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第52节

  这家药材公司储备的高端中药材数量很大,哪怕以岳文轩对于性价比的苛刻追求,仍然一次下了四单。

  他下的这四单购买的高端中药材分别是:人参、鹿茸、犀.角和虎.鞭。

  由于这家公司的高端中药材储量极大,除了犀.角和虎.鞭没有达到购买上限,人参和鹿茸都是按照购买上限下单的。

  人参的购买数量是一百支,鹿茸的购买数量是一百公斤。

  当然了,购买的数量如此巨大,人参和鹿茸的质量不可能都是最顶级的。

  一百支人参当中,百年以上的野山参也不过只有六支,剩余的九十四支人参,药龄都在五十年以上。

  这一百支野山参,他总共花了多少钱呢?

  总共就花了六千五百块钱!

  简直跟白捡也差不多。

  岳文轩恶意猜测,说不定这家药材公司的老板摊上了大事,正准备逃命,所以才着急回收资金,把这么昂贵的中药材卖成了白菜价。

  一百公斤鹿茸,质量最上等的特级全腊片鹿茸有八公斤,差上一筹的半腊片鹿茸有四十七公斤,剩余的鹿茸质量又差上一些,也就不太值钱了。

  一根鹿茸,切片的部位不同,价格差距极大。

  质量最上等的自然就是有软黄金之称的鹿茸顶端的全蜡片,一根鹿茸最多只能切出两三片来。数量如此稀少,价格自然极其昂贵。

  各种珍贵中药材的价格,他曾经向孟老咨询过,顶级全腊片鹿茸的收购价,每一克的价格,同仁堂在八元左右。

  至于售价,他自己就能在系统商城中查看到,顶级全蜡片的零售价一般在每克十元左右。

  这批鹿茸当中最顶级的全蜡片有八公斤,仅仅这一部分,一转手就能收入六万多。

  而他买下这一百公斤鹿茸片,总花费也不过是九千元。

  他下单的这四种高端中药材,鹿茸的总体利润肯定是最高的。

  除了购买价太低之外,买到的数量足够多是最重要的原因。

  人参的利润虽然也很高,但毕竟数量只有一百支,而不是一百公斤,总体利润肯定是不如鹿茸的。

  犀.角和虎.鞭的下单上限同样也都是一百公斤,但这两种药材的储备数量都不是很多。

  犀.角只有八公斤多,虎鞭也是只有二十七套。

  关于系统商城的下单上限,刚开始使用的时候,岳文轩是有些迷惑的。

  用的时间长了,才算是彻底摸索清楚。

  每一种商品的下单上限并不是一成不变,根据前置条件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改变。

  比如人参。五十年以上的野山参,下单的上限就是一百支,药龄在五十年以下的人参,下单的上限就是一百公斤。

  要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购买普通药材的时候就会很吃亏。

  岳文轩总共花费了两万二千五百块钱,四单产品全部出现在系统空间之内。

  这四种高端中药材,每一种都有更精细的划分,全部卖出之后,具体能到手多少钱,一时之间很难得出一个较为准确的数值。

  但他估计,刨除准备留下来自用的那一部分,保守一点,出售后的利润至少也在十五万以上。

  这一次,实在是赚大了!

  当然了,这么大的数量,短时间之内肯定无法全部出手,只能细水长流,慢慢回收资金。

  而且,他不准备全部出手,其中最好的一部分肯定要留下来,说不定以后就能用到。

  人参到手,他终于可以给孟老打电话了。

  第二天中午,孟老接到岳文轩的电话,非常高兴,两人约定好晚上见面。

  还是在岳文轩的书房中,他把提前准备好的两个细长的纸盒放到孟老的面前。

  “竟然有两支!”孟老的语气中透露着欣喜。

  “您交代下来的事情,肯定要给您办好,打电话的时候,我多要了一支,所以才等到现在。不然的话,上星期就送过来了。”

  简单解释了一句,岳文轩接着说道:“这两支人参,一支一百一十五年,一支八十二年,您看看合不合用?”

  孟老把两个纸盒打开,逐一进行鉴定,花费了大约一刻钟时间,终于有了准确的结论。

  “这一支一百一十五年的老山参出自长.白山,八十二年的这一支是高丽参,品相都不错。

  这支百年参,同仁堂收购的话,价格大概能给到四千元。”

  孟老担心岳文轩误会,特意解释道:“这一支百年参,比你上次卖掉的那一支,除了药龄略差之外,品相上也有较大差距,所以价格就差了不少。

  我可以加价五百,按照四千五百块钱的价格收购,你看怎么样?”

  “没问题,我相信孟老,就按这个价格。”

  岳文轩如此爽快,孟老很满意,接着说道:“这支高丽参,同仁堂收购的话,价格最多也就是一千二百块钱,我可以出价一千五。”

  “就按这个价。”

  岳文轩又从旁边拿过一个盒子来,打开盖子,放到孟老的面前。

  “你这里竟然还有犀.角,品种还挺杂的。”

  孟老挺惊讶,简单翻了翻,说道:“非洲黑.犀.角的质量挺一般的,但这几根亚洲白.犀.角的质量挺好。”

