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第333节

  吴培侬是一个很有风度的人,饭菜上桌之后,并没有急于把岳文轩灌醉。

  而是浅酌慢饮,从身边的事情出发,开始和岳文轩聊了起来。

  他很会聊天,在他的引导之下,两人之间上下级的隔阂,开始逐渐消弥。

  岳文轩有意配合,一坛酒喝完一半,两人已经有了成为忘年交的趋势。

  吴培侬也惊讶于岳文轩的博闻强识。他没想到岳文轩这么年轻,知识面竟然非常广,无论他说起什么话题,岳文轩都能和他聊到一块,而且说的话很有见地。

  他原本的打算是趁着岳文轩喝多之后套套话,现在却改变了想法。

  今天进一步接触之后,他对岳文轩的评价,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岳文轩表现出来的学识和气度,打破了他对于年轻人的认知,就算放眼全年龄段,他认识的所有人当中,也少有人能和岳文轩相比。

  对于这样的一个人,以前的那些计划就不适合了,他觉得唯有用真诚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现在已经没有了灌醉岳文轩的想法,现在酒至半酣,气氛正好,他开口说道:

  “文轩,不瞒你说,今天请你来,我是有事相求!”

  “主任,我能进咱们电报局,都是因为受你赏识,才能有这个机会。

  我对您一直都挺尊重,也很感激,你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只要我能办到,一定竭尽全力去办。”

  “客气话就不用说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你能进电报局,那是你的个人能力突出,我也没帮上什么忙。

  况且以你的财力,能不能进电报局,对你来说也不是多大的事情。”

  “电报局的工资虽然不多,但还算体面,我还是很看重这份工作的。”

  岳文轩这样说,也是回应吴培侬刚才的话,表达的意思就是他确实不缺钱。

  吴培侬了解岳文轩的经济状况之后,不管他今天的目的是什么,都可以打消那些不该有的侥幸心理了。

  “在一起共事这段时间,咱俩接触的还是太少了,要是早知道咱俩这么投缘,我早就请你喝酒了。

  朋友之间贵在交心,现在了解也不算晚,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

  吴培侬直入正题:“我有个朋友急需一大批磺胺,数量越多越好。

  考虑到现在的磺胺特别紧俏,我那位朋友愿意出高价,不管数量有多少,都可以按照三千元一包和你结算。”

  岳文轩刚刚进入电报局,对于吴培侬缺乏了解,无法猜测他大批购买磺胺的用意。

  如果只是从生意的角度考虑,吴培侬给的价格已经够高了,确实很有诚意。

  他手中的磺胺是一整箱,总共有一千包,现在已经出售了五十包左右,还剩下大约九百五十包。

  自用的话,留下几十包就足够了,这么大一批,肯定还是要想办法出售。

  现在吴主任主动找上门来,给的价格又够高,他没有理由不出售。

  “您肯定误会了,我手里并没有磺胺。

  前段时间,同事们从我手里买的那些磺胺,我也只是作为中间人帮个忙。”

  “你手里真没有磺胺?你要是觉得价格低,价格还可以谈。”吴培侬很是失望。

  “我手里确实没有磺胺,但我朋友那里有一批,大约还有九百包。

  三千元一包的价格已经足够高了,我想他肯定愿意全部出手。

  但他到底愿意不愿意,我暂时还无法给你一个准确的答复,肯定还得问过他的意思之后,这件事情才能定下来。”

  事情峰回路转,吴培侬连忙说道:“应该的,应该的,这件事情越快越好,我等你的答复。”

  “下午下班后,我就去他家里走一遭,最晚明天上午就能给您一个答复。”

  正事谈完,两人的心情都放松下来,接下来再喝酒,气氛更加融洽。

  第二天一上班,岳文轩直接走进吴培侬的办公室。

  他知道吴主任急于知道结果,一见面就说道:

  “事情基本上谈妥了,我那位朋友愿意出手手上的所有磺胺,一共有九百包,价格可以按照三千一包。

  但他有一个条件,因为这笔款项太大,他不接受法币,最好能折算成黄金,折算成银元也可以。”

  如果吴培侬不接受这个条件,那岳文轩宁可不出售。

  最近一两年,盘尼西林还无法量产,磺胺的价格不会受到冲击。

  磺胺在手里放着,肯定不愁卖。

  但要是全部换成了法币,如果不能迅速的变成物资或者黄金银元,贬值的速度只会越来越高。

  九百包磺胺价值二百七十万法币,要是全部换成物资,数量太多,太麻烦。

  前段时间把几十万法币换成物资,就已经让他焦头烂额,如果数量更大,那也太麻烦了。

  法币一直在贬值,岳文轩的要求无可厚非,吴培侬皱着眉头思考了片刻,说道:

  “黄金肯定不行,银元应该可以,就是数量有点太多,只能分批交付。”

  岳文轩早就猜到吴培侬肯定不愿意用黄金做交易,提出这个要求不过是让他接受用银元交换的条件。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有钱人都想把家当换成黄金,一方面可以规避货币贬值,另外也是为逃难做好准备。

