特意把胡支.书留了下来,准备好好和他谈一谈。

  几句场面话之后,岳文轩开诚布公的说道:

  “胡支.书,我这次来咱们白河庄,不仅仅是为了采风,还有其他目的。”

  胡支书愣怔了一下,“我就说嘛,我们白河庄这么偏僻,像你这样的大歌唱家,怎么会来我们这里采风?

  我这个人实在,不会拐弯抹角,有什么就说什么。

  岳同志你要是有什么难处,需要我帮忙,你就尽管说,只要我能做到,一定尽力去办。”

  “虽然我和胡支.书接触的时间不长,但我总觉得咱俩特别投脾气。

  不然的话,我也不敢把心里的想法就这么说出来。

  我也不瞒你,我这次是为了范希文和杨蕴华来的。他俩是我的长辈,我不太放心他们如今的状况,特意来看一看。”

  岳文轩这么直白的说出来,自然有一些把握,他笃定胡支.书不会有什么过激的反应。

  胡支.书对于牛棚的这四个人,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照顾,但也没有亏待他们,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表现,岳文轩才敢这么说。

  胡支书皱着眉头说道:“恐怕要让你失望了,我能做的仅仅是不会故意侮辱和虐待他们,你要想让我对他们有什么特别的照顾,实话实说,我不敢。

  虽说我们白河庄离公社挺远的,但我要是敢同情牛棚里的这几个人,只要走漏一点风声,我这个支.书也就干到头了。”

  对于胡支.书的推脱,岳文轩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以胡支书在村里的威信,以及白河庄的特殊情况,只要他别太过明目张胆,稍稍对牛棚里的几个人照顾一下,问题并不大。

  但就算风险不大,无亲无故的,胡支.书当然也不愿意给自己惹麻烦。

  岳文轩也没有这么大的脸,更不会这么天真,想要让胡支书心甘情愿的帮这个忙,当然要付出点什么。

  “听说你小儿子今年刚刚高中毕业,你不觉得他在村里当个记工员太屈才了吗?”

  岳文轩这句话可真是说中了胡支书最大的一个心病,他现在最忧心的就是小儿子的前途。

  胡支书的小儿子很聪明,一直学习很好,本来有希望考上大学,他对小儿子的期望一直都很高。

  高考取消之后,他培养出一个大学生的愿望,彻底落空,现在期盼的是能给小儿子在城里找一份工作。

  小儿子读了这么多年书,脑子又聪明,总不能还回来种地吧?

  小儿子自己不乐意,他也于心不忍。

  他也曾经努力过,求了很多人,期盼着能给儿子在城里找一份正式工作,可惜都落空了。

  城里那么多高中毕业的孩子就因为找不到工作,不得不插队下乡,他一个无权无势的村支书想要让孩子进城当工人,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原来他早就已经死了这个心,可岳文轩这样一说,顿时让他有了期盼。

第212章 事情办妥

  胡支书的心脏剧烈跳动,语气略有颤抖的问道:“我们农村孩子想要在市里找一份工作,太难了,我这个当父亲的没这个能耐,难道岳同志你有办法?”

  “我确实有办法,而且有三个岗位任你挑选。

  这三个岗位分别是:邮局的邮递员、饭店的杂工、钢铁厂的车间工人。”

  明明是极为平淡的几句话,但听在胡支书的耳中,却仿佛有着无穷的诱惑力,“都……都能选吗?”

  “你想选哪一个都可以,都是正式工,我都能给安排。”

  “钢铁厂……钢铁厂的车间工人也行吗?”

  “当然可以。”

  原本岳文轩觉得他会选择邮递员,没想到他却选择了钢铁厂的车间工人。

  “你也可以和你小儿子商量一下,然后再做决定。”岳文轩提醒道。

  “那我还是和他商量一下再做决定吧。”

  看出岳文轩的疑惑,他特意解释道:“邮递员的岗位本来也不错,但我们这边都是山路,而且有些路段很难走,遇到下雨天或者下雪天,说不定会有危险。

  钢铁厂的车间工人虽说辛苦了一点,但钢铁厂是我们市里最大的工厂,福利好,工作安定,我觉得不比邮递员的岗位差。”

  “那我给你半天时间,最晚明天早上就要给我一个准话。

  确定好了选择哪个岗位,咱们明天上午就出发,把这件事情办了。”

  岳文轩不想在这里多做停留,早点把事情办妥,他也就能早点回去。

  胡支书痛快说道:“没问题,今天晚上睡觉之前,我就能给你一个准话。”

  毕竟也是当支书的人,又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胡支书深知得到多少就要付出多少的道理,他略有忐忑的问道:

  “不知道岳同志想让我怎么做?

  我首先声明,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支书,能做的事情有限。而且我这个人胆子小,太出格的事情是不敢做的。”

  岳文轩从来不会小觑任何人的智慧,哪怕对方只是一个小小的村支书。在他熟悉的领域,能成为村支书的人必然也是聪明的人。

  尽管此时的胡支书很激动,但仍然很谨慎,首先就把丑话说在了前面,避免他狮子大开口。

首节 上一节 196/5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误把女总裁拉进家人群,我人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