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生拒绝扶弟魔,被前妻妹妹倒追

重生拒绝扶弟魔,被前妻妹妹倒追 第32节

  技术人员一看,说道:“这个零件简单,能够做出来,只是我们没有模具,要单独调整设备重新加工,费一点工夫。”

  一听这话,陆山河心中一喜,“多少钱都没有关系,能做出来就行,先做一个样品吧。”

  陆山河本来没有抱太多的期待,毕竟85年的技术水平还是比不得后世,而且类似于机械设备一类的工厂都是国有企业,没有私人企业。

  后世随便找一个小工厂就能够做出来的产品,在这个年代可能很多国有机械厂都做不出来。

  任主任一听陆山河要给钱,赶紧制止说道:“香港同胞、大陆同胞,都是中国人!这一点小零件,又没有多少成本,什么钱不钱的。”

  “我是中国人。”陆山河可没有说谎,他本来就是中国人。

  一听这话,任主任极度兴奋,“咱们都是一家人,小问题,不说钱。”

  “小王啊!”任主任喊着工程师王立,“这个零件你要多久才能够做得出来。”

  王立说道:“可能要一天。”

  任主任立刻拍板:“陆先生,明天我让人给你送到招待所来,你看成不成?”

  任主任还以为陆山河住县招待所。

  陆山河摆摆手说道:“我明天来取就成。”

  这个年代的人也比较淳朴。

  任主任要拉着陆山河,请陆山河吃饭,被陆山河给拒绝了。

  最后把陆山河送到厂区门口,陆山河的再三要求之下,这才回去。

  回到办公室,小秘书李露正在收拾陆山河的喝过的茶杯。

  李露用力嗅了嗅,有些奇怪的说道:“还真是奇怪了,这办公室里怎么有股鱼腥味儿,咱们食堂这几天没有吃鱼吧。”

  办公室工作人员陈凯也用力嗅了嗅,说道:“就是啊,咱们食堂可是很久都没有吃鱼了,你们今天中午吃鱼了吗?”

  大家当然都是摇头说没有。

  最后还是任主任说道:“这陆老板是从香港来的,香港在海边,肯定有腥味,没什么大不了的嘛!”

  李露捂嘴偷笑说道:“对对对,还有香港脚。”

  玩笑归玩笑,任主任还是准备找时间把有港商来考察的事情厂长说一声。

  陆山河东拐西拐,确定厂里的人没有跟上来,这才长舒一口气。

  他请机械二厂做的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零件,手持插秧机的其他零件,陆山河可以从自行车上取下来用,或者是自己用木头就能够制作。

  但是这个年代,基本上做机械的都没有私企。

  如果有私企,那问题就很好解决了,直接给钱企业就会加工。

  但是国有企业可不是钱能够搞定的事情,讲究的是关系和排面。

  陆山河毫不怀疑,如果自己穿着干活的短袖和布鞋,可能连红旗机械二厂的大门都进不了。

  找到一处僻静的地方,陆山河将一套西装和皮鞋用袋子收好,这衣服可不能够随便穿更不能够弄脏了,毕竟县城里可没有什么干洗店。

  不过这钱如流水才是真的。

  今天赚了一百五十块钱,买衣服鞋子就花了一百一十多,还有不到三十块钱。

  这三十块钱陆山河也没有存着,而是发挥了最大的用处。

  他又返回菜市场买了一些猪肉和猪油,还去供销社找票贩子买了油票,又买了几十斤菜籽油。

  票贩子张志成看着陆山河一会儿买鞋票,一会儿又买布票和奶粉票,眼睛瞪得大大的。

  甚至忍不住对陆山河说道:“哥,你这是干啥生意的,要么带带我,我这倒卖票的生意也不做了。”

  从83年开始废除票证制度,比如棉花票已经废除了,但是还有大量的票证在市面上流通,倒买倒卖票证肯定是违法的行当。

  所以张志成内心还是有些怕。

  陆山河看了一眼张志成,说道:“我这儿哪儿有什么行当啊,是穷的没办法,卖血的。”

  陆山河指着自己的黑眼圈说道:“你看,我这身体亏得,哎……要不是家里有病人,既要看病,又要补营养,实在是太缺钱,谁干这事儿。”

  张志成看着陆山河的黑眼圈,觉得好像是这个道理,原来也是一个可怜人。

  张志成连连抱歉,还说以后陆山河过来买票,绝对给优惠价。

  陆山河只是将猪肉、一些猪板油带了回去,其他东西找治安队的张国栋要了供销社一处安全的空屋子放着,等李二牛明天用板车拉回去。

  回到家已经是下午三点过了。

  陆山河将猪肉和油直径拿进房间里。

  何大勇和领居在门口的树影下打牌,李海燕磕着瓜子在和一些失去劳动力的老太太们聊着天。

  而外面和家总共加起来有七八亩地都没有开始耕种。

  插秧要讲究的是及时,也是有窗口期的。

  何家的人之所以不种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和往常一样,大家都认为陆林山和何慧两个人肯定要把家里面所有的地都给种完,大家只需要开开心心的玩儿就行了。

  毕竟自从陆林山入赘到何家之后,种田一类的活都是陆林山在做,这一下都是几十年了,似乎这田都是陆林山的活,何家的两兄弟只需要坐在家里面等着粮食收成就行了。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陆林山在干活的时候腰部给扭伤了,正被何慧搀扶着走了进来。

  看到这一幕,如果是一家人,是亲戚,肯定会上上前嘘寒问暖,但是何大勇依旧在打牌,李海燕只是看了一眼,继续嗑瓜子。

第45章 何家的田何家自己种

  刚刚睡了午觉起来的王素芬看到陆林山居然回来了。

  睡得迷迷糊糊的王素芬看到这一幕一下就炸了。

  现在可是农忙的时候。

  农忙的时候不在地里忙,怎么就回来了,还有好几亩地,抢着春耕的时候,难道就不种了吗?

