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第376节

  既然无法改变他们二人的想法,我也只能帮着出主意。

  您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是这么精明,我刚把这件事情挑明,就被你给看破了。

  您可千万别露馅,暂时还不能告诉伊宁,我怕她一时之间接受不了。”

  “放心好了,刚才要不是我帮着你打圆场,伊宁不一定这么快就能接受。

  伊宁对我这么孝顺,等她以后知道了这件事情的始末,还不知道会怎么埋怨我?”

  大嫂目瞪口呆的听着二人说话,半晌之后才反应过来,“这么说,早在一年前你就知道立岩和伊兰在搞对象?”

  “我也是没办法,还请大嫂原谅。”岳文轩诚恳道歉。

  “原来这一年时间,你们两个一直都是在演戏,你俩怎么就这么能呢?”

  大嫂很震惊,心里很不是滋味。

  岳文轩耐心解释:“我当初刚听到这个消息,简直都被吓傻了,根本无法接受。

  但我能硬把他们两个拆散吗?

  肯定是不能的,仔细想一想,我没理由反对。

  等我冷静下来,只能接受这个事实,还得帮着他们两个想办法解决。

  以我对伊宁的了解,如果当时就告诉她真实情况,她肯定难以接受,还不知道会多难过呢。

  你们刚才也都看到了,我都已经酝酿了一年时间,伊宁还是接受的很勉强。

  一年前,我要把真实情况告诉她,她心里还不知道得多难过呢。

  再说了,这虽然是咱们家自己的事情,可也得顾及一下周围的舆论,总不能让别人说三道四。

  有了这一年时间的铺垫,伊宁接受起来也就没那么难了,周围的邻居也不会因为这件事儿对咱们家指指点点的。

  虽说时间长了点,但我觉得还算值得。”

  想到岳文轩的为难之处,大嫂也就理解了。

  有了这一年时间潜移默化的改变,她还有点不太能接受,可想而知,一年前岳文轩知道这个消息时,内心里又得是怎样的煎熬。

  最难接受这件事的不是他们这些无关紧要的亲人,而是岳文轩和孟伊宁。

  现在反而要岳文轩做她们的思想工作,想到他当初心里的痛楚,大嫂心里很不是滋味。

  第二天,老太太毫无意外的从邢立岩的口中听到了肯定答复。

  有了老太太和大嫂亲自出面,很快就说服了孟妈妈,家里的几个长辈都接受了这件事儿,其他的小辈们是怎么想的也就无关紧要了。

  这件事情挑明之后,邢立岩和孟伊兰的婚事进展非常快。

  本来就是一家人,一旦确定之后,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下个月就领了结婚证,再下个月二人就正式举行婚礼。

  他们二人同样没有搬回小院居住,两人都是单位的技术骨干,领了结婚证之后很快就申请到了一间筒子楼。

  他们单位的筒子楼是今年刚刚竣工的新楼房,虽说没有集中供暖,但每一层都有公用的水房和公用的卫生间,哪怕只有一间房,对于小两口来说也是一个温馨的小屋。

  刚刚结婚就能分到一间自己的婚房,他们两个已经很满意了。

  家里又一个孩子步入了婚姻殿堂,虽说这是喜事,但家里的人口又减少了一位,喜欢热闹的老太太,心里还是有点遗憾。

  如果按照她的想法,她更希望两个人能住进自家的小院。

  邢立岩是家里最后一个结婚的,如今连他也搬了出去,有八间正房的小院,如今就只剩下了一家七口。

  家里再想增添人口,就只能期待着几个孩子快快长大了。

  在岳文轩的影响之下,已经分出去的几个孩子,在这几年当中也都攒下了一些全国粮票。

  都是吃过苦的人,都曾经品尝过差一点饿死的滋味,为了能多攒下一点全国粮票,每家都勤俭节约,在这几年当中乐此不疲。

  原本这只是一种本能的危机意识,每月攒下一点全国粮票和攒钱也没什么区别,谁都没想到攒下的全国粮票竟然还真有用到的一天。

  到了五九年下半年,全国粮*吃紧,各个城市都开始减少定量,全家人都很庆幸几年前作出的决定。

  因为有岳文轩时不时的钓鱼补贴,再加上各家的节约,在这几年当中,几个孩子都攒下了数量不菲的全国粮票。

  就算饭量最大的岳家英,平均每月也能攒下五六斤全国粮票,几年下来也有了差不多二百斤的盈余。

  其他几家的结余更多一些,结余数量最多的就是岳芳清,她过日子最细,她偷偷告诉岳文轩,竟然攒下了将近五百斤全国粮票。

  当然了,明面上结余全国粮票最多的还是岳文轩,四年时间下来,结余数量已经超过了两千斤。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结余数量,实际上他手中积攒的全国粮票已经超过了八千斤。

  多出来的这些全国粮票,都是他通过各种办法,在这几年当中陆陆续续购买或者兑换而来。

  这都是他在日常生活当中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并没有在购物商城里下单购买。

  主要是应对的时间足够充分,自然也就没必要浪费商城的下单机会。

  他的空间里本来就不缺粮食,如今预备下将近八千斤的全国粮票,不过是为了方便使用。

第369章 家庭矛盾,接岳母小住

  进入腊月之后,天气越来越冷,偏偏普通市民的粮食定量又减了半斤,这个严寒的冬天,日子越来越难熬了。

  就连岳文轩家里的生活水平,和半年前相比,也有了明显差距。

  岳文轩有能力保持家庭的生活水准不降低,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半年之前,岳文轩的家里吃的是大米白面,就连玉米面的窝窝头都不常吃。