  岳文轩对于犀.角的价格鉴定一窍不通,正好趁这个机会好好请教了一番。

  把这些犀.角按照价格不同,各自分类。称重之后,他拿出来的这一盒子犀.角,总共有一点三公斤。

  孟老拥有独家秘方的几种中成药,正好需要犀.角,而且需求量还不低,看到这些犀.角后,老汉见猎心喜,全部都收购了下来。

  这一点三公斤犀.角,孟老总共给了一万二千元,平均每克犀.角的价格接近十元。

第91章 院霸又出幺蛾子

  孟老离开之后,岳文轩心里颇为兴奋。

  让他高兴的不是收获了一大笔钱,而是又发现了一条生财之路。

  这条生财之路就是药用犀.角。

  在他的固有印象中,犀.角几乎都是用来制作成工艺品,很少被当成药材使用。

  通过和孟老的交流,他才知道,原来国内的药店和药材公司对于药用犀.角的需求量很大,有多少都不愁卖。

  而且国内犀.角的价格又比较高,一公斤的价格在一万元左右。

  从古到今,犀.角都是珍惜资源,数量稀少,而国内的需求量又比较大,偏偏销售渠道都在国外。

  在国外原产地的专营公司大量购买犀.角,价格仅是国内的一半。

  如果从国外的个人手里购买犀角,价格就更低了。

  关键是犀.角的重量对他来说太有优势了,完整一根的话,小的有一公斤左右,大的有几公斤,哪怕只有一根犀.角,也值得他下一单了。

  现在来看,能够在近几年之内变现的单品,犀.角是一个极佳的选择,特别适合他。

  原本他对捡漏那一幅达芬奇的油画,没有十足的信心,现在看来,这个希望还是有的。

  那副油画也不一定很快就能卖出去,只要多给他一点时间,完全可以凑够这笔十几万的巨款。

  没有看到这幅画的信息也就罢了,既然知道,如果不能拿到手中,那就太遗憾了。

  这幅画如果在他穿过来的那个年代出售,轻轻松松就能卖到三亿美元以上,这样一笔巨额财富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

  现在有了买下这幅画的希望,他决定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勤快一点,不能继续这么咸鱼了。

  第二天上午,岳文轩刚在办公室看了几份资料,保卫矗行动科课长毕正奎就找了过来。

  看到毕正奎,岳文轩也不起身,反而嫌弃的说道:“怎么又跑我这儿来打秋风?前天不是刚给你一盒茶叶,总不会这么快就喝完了吧?”

  毕正奎熟络的打开茶叶盒,捏了一捏茶叶放进自己的茶缸子里,一边给自己泡茶,一边说道:

  “喝完是没喝完,但也下去了一半。我手下那帮臭小子没一个省心的,都跑到我那儿打秋风,要不是我藏的严实,还真就没了。”

  岳文轩入职之后,已经和厂里的同事们逐渐熟悉起来,毕正奎是所有人当中同他关系最好的一个。

  两人以前并不认识,但都曾经入chao作战,而且还是同一团,也算是很亲近的战友了,认识之后聊起过往来,有太多的共同话题。

  闲扯了几句,毕正奎说起正事:“文轩,你们大院里有一个叫焦金牛的,二十来岁的小年轻,还没结婚,这个人你认识吗?”

  “认识,这个人在我们院里的名声不太好,不是个好玩意儿,你怎么问起他了?”

  毕正奎简单讲述道:“咱们厂三车间的青工葛树新,前两天被人套了麻袋,打了一顿。

  要是伤势不重,能继续来上班,也用不着我操这个心。但下手的那个人太狠了,葛树新伤势不轻,估计得在医院里住上小半个月。

  葛树新他老娘哭天抹泪的,求我们给做主,我们调查之后,怀疑是你们院儿的那个焦金牛动的手脚。”

  “焦金牛也不是咱们厂的,你们是怎么怀疑到他身上的?”岳文轩有点好奇。

  “葛树新前段时间刚刚相亲成功,相亲对象是你们院的一个叫王玉兰的姑娘。

  前段时间,那个焦金牛偷偷找过他,说王玉兰和他是青梅竹马,但王玉兰的父亲嫌贫爱富,一直不同意他俩谈对象,希望葛树新成全他们两个。

  葛树新听说之后很生气,专门托了人去打听,结果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那个焦金牛纯粹胡说八道,于是他叫上两个要好的工友,把那个焦金牛给揍了。

  葛树新为人不错,除了这个焦金牛之外,根本没和别人闹过矛盾,所以他怀疑套他麻袋的那个人是焦金牛。

  焦金牛毕竟曾经和你是一个院的,我这不过来听听你的意见嘛。”

  听了毕正奎的叙述,岳文轩也基本断定就是这个焦金牛干的坏事。

  上次他已经警告了焦金牛一家,没想到这小子这么快就故态复萌,把他的警告当成了耳旁风。

  这是觉得他从不回四合院,就治不了他了?

  现在有了这个由头,他准备彻底解决这个隐患,不能让焦家继续待在四合院了。

  这几年还好,焦家还兴不起什么风浪来,但过上几年就不好说了。

  这一家子人的品行太坏,这就是隐患,到了那个时候,随便出点幺蛾子就是大麻烦。

  既然是隐患,那就要尽快解决掉。

  恰好又是毕正奎接手了这个案子,那就更好操作了。

  别看毕正奎只是保卫矗下面的一个课长,但他的权力可不小。

  向他们这种大厂,保卫矗不仅仅要负责本厂的安全,同时还和属地派出所有紧密联系,本身就具有一部分属地公安的职能。

首节 上一节 52/5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误把女总裁拉进家人群,我人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