  王素芬指着陆林山就开始骂。

  “这真是吃白食吃惯了!干活的时候回来睡觉!这秋天的时候还收不收粮食了?”

  “长着一张嘴吃的又多,还不干活,这养人还不如养猪呢!”

  “猪养肥了拿去卖了还有钱,这人养肥了,只知道睡觉也不干活,真是晦气!”

  王素芬是典型的农村泼妇性格。

  发火的时候,就算是何方民在她的面前,都要吓得退让几分。

  听到母亲满口是脏话,骂人非常的难听,何慧的心里非常难受,而且左邻右舍都在门口,这样一骂,大家都能够听得见。

  就算是家里面养一只狗,也不应该这样吧。

  何慧赶紧解释说道:“妈,林山他的腰扭住了,得休息一下。”

  何慧说这话,原本认为王素芬会体谅自己,哪知道王素芬更是紧咬不放,“休息一下什么休息一下!天天吃喝拉撒,还没休息够呀。”

  “要休息,把这几亩地的秧给插了再休息,你想休息,老天爷怎么不休息一下?这插秧的时间过了,天气一热,秋天一到没粮食交给公家,你们吃个屁。”

  “哎呀,妈你少说几句,你让两个哥帮下忙,每年都是我和陆林山插秧,他们连忙都不帮一下。”

  何慧的内心感到极度的委屈。

  解放之后,农民翻身做主人。

  但是何慧觉得自己和陆林山还是农奴,不过这地主换成了王素芬和何方民两口子,背上还寄生着何大志,何大勇两家人。

  这话就是一把利剑,插到了王素芬的心窝子里,一下就捅了马蜂窝。

  王素芬扯开嗓门儿说道:“什么叫做不帮忙!这秧苗是谁拿回来的,你们俩把犁地的牛给卖了,犁地的牛是谁去借的?还不是你大哥二哥,没良心的狗东西,吃饱了撑着不记情啊!”

  “让你们俩去插秧,哪这么多借口,是不是要让我和你爹去插秧呀,你们俩就在家里面好好躺着,我们两个老的好好伺候着你们一家人!”

  “想当初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家里连一口吃的都没有,为了你们三兄弟能活下去,我和你爹舔着脸,一家一家的去见面,挨着挨着下跪磕头。”

  王素芬又拿出了绝招,借着以前的历史说事儿,“何慧你可别没良心,你能长这么大,全是我和你爹,还有你两个哥省着吃,把粮食匀给你的,你现在长大了嫁人了,胳膊肘往外拐了,不要你爹妈了是不是?”

  说到这里,王素芬一把鼻涕一把泪,用着泛黄发污的衣角不断的擦拭鼻涕,恶心至极。

  一听这话,何慧就相当的难堪,“哎呀妈,咱们再说插秧的事情,你又扯到哪儿去了呀?”

  陆林山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他不愿意和长辈争执,更不愿意左邻右舍看自己的笑话,便说道:“妈,我不是回来休息的,就是腰拧了有一点伤,我去涂一点菜籽油,一会儿就去插秧。”

  什么地方跌打损伤就涂一点菜籽油,这样做有没有效果大家都不知道,可能就是寻求一点心理安慰吧。

  而这一幕恰好被从外面回来的陆山河看在眼里。

  陆山河心里那个气呀!

  果真是有吃有喝有钱拿就是何家的。

  有地有农活,那就是陆家的。

  父亲陆林山这一辈子实在是活得太窝囊了。

  他就像是一头老黄牛,一刻不停的在不断的干活。

  而何家的人就像是寄生在老黄牛身上的吸血虫,不断的吸血,直到老黄牛死亡为止。

  陆山河本想冲动的上去教训王素芬一顿,反正他在这个家里面从来没有感受到王素芬是自己的外婆,反而就像是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关系。

  陆家就像是佃户,而何家就是地主。

  但是陆山河想着王素芬毕竟是何慧的母亲,如果自己当着母亲的面指着外婆,何慧肯定会非常的伤心。

  所以陆山河心生一计,准备好好对付一下自己懒惰得不得了的舅舅,还有这个不分是非把自己父亲当牛使唤的外婆。

  陆山河将自己买的肉放进了屋子里面,赶紧出来搀扶着父亲说道:“爸你腰拧了还干什么活呀?赶紧去休息。”

  刚才王素芬要说话,陆山河马上拍着胸口保证说道:“放心吧爸,我马上去插秧,这几亩地我能够干完。”

  陆林山本来想说自己去的,可是他刚刚把腰一挺直,就发现剧痛无比。

  这腰扭了,没有10天8天的肯定是好不了,如果强硬在下地干活,说不定还会弄得更严重,这秧苗插完了还要马上种玉米、土豆有些瓜果。

  要是一直不能够下地,这才是最麻烦的。

  陆林山也就犹豫了一下,便叮嘱了一下陆山河插秧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还要注意事项。

  别小看插秧这一项工作。

  秧苗如果插的深度不到位,或者是密度不对,等到抽穗灌浆的时候,很有可能就是空壳子,这就是标准密度里的营养不够相互竞争导致的结果。

首节 上一节 32/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