  就连一般人家轻易不会吃的猪牛羊肉和鸡鸭鹅,岳家不说天天吃,但也三天两头的吃上一顿。

  岳文轩不缺这些物资,但在这样的年景里,如果还是每天这样造,就算他们家住的是单门独院,每天香飘四邻,也太过惹人注目。

  另外一个原因,岳文轩觉得每一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时代印象,在这样特殊的年景里,虽然不至于让孩子忍饥挨饿,但有必要让孩子们感受到这个时期的生活艰难,不能让几个孩子完全和时代脱节。

  就像家里吃的粮食,现在从粮店里买来的玉米面和以前完全不同,以前的玉米面就是纯粹的玉米研磨而成,顶多就是研磨的粗一点。

  这样的玉米面,以前岳家一般是不吃的,因为蒸成窝窝头之后吃着喇嗓子,难以下咽。

  但现在买回家的玉米面,里面甚至搀杂着玉米芯。

  以前的时候,脱完粒剩下的玉米芯,一般都是用来当成柴火烧,现在却舍不得被丢弃,也用来当做填饱肚子的粮食。

  参杂着玉米芯的玉米面有多难吃,可想而知。

  以前买粮食很少配发红薯面,现在去粮店买粮,每次都要配发一部分,关键是这些红薯面往往都是发霉的红薯研磨而成。

  这样的红薯面儿特别苦,别提多难吃了。

  像这种难以下咽的玉米面和红薯面,领回来之后,岳云轩当然不会让全家人全部吃掉,大部分都被他送人或者换成了细粮。

  但也会留下一小部分,偶尔也会吃上一顿,也好让家人知道现在的普通人家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其实就算他不这样做,除了全天都在家的老太太之外,家里的其他人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中午饭都要吃食堂,现在的粮食供应紧张到了什么地步,家人也都是清楚的。

  今天是星期天,孟伊宁有一段时间没回娘家了,现在生活艰难,她不太放心老娘,上午去了娘家,中午不在家里吃饭。

  今天的午饭是老太太和大嫂一起动手做得,三个孩子早就已经坐到了桌子旁,望眼欲穿的等着饭菜上桌。

  现在不能三天两头的吃肉,每到星期天才会吃一顿肉,用来改善生活。

  今天中午炖了一条五六斤重的大鲤鱼,三个孩子一起帮着收拾的。从大鲤鱼下锅开始,几个孩子就已经不断的流口水。

  现在生活艰难,岳文轩去河边的次数更多了,但明面上带回来的鱼却越来越少,他的说法是钓上来的鱼被他换成了粮票和其他物资。

  现在不单单是每月的粮食定量减少,各种副食品配发的更少,他总能拿回家各种副食品,当然要给自己找一个让人相信的理由。

  等到老太太宣布开饭,三个孩子动作麻利的帮着盛饭端碗。

  满满一大盆儿的铁锅炖鱼端上桌,香气弥漫整个房间,三个孩子都陶醉了一般,深深吸了一口气,嘴里不受抑制的分泌出大量唾液。

  看到三个孩子那副馋样,老太太赶紧拿起筷子来夹了一块鱼,说道:“都吃吧,今天炖的这条鱼太大了,我看得有六斤,足够你们吃到撑。”

  老太太动了筷子,三个孩子这才跟着开吃。

  家康一边大口的吃着鱼肉,一边含混不清的说道:

  “终于又吃到了香喷喷的鱼肉,我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

  昨天中午,我们学校吃的是忆苦思甜饭,每人两个黑乎乎的窝窝头,再加上一盆青绿的菜汤。

  那窝窝头也不知道是拿什么做得,又苦又涩,还咬不动。

  就连菜汤也是苦的,还不如喝白水呢,我真后悔打了一盆儿,又不能倒掉,只能硬灌下去。

  下回学校再吃忆苦思甜饭,我宁肯饿肚子,也不想吃了。”

  提起学校的食堂,家庆也是苦大仇深,看向岳文轩,恳求道:

  “爸,以后我们能不能不在学校吃中午饭?

  食堂的这顿饭实在是太难吃了,比咱家的苦红薯面都难吃,我能不能省下粮票交回家里?

  咱家离学校又不算太远,我宁可来回多跑上一趟,中午也不想在学校吃了。”

  “就是,中午来回跑上一趟还能锻炼身体,以后我们还是回家吃吧?”

  三个孩子都是一样的立场,家康和芳菲也都是同样的想法。

  老大家康已经上初中,老二家庆和小芳菲也都已经读小学,在岳文轩的要求下,他们三个的中午饭都在学校吃。

  一定要让三个孩子在学校吃这顿饭,岳文轩自然有他的考量。

  他们家里的生活水平就算比以前降低了一些,仍然比普通人家的生活水准高了太多。

  家里的三个孩子要是一天三顿饭都在家里吃,肯定会和这个时代脱节,成为同龄人当中的异类。

  岳文轩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吃太多苦,但又想让他们融入这个时代,就只能采取这样的办法。

  孩子们每天在学校吃一顿午饭,尽管体会不到长切饥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但他们至少知道其他同龄人吃到肚子里的是什么。

  因为有这样的考量,岳文轩当然不会答应三个孩子的请求,“中午这顿饭只有你们太太在家,只有这一顿饭,你们太太才能单独吃点好的。

  要是你们中午也回来吃,你们觉得太太会怎么做?”

  小芳菲说道:“我们已经商量过这个问题了,其实很好解决。

  只要太太早吃一会儿,我们回来后自己做饭,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岳文轩的三个孩子,除了老大家康平凡了点儿,老二和老三都很聪明,甚至可以说非常聪明。

  既然这种哄小孩的理由不行,岳文轩干脆挑明:“你们非要问,那我就实话实说,我就是想让你们在外头吃点苦。

首节 上一节 376/5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误把女总裁拉进家人群,我人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