  不管是多么富裕的人家,一旦决定逃难,很难把家当都带走。

  随身物品带的太多,逃难的路上也未必能保得住。

  一旦沦落到需要逃难的地步,只有黄金最方便随身携带。

  在这个乱世,人们对于黄金的渴求和重视,和平年代的人根本无法想象。

  相比黄金,银元就没有那么受重视了。

  法币推出之后,银元已经被禁止流通,这一政策让银元失去了货币属性。

  银元的重量在三十克左右,普通老百姓没有多少银元,当然可以随身携带。

  但对于大户人家来说,银元的数量太多,那就不适合随身携带了。

  如果把家当换成银元,逃难的路上同样风险很大,很容易丢失或者被抢。

  但岳文轩有空间,自然不用担心携带问题。

  他关心的只是能否保值,用黄金或者银元来结算,对他来说都一样。

  岳文轩痛快的说道:“分批交付也可以,二百七十万法币折算成银元,大约是两万五千多一点,我朋友说了,零头就免了,可以按两万五结算。

  您看怎么交易好?”

  “就在我办公室交易,这么多银元,差不多要分七八次交易。

  今天下午就可以开始第一次交易,首批交易三千银元,咱们一手交货一手交钱。”

  岳文轩当然不会有意见,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每天交易两次,四天之后,交易全部结束,岳文轩的空间里多出了两万五千银元。

  他的空间里还有四十多包磺胺,这么大的数量留着备用,已经足够了。

  这次交易之后,吴培侬同岳文轩明显亲近起来,时不时的就会请他去饭店喝上几盅。

  吴培侬不但是岳文轩的顶头上司,而且学问渊博,对时事也有很高的见地,岳文轩很乐意和他多接触。

  忙忙碌碌,转眼间就到了除夕这一天。

  这是岳文轩穿越过来之后过的第一个春节,也是全家人屡遭磨难之后的第一个春节。

  现在家里的经济条件大为好转,全家人都喜气洋洋的买好了丰盛的年货,准备过一个祥和富足的大年。

第332章 拜堂成亲

  电报局太忙了,直到腊月二十九的下午才放假,假期有六天,正月初六正式上班。

  一九四三年二月四号,除夕。

  难得休息,岳文轩睡了个懒觉,直到院里传来鞭炮声,这才开始起床。

  穿好衣服走到院子里,在岳家石的带领下,家里的几个皮小子正在你抢我夺的在一地的鞭炮碎屑里翻检着遗漏的鞭炮。

  这个时代的爆竹,质量不太好,一挂鞭响完之后,能挑出几十个没有炸响的鞭炮来。

  这些遗漏的鞭炮就是男孩子们最好的玩具,每个人抢上一把,能高高兴兴的玩上小半天。

  大年三十的三顿饭,早饭没什么特别的讲究,根据家庭情况,准备的尽量丰盛一点就可以了。

  今天的早饭是白面馒头加白米粥,大嫂特意没做玉米粥,为的就是讨一个好彩头。

  每天早饭必不可少的咸菜条,今天没有端上桌,取而代之的是一盆香喷喷的猪肉白菜炖粉条。

  吃过早饭,男女分为两组,女子组和面包饺子,男子组贴对联。

  写对联的重大责任,当然要由岳文轩来完成。

  家民在他的指挥之下裁剪红纸,岳文轩每写完一张,家英负责拿走,家石和孟旭川合作张贴。

  岳文轩还没把家里的对联写完,左右的邻居就拿着红纸陆续找上门。

  这段时间,岳家和周围的邻居们相处的很好,有点儿什么事,都能相互帮把手。不然的话,这些人也不会求上门来。

  对于求上门来的邻居们,岳文轩来者不拒,一副副的对联一蹴而就,墨意酣畅,用词喜庆,最重要的是字体狂放飘逸,俨然大家风范。

  周围的邻居,识字的人总共也没有几个,当然无法辨别岳文轩的书法水平有多高,他们也仅仅是觉得岳文轩的字写得非常好看。

  家里这些识字的人更是习以为常,每天生活在一起,他们早就见到过岳文轩的书法。

  最初见到岳文轩的书法,孟伊宁非常震惊,她虽然读的是新式学堂,但小的时候也是学习国学启蒙,也曾经苦练过书法。

  尽管她在书法上没有太高的造诣,但最基本的辨别能力还是有的。

  在她看来,岳文轩的书法水平超过了她现实中认识的任何一个人,哪怕和那些历史中留名的大书法家相比,她觉得也不差什么。

  这件事曾经让她震撼了很长时间,直到天长日久,习以为常之后,孟伊宁才逐渐习惯未婚夫是一个书法大家的事实。

  家里的几个孩子一起动手,自家的对联早早就贴好,但岳文轩一直忙乎到接近中午时分,才算是把所有邻居都打发走。

  按照家乡的风俗习惯,大年三十的这顿午饭永远不变,雷打不动的是猪肉白菜馅儿的饺子。

  当然了,如果条件达不到,中午这顿饭吃什么,那就另当别论了。

  吃过午饭,还有一项极重要的活动,那就是祭祖。

首节 上一节 333/5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误把女总裁拉进家人群,我人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