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第315节

  “这不是突然降了温,天气这么冷,我和你王大娘不太放心,特意过来看一看。”

  “您老有心了,赶紧请进。”

  王大爷和王大娘进到屋里,看到老太太围着厚厚的被子坐在炕上,还不时的咳嗽几声,就知道被他们料准了。

  王大娘关心的问道:“怎么咳嗽上了,这是什么时候病的,不要紧吧?”

  老太太说道:“就是前儿个病的,这一降温,屋里太冷了,我有点不适应,就发起烧来了。

  昨天文轩在镇上给我抓来的药,吃了还算对症,已经好多了。”

  “文轩是个孝顺的,这么快就给你抓来了药。

  既然吃了药,那应该很快就能好了。你也别着急,好好保养两天,多吃点好的,放宽心,也能好的快一点。

  你要是再发热,我给你带来了二斤红糖和二斤生姜,让他大嫂给你煮点姜糖水,发发汗,说不定能好的快一点。”

  “他王大娘,你有心了,红糖和生姜可都是好东西,还劳烦你专门跑一趟给送过来,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了。”老太太心里挺感动的。

  “谢什么,咱两家也算是有缘,有困难就该互相帮助。

  我就是担心这山脚下太冷,突然降温,担心你们身体受不了,所以专门过来看一看,没想到你还真就病倒了。”

  王大娘嘴上说着宽慰的话,心里还是挺担心的。

  这大冷的天,年龄大的老人一旦发烧,想要好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王大爷有点自责的说道:

  “当初也是我考虑的不周全,你们一家人有老有小,不应该给你们推荐这个地方。

  因为地势的原因,三家村这个地方在风口上,平常的时候,这一点还不明显,但一到大冷天的降温,那区别可就大了。

  就你们这屋子里的温度,比我们在村子里低了至少三四度,这还是你们舍得烧木材,不然的话,差距肯定还会更大。

  现在还没到最冷的时候,等到三九严寒,我真担心你们一家老小扛不住。”

  不是王大爷指明,岳文轩还真没注意到这一点。

  这次老太太和两个孩子发烧感冒,几天就应该能治愈,眼前这一关不难过。

  但现在还没到最冷的时候,等到三九天,气温至少还得继续降低六七度,以老太太和两个孩子的体质,肯定更难抵抗了。

  要是岳文轩手里没钱没粮,刚刚安定下来,只能继续坚持下去。

  但他手里不缺钱也不缺粮,考虑到老太太和两个孩子的身体状况,趁着三九严寒还没有到来,完全可以找一个更舒适的地方过冬。

  考虑到现实情况,岳文轩准备带着一家人暂时去县城里度过这个冬天。

  现在的交通太不发达,附近的几个村子包括陈集镇,都没有煤炭卖,冬天取暖都是靠烧木材。

  附近没有卖煤炭的,岳文轩也不好突然变出来。

  但县城里有煤炭卖,再加上县城里的温度比三家村这边高上几度,肯定更适合老人和孩子冬天居住。

  有了决定,岳文轩便说道:“王大爷您不说,我还真没注意到这一点。

  这也不是你的错,以前你也不在这里住,哪儿能考虑的这么周全。

  我天天在这里住着,自己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不过,您这么一说,我还真有个想法,要不我们一家干脆搬到县城里算了。”

  “搬到县城里当然好了,就是有点费钱,你手里的钱,这是攒够了?”王大爷惊讶的问道。

  “我这些天逮鱼卖鱼,手里倒是有了俩钱,虽说不多,但在县城里住上几个月,应该勉强够了。

  等我奶的病好一好,我就一个人先跑一趟县城,问一问县城的物价。

  要是钱够的话,我就提前把房子租好,然后雇辆马车,连人带家当,一块儿都拉过去。”

  岳文轩搬走之前,肯定要和王大爷一家打个招呼,所以干脆现在就说了出来,免得以后他们过来扑空。

  王大爷马上说道:“你要是打算去县城租房,那我和你跑一趟。

  我姑表兄弟一家就住在县城,我表弟是木匠,虽说没什么本事,但认识的人比较多,帮你们一家租间房子,应该不难。

  有我的面子在,你们以后在县城住着,要是遇到什么困难,也好让他帮上一把。

  县城里住着,除了钱花的多,各方面的关系也复杂,你们刚搬过去,没个认识的人,容易被人欺生。”

  王大爷这样说,可真是有心了,岳文轩虽然未必用得上,但这份心意,让他很感动。

  他也没有拒绝,“去县城挺远的,您这么大的年纪,跑这一趟能行吗?”

  “小瞧我了不是,别看我年纪大了,可也是家里的壮劳力。

  县城又没多远,不过二三十里地,一天打个来回,完全没问题。

  你准备什么时候去?”

  “您要是方便的话,要不咱们明天早上就出发,您看行吗?”

  事情宜早不宜迟,岳文轩准备早点把这件事办了。

  “那就说好了,咱们明天早上就出发,你去找我,咱们一早就走。”

  事情定下来,王大娘陪着老太太说了半小时的话,老两口就告辞离开了。

  “文轩,咱们真要去县城住呀,会不会花钱太多了?

  我觉得病快好了,以后我多注意着点儿,未必还会生病,要不咱还是继续在这待着吧,搬来搬去的太麻烦。”

  搬到县城里住,又要多花很多钱,老太太有点舍不得。

第317章 县城租房

  岳文轩耐心解释道:“这些天逮鱼,没少卖钱,足够咱们一家人去县城住上几个月的花费了。

  我打算搬到县城,一是为了您和两个孩子的身体着想,再一个也是考虑到几个孩子读书的需要。

  我手里要是没钱也就算了,既然已经有了富余,就得让家民和家英把学业重新拾起来,不能总是让他们这么整天无所事事的。”

  如果是为了方便孩子读书,老太太也就不反对了。

  岳家这几代虽然越发的破落了,却也是诗书传家,对于孩子们读书的事情向来很重视。

  就像岳文轩说的,要是家里没钱,连活命都很难了,当然也就无法兼顾孩子读书的事情。

  可现在有了这个条件,那就得把孩子的教育问题赶紧抓起来,不能耽搁。

  “四叔,我们会在县城里长期住下去吗?”岳家民问道。

  “不会,最多也就待到明年秋天。

  咱们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去长安,或者长安下面的县城也行。”

  “为什么一定要去长安呢?咱们现在不缺吃,也有了一些积蓄,一直在这边住下去不行吗?”岳家民不是很理解。

  “当然不行。洛.阳城是战略要地,虽然现在没有沦陷,但难保明年不会沦陷。

  而长安是大后方,不一定会沦陷,如果咱们感觉长安也不太安全,还可以考虑去双庆。”

  岳文轩只是简单的解释了一下,没有说太多。

  相比洛.阳这边,长安确实更适合一家人生活。

  到了后年,洛.阳城就会沦陷,这边就会进入战火之中。

  而长安始终都没有沦陷,如果选择在长安居住,除了要防备时不时的空袭之外,算得上是难得的安定之地了,比去双庆都要好很多。

  等到明年秋天,豫省的灾情过去,洛.阳到长安的火车也就通畅了,那时候坐火车过去只需要十四个小时,而且一路上也更安全。

  岳芳清担心的问道:“洛.阳到长安这么远,咱们还要一路走过去吗?”

  “咱们现在有钱了,当然不用一路走过去,咱们坐火车走,十四个小时就能到。”

  “那就好!走了这几个月,我都走怕了。”岳芳清闻言很开心。

  第二天早上,天刚刚亮,岳文轩就来到了甜水村王大爷家。

  王大爷早就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两个人不在耽搁,迈开大步向县城赶去。

  一直走了二十多里路,大约九点多钟,二人就来到了城门外。

  城门外排着两条长长的队伍,远远望去,像是两条长龙。

  岳文轩看向王大爷,“像咱们这样带着少许东西进城,进城费要收多少钱?”

  “好像听说前段时间又涨钱了,空身进城的话,一人交三毛钱的进城费,带少量物品,一人要交五毛。”

  “竟然要交这么多,可真够黑心的!”

  王大爷叹息道:“现在这世道,上面的官老爷们想方设法的要从我们小老百姓的身上多搜刮一点,恨不得吸血抽髓才好。

  我年初的时候进过一次城,那时候还只收一毛钱,这就长成五毛了。

  这要是没什么重要的事,咱们老百姓还真不敢进城了。”

  两人排了大约半小时,岳文轩交了一元法币,倒是没受什么为难,简单翻看了一下,就放两人进去了。

  进城之后,王大爷轻车熟路的带着岳文轩走了十来分钟,就来到了城西的青牛巷。

  这条巷子里,两旁都是普通的平房,看上去面积都不算大。

  走进巷子之后,王大爷开始给岳文轩介绍他表弟家的情况。

  王大爷的表弟名叫罗开银,今年四十多岁,三个儿子和两个姑娘都已经结婚,儿子和他一样都是木匠。

  他是家传的手艺,在当地比较有名,日子过得一直都不错。

  罗开银家的大门是敞开的,进门之后,王大爷大声喊道:“表弟,表弟在家吗?”

  片刻之后,罗开银和他的三个儿子都迎了出来。

  “表哥,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家里没事吧?”

  表哥突然间上门,罗开银难免担心。

  “家里好着呢,我这次上门是给你介绍一个朋友。”

  王大爷指着岳文轩说道:“我这个侄子叫岳文轩,这段时间在我们镇上的三家村定居,我们两家的关系做得非常好,但村里边太冷清了,他准备搬到城里来定居。

  我担心他一个人过来租房,什么情况都不了解,被人欺生,这不就过来找你了。”

  听了表哥的介绍,罗开银热情的说道:

首节 上一节 315/5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误把女总裁拉进家人群,